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富豪必备的十大素质
7359800000009

第9章 发现机会,把握机会(4)

用友软件总裁王文京就是一位很善于捕捉商业机遇的高手。1999年9月至10月,用友准备在财务软件的低端市场与金蝶公司打一场争夺战,这也是一场硬仗。

用友的传统优势在于中高端,此番进军低端,销售量要上规模,用友绝对没有问题,更没有心理障碍,但是投入之后不知道怎么赚钱的事,像王文京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搞不清com怎样才能赢利,所以王文京迟迟不敢插手com。王文京的伟库赢利模式非常明确,就是收取月租费,伟库即将对外出租的服务有四个方面:财务;进销存;CRM;人力资源管理。

从硬件到软件,从软件再到服务,最后抓到ASP,王文京感觉自己抓住了IT发展的脉搏。“ASP卖的是服务,ASP的服务同硬件时代的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原来的服务从属于硬件和软件。ASP的服务就是服务本身。”

迅速抓住ASP这一机遇,让王文京在财务软件的低端市场找到了对付金蝶的利器。1994年、1995年,徐少春靠着Windows版财务软件取得了挑战王文京的资格,在Internet上,王文京早就发誓不再给金蝶机会。1997年,用友先于金蝶发布Windows95版财务软件,鼓吹财务软件进入32位时代。但是,这一举动并没能改变用友在Windows版财务软件方面落后的印象,此时的王文京痛感:领先厂商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及其他方面上不能太过分滞后,不能等技术成熟、流行之后再动手。

在此心理背景下,Windows95版财务软件一做完,用友立刻开始了基于Internet财务软件的研发,全部用Java语言来写。1997年,国内没有公司做同样的事情,即使国际上,在管理软件领域里基于这个技术方向这么早起步的也不多见。而且,用友在这个产品上累计已投了一千多万元人民币。

1998年,王文京拿出了基于Webserver的财务软件,第一个用户是海洋石油。这个软件工程庞大,软件定价800万元,一直到1999年工程还在施工中。那时,就有同行看笑话,认为Java这东西太超前,但是,2001年这个产品已做下了海尔、大众保险、交通银行、上海实业、北京工商局、深大电话、湖南烟草等几十个大单子。

用友软件原来的年销量在两万套左右,进军低端市场就意味着年销售量将达到几十万套的规模。销售规模上去后,服务怎么办?王文京反复思量,但从当时看,除了加大服务投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ASP让王文京心里豁然开朗:“每个家庭都要用水,但没有必要每个家庭都自己挖井,打水吃。只要有一个自来水公司找到水源,经过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个家庭就行了。ASP的服务相当于自来水公司,管道是Internet,上面跑的包括财务服务在内的各种服务是水。”

王文京的财务软件进军低端市场,还像传统那样发售套装软件,然后,帮助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财务系统,工程量大、耗时长久、浪费人力。而改成ASP方式后,只要在用友这边建一套系统,用户就可以通过浏览器到上面“取水”了。ASP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叫做: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

ASP真是太好了,王文京越想越振奋,ASP将Internet上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了软件开发上。要做秀(Show),王文京比不上张朝阳,但是,要说开发软件,则是王文京的强项。凭着王文京和ASP的号召力,还是个空壳的伟库就惹得很多用户感兴趣,他们中有的说一开通就上;有的说一年之内会上;也有实在等不及的,干脆先寄来钱等着用。让王文京喜笑颜开的不是区区几百元钱,而是ASP一运营马上就可以赚钱的模式。

由此可见,在机遇与风险的挑战面前,只要有准备的头脑,从不放弃搏击,只要有先见,只要有敏锐的眼光,在机遇到来前做好准备,迅速捕捉成功的机遇,这样一定会成功。

24.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机遇

没有机遇,这是失败者的推诿。许多成功的奋斗者,他们都是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机遇。

你可曾想过幸福而美好的人生是如何得来的吗?

