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时间当作朋友
7391400000014

第14章 更多思考(2)

第7节 关于开源节流的几点建议

在经营管理任何一个营利组织的过程中,谁都知道“开源节流”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有趣的是,创业者在其创业过程中往往更在意“开源”——也往往因此而最终成功;而后继的守业者往往会把“节流”当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因为“开源”也许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真正的成功者,在关注“开源”的时候,会合理地节流而并不是吝惜每一分钱;在关注“节流”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开源”的重要性。

其实,在时间管理上,最有效的“开源”方法之一,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尽量同时做两件事情”——但是必须认真选择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而现在就有必要谈一下“节流”了。

首先,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据统计,新生婴儿每天要睡上20个小时;3岁之前每天要睡上14到15个小时;6岁之前要每天睡上12个小时以上才够;直到15岁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就基本足够了;而成年人,一般认为每天应该睡上6到7个小时才是最健康的。当然,有些人很早就开始失眠了,他们睡得很少,但显然会因此不健康。

我见过几个天生睡眠少的人,他们告诉我每天睡4到5个小时就已经足够。他们真的很幸运,相对于大多数人每天感觉上平白无故地多出好几个小时。我的一个精力充沛的同事告诉我他每天只要睡4个小时,而我,却每天要总计睡上8小时以上。这样算来,一年过去之后,他相当于比我多了至少1460个小时,大约整整60天!当初我回家偷偷算完,看着计算器上的这两个数字发了好半天的呆。1460个小时,能做多少事儿呢!

但是,我很快决定,不能因此削减自己的睡眠时间。因为人和人是有区别的,就好像车和车有区别一样。有的车耗油多,有的车耗油少。打个比方,一天需要8小时睡眠的人要比一天需要4小时睡眠的人“油耗”超过一倍。而问题在于,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车,好像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就好像“姑娘当初生我们的时候我们没有说愿意!”所以,当我发现自己是一辆油耗非常大的车,那我就只好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还是有应对方式的。当我最终找到某一貌似“无解”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我总是很开心。我把自己的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而后,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找个时间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点打盹30分钟。而到了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再找个时间和地点打盹30分钟。这样,我削减了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竟然同样精力充沛。

一个小窍门是,在打盹之前喝一小杯咖啡,然后迅速睡过去。这样的话,30分钟后醒来的时候,那种脑子清醒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按时打盹,按时清醒,是需要锻炼的。我差不多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会这种本事。而关于咖啡的建议,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因为我知道有些人哪怕喝一点咖啡,就甚至会导致接连几天睡眠质量不良。

其次,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

家庭是最重要的。因为最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在很极端的情况下依然支持你的肯定是也通常只有是你的家庭——无论你的家庭被你自己认为是好还是坏。有的时候,你可能不太喜欢你的家庭成员或者什么亲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呢?就算不是你自己造成的,那你认真想一下,你是不是并没有为了改善而积极采取过行动呢?记住,血缘关系几乎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

交通工具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使得很多家庭的成员呈离散分布状态。你的父母可能在上海,姐姐全家在广州,而你却独自在北京生活。这样的时候,你要知道哪怕偶尔打一个电话问候一下,你的家人都会很开心——很多的时候说的究竟是什么都可能根本不重要。而打电话的过程完全可以在等公共汽车或者在银行排队的时候进行。我前面就说过,要学会同时做两件事情。

我的建议是,你应该随身携带一个本子,在这个本子里记录每一次你打电话给他们的时间——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特别经常联络的家庭成员或者亲属。如果你天天跟你的父亲或者母亲通电话,那就大可不必记录了。不过,要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已经很久没有给你的母亲打过电话了,那就起码应该把当前的日子记录下来,然后想办法处理。当你发现你正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比如在火车上,你已经把你带的小说读完却发现还有30分钟的路程,那就应该把这个本子拿出来,看看是不是应该给谁打电话问候一下?

