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下)
73402100000003

第3章 国学经典名著阅读推荐(2)

《明儒学案》

62卷,作者黄宗羲,见“明夷待访录”条介绍。此书采集明代学者文集语录,叙述明代学者二百余人。共立学案十九,分三个时期、四个部分来分析各派。初期以吴与弼、薛瑄、陈献章为主;中期以王守仁为主;末期以顾宪成、刘宗周为主。其中尤推崇姚江学派的大师王守仁,并以他为明代学术之“大宗”。而其资料篇幅上,则更详细记述作者的老师刘宗周《蕺山学案》。此外,在中期与末期之间,另立《诸儒学案》,以收各学派以外的不著名学者。在学派之前,各有小序和各学者的小传,然后是学者著作或语录选辑。本书是研究或了解明代学术思想史必读书籍。

《宋元学案》

100卷,作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是沿用《明儒学案》书例之作,将宋元两代学术思想按不同派别加以系统总结,共立学案91个,其中《象山学案》最为精善。此书在编纂体例上比《明儒学案》为佳,如:不定一尊,对各家各派不持偏见;一视同仁,每一学案前先立一表,述其师友弟子以及学派渊源及传授,并均立小传。另有附录,载其遗闻轶事,特别是当时和后人的评论,以供读者自行判断。

《朱子年谱》

四卷,作者王懋竑(1668~1741),字予中,号白田,江苏宝应人,清代学者。此书是作者历时二十余年、改稿四次而成。王懋竑精于考订,因有感朱熹作年谱者虽多,但多略而失当,所以参照李默等诸本,并据朱子之集、语类和著述纂辑等书,细心考订,融会贯通,才成此新谱。此书详于学问而略于政事,对朱熹著述一一叙其年月,是研究朱熹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汉学师承记》

八卷。作者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江苏扬州人,清代学者。此书用纪传体例记述清嘉庆前以考据著名之汉学学者的生平、学说、著述,师承等情况。其特点是重吴派轻皖派,所以吴派前,皖派后。全书取材丰富,资料详实,在一些传文中,还载录了自己的见闻和评论,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经学历史》

十卷,作者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人,清代经学家。因题所居曰“师伏堂”,世称“师伏先生”。此书是作者晚年讲学的经学课本,也是一本着名的经学入门书。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将经学的发展史分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十个时代,分别加以分析介绍,可供初学者了解两千年经学的演变情况。

《尚书引义》

作者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晚号船山,后人尊称船山先生,明末清著名思想家。作者历经艰苦努力,于康熙元年撰成《尚书引义》这部评史论证的光辉著作。他通过引申和发挥《尚书》的观点,抨击明代政治,批判程朱理学,而用朴素的唯物观阐明知和行的关系。同时对人性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人性是后天养成的,是可以改变的。

《国故论衡》

作者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清代最后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参加康有为等人倡导的维新变法。《国故论衡》是章炳麟的重要哲学著作,他将“真知”当作世界的本源,亦即原子是世界的本源。由提倡进化论到后来否定进化论,思想驳杂,传统的儒学思想和近代的民主思想在这部书中均被反映出来。同时,该书也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

《尚书》

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历史文献。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内容上,《尚书》经过较长时期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才定型;记事上,起自尧舜时期,下迄春秋秦穆公。全书按时代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合编。其文体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其中大部分均为当时的原始记录,因此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尧典》记载了尧舜、禹的“禅让”故事;《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而《尚书》也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准,成为以后历史散文发展的源头。

《仪礼》

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共17篇。相传为周公制作,又传为孔子订定。此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主要记载冠礼、婚礼、丧礼、朝礼、祭祀等传统礼仪的内容和程序,如:《士婚礼》中的记载纳采、成婚、拜见宗族的过程,举凡纳采时,主人如何站立,迎送、以及礼品的规格等礼仪,这些实际上都是从古代氏族社会用以团聚、组织、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宗法仪式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又成为整个封建社会中礼仪的渊源,故被视为“礼”的根本。

《左传》

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共60卷,18万字。旧传为春秋末鲁太史左丘明所作,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应是西汉刘歆改编,而近代大多认为是战国初年时人根据各国史科编集而成。全书以“春秋”为纲,按鲁君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等13个国君依次记事,追述上溯周宣王而不及周贞定王。

全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取材广泛,博采当时诸国史籍简册旧文、故志、训、典、语、令及口头历史传说,不但反映了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及各类代表人物的活动,而且还保存夏、商、周等时期的历史资料。此书文字简洁优美,谨严而分明,委曲而尽致,以简括语句写纷繁的事物,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善用极少笔墨刻画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不愧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

