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餐厅员工培训大全(第2版)
7388700000046

第46章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与存储培训(1)

无论餐厅的经营风格如何,假如缺乏符合加工标准的食品原料,便不可能生产出预期质量的食品。在采购合乎要求的食品原料时,还要使采购原料的价格和相关费用的支出降为最低,使成本处于合理状态。一部分原料采购入店后,需要存放在餐厅的仓库内,许多餐饮企业由于对原料的储存管理不力,引起食品原料变质腐烂,或被盗丢失,使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增加。因此要想经营好餐厅,原料的采购和储存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一节食品原料采购管理

食品原料采购是餐厅每天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餐厅里有技艺高超的厨师,但没有高质量的精细趁手的原料,再高明的厨师也做不出好的菜品。采购工作因其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管理难度大,是整个餐厅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餐厅的经济效益。

一、食品原料采购的意义和方式

1.原料采购的意义

食品原料采购是厨房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组织好厨房食品原料的采购供应,不仅能够使厨房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对于保证菜点质量,降低厨房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采购原料成本占餐厅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若原料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则直接影响餐厅的经营。若采购价格过高,则产品成本也高,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利润;若采购价格过低,则很可能采购的原料品质很差,影响菜品的品质,从而降低餐厅的市场竞争力。

(2)采购周转率高,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的采购数量与适当的采购时机,既能维持正常的餐厅经营,又能降低物料库存,减少资金积压。

(3)采购部门可在搜集市场情报时不断地调整采购计划,寻找最佳的质量与价格的结合点,以达到提高餐饮品质,降低成本的目的。

(4)采购部门经常与市场打交道,可以了解市场变化趋势,从而将最新的餐饮信息和动态反馈给公司决策层,促进餐厅经营业绩成长。

2.原料采购的主要方式

(1)即时购买法。就是餐厅按照当时(当日)的市场行情,对所需的食品原料进行选择性购买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原料新鲜,当日购买、当日使用,能较好地保证原料的质量。缺点是货源和供货价格不稳定,特别是价格往往会受到市场的货源、天气、交通、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

(2)预先购买法。就是在预先确定了经营需要后,提前购买储存备用。预先购买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稳定的货源和较低廉的供货价格。

(3)综合购买法。即餐厅在购买产品时,同时选择多家供货商进行保密性供货报价,当得知市场最佳的供货价格时,选择信誉好、质量过硬、价格适中的供货商送货。但采购时不能单纯看价格,关键还在质量。

总之,食品原料的采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业务活动。厨房中需要采购的食品原料有品种多、数量少、规格复杂、变质快、季节性强、货源渠道杂、价格变化频繁等特点。采购人员必须掌握这些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渠道采购的方式和灵活的采购方法,按需求的数量、规格和质量标准,以合理的价格,最少的流动资金占用,从有信誉的供货商那里采购到各种原料。

二、原料采购程序

食品原料的采购程序可分为:递交请购单、处理请购单、征集价目表及选择供货商、实施采购、处理票据并支付货款、信息反馈六个环节。如下图所示:

下面分别说明:

1.递交请购单

无论是厨房还是仓库,凡需要购买物品均需填写请购单,然后将请购单交给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2.处理请购单

采购部门接到各厨房、仓库送来的请购单后,将请购单归类、分工,然后制定订购单。

3.征集价目表及确定供货商

采购部门采购物品之前,应把本企业的采购规格标准发放给供货商,再从不同的供货商手中获取原料报价单,选定最佳供货商。

4.实施采购

采购部门决定向某供货商订购原料时,要制定正式的订购单或订货记录向供货商订货,同时将交一份订货单给验收部门,以备收货时核对。供货商将货物送上门后,则交于验收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完毕,凡厨房订的鲜活原料直接交与厨房,由厨房开出领料单,仓库订的货则交与仓库储存。

5.处理票据并支付货款

验收完毕,验收人员要做以下工作:一要开具验收单;二要在供货发票上签字;三要将供货发票、原料订购单、验收单一起交与采购部门。然后由采购部门将票据转到财务审核,经审核无误后支付货款。

