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经典(下)
73433800000006

第6章 《彝族舞曲》

王惠然,1936年生于上海,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十三岁自学琵琶等弹拨乐器。1958年任公安文工团独奏演员,曾从师于李廷松学习琵琶,后调前卫文工团任琵琶独奏演员。自1960年创作《彝族舞曲》,1964年该曲在全军会演中获优秀演奏奖之后,他便创作热情大增,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创作了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幸福渠》《毕兹卡欢庆会》,柳琴协奏曲《战士魂》等。其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电视音乐、舞蹈音乐、声乐作品等众多作品获国家级奖励,被录制成专辑盒带、唱片。他成了一位集演奏家与作曲家于一身的音乐家。

《彝族舞曲》创作于1960年。曲作者王惠然在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族和苗族的马帮,一路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览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三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皎洁,夜色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意境。他还写道:“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烟盒舞》,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加上其他绚丽多彩的彝家音乐,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彝族舞曲》是一首抒情气息非常浓郁的乐曲,它仿佛是一幅用音乐描绘山乡的风俗画:月色朦胧的山寨,彝族少女充满青春活力的轻歌曼舞,小伙子们围着火堆强悍地舞蹈,一对对情人在轻声絮语……

乐曲是三部曲式结构,作者在借鉴外来形式的同时,糅合了我国传统乐曲常用的多段体逐步演变、发展的手法,因而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全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全曲共分九个段落。

乐曲的引子(第一段)旋律首先慢起渐快地展开,随后出现上方小三度音和五度音,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犹如看到彝族山寨在朦胧月色下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色。

乐曲第一部分(第二段)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这个音乐主题富于歌唱性,淳朴、深情的彝族音调中包含着一种醉人的韵味,塑造了彝族少女婀娜多姿、翩然起舞的音乐形象。作者出色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琵琶文曲如《夕阳箫鼓》《塞上曲》《月儿高》等有关“拉、吟、揉”的技巧,充分美化余音,使音调格外动听,表现出东方民族那种细腻、含蓄的感情。

乐曲第二部分(第三段至第六段)是快板部分。它是主题音调的变化和发展,音调刚劲有力,富有鲜明的音乐个性,描绘了彝族青年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美、强悍的舞姿。随后,音调向下行方向发展,逐渐趋向柔和,并引出一段流畅、悠扬的旋律,彝族姑娘们仿佛仙女一般从天而降,飘然加入群舞的行列,将彝家欢乐的情绪推向顶点。

乐曲第三部分(第七段至第九段)是引子和慢板音乐的变化再现,情绪欢乐,转向表现出内心无比激动的感情,似乎在抚今追昔,心头洋溢着难以描述的幸福感。作者为了表达这种复杂的内心感触,运用了琵琶演奏新技巧,表现出多声部的音响效果。乐曲进入尾声时,音乐又回到引子所描绘的画面,把听众引入这样的意境:夜已深,村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葫芦笙还在时隐时现地鸣响。人们欢快地哼着彝家小调渐渐远去,消失在浓重的夜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