如果,你恰好有一个假期回老家与父母度过一段时间,那你只要调整一下你的行为模式就可能带来很令你惊诧的效果。比如,你必须在跟父母吃饭的时候把手机关掉,但是,你可以坐在沙发上貌似陪他们看电视的同时用你的笔记本电脑写你的BLOG。再比如,你可以在外面跟朋友们狂欢到很晚才回家甚至干脆在外面过夜,但是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告诉他们你可能要晚点回去——尽管你早就是成年人了,但正是因为你是成年人你才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的家人为你操心。

最后,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在这个社会里生存,确实有一些人可以做到彻底独来独往,完全不依赖任何其他人,并且非常快乐。我能直接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斯蒂芬·金(StevenKing)。但他这么做有个前提,就是他是个天才,并且还是个勤奋的天才,所以,他的稿酬已经给他带来用不完的收入,而他的怪癖使得他在与别人交流时体会不到任何乐趣。于是,他只好买了个城堡把自己关了进去。

我相信这世界大多数人与我一样是非常平凡的。平凡的人终究有一天需要别人的帮助;就算不需要帮助,也偶尔需要安慰;就算连安慰都不需要,也可能会偶尔需要陪伴。无论别人是在陪伴你,还是安慰你,还是帮助你,他们都在花费他们自己的时间,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强求,除非人家心甘情愿。可是,人家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在你身上呢?

你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人。帮助身边人的方法很多,而在其中你会发现往往最有价值也最被重视的并不是金钱帮助。在你决定是否对某人提供金钱帮助的时候,你要明白这样几件事儿。首先,你自己可能并不是真的有能力提供金钱帮助;其次,需要金钱帮助的人往往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他最需要的可能不是金钱;再次,你的金钱帮助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因为可能有去无回;最后,因为你没有提供金钱帮助而怨恨你的人就算你提供了帮助最终他也不见得会真的感激你。

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运用你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你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来详细地回答前来问你一道难题解法的同学——只要你自己确实知道正确解法,因为知识往往会在传递过程中让交流双方都发现新的意义。如果你外地的朋友来电话求你帮忙去书店买本书并寄给他,那就一定要尽快,当然,你必须同时告诉他可能会有些耽搁。当身边的人求助于你的时候,你要做的事儿就是尽量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确实无法提供帮助,就要当机立断地告诉他,你确实做不到。

如果,你主动帮助别人,那他们往往会加倍地感激你。主动帮助的最基本方式就是共享。如果你发现戴尔显示器正在超值优惠,你不妨给身边的几个你知道可能喜欢这个产品的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如果你像我一样发现或者觉得美剧《罗马》拍得实在太精彩了,那就像我一样顺手刻几个拷贝盘放在包里;那么不知道哪一天你跟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提起来,你就可以在他们的惊喜中告诉他们,你这里有两个拷贝盘,谁今天买单就送给谁!对了,在一个版权保护严格的国度,你也许不应该这么做(拷贝),但是,你当然可以找到其他的让朋友惊喜并感激你的事情。

最后,你要明白一件事情:当你在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考虑“他是否值得帮助?”同样的道理,当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如此判断。所以,你现在应该出一张纸,把值得你帮助的人的特征都写下来,看看你自己是否满足这些特征?如果不是的话,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改进呢?另外,不要觉得优秀的人不需要你的帮助。你会发现,优秀的人往往获得更多的帮助。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人在潜意识里就会清楚,帮助优秀的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回报。于是,相信我,要想提高你的社交质量,你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第8节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因为,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你去证明你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你证明你是平庸的,别人还是同样会看到。如果你是出色的,却仍然要刻意证明,可能会招致没必要的麻烦,比如引来小人的嫉妒——天下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如果你是平庸的,估计你不会想向别人证明你有多么地平庸,事实上,你更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其实并不平庸,那么,别人看到的就是一个小丑而已。想起来最近江湖上流行的一句话,说,“所有的傻逼都是自证的”,觉得其实颇有一些道理。

想知道为什么你明明比你身边的人强,但是他们却坚决不认可你么?

首先,很可能事实上,只不过是你“觉得”你明明比你身边的人强而已。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的。心理学家们早就观察到这个事实,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各种各样的心理学实验,验证了这种普遍存在的人类心理倾向。比如,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这叫“self-serving bias”。

另外,人们普遍并不自知。不自知到什么地步呢?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绝大多数司机坚信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之上。如果有条件的话,你可以做一个实验,让你周围的人给自己的相貌打个分,最高10分,最低1分;那你就会笑着发现大多数人给自己的分数最低是6分,即便其中有些人的长相跟我一样惨不忍睹。

有些心理学家辩解道其实这是人类大脑所拥有的自我保护功能。我实在是太同意这种观点了。因为,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实际上,尽管我们总是说“人贵自知”,但是,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讲,“自知”甚至可能是非常残忍的。

