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今本《论语》为东汉郑玄杂录《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而成,共20篇,约12000字。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即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弟子3000人,其中成名者72人。
《论语》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谈论,内容反映孔子的哲学理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和品德修养等。思想上笃信天命,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的等级尊卑制度,提出“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等,对封建的宗法血统统治影响极大。教育上,认为人是“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并提倡“举一反三”“故而知新”,而“学”与“思”要充分结合。全书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精炼。
《周礼》
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编者搜集了周王室记邦礼之官69职,凡礼乐、卜祝、文史、星历、车旗之类等。如《夏官司马》记邦治之官七十职,专掌军事与封建,兼及王之车旗、护卫等;《秋官司寇》记邦禁之官66职,掌主刑法,论狱、刑禁、兼及盟约、宪令、辟除、外交等;《天官冢宰》记邦治之官63职,其职统摄六官,以吏治为专职,兼掌宫中事务;《地官司徒》记邦教之官78职,其职以教化为务,其职掌地方组织,凡地方组织、均土分民、征驸等。而《冬官司空》已亡佚,后来汉人补以《考工记》31篇,称《冬官考工记》记诸工事制作,并详其尺度。此书对研究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法,多有可采史料。
《礼记》
49篇,后订为12卷,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戴圣编。戴圣,字次君,河南商丘人,西汉学者。戴德侄,后仓弟子,世称“小戴”,是今文礼“小戴学”的开创者。此书是古代各种有关礼仪文章的合编,多取材于周秦古书。其中《曲礼》《丧服》《祭义》等可以和《仪礼》有关篇目互相印证。如《王制》记爵、赐田、朝聘、学校、养老诸制;《月令》记四时气候与相应措施;《礼记》记大同、小康之说;《大传》记祖宗人亲之大义;《学记》记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乐记》记音乐原理;《坊记》言先王以制度坊民之事;《表记》记孔子论修养。特别是《中庸》、《大学》等名篇,更被尊为“四书”经典,是研究古代社会,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孟子》
仅存“内书”七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理论和个人修养。政治上,其核心思想为“仁政”,强调“省刑薄敛”,长恢复井田制,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社会。并倡“民贵君轻”,同时又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哲学上,提倡“尽心知性”“养我浩然之气”以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其文章感情饱满,气势充沛,以比喻和寓言说理,引人入胜,逻辑严密,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大学》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相传为曾子所作。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孔子学生,以孝著称。从内容来看,全书包括“三纲物”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之根本”,而强调“仁政”,主张以德为本、以财为末。也重视获得民心,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代表了由孔子、曾子、子思到孟子这一儒家道统,并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对其成员的政治教育和道德要求。
《中庸》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相传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子思(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受业于曾子,为战国初期哲学家。此书阐述“中庸”之道,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最早的君子之道德规范。书中对知行关系,提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三种情况,认为“及其知之一也”;又提出“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三种情况,认为“及其成功一也。”;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同时宣传“至诚如神”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宋代唯心派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易》
古代占筮用书。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相传周人所作,故名之。“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其中“经”包含由干、坤、震、离、巽、兑、坎、艮等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以及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卦形、卦名、卦辞,并有六爻,每爻先爻题、后爻辞。卦辞和爻辞多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一些抽象概念性说明,用来占卜和指告人的凶吉。“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称为《十翼》。书中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万物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并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的观点。
《孝经》
18章,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汉书·艺文志》云:“〈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书中主要论述封建社会的孝道、孝治思想和宗法思想,阐述孝道为道德之本的观点,是研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书。
《荀子》
33篇,亦称《孙卿子》。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号卿,汉时避宣帝讳,改姓孙,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亦为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源于儒学,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继承和评论。推崇孔子,反对思孟学派的主张。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反对世袭官禄。哲学上,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总源。反对鬼神迷信,把“天”解释为自然界,有其自身规律,而提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观点。认识论上,主张世界可知论,强调“物理可知”,须主观性接触才能构成认识。人性论上,反对孟子“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和刑罚的禁止使人向善。名实关系上,主张正名说,反对诡辩学说,强调名实必须相符,此说丰富了古代逻辑学理论。其文气势雄厚,长于论辩。分析透辟,论断精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老子》
