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管理故事
7393800000032

第32章 1+1>2,团队制胜(1)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成功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世界首富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说:“团队合作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保证”。的确,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拥有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并能独立地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一个优秀的总经理要懂得如何激励团队,把团队激励起来,个个情绪高昂,个个充满自信,这样才会产生1+1>2的效果。

140.雁阵效应

一语道破

团结协作带来高效能。

故事溯源

每年深秋,大雁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北而南开启团队的生命之旅。当我们熟视无睹时,科学家们已有了详细的观察:

大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队形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呈“人”字。大雁为什么要编队飞行呢?据科学家说,大雁之所以要编队飞行是为了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协同会增加70%的力量。

大雁所表现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团队的重要性。一个真正的团队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能很好合作,追求集体的成功。

大雁的叫声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大雁用叫声鼓励飞在前面的同伴,使团队保持前进的信心——团队会增强组织的信心力。

当一只大雁脱队时,会立刻感到独自飞行的艰难迟缓,所以会很快回到队伍中,继续利用前一只大雁造成的浮力飞行——团队具有吸附力。

一个队伍中最重要的是领头雁。当领头的大雁累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置,继续领飞——团队重在配合。

行动指南

正是靠着团结协作,大雁才能够完成长途迁徙。这种“雁阵效应”带给管理者带来的启示是:企业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员工之间的通力合作。只有所有人都团结一致、相互协作,才能把企业经营得更好。

141.人多未必力量就大

一语道破

考虑到工作成本问题,就要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避免人浮于事。

故事溯源

国际电气工程公司(ABB)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ABB公司是生产发电机、机车以及防公害设备的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型机电设备企业,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1988年,瑞典的阿塞亚公司和瑞士的布朗·保彼公司合并时,该公司总裁帕西·巴奈彼科将总部原有的1000多人减少到只剩150人,而且他们几乎全都是负责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以前总部负责的职能,如财务、人事、战略规划等都下放到基层,由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部门自己负责。

该公司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它拥有5000个“利润中心”。每个中心大约有50名员工。各中心分别有独立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与客户有直接的业务联系。这种利润中心最先进的地方是具有独立性,它可以不受各种制约,尽可能地贴近市场,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满意的服务,这是一种最能代表顾客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够与市场保持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是人员精少的总部的最大优势。此外,它还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内部交流方便,能高效分配经营资源等。摆脱官僚主义,对市场变化能快速反应和决策,还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很大作用。

大幅度放权之后,员工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放弃了过去的逐级晋升的模式,采用水平调动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这样一来,ABB就更能适应未来世界市场的变化。

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一个企业如果想长久地发展,就必须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在于用最小的工作成本换取最高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做到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行动指南

人多力量大在管理上并不适用,人员多,工作效率不一定会高。人多就容易产生攀比、争夺权利和推卸责任等恶性竞争。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苛希纳定律”揭示出在管理工作中会存在人多不负责的现象,而要避免上述现象,企业就要规定明确的工作职务规范,确定合理的人员数量,认真研究,确定最佳人数,尽可能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苛希纳定律虽是针对管理层人员而言的,但它也适用于管理公司的一般人员。在一个公司里,只有每个部门都做最合理的人员设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从而达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142.到底谁来当老大

一语道破

企业要制定标准来评估员工的工作,否则就会产生争议。

故事溯源

五根手指,为了争做老大,已经争吵过很多次,可是每次争吵都没有谁的话能使其他人信服。这天五根指头又聚在一起争吵起来,争吵的问题仍然是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大拇指一马当先,说:“五根指头中,我排在第一而且最粗壮,人们表示表示最好的时候,总是竖起我,你们不用争了,老大肯定是我,真不明白你们是怎么想的。”

“我才是老大,你们不想想,人们在吃饭时,如果没有我支持着,根本就夹不了菜;还有,人们在指方向的时候,一定会用到我。所以我才是老大。”食指连忙反驳大拇指。

中指很不屑地说:“要说你们是老大,得有人相信啊!要说我们中间谁是老大,那一定就是我,在五根指头中,我身材最修长,而且我在最中间的位置大家都围绕在我周围,这不就是老大的证明吗?”

无名指也咽不下这口气,理直气壮地讲:“三位也太自大了,世上最珍贵的珠宝,只有套在我身上,才能愈显珍贵,你们都没有这个作用吧?因此我才是老大,你们真是不自量力。”

“你们都有显赫的地位,都有自己的长处。我虽然长得小,但人们在合十礼拜或打躬作揖的时候,我是最靠近真理的。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才是老大,你们没有感到信服吗?”