6.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将市场的供货行情反馈给厨房,二是将厨房使用原料后的意见反馈给供货商。这样,厨师长就能及时掌握市场的货源情况和价格行情,便于在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新产品的开发。

三、原料采购价格控制

原料采购价格控制是采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成功的采购包括了要获得理想的采购价格。食品原料的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波动较大。影响原料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市场货源的供求情况,采购数量的多少,原料的上市季节,供货渠道,供货商之间的竞争以及气候、交通、节假日等。依据这些因素,控制采购价格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限价采购

限价采购就是对所需购买的原料规定或限定进货价格,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鲜活原料。

2.竞争报价

竞争报价是餐厅向多家供货商索取供货价格表,或者将本餐厅所需的常用原料写明规格与质量要求,请供货商在报价单上填上近期或长期供货的价格,餐厅根据所提供的报价单进行分析后确定供货方。

3.定向采购

为了有效地控制采购价格,保证原料的质量,餐厅可指定采购人员在规定的供货商处采购,以稳定供货渠道。这种定向采购一般在价格合理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在定向采购时,供需双方要预先签订合约,以保障供货价格的稳定。

4.控制大宗和贵重原料的购货权

贵重食品原料和大宗食品原料的价格是影响餐饮成本的主体。对此有些餐厅规定:由餐饮部门提供使用情况报告,采购部门提供各供货商的价格报告,具体向谁购买必须由餐厅管理层来决定。

5.提高购货量和改变购货规格

根据需求情况,大批量采购可降低原料的价格,这也是控制采购价格的一种策略。另外,当某些食品原料的包装规格有大有小时,购买适用的大规格也可降低单位价格。

6.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购

当有些食品原料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价格十分低廉,且厨房日常用量又较大时,只要质量符合要求,可趁机购进储存,以备价格回升时使用。

第二节食品原料验收管理

食品原料的验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餐厅应设立专职验收人员,挑选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敬业爱岗、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此职。常规原料由验收员验收入库,而其他原料需要两人以上在场验收签字。特别是海鲜、蔬菜类,每次都要由厨师长会同验收人员、财务人员、采购人员一起验收。验收人员着重负责验收品种数量、规格、重量;厨师长着重负责检查原料的产地、真伪、质量和鲜度等;财务人员负责监督;采购人员负责核对品种数量及分量。验收管理对于控制采购渠道和采购食品原料的质量、数量、价格以及采购时间等均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原料验收要求

在采购原料到货之后,就要对采购原料进行严格的验收。如果只对原料的采购进行控制而忽视验收这一环节,往往会使对采购的各种控制前功尽弃。供应商在发货时会有意无意地超过订购量,或缺斤短两,或质量不符合餐厅的要求,高于或低于采购规格;账单上的价格也往往与商定的价格大有出入。因而验收是餐饮管理和成本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具体来说,食品原料验收有如下要求:

1.详细核对原料订购单

凡未办订购手续的不予受理。核对实收原料是否与订购单、送货单相符,包括原料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装箱单、检测单、发货明细表;运输单位提供的运单、入库或在运输途中发生残损的记录等。但对照发票核对食品原料容易有疏漏,还须仔细核对其质量和数量,对有怀疑的食品原料应请使用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判断。

2.根据送货单(或发票)检查原料

凡送货单(或发票)与实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不相符的不验收。数量不符,但与实物名称、型号、规格、质量相符的可按实际数量验收。发票没有,只有送货单随货物一起送到的原料,可开具收据验收,注明实收数量。

3.验收并受理原料

(1)验收数量:根据供货单位规定的计量方法进行数量检验,或过磅或检测,以准确地测出全部数量。数量检验除规格整齐划一、包装完整者可抽验10%~20%外,其他应采取全验的方法,以确保入库原料数量的准确。