所以,就算你确实比别人强,其他人也可能真的并没有察觉到,因为他们也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不管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你能够想清楚这样的道理,那么,就会明白自己的烦恼是多么无意义了。

所以,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用花心思、花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因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儿: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不仅比别人强一点,还要比别人强出很多很多才行。

可是,你知道如果你最终竟然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出许多的时候,你会面临什么境遇么?哈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你身边的人不再在这方面跟你比较了,他们会自动放弃,然后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还别说,事实上,他们这么做也有一定道理呢。因为根据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的水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根木条)来看,仅仅某一方面,并不决定全部。

道理说起来特简单,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有的时候我们是被迫去证明自己的。观察一下周围吧,大多数人是有一定野心的,无论他是平庸还是出色。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并没什么道理——优秀的人的理想通常被称为“抱负”,平庸的人的理想通常被称为“野心”,其实都是一回事儿。人傻就不能有理想啊?奇怪。

可是问题就从这里开始出现了,可能会有的四种人。

如果你是第一种人,真的出色,并且还“有理想”,通常情况下,你的生活不会太难过。因为谁都挡不住你,就好像“谁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样。

如果你是第四种人,平庸的同时,又没有太多的野心,那生活一定会相对平静。人们认识你久了,就多少会羡慕你,因为你总是“安于天命”,那份平静,不由得一些人不羡慕。

这世界最多的是第二种人,极为平庸却有着伟大的理想。这种人往往要用特别诡异的方法才能出奇制胜。事实上,他们往往相对成功,就好像劣币能淘汰良币那样;而少数倒霉的,失败了,就被人们贬称为“野心家”了。

而如果你是第三种人,那你可就倒霉了。因为,第二种人会误以为你是第一种人,而因此把你当作他们的敌人或者竞争对手。第二种人是不会相信你没有“理想”或者“野心”的。于是,你就不得不被迫证明自己,生活因此平添不知道多少烦恼。

这个只是初步分析,往下还有更复杂的。要知道了解自己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我自己的经历就特诡异。都到了30岁,才惊讶而平静地接受自己事实上心智平庸的事实;过了30岁才惊喜而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肌肉基因出色得不得了。还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渐渐发现自己过去所谓的理想其实有太多无意义的成分——但绝对不是那些庸人们所说的“理想幻灭”,相反倒是开始出现了渐入佳境的感觉。

所以,区分清楚很不容易。自己到底是真的出色呢,还是只不过是自以为出色?以及,别人是真的认为你确实出色呢,还是别人误以为你很出色?抑或,别人只不过是迎合你才说你出色,还是你确实出色但却被身边的人低估……而关于是否“平庸”的问题也有如此多的情况要分析。

同时,你也看到了,无论你怎么做,你还是很难获得对方的承认,因为你的想法和做法并不能影响他们的判断。所以,想办法“获取证明”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缺乏自信”的表现。谁说自信的人不会生气?

不过,这时候就要看你自己的控制能力了。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平气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或者评论,其实原本根本没办法影响你自己的状态。但是,一旦你开始为此心烦意乱,胡思乱想,甚至为此产生一些无聊的行动,那么,你就不仅倒霉而且可怜了,因为,你已经被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最可悲的状态之一。

第9节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而我们的思维被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所左右的结果是,我们的行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样的例子特别多,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限制我们思维,进而影响我们行为的不良句型——“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因为无论如何这个情绪都于事无补。

当人们遇到生活的尴尬时,脑子里将不由自主地冒出用这个句型所表述的念头:

·“我要是孙悟空就好了!”

·“我要是有钱就好了!”

·“我要是没结婚就好了!”

·“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

·“要是我在美国就好了!”

之所以在遇到尴尬时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是因为大多数人早就朴素地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所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过去。可是,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无论后悔的程度多么强烈都无济于事。

另外一个原因是无法接受自身的现实局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并且,无论怎么努力,也注定不会有完美的人生的。(当然,我们还是需要努力,因为努力可以使我们相对完美或者更完美或者接近完美。)所以,个子矮的人希望自己再高一些,丑陋的男人希望自己能变帅一些,难看的女人希望自己能变漂亮一些,老去了的人希望自己起码显得年轻一些,肥胖的人希望自己变得瘦一些,骨瘦如柴的人希望自己变得更健壮一些……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只要你是个旁观者,就会无比容易地看出这些想法多么不现实。把这些不现实的句子转换成现实的版本,就是这样的:

·“我要是孙悟空就好了!”——可是你不是孙悟空。所以,你没有72根毫毛变出72个你帮你写作业;你也没有金箍棒,所以,你不能招惹面前的这个大块头。

·“我要是有钱就好了!”——可是你没有钱。所以,用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问题。

·“我要是没结婚就好了!”——可是你已经结婚了。所以,无论你多么喜欢面前这个女人,只要你开始采取行动,麻烦就会接踵而至了。

·“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可是你当初没有。所以,现在你追悔莫及也没什么用。

·“要是我在美国就好了!”——可是你还在中国。所以,美国的那些好事儿大多跟你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换句话讲,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的行动。所以:

·改掉直到交作业前一天晚上才写作业的偷懒习惯,先做完作业再去使劲玩。如果你确定对方不是一个好人,那就趁早离他远一点,最好都不让他知道你的存在。

·不要为现在没钱烦恼了。打起精神来,从今天开始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如果赚更多的钱很难,就想办法少花一点多省一点,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想想离婚是不是件可行并且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的话,就算你顺利离婚了,将来与对面这个女人万一要离婚的话,可能还是非常不容易不可行。

·那就从今天开始多读一点书,多学一点东西。反正学什么东西对任何人来讲都不容易,但只要坚持,大多数技能都可能学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先解决目前的麻烦。而后如果你真的觉得美国更好,那就从今天开始准备移民,你会发现你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努力吧!

大多的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他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因为他所使用的句型——决定了它无论怎么替换都只能造出不现实的句子。

另外,“要是……就好了!”这种念头不仅无益,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个句型会衍生出一个很恐怖的句型——“要是……就好了!但,……!”

·“我要是孙悟空就好了!”——可是我不是孙悟空。但我可以放赖不交作业了!我也没有金箍棒,但,我可以买一把刀……

·“我要是有钱就好了!”——可是我没有钱。但,我可以去借,借不着还可以骗,实在不行就去偷,去抢……

·“我要是没结婚就好了!”——可是我已经结婚了。但,管它呢,反正对面这女人也不知道……

·“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可是我当初没有。但,我去弄个假毕业证,反正现在用假证的人多得去了,要不然那些卖假证的怎么赚那么多钱啊?!

·“要是我在美国就好了!”——可是我还在中国。得了,我干脆想办法偷渡算了;或者做点儿什么事儿,然后去美国使馆寻求庇护,说不定还能混张绿卡。

所以,当脑子里闪出类似“要是……就好了!”的念头的时候,要马上提醒自己,“停!这个念头最耽误事儿了!”、“停!这个念头最没用了!”如果你想知道类似“要是……就好了!”的念头有多么可笑,不妨想想你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要是我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好了!”

可是你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竟然还在浪费时间!

第10节 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

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中的自己”,同时还有一个“感觉中的自己”。

“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貌似是最佳状态。然而,通常的情况远非如此。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如果处于这种状态:

“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已经是相对非常幸福快乐的了。更多的人,在某些方面,更可能处于这种状态:

“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于是,生活中就充满了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甚至无比古怪的扭曲。而这种扭曲,往往会使我们做出莫名其妙的违背理性的决定或者选择,而时间才不管谁的选择或者决定是否理性呢,无论怎样,它都一如既往地流逝。

所有可能的扭曲几乎全部来自那个实际上最不可靠的,但是我们又必须依赖的所谓“感觉”。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不准确的,并且是特别容易受到影响的,甚至还是最可能被误导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所喜欢的神奇的魔术。所有的魔术都是通过并利用我们感觉的缺陷或者盲区才达到神奇效果的。

外表,即,相貌与身材是一个人最容易对自己产生感知扭曲的一方面。其原因也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容易分辨的就是外表。可是,感觉上却没那么容易获得真实。因为,在外表审美的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补偿心理”的影响。比如,一个胖男人往往会更可能喜欢所谓的骨感美女,一个瘦女人往往会更容易对体格粗壮的男人产生好感。这种扭曲直接产生的有趣现象之一是,在明星圈子里,那些被普遍认为是相貌出众的人之间所谓“美”与“丑”之间的差异并不比所谓普通人之间的差异小,甚至还可能差异更大。

如果一个人真的帅,而他又觉得自己帅,那么,在他“感觉中的自己”等于或者误差很小地约等于“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说他很自信,他自己也会觉得非常自信。然而,如果,他“感觉中的自己”远远超过“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人们会评价他“自负”,而他则可能因为这种感觉上的误差在其他的地方或多或少会付出一些他想不到的代价。