小指的话一说出,就遭到了其他手指的反对。很快它们又开始新一轮的争吵,可还是谁也无法让谁信服,这就是永远没有结果的老大之争。

行动指南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价值,很难说谁更重要。但这个问题要是解决不好,将会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评估企业内部的岗位价值,用绩效来管理,以保证企业正常的发展。

143.放几条“鲶鱼”进去

一语道破

要让员工有危机感,这样他们才会对工作更投入。

故事溯源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总裁本田宗一郎曾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公司里无所事事的员工占了近两成,这类员工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但是却不便全部都开除。

于是他找来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宫泽先生给本田讲了一个挪威人捕沙丁鱼的故事,给了本田很大的启发。

故事是这样的: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返回时鱼还活着,价格要高出死鱼许多倍。因此,渔民们想方设法让鱼活着返港。但各种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因此获利颇丰,但人们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直到这艘船的船长过世后,人们才知道了答案。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每次都会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放鲶鱼做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对环境不熟悉,会四处游动,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类,自然也紧张起来,开始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鲜活的沙丁鱼就回到了渔港。本田听完了宫泽的故事,顿时明白过来了,并称赞这是个好办法。

于是,本田先生开始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销售部经理的观念严重偏离了公司的精神,而且他的思想守旧,这也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因此,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不求上进的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经过详细的计划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请了过来。

武太郎出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借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学识,还有他坚韧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因此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公司的销售情况开始好转,月销售额大幅度上升,公司在欧美及欧洲市场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本田先生对武太郎上任以来的工作十分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而且销售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还带动了其他部门经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本田为自己巧妙地利用了“鲶鱼效应”的作用而感到得意。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都会重点从外部聘用一些有经验有热情的30岁左右的人才,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人物,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员工都被带动了起来。

行动指南

企业如果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就会丧失活力与新鲜感,自然会产生惰性,这时候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些紧张气氛。当员工们看见自己的位置多了些竞争对手时,就会感到紧迫,知道该努力工作了,否则就面临失业。这样一来,企业自然就会有无限的活力了。

144.凝聚力也是竞争力

一语道破

有了凝聚力才能留住人才。

故事溯源

提起陶华碧这个名字,人们也许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提起“老干妈”,那10个人中会有9个连连称赞。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妇女,没受过教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却用短短10几年时间内将5元钱的辣酱生意做到现在价值25亿元的庞大产业,将原本只有40余人的小工厂发展到拥有2000余人的大企业。管理好这么多的员工,陶华碧用的是最朴素有效的方式,就是“家文化”。

陶华碧的公司不像个企业,更像个大家庭,员工们没有人尊称她董事长,而是都喊她“老干妈”,公司有员工2000多人,这位“老干妈”能叫出60%的员工的名字,还能记住很多人的生日。如果有员工结婚,她都会亲自当证婚人。对所有的员工,她一直提供包吃包住的待遇,给他们优厚的工资与福利。她对员工的关怀方式虽然看着土气,但却让员工觉得温暖。每逢员工生日,她都会送上礼物,再煮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当员工出差时,她像送儿女出门的母亲一样,坚持送出厂,看着他们上车,然后再返回;她自己没机会读书,却从来不亏待公司的员工,每年都会把各级管理人员轮流送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给他们提供学习与考察的机会,还嘱咐他们多学点“文化”回来……

她坚信,帮助一个人,就能感动一群人;关心一群人,能感动整个集体。她就靠着质朴的管理方法打造了一支被业界赞誉为“最忠诚、最勤勉、凝聚力最强”的团队。

个人离不开团队,团队不能没有个人,一个人心涣散你的群体不能称之为团队。梧桐枝才能引来凤凰,管理者只有花心思和感情培育出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吸引来更多优秀人才来假如。只有有了人才,还有团结一心的干劲,企业才能产生出巨大的活力。

行动指南

企业就像一块磁铁,磁力越大,才能吸附住越多的人才,让人才紧密地团结起来,而这种磁力就是凝聚力。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的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凝聚力越大,员工就越有归属感与使命感,企业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这就是企业的凝聚效应。当企业出现人才流失、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状况的时候,不应该只从单个员工身上找原因,这时管理者应该认真地反思企业的濒聚力。

145.合作的确是个问题

一语道破

团队合作只有合理协作才能聚沙成塔。

故事溯源

在森林里,老虎是最高领导者。现在,有一项任务需要动物们去完成——运输一车食物到他们的森林来。

老虎作为领导者,发出了命令,让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拉车。大伙凑到一块,都使了浑身的劲来拉车,可那车食物还是在原地纹丝未动。原来这些动物是这样拉车的:老鹰一个劲地往空中提,虾弓着身子地往后拖,鱼憋足了劲将车向水边拉,松鼠拼命地往树洞里拖……无论这些动物们怎样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不动弹,最终它也没能将食物运输到目的地。

老虎见到运输工作没有完成,非常生气,于是找来了聪明的狐狸,让它出个主意尽快把食物运到森林来。

狐狸想了一会,终于想出了个主意。它在车上系了三个绳套:一个长,一个短,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狐狸让老鼠闭上眼,拉最长的绳套;又让狗闭上眼,拉最短的绳套;再叫来猫,在猫背上栓了一块肉骨头,让它闭上眼,拉中等长度的绳套。然后,狐狸让大家一齐睁开眼。结果老鼠看见身后有猫,吓得拉着绳套没命地跑;猫看见前面有只老鼠,拉起绳套就使劲追;而狗看见猫背上的肉骨头,自然也是拼命往前撵。不一会儿,食物就运到了森林里。

第一次拉车时,虽然拉车的动物数量多,但由于它们没有配合好,各自为政,结果车纹丝不动。第二次拉车时,狐狸将老鼠、猫和狗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团队,很容易就拉动了那辆车。可见,团队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不是团队成员越多,办事就越快,最终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团队成员不能合理、有效地配合,那么,即便团队有再多的成员,也只达不到最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