(2)检查质量:一般只作原料外形的外观质量的感官鉴别。食品原材料和调料气味不正、腐败变质的不收,型号、规格不相符的不收。

(3)检查包装物:基本要求是一般性原料少验,贵重原料多验;包装完整的少验,包装破损的多验;本地产品少验,外地新产品多验;易受潮变质的多验;混装原料全验,以保证入库原料无变质。

(4)凡自行采购而又未送交验收人员查检的原料,拒绝补签和开验收单。但由于急用而经上级批准的另作处理。

(5)送库储存:验收后的原料送入仓库存放。

(6)填写有关报表。

二、食品原料验收程序

餐厅对食品原料的验收程序都有具体的规定,特别是一些管理较为正规的餐饮企业,对食品原料的验收过程编制了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形成了严格的验收操作规程,使食品原料的验收规范化。原料验收一般有以下六个环节。

1.根据订单核对原料

订购单要及时送到验收人员手中,以便他们及时了解原料的订购,避免出现工作误差。验收人员应核对购进的原料是否与订购单相符,未经办理采购手续的原料一律不予验收,防止不需要的原料进入库存,避免占用资金。

2.核对原料的质量和数量

这一步需要检查购进原料的实际质量和数量与订购单是否相符。验收人员在检验进货的质量时,要根据订购规格标准和订购单上规定的质量和规格与实物进行验证。检查肉类是否符合规定部位,有无怪味和掺水;罐头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存期限,外观是否有膨胀及变形现象;饮料酒水的商标牌与订购单是否相符,并鉴别其真伪;蔬菜水果是否新鲜,有无腐烂;对大批量进货的瓶装食品、饮料等,必要时应抽样检验其质量。

对箱装或盒装货物要开箱检查,应特别检查箱的下层是否装满。对按重量计算的原料,要过秤复查;对有外包装及商标的货物,在包装上注明重量的,要抽样复秤,核实包装上的重量是否正确;按个数计算的要认真点数。

3.检查价格

在验收进货的价格时,要认真检查进货单上的单价是否与订购单或购货合同相一致,防止供应商变相提价。

4.受理进货

完成上述检验程序后,验收人员应在送货单上盖验收章并签字,接受进货。

5.办理入库,分流物品

食品原料验收合格后,应根据食品原料的品种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交由仓库保管员分类入库保管或冷藏保管,填写双联标签,注明进货日期、名称、重量、单价及保质期等。对于部分鲜活原料、蔬菜原料可直接发放给使用部门,但申领手续要齐全。

6.填写相关表单

验收人员在对食品原料进行验收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在发货票上签字外,还应根据餐厅的规定对验收过的原料填写相应的表格、单据等。如填写验收记录表、验收单(收货凭证单)、验收日报表、验收异议报告、验收汇总表、双联货品标签卡、退货通知单等。

第三节食品原料的储存

食品原料的储存管理是餐饮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餐厅由于对食品原料的储存管理混乱,引起食品饮料变质腐烂,或丢失以及被挪用,致使餐厅成本和经营费用提高,而客人却得不到高品质的饮食。加强食品原料的储存管理要求餐厅改善储存设施和储存条件,合理安排库存物资,加强仓库的保安和清洁卫生工作,注意温度、湿度及通风等问题。

一、干货原料的储存

干货原料的储存管理是食品原材料控制的重要环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原料变质、库存积压,甚至出现偷盗行为,直接影响餐饮的成本。所以,餐厅应明确干货原料的储存管理制度。

1.建立仓库管理制度

为了正确反映库存物品的进、出、存动态,仓库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账(保管日记账)、卡(存货卡)、货(现有库存数量)相符。食品仓库的账目要以每个品种为单位分别设立账户,设立明细与完整的账单。一物必有一卡,存货卡要与账单相符,与存货相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盘点。这样才能防止物品差错、被窃或丢失。

严格的仓管制度,还包括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仓库,仓管员不得委托他人看管库房,更不能将库房钥匙交给他人保管。仓管员有事离开,应随手将库门关好。仓库钥匙在工作结束时应交餐厅安全部门,并办理钥匙保管手续。另外,仓库还应装有防盗监视系统及防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