在这个人的相貌超出平均水准的时候,通常情况下,这个人不太容易因此自卑,而他“愿望中的自己”就算可能超出“真实的自己”,但是,往往并不会差于“感觉中的自己”。

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相貌低于平均水准,通常情况下,这个人很可能会因此自卑,而他“愿望中的自己”就更可能远远超出“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总是会通过各种方式纠正“感觉中的自己”——尽管他自己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拒绝这种纠正。于是,“感觉中的自己”是受限制的,“愿望中的自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二者之间的差异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负值——自卑形成了。

要是仅仅这么简单就好了。

首先,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些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道理也特别简单: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感知这个世界的;而刚才就提到过“感觉”本身又非常不准确,并且特别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还最可能是被误导的。显而易见,整个社会的观念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观念的组合,不可能不包含着未矫正过的、粗糙并扭曲的所谓“真实的感觉”。

在几乎所有的社会里,对每一个个体的心理健康最不利的,来自于整个社会的,也许就是对“自卑”的定义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社会里,“自卑”都被定义为是负面的,“自信”才是健康的,而“自负”也是负面的。其实,假想一下,在一个“感觉”自然就是准确的社会里,所有的“自卑”、“自信”、“自负”都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了。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因“感觉”的本性而自然扭曲的世界。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多的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因为很多的时候那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扭曲的感觉”而已。所以,我在课堂上无数次提到自卑不是缺点。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如果在所有该自卑的时候竟然从不自卑,那你就真正地扭曲了自己。

其次,我在与学生的大量交流中反复发现同一个现象: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自卑。只不过,这些人恰恰因为自己在另外一些方面优秀所以才更不愿意表露出来,而其他人则会因为他们在另外一些方面优秀所以非常自信。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假设某人——姑且称他为A——非常优秀。那么有一点是很容易想象的——A与所有的人一样,不大可能是完美的。更可能的是A在某方面非常优秀,而其他方面并不是非常优秀的,或者是一般而已,甚至低于平均水平。

可是问题在于,优秀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标准过高,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应该相当优秀。于是,A所拥有的非常优秀的那方面(姑且假设100分制下可以打99分)相对于他所拥有的一般的那方面(65分)来看,差距太大——差距高达34分。

而另外一个没那么优秀的人——姑且称他为B——在某个于他来说还算优秀的那方面(80分)相对于他所拥有的另外一个一般的那方面(60分)来看,差距仅有20分。于是,从自我满意度来看,更优秀的A要比B承受更大的落差,如果只考虑落差本身的话,那么更优秀的A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尽管他无论在哪方面都实际上要比B更优秀。

从这个角度出发,反倒是资质在各方面都处于平均水平的人更不易自卑。通常来看,一个人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差到极致的难度绝不亚于好到极致的难度。所以,资质处于平均水平附近的人,从概率角度出发,几乎不会遇到极大的落差。

于是,完全从自我感受角度出发,芙蓉姐姐是完全没有理由自卑的。从客观角度出发,芙蓉姐姐的自信抑或自负,其实与其他人也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可问题在于,竟然引来了愤怒——那到底是谁在自卑呢?被芙蓉姐姐激怒的人们心里可能是这么想的——我都没怎么样呢(我自认要比你强多了),你凭什么跳出来?!

症结就在这里了:自信和自卑的衡量标准是在自己身上呢?还是要以别人为参照物呢?事实上,既不该在自己身上,也不该以别人为参照物。美与丑的分别、强与弱的不同、聪明与愚蠢的差异,并不依附于个人想法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独自的看法就发生任何改变。

分析倒是清楚,解决方案呢?答案是,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停止嘲弄他人。生活中我们很少真的会遇到他人的“弱”会影响我们的“强”的情况。更多的时候嘲弄别人“弱”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只不过是清楚地自证的“弱”。通过嘲弄他人而获得的“强”的感觉必然是远离“真实的自己”的,所得到的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自负”而已,而感觉到的“自信”只不过是扭曲而严重的幻觉。所以,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认真观察,我们看到的结局总是:嘲弄他人带来的最终只能是对自己的伤害——往往还是来自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伤害。

