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富豪必备的十大素质
7359800000010

第10章 多谋善断(1)

25.善谋者必有胜局

“善谋者必有胜局”,这句话出自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它表明:善谋事者总能有更高的胜率。我们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训意义深刻。它告诉人们谋略与胜局的关系,至于到底成与败,那是一种天意。

商场如战场,能够审时度势,先于别人分析出来发展态势,早做准备,必定占尽天机,无往不胜。善于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这是任何一个致力于成为富豪的人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先知先觉,才不会被时代和社会甩下。

“善谋者必有胜局。”这句话出自于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它表明:善谋事者总能有更高的胜率。我们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训意义深刻。它告诉人们谋略与胜局的关系,至于到底成与败,那是一种天意。李嘉诚一贯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所以有坎坷曲折,也是他成功经验的一部分。对于大商人来说,只要谋事,暂时有无胜局并不重要,关键是取决于最后的胜利。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坐大。20世纪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六个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三个码头,另三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7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三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旗海区,共四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香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主。

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一词的李嘉诚,当然不会满足现有占有额。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航运越来越集装箱化,葵涌现有的和兴建中的货柜码头越来越难适应形势发展。9号码头的选址及招标提上港府议事日程。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9号码头的发展和经营权,鹿死谁手?夺标呼声最高者,还是李嘉诚。

李嘉诚至少占有地利、人和,国际货柜执同业牛耳,业绩骄人,经验丰富,素有葵涌“地头蛇”之称。论人和,即李嘉诚在方方面面有良好关系,尤其是港府决策机构立法局,其中就有六名人物是李嘉诚私下的“幕僚”。他们是长江集团“特邀”的董事,每年可享不菲的酬金。行政局通过的决议,港督通常不会否决(港督亦兼行政局主席)。

若论天时,则发生重大变化。1992年7月,英国职业政治家彭定康接替卫奕信出任香港总督。彭定康到港不久,视察葵涌码头,正值国际货柜码头公司举行处理2000万个货柜庆贺盛典。有好事者评议道:李嘉诚与其说是庆贺自己,不如说是借盛典之名来取悦港督。

许多有意角逐9号码头的财团,看见彭定康与李嘉诚父子晤面时的微笑,如寒天里淋了一身雪水,心想事情黄了。具有地利、人和的李嘉诚,现在又占尽天时。

不料事情又有变化,彭定康对港府大刀阔斧,撤换了一批议员,使李嘉诚在港府的数载经营前功尽弃。彭定康这一招,并非针对李嘉诚,“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都喜欢提拔新人。彭定康的这一切,都是围绕他的“政改方案”而做的。

可这一招,给李嘉诚竞投9号码头抹上了一层阴影。先前,与李嘉诚关系甚密的行政局议员,公开发表言论,主张宜将码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这与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竞投先声口径惊人地一致。如果这样,无人敢与掌握着百亿现金的超人较个你死我活。

与李嘉诚关系最密的议员下台,新一代行政局议员们,不再于9号码头上做李嘉诚的“御用议员团”。结果,9号码头的招标方式不再是公开招标,而是协议招标——不以价高为中标惟一标准,而是看竞投者的综合条件。

综合条件是个软指标,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综合条件甚佳,李嘉诚亦会像昔日中标中环金钟地铁车站兴建权那样,拿出“煞食桥”(妙计)。

协议招标消息传出,各大财团蠢蠢欲动。李嘉诚自然跃跃欲试。

结果,李嘉诚败北,港府将9号码头的四个泊位,批给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等财团兴建经营。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嘉诚已经尽了自己的人事,横出变故,只有另做努力。

其实,李嘉诚在9号码头竞标上的落马,本身错不在他,而在于他在货柜码头上的垄断地位。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反垄断都是政府干预商业的强制手段之一。李嘉诚失手不在于他的谋划不利,恰恰相反,他的谋划使他赢得了其他所有的码头。

26. 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商场如战场,能够审时度势,先于别人分析出未来的发展态势,早做准备,必定占尽先机,无往不胜。

善于审时度势,先知先觉,这是任何一个致力于成为富豪的人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先知先觉,才不会被时代和社会甩下。

经营者虽然不是无规律可循,但财运却并不总是如期而至。经营者要看准财运,当机立断。仓促决断或当机不决,就会放跑了财运。

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经营者,都是经营中的决断者。虽说决断的事情有大有小,但都需要有人来最后拍板。当此之时,该如何做出决定呢?