要是你只在等待机遇,等待人家的提拔,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一生将永远不会发迹。

亚历山大获得胜利以后,有人问他:“你是不是等到了机遇才去进攻的呢!”他听了大怒道:“机遇是要人自己去创造的。”创造机遇,使亚历山大成就了他的事业。只有能创造机遇的人,才能达到他的期望,完成他的抱负。

经验告诉我们,等待机遇是一种极其笨拙的行为。你不要以为机遇像是一个到你家里来的客人,他在你的家门口敲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好相反,机遇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努力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境地里。你假如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去创造,也许你永远不会遇着它。

你应以自主的行动去面对即将在你身边短暂停留的机遇。机遇来到你身边,只有你抓住它,它才可能为你停留,并在你的人生中升值。

事实上,与其把责任都推到“别人”和“运气”上,倒不如说这一切都是由自己错失良机造成的。

即使事情的发展不如预期,那也只有一个原因,如果其他主观的条件不变的话,那就是你没有去创造本属于自己的良机。

惟一能创造良机的,只有你自己。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由被动的寻找变成主动的创造,由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拥有。依赖别人及推卸责任是庸俗和无知的表现。什么都不去做,只想依靠别人,根本没有改变的希望。人生的一切变化,都是缘于自己的创造。

机遇从来就不是拱手奉上的,你必须创造机遇。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会有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可能不是你所喜欢的,但是,你所利用的每个机遇,都会为你带来更大更好的机遇。身体或智能上的缺陷,或许意味着你必须去探索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领域,但这也表示,你拥有他人所没有的机遇。

那些以无比热情看待自己工作和事业的人,总能发掘无穷的机遇;相反的,那些抱怨没有人给他们机遇的人,就只能旁观自己的机遇。当你下定决心不再让他人替你决定未来,更拒绝让暂时的挫折击倒时,你就注定会成功,机遇也总会出现在你的左右。

莎士比亚说:“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遇,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创造新机遇。”怎么创造机遇呢?创造机遇要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发掘或制造有利的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增加或创造利益。

20世纪初美国有一家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的公司,创立伊始曾大量刊登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诸多好处,但收获甚微,其产品无人问津,货物大量积压,公司濒临绝境。有一天,老板突然灵机一动,招来手下职员,让他们登门向住户无偿赠送煤油炉。

住户们得到无偿赠送的煤油炉,真是大喜过望,岂有拒收之理?不久公司的煤油炉就赠送一空。当时的炉具还没有现代化,人们生火做饭只能用木柴和煤。这时,煤油炉的优越性显现出来了,家庭主妇们一天也离不开它了。很快他们便发现煤油烧完了,这回只能自己到市场上去买。当时煤油价格并不低,但已离不开煤油炉的人们也只得掏腰包了。再后来,煤油炉也渐渐用旧了,于是只好买新的,如此循环往复,这家公司的煤油和煤油炉便畅销不衰了。

没有机遇可以创造机遇,没有市场可以开辟市场,这就是成功者的创富之道。

培根指出:“智者所创造的机遇,要比他所能找到的多。”其实,在主动进取的人面前,机遇完全是可以“创造”的。消极等待机遇,这是一种侥幸的心理。正如樱树那样,虽在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而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养精蓄锐。人在待机之时,不能放松,而且要时时窥测方位,审时度势,见缝插针,以寻求有利自身发展的机遇。

人不仅要把握机遇,更要创造机遇。走向成功的人,绝不是一个逍遥自在、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一个积极投入、“执迷不悟”的参与者。善于制造机遇,并张开双臂迎来机会的人,最有希望与成功为伍。积极创造机遇,也正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人生态度。

机遇是主动争来的,主动创造出来的,它绝非上苍的恩赐。机遇是珍贵而稀缺的,又是极易消逝的。你对它怠慢、冷落、漫不经心,它也不会向你伸出热情的手臂。主动出击的人,易俘获机遇;守株待兔的人,常与机遇无缘,这是普遍的法则。你若比一般人更显出主动、热情的话,机遇就会向你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