《公羊传》

《春秋》“三传”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公羊高所着。公羊高,战国时齐人。公羊善于阴阳五行之学,主张“尊王攘夷”、“大一统”,颂扬汤武革命是以有道伐无道。书中着重从义理上阐释《春秋》“大义”,反映出秦汉时儒家的社会理论,具有鲜明的“天人合一”色彩,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对研究秦汉思想史、政治史等具有重要的史科价值。

《穀梁传》

“三传”之一,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西汉时才编成此书。相传为穀梁赤所著。穀梁赤,字无始,战国时鲁人,相传为子夏的弟子。此书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和《公羊传》体裁相近,都从义理来解释《春秋》。其学虽与公羊同师,但其传义之精,多有公羊所不能及者,而叙事审慎质朴,是研究秦汉间和汉初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国语》

21卷,共21篇。亦称《春秋外传》,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包括:《国语》《鲁语》,计196条目,70000字。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所记时间起自周穆王,下至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其记事比《左传》早246年,而两书内容相异者有94条。此书以着重记述人物言论为特征,对当代政治、外交、军事亦有所述。就史料价值而言,以周语、楚语较高,晋语、郑语、鲁语次之。

因与《左传》记事相参证,并多补其不足,故后人将《左传》称为《春秋内传》,将《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此书在历史编纂学上,首创分国记事之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战国策》

33卷,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部史料汇编,也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散文总集。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486章。其因“战国时游士辅听用之国,谋之策谋”而得名,所记在《春秋》之后,即从公元前453年前,韩、赵、魏三家灭晋开始,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为止,主要载录当时号称纵横家的谋臣及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辨论之言论。所有的传记、论辨、书信,都与各国时事有关,而以策士的阴谋权为中心,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特别是士人阶层的活动,有细致的记述和描绘,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此书文字华丽流畅,描写生动精彩,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刻画细腻深刻,所以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竹书纪年》

12篇,原称《纪年》,后因其原本写于竹简而正式更名为《竹书纪年》,是一部著名的古史编年大事记,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迄于公元前299年。其记载与《史记》等传统史书多有不同,因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更正《史记》的很多错误。而此书的发现还为整理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创造了条件。

《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共130篇,分12本纪、10十表、8书、30世家,70列传。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字子长,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李陵辨解,获罪下狱,遭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而作《史记》。此书汇整先秦以来史书、国家档案,并实地考资料,记述自黄帝到汉武帝期间约三千年历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和其它重要人物的事迹。

首创纪传体例,以“本纪”为全书总纲,依年编次历代帝王大事。又以“列传”记帝王诸侯以外人物。其它如用“表”来列示人物事件脉络,或以“书”专记典制沿革等,都是首创,其体例为历代“正史”所沿用。后世史家以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治史态度,而奉之为典范。书中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史传文学的代表,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汉书》

共100篇,分120卷,“二十四史”之一。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奉诏继其父班彪之业而作,记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3年,计230年史事。此书在体例上,改《史记》中的《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由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等四个部分组成。而首创《古今人物表》,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将历代人物分为九等,均表列出来。书中70列传为全书的主要部分,除记载匈奴、西域等地的历史,还旁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活动,以及有关的学术、政论文章,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全书内容叙事详尽,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生动,对后世散文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

120卷,“二十四史”之一。主要作者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人,南朝宋时史学家。此书记载光武帝建武元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6年的历史。范晔《后代书》问世以前,已有十八家后汉书,晔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各家之长,删繁补略,自订体例以类叙法编次,多录奏疏文章。皇后入本纪,而新立《党锢传》《宦者传》《文宛传》《独行传》《文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类传。《后汉书》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书中语言流畅,叙事简明详尽,结构严谨。

《三国志》

65卷,纪传体三国史。内容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四川南充市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以魏为正统,列本纪称帝,蜀吴为传称主。此书魏、吴志参考鱼豢《魏略》、王沈《魏书》、韦曜《吴书》等书编纂而成。蜀志则多靠作者实地采访搜集而得。成书依次为蜀、魏、吴,其记事以简明为特色,因剪辑得当,所以保存不少宝贵资料。如《华陀传》,保存了古代医学资料。《张鲁传》《刘传》,有我国道教史资料。而鲜卑、乌桓,高句丽等民族史料,尤为珍贵。三志原本独立,后世合为一书。