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对事情有清楚的了解和明晰的认识。在尚未彻底了解之前,决不随随便便就做出决定,平时应该养成不了解情况不做决定的习惯。不管面临什么情况决不盲目轻率做出决定。

比如,为了一桩订货,如果迫于现在不订下来怕以后订不到的压力而做出决定,恐怕就是错误的。要做出决定,首先要把货品的情况了解清楚。那种迫于压力而做出的决定,可能正是对方利用人性弱点而撒出的诱饵,你叼上了,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更可能因此毁了事业。

同样,面对大量的订单,也不能随便就出货,而是先要看看自己的货品是否全部合格。这关系到诚信。如果秉承这样的心意,就不会因为货品可以及时脱手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信誉。

时代的复杂多变、商界竞争的激烈异常,更容不得经营者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及时而果断地下定决心,是领导者本身发挥意志力的重要手段。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组织,突然遭遇事变之时,如果经营者稍有犹疑和因循,不但会失去良机,甚至会造成员工的情绪不安,士气低落,降低工作效率。

其次,成功的决断要在欲望中有所控制。以人类渺小的智慧,不管如何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依然很多。犹豫不决,是由欲望而产生的,要做这个,又想做那个,希望面面俱到,才会犹豫不决。这时只要把这些迟疑不定的想法抛开,问题就解决了。要避免犹豫不决,就要学会一件工作接着一件工作不断地做。

当然对利害关系做某种程度的考虑,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完全被利害关系左右也不行。任何人做一件工作,都会先想到薪资或待遇问题,但此时更应该仔细考虑: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进入大公司,不见得就幸运,这要因人而定,有的人在大公司很称职;有的人在中小企业反而会更好的发挥,获得珍贵的经验,变成一个成熟的人。

人生一世,理想和希望是必须的,欲望和野心也是可以有的,但却要控制,不能任其膨胀。实际上,欲望和希望、野心和理想相隔的仅是一个“度”,超越了,就可能转化成对方。因此,即便是在构筑理想和希望之时,也要踏实一些。

27.审慎做出决定

要保证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判断。如果你不能马上决定如何去做时,最好是先等一等。不过在等候时,不要一味因为其悬而末决感到忧虑,而是要积极地去收集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你所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做出决定,而你最后的决定的正确性也就能越高。

如果你对问题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情形完全透彻明了了,那你就可以马上做出决定。情形愈生疏,判断时就愈需慎重。有时,慎重可以完全改变我们的观点。譬如美国著名的化学家利特尔说,“我曾经一个人独立经营了几年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买卖,把积蓄差不多都花完了。我当时感觉前途很是黯淡,我认为我一个人单独干是干不好的。于是我产生了换个工作的念头。我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 我正忙着收拾东西,忽然来了一个从前我给他干过活的老板,我便把自己的状况告诉了他。”

“天快黑了,我们吃完饭再说吧。”他说。

“我同他一起来到一个俱乐部,他点了几道菜。然后我们便随便地闲聊起来,以至于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困难。”

“喂,你刚才说你的生意干不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忽然插嘴问道。

“算了,不谈了。”我回答道。

“第二天,我重新回到了化学试验室里。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想过要放弃我自己所经营的事业了。有了那次经验,我便断定,当人处在饥饿或是异常疲乏的状态下时,是绝对不可能做出什么决定的。因为这两种情形,都足以打击你的自信心。那时你的判断力是不可靠的,你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

好好地睡上一觉、美美地吃一顿、到新鲜空气中去走一遭,轻松一下,或是当你有小病时吃点药,休养一下。那么,你对整个事情的观点就会完全改变。当你处于暂时的急躁不安时,去决定一个有关你终身的大事,实在是太愚蠢了。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你能稍微等一下,虽然当时可能会造成一点小小的损失,但是事后必定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