嘲弄他人的人最终必然被他人,或者他人之外的其他人,所嘲弄。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毒的符咒。我自己的经历中有一个与此非常类似的情况。上大学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男生宿舍里流行一种低级的游戏,扒裤衩。动不动就有一群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对某个男生群起而攻之,令那男生最终下身赤裸,羞愧难当。那个时候(九十年代初),我们宿舍算我在内总计12个人,其中只有我一个人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这种游戏。甚至在他们所有的人,包括那个被扒光的,嬉笑一片的时候,我都笑不出来,也许是因为我实在是看不出这事儿好玩在哪里吧。毕业之后,我突然有一天想到,整个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从来没有被扒光过,从来没有谁对我有过那样的企图。除了我之外,所有的人都有被扒光的经历。我们宿舍老三因为他最强壮,四年内从来都没有“失身过”。然而,一晃四年到了最后一天,当然晚节不保——十个人集体把他围了起来。十秒钟之后,他说,“我自己来还不行么?”结果听到的回答是“当然不行!”五分钟之后,他被扒得精光之后,被锁在宿舍门外。这个经历让我终生受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清楚地告诉我为什么那个古老的训诫是正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外一个比较技术一点的手段是:忘记自己的优点。

这是个多少有点夸张的说法,因为很难做到忘记,尤其要忘记的还是优点。然而,这不仅是有道理的,还是有必要的。克服自卑的正确方式肯定不是“忘记缺点”,起码应该是“克服缺点”。因为有很多所谓的缺点是不可能被克服的。如果说,相貌丑陋,勉强还可以花上一些价钱整容的话,五短身材又怎么办呢?在任何竞技活动中,提前准备不足,而心肌又不够强大,肺活量也相对较差,又怎么可以仅仅通过“深呼吸”就可以改善心理素质呢?所以,那些“如何克服缺点”的说辞不仅愚蠢甚至可笑。

其实,准确地说,“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就好了。在一个“自卑”、“自信”、“自负”几乎全部被扭曲定义的社会里,“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你会被赞誉淹没,因为你太“谦虚”了,太“低调”了。其实,你也没做什么,你只不过是做了一件所有成熟的人都善于做的事情——成熟的人总是知道如何让别人舒服。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谦虚”和“低调”事实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然而,“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如果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感受,刻意做到“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那你就会发现你自身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你的优点与缺点之间的落差被你人为地却同时又是自然地减少了——貌似矛盾却非常合理的结果。这种落差的减小必然会减缓你那不必要的痛苦。

还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手段来自我的一位朋友。她的方法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讲作文课的时候,我经常告诉学生,“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比如,在股票市场上,经常有人因为在思考的时候用词不当而损失大笔的财富。当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他们去描述缩水的市值原本应该用的词是“账面损失”,而不是“损失”或者“实际损失”。但是,有些人在思考的时候未经训练,在描述缩水的市值时所使用的词是“损失”或者“实际损失”,于是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其实是自己吓唬自己),把手中的股票卖了出去——“账面损失”就真的变成了“实际损失”。反过来,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有些人误以为“实际损失”是“账面损失”而已,错失自己减少损失的机会。所以说,我认为这位朋友的方法,是我见过的最为精巧却又最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因为不再使用“优点”、“缺点”这种明显含有褒贬含义的词,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中性的词——“特点”,这样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的各种特点的同时,也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的各种特点。并且,这方法背后有更深的思考。因为很多的时候,所谓的“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调皮”的小孩子就算不被老师喜欢也不能不承认他们更有创造性;勇于冒险,在战场上或者商场上可能成为英雄也可能成为烈士;被称为“话痨”的人也许平时挺讨人厌但是当老师就相对更有天分。

最后一个方法是: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真实的情况是,没有缺点的就不是人。前面我们说,自卑原本只不过是正常的感受,只不过是被定义成负面了而已。同样的道理,如果认真思考,我们会发现即便所谓的“虚荣”都是每个人再自然不过的愿望,却同样被定义为负面。其实,只要在不伤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大可不必苛求。“自卑”一下又怎么样呢?“自负”一下又怎么样呢?“虚荣”一下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仅仅不过是因为你“自卑”了一下,“自负”了一下,或者,“虚荣”了一下,你身边的人就受伤了,其实有问题的不是你,是他们——他们太脆弱了。