《晋书》

13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晋代史。作者房玄龄(578~648),字乔松,齐州临淄人,与褚遂良受诏重作《晋书》。《晋书》体例完备,叙事详尽,志书精湛,列传充实。但因主编多文学之士,故此书词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鉴别取舍,不甚注意,故流于“竞为绮艳,不求笃实”。但《晋书》是诸家晋史中的唯一现存者,因此对研究者来说仍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宋书》

1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刘宋史,作者沈约(441~513),字休文,浙江德清西人,南朝梁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宋书》记事始于刘裕创业,终至萧道成代宋建齐,书中选录诏令章奏等文件甚多。此书的志,上溯三代秦汉,尤详于魏晋,可补《三国志》的不足,对研究东晋南朝的政治制度、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很有帮助。而列传反映社会经济、赋税和土地占有情况,是研究刘宋历朝的重要史书。

《南齐书》

6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齐史。作者萧子显(489~537),字景阳,江苏常州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南朝梁史学家。《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与李百药的《北齐书》有所区别,遂改称《南齐书》。其书有志无表,且《食货》《刑法》《艺文》均缺,但它是现存记载南朝历史的最完整的一部著作,保留了诸多原始资料,能反映南朝之文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情况,故仍是研究南齐历史的主要依据。

《梁书》

5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梁史。作者姚思廉(557~637),本名简,为唐初史学家。

《梁书》起自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敬帝帝太平二年,记载梁朝56年间史事。本书是依据其父姚察的旧稿而成,而姚察历经梁、陈两代,时人记事,史料价值极高。故《梁书》是现存梁史的较原始的记载。在行文方面,舍当时盛行的骈文,而仿效司马迁、班固用简练的散文记事。就史料来说,范缜、阮孝绪、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的思想、目录、医药等方面的材料。

《陈书》

3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陈史。《陈书》记载自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共30年的陈朝史事,作者姚思廉。此书资料来源为其父姚察的遗稿。因是时人所写,故史料价值较高;又因为当时显宦,故此书偏重帝王将相的才华谋略,推崇士族,标榜门第,对一些事实不能秉笔直书,但由于有关记载陈代的大部分历史著作皆已失传,故《陈书》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魏书》

13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魏史。作者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河北平乡人。《魏书》叙述从道武帝拓跋部建魏开始,到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灭亡,共165年的历史。魏收集当时人,写当时事,身为当代人,故内容颇为详悉,但由于史德欠佳,其评论人物、叙述史事,往往颠倒是非,时人称他为“秽史”。本书志有创新,而列传包罗广泛,材料丰富,故仍不失为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书籍。

《北齐书》

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齐史。作者李百药(565~648),字重规,河北人,唐初史学家。本书虽称记事起自496年,止于579年,共80年,但实际上始于550年高洋称帝,终于577年北周灭北齐,共28年。此书首尾完整,列传范围广泛,材料丰富;且文笔生动,保留了当时的口语。是研究东魏、北齐历史一部重要书籍。

《周书》

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周史。作者令狐德棻(583~666),唐初史学家。《周书》记载自505年至2581年间,约七十余年之西魏、北周两朝的历史。从内容上来看,由于唐初修周史,时间隔得近,已成的著作不多,故资料缺乏,所记史实欠缺全面性;从文字表达来看,文笔简练,内容不贫泛。而所保存西魏、北周这一段历史的记载较原始。

《南史》

8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其中《帝纪》10卷、《列传》70卷。此书成于643年至659年。作者李延寿,字遐龄,河南安阳人。书中记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170年历史,作者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将《列传》中不同朝代的一姓一族人物集为一编,如数家珍,犹如世家门族的谱牒。本书删繁就简,文字简洁易读,并增入四书之外的材料,故仍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北史》

1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北朝史。作者李延寿,见《南史》介绍,《北史》起于386年,终于618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周、隋四个朝代共233年的历史,但实际上是删并魏、齐、周、隋四书而成。此书与《南史》具有共同点,删繁就简,虽有失当之处,但仍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史籍。

《隋书》

8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隋代史。主要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人,唐初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此书记载从581年至618年的历史,资料丰富而可靠,然已整理编作成书的著作不多。总的看来,《隋书》在唐初几部官修书中,还算较好的一部。叙事简洁、文笔流畅,令人百读不厌。