所有的方法都需要花上一点时间精力才可以正确操作。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罗列一下。左面罗列你的优点,右面罗列你的缺点——花上一天时间也不过分,因为你要分辨“这个真的是我的优点么?”以及“这个真的是我的缺点么?”而后,再尝试着猜想一下别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优点或者缺点的。甚至你可以旁敲侧击地去了解一下——我相信你会跟我们每个人一样,屡屡吃惊,甚至会目瞪口呆。这个过程中,你完成的是: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感觉中的自己”,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差异,甚至还有“他人眼中的你自己”。而后仔细分辨自己的缺点,有没有可能会伤害他人的?如果有,请想办法克服。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适当地在那些方面放纵一下吧,相信我,这样“适当的放纵”对你克服那些“可能会伤害他人的缺点”有着巨大的帮助。

第11节 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

关于时间,我曾经读过一则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比喻。我们描述一个事物的方式往往会限制我们对那个事物的了解。有的时候,精巧恰当的比喻往往会仅仅因为不同的表述方法就会颠覆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如果,这世界存在这么一个银行你一定会很开心的:你一出生,就自动享有这家银行为你开设的一个VIP账号。每一天,这个VIP账号里面都会被自动存入不多不少恰好86400元钱。而你的任务就是每天都要把这86400元花光,随便你买什么。如果不够了,那就只能忍痛割爱——因为没办法,银行会告诉你,对不起,您只能等明天再来取下一笔86400元钱了。如果竟然没花完剩下了,就只好作废——因为没办法,银行会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这家银行不接受存款,并且还要每日注销余额。反正,每天一共就有这86400元,不多不少。

如果这世界真的存在这么一家银行,谁都会非常开心的。可事实上,这家银行确实存在,但很多人却并不因此开心。这家银行的名字叫“时间”。时间是这世界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谁。

很多人爱钱,却不爱惜时间。也许是因为人们更难认知抽象的事物。钱相对于时间,要具体多了。不像时间,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们常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因为我们赚钱总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每一秒换成一元钱,那他就会非常开心——尽管有些人换回来的可能是美元,有些人可能是人民币。比尔·盖茨很开心,因为他从1986年到2005年期间,相当于能把自己的每一秒换成36.74美元。国内“起点中文网”的金牌写手据说可以一年赚到120万人民币,换算一下,等于说他可以把他的每一秒换成0.038元人民币,尽管与比尔·盖茨相比少了太多太多,但我想他还是会很开心。因为更多的人在中国要用60年才能赚到这位写手一年赚到的钱。

看看你去年赚了多少钱,根据下表就大概可以知道你的每一秒钟值多少钱了。

这是一个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每一秒钟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的每一秒都有着确定的价值,而他正忙着使他的每一秒钟变得更具价值呢,所以,每一秒钟都值得格外珍惜。马太福音里说,“他有的,就再给他,让他多余;他没有的,就连同他所有的,一并夺走。”这句话用在时间银行里貌似并不适用,因为时间银行不会多给一分钟也不会夺走一分钟,但是,考虑每一分钟的价值对每个人不同的话,马太福音里的这句话就充满了透着睿智而又不可回避的光芒了。

每个人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有的时候是天地之差。比如,你的同学仅仅用两个小时就把实验做完并且把报告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而你已经奋战好几天,却还是有些地方毫无头绪。牛顿用一生打造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有人却终其一生也没有造出他想要的永动机;亚当斯密用一生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另外一个哲学家终其一生写了无数著作,引发的却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最失败的社会实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正在看到的或者将要看到的一样,总是有些人一生中有无数作为,而更多的人耗费一生的时间最终换来的其实可能只不过是四个字——“死因不详”。

所以,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高额的金钱。拿出纸笔、列一列,然后问问自己,“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这就是一个人决心不再浪费时间的最有效的起点和动力。只有爱惜才可能产生节约的动力。

另外,我们刚刚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方式是:要想办法从理解上把抽象事物转变为具体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因为你把时间具体化为金钱,使得你开始格外爱惜时间,并且开始动脑思考“我应该如何运用我的时间呢?”须要注意的是,过去你常听到的那句“陈词滥调”——“时间就是金钱”事实上并没有改变你对时间的态度。因为,仅仅这样一句话依然是很抽象的,是非常不具体的。而以上篇幅中的比喻把很多细节具体化了,才让你有了具体的感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对逻辑、数学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无法感知这些无形的、抽象的理论会给他们带来怎样有形的、具体的好处——事实上,这些好处本身也同样或者可能是更加无形的和抽象的。

第12节 被低估了的今天

有人说:“成功太慢,幸福减半。”很多人都会觉得这话说得太对了。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建议,只是大多数人的感受的正确描述而已。