《旧唐书》

20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唐代史。作者刘昫(888~947),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在后唐和后晋时,两度提任宰相并兼修国史。本书记事上自618年,下迄909年(哀帝天佑四年),共290年的历史。后晋编《旧唐书》时,距后唐灭仅三十多年,故资料丰富。而长庆以前,多用唐代官修的实录,因此在史料保存方面,应可以充分肯定其完整性。

《新唐书》

22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唐代史。成书于1060年,主要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新唐书记事上起618年,下迄907年,共计290年的历史。著书目的是为更完备总结唐代盛衰的历史经验。本书特点是“其事则增于前,其书则省于旧”,首创《兵志》《仪卫志》《选举》三志;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唯文辞刻意求简,以致时有年代含糊不清,与《旧唐书》相同。但从编书体例和文字严谨来看,新书是值是肯定的;而从原始史料保存的完整性来看,旧书又胜其一筹。

15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包括《本纪》60卷、《列传》77卷、《志》12卷。由薛居正监修,参加修作者尚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人。薛居正是北宋初政治家,北宋初官至宰相。其分梁、唐、晋、汉、周五书,记事上起907年朱温称帝,终于960年北宋灭后周,前后计54年的历史。此书根据五代的实录等写成,文献颇丰,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新五代史》

“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作者欧阳修。计54年的历史。包括《本记》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书中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而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此书文辞力求“高简”,对史实多有忽略,唯间采小说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故仍有一定之史料价值。

《宋史》

496卷。“二十四之一”,纪传体宋史。主要作者脱脱(1422~1452),文称脱脱不花、普花可汗,官中书右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为元代史学家。《宋史》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助于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等。如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熙宁变法等,书中都有详载。特别是,还保存许多有关天文气象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同时,书中首创《道学传》,对宋代道学(理学)的兴起有较充分的反映。但因成书仓促,故详北宋而略南宋,而资料剪裁、史实考订亦颇多错误。

《辽史》

116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辽代史。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末附《国语解》一卷,主要作者脱脱。《辽史》以辽代耶律俨的《实录》和金代陈大任的《辽史》为基础,兼用辽人的行状、家传、暮志、碑刻等,略加修定编排而成。此书较完整而系统地记载了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当代政治、经济、阶级、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因《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都已失传,因此该部《辽史》成为现存唯一记载辽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金史》

135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金代史。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末附《金国语解》,为脱脱等作。其材料来源,主要是金代各朝的实录和各朝编修的《金史》。此书比较完整而系统记载金朝历史,是研究金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以及天文地理的重要史料;其书条例整齐,胜于同时编修的宋辽二史。但也存在不少错误,如语多掩饰、虚妄,体例编次不当,人名错讹,互相歧异。

《元史》

210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元代史。包括《本纪》44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任总裁,及赵埙等十六人纂修。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人,明初文学家。《元史》一书是根据实录、后妃功臣列传及诸家所撰行状、墓志、表志及《经世大典》等书而作,保存了较多史料。此书编修时早,元灰之当年就筹办,第二年开修,且编刻印速度快。由于较仓促,因此不利重要资料的保存,对重要史实如中西交通等未加详述,编次亦混乱。但此书仍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其客观性强,能“据事直书,具文见意,使其善恶自见”。

《资治通鉴》

294卷。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资治通鉴》得神宗赐名作序,记事上自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共1362年历史。此书先编“丛目”,再制“长编”,最后笔削润饰而成。内容以叙政治、军事为主,目的在为统治者提供国家治乱兴衰的借鉴,故名“资治”。记事特点是详今略古,乱世多记,治世少记。尤着重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种种史实。其史对秦末、汉末、隋末、唐末的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记载更比正史更详细。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巨著,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续资治通鉴》

220卷,编年体史书。主要作者毕沅,字纕蘅,自号灵岩山人,清代史学家。记事上承《通鉴》,起自960年,下迄1368年,计408年。所记史实,有记事而无论断。如有歧异,则附考异,辨其真伪。宋纪部分记事以辽、金、夏与宋并重,对辽、金和宋末史事增补甚多,是通贯宋元基本历史较好的史书。

《宋史纪事本末》

26卷,109目。纪事本末体宋代史。主作者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人,明代史学家。本书遵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并接继其记事时间,记载了从宋太祖建国到文天祥、谢枋得被害,包括宋辽金和元初诸朝的重要史实。作者以其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把大量错杂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而用较少的篇幅、流畅的文字,条理清楚地记述宋朝历史的大概轮廓,以及宋代各国兴衰治乱的种种事迹。此书涉及的问题较广泛,除政治事件外,对于诸如少数民族活动、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学术思想以及农民起义都有专章记裁,保存了重要史料。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述典章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内容的先河。

《元史纪事本末》

27卷,纪事本末体元代史,作者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对元朝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以及科举、律令等各种制度,者有记述。但由于取材于《元史》和商辂等的《通鉴纲目续编》,及薛应旗的《宋元通鉴》,史料不是第一手,所以价值不高,且在史实考证和?述方面,也有不妥之处。但其有着取材精炼、?事简明,轮廓清晰,条理公明等优点,是学元史入门的一部重要史籍。

《明史》

332卷,“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明代史。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主作者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清代学者,官至军机大臣。《明史》卷帙浩繁、取材丰富、体例严谨、内容充实、文字精练、便于阅览,是研究明代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史籍。但由于清初修史文人对南明抗清史实和满族入关前的建州女真事实皆须有所回避,故有所缺漏,且对农民起义之事过度压抑。

《明史纪事本末》

80卷,纪事本末明代史。作者谷应泰(1620~1690),字赓虞,别号霖苍,直隶丰润人,清初学者。此书记述从1352年至1644年间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其中对明朝重要的史事有较详尽的概述,此外对农民起义、阉党专权、倭寇侵略东南沿海等也做了专篇记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在反映历史事件方面欠缺全面性,竟连郑和下西洋这一重要历史事件都未提及。

《廿二史札记》

36卷,历史考据名著。作者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此书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作、体例,及其主要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证论。其所考实际上包括了二十四史,但因《旧唐书》《旧五代史》未纳入,故称廿二史。书中先述著作沿革,评价得失;然后提出问题,考核史事,加以比较并提出己见。还贯穿详近略远的原则,故对元、明二史考订最详,为历史研究提供许多方便。

《文献通考》

348卷,作者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号竹洲,江西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全书以《通典》为蓝本,是继《通典》及《通志》20略以后又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本书记事起自上古,下迄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其中以宋代制度最为详细。全书共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等二十四门。内容包括宋宁宗以前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在分门上,把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方面放在首位,然后才政治、文化,由此可见其独特的学术见地。总之,此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三通”之最。

《清朝文献通考》

300卷,清代制度史著作。嵇璜、刘墉等为总裁,后经纪昀等校订。此书记事共分26考。所列子目,都据清制增入,如田赋考的八旗田制、户口考的八旗壮丁、学校考的八旗官学等等。凡清制无者,即去其目,如选举考的童子科、兵考的车站等等。此书取材自档案、国史、实录、官修诸书、私人文集等,总括清朝前、中期之主要行典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参考价值极高。

《国朝先正事略》

60卷,清代人物传记集。作者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号天岳山樵,晚号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清代史学家。此书共收清开国至咸丰朝的代表人物1008人,分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考义七门。立传限于“先正”,如琦善、奕经之流则贬弃不传。书中收集的原始资料,颇有参考价值。

《书林清话》

十卷。作者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郋园,湖南湘潭人,清末民初版本目录学家和藏书家。此书以笔记体裁介绍书籍版本学的各项专门知识,包括书籍和版片的各种名称、历代刻书款式、装订种类、工料比较、印刷程序及鉴别和保存方法。并记述雕版始于唐盛于五代、活字始于北宋等具体史实,而对宋代以来的著名刻本和刻本钞书、藏书的掌故亦有提及。

《史通》

20卷49篇,内篇10卷36篇,外篇10卷13篇。作者刘知几(661~721),字子玄,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史学家。内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作方法;外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书中主张编作纪传体的断代史书,增加都邑、氏族、方物、方言四志。其用归纳法分古史为六家,统归纪传体、编年体。另主张史学应脱离文学,记载应因时因事变革,贵今轻古,详近略远,认为史家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史书应用当时言语,不能摹拟古文,反对用浮词滥调。

《读通鉴论》

30卷,810篇,史论名著,作者王夫之。《读通鉴论》是以《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背景,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问题进行论述,反映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及历史观。其方法是将《通鉴》所列帝王世系,以卷为单位再分若干篇,进行分析和评论。书中反对“天命论”,驳斥“君权神授”说,肯定“公天下”的思想。又提出“理在势中”“势相激而理随之易”的观点,肯定了历史的进化,认为凡符合历史趋势的事是阻止不了的。末附《序论》四篇,阐明著书宗旨。此书与《史通》《文史通义》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评论对象是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