认为急功近利是一个贬义词,多少是有些肤浅的。其实,急功近利是所有人的本性,只不过,只有少数人最终通过心智的力量彻底想清楚了,事实上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模式。

为什么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呢?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比如,让你选择:a.今天多赚1000元;b.明年的今天多赚1000元;不假思索,你当然会选择a选项。再选一次:a.今天多赚1000元;b.明年的今天多赚2000元;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会直接选择a选项,俗话不是说了么: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

某种意义上,这样的选择是相当理性的。因为人们知道,a.现在这一刻之后的任何时间都充满了变数——保守的选择通常是避免风险的最佳行为模式;b.今天的1000元可能因为利息和其他机会最终多于明年今天的2000元;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可能使得明年今天的2000元远不及今天的1000元的价值——这是运用经济常识思考过的结果。

调查甚至发现,人们往往基于事实上少得可怜的经验,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种种窘境,而过分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比如,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选择“a.今天多赚1000元;b.明年的今天多赚10000元”的时候依然迫不及待地,并且基于所谓“理性的”理由,去选择a)选项。尽管,事实上无论是运用利息,还是依靠运气,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未来的种种变数,都很难把今天的1000元变成明年今天的10000元——难度系数0.99以上。

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实际上就是基于这样的误解。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大学生最好不要把宝贵的青春时间花费在“打工”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的回报实在是太少——相对于把时间精力花费在恰当的学习上而因此在将来可以获得的回报来看。

心理学家们把这种过分低估称为“Delaydiscounting”。如果你是正常人,记住你自己的大脑有这种非理性倾向是极其重要并且非常有用的:在金钱上,人们不仅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甚至有时过度低估。另外,人们还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尽管事实上往往并不总是如此。

人们在相信自己明天会拥有更多金钱的同时,他们还同样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尽管今天总计有24个小时,明天总计也同样只有24小时。

仅看着前面这句话,你可能瞬间并不能深刻体会,但是只要观察一下周遭,或者内省一下自己就知道了。你为什么会经常爽约?因为在确定约会的时候你很忙,但你觉得将来你一定有时间,所以,你确认了某个约会,但是,到了那天,你最终发现你跟过去的某一天一样,忙的脚打后脑勺,于是,你只好打电话道歉说,“对不起……”

再认真内省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常常惊讶于自己忙碌的程度,也常常惊讶于怎么就有那么多琐事会于无声处响惊雷?还是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大家都是这样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于时间如此迟钝了。我们作为动物,学习的一个最基本途径是通过反馈(feedback)——就好像巴甫洛夫的那条狗那样。比如,用手碰一下刚刚煎过鸡蛋的铁锅,然后就被烫着了,于是以后就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碰那个铁锅的。

可问题是,在时间方面,我们很难得到这样的反馈。在时间上犯了错误,几乎是体会不到任何惩罚的——因为,错过了时间,或者错过了机会的时候,真正要命的是我们往往根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而我们真的很难对“并不存在”的损失产生巨大的悔意。

我们通过反馈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同样的反馈不断重复才因此产生深刻的记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在时间方面,我们几乎没办法得到同样反馈的重复——因为对我们来说,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为了某件事忙碌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真正清楚正在进行的这件事情确实需要多长时间。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甚至会愚蠢地认为明天肯定没有今天这么多的烂事需要处理。就像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alZauberman博士和杜克大学的JohnLynchJr博士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跟所有的人一样,相信(或者希望),未来是完美的,冰箱被塞得满满的,天空是晴朗的,火车是准点的,会议肯定会准时结束的……我想起来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的名字——“明天会更好”。

回顾一下:a.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b.人们普遍相信自己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而刚刚提到的两位博士,GalZauberman和JohnLynchJr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验证,得到这样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结论:在这两种理论明显指出曲解中,人们对时间的曲解程度远远高于对金钱的曲解程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发出的慨叹——肯定是在时日无多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体会。发出这个慨叹之的10年前,此人会与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早着呢,时间没那么紧张。”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事拖拉。他们并不是没有勤奋的意愿,只不过是被自己的大脑所限制,以为他们在将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再一次,这是一个运用心智改变命运的机会。你知道了你的大脑有怎样的局限,你就会想办法挣扎着反过来控制你的大脑,做大脑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所左右。不要觉得这事儿太难——尽管真的没那么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是件有乐趣的事情。我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我因为想明白要控制自己的大脑,突然发现自己比身边的人多了一个玩具,而且是玩不腻的玩具——我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