分上、下篇,81章,共5000字,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亦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即今河南鹿邑人,是春秋末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该书着重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谓万物皆由“道”生。同时,“道”无所不在,不断运动。一切矛盾的双方,如善与恶、吉与凶、美与丑、福与祸、刚与柔、荣与辱等等,都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可相互转变。政治上,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主张“无为而治”,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思想后来演化成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的哲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庄子》
现存33篇,道家经典著作,亦称《南化真经》《南华经》,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此书反映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主张。哲学上,继承并发挥老子“道”的学说,尤其强调“道”的自然无为;政治上,主张绝对的无为而治;处世态度上,向往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主张对贵贱、是非、黑白、生死等不作计较,追求放任旷达,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认识论上,虽承认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又否定事物的稳定性,而陷入相对主义。其文汪洋恣肆,妙趣横生,想象丰富,又善于融合神话和寓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墨子》
现存53篇,15卷,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为墨家学派著作总集。作者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相传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因不满儒术繁琐的“礼”,所以另立新说,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一书,内容主要是墨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的墨子言行。政治上,主张“尚贤使能”,反对世袭政治及非正义战争,强调“节用”“节葬”“非乐”。认识论上,认为知识源于客观实际,并提出以历史根据、百姓亲身经验与实际应用效果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书中还涉及军事、经济、伦理、逻辑、数学、光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内容。其文章语言质朴,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说服力强,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韩非子》
20卷,55篇,约十余万字,先秦诸子散文之一。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主要阐述作者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政治上,提出以法为中心之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封建君主统治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提倡奖励耕战,厉行赏罚,以谋富国强兵。其将法治理论系统化,奠定了秦王朝统一中国的理论基础。哲学上,批判并改造老子主“道”的学说,认为“道”是自然界本身及其运动总规律,肯定了“道”的物质性。其文锋芒锐利,说理透辟,分析毫芒,切中要害。
《商君书》
现存二十四篇,五卷,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法家经典著作。作者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原姓公孙,名鞅,卫国人,亦称卫鞅,因在秦国实行变法有功,封子商,故名商鞅。商鞅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在秦实行两次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君书》主要记述商鞅的政治、经济主张、哲学思想及社会历史观点等。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权,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并主张以法治国,其中“壹刑”“农战”等政策为其以法治理的重要内容。哲学上,强调在“适于时”“恃其势”“恃其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其思想在战国末与秦代影响深远。
《孙子》
今本30篇,共7200字。亦称《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末期兵家。后入吴,而与齐孙子——孙膑相对,故称吴孙子。《孙子》一书包括始计、作战、谋攻、兵势、军形、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13篇,总结春秋末期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战争中许多基本规律。孙子反对在战争中采用求神问卜等迷信活动,而提出以“道”为首的制胜条件,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是否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势,由此揭示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其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思想在军事方面得到体现。该书不但为中国军事理论奠定基础,同时具有极高的哲学思想价值,被誉为“兵经”“兵学经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管子》
24部,今存76篇,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管仲所作,事实上是后人假托之作。本书大致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管子轻重》等八类。内容包含道、名、法等家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家业等知识。道家思想之属,如《心术》《白心》《内业》《水地》;农家思想之属,如《度地》《地员》等;法家思想之属,如《明法》《任法》《君臣》等;阴阳家思想之属,如《四时》《幼官》等。政治上,主张赢得民心;法制上,认为前提是解决民众的衣食住行;哲学上,继承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经济上,论述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和财政方面的问题;农业上,记述水利、土壤等方面的知识。此书杂采各家学说,思想庞杂,事物繁多,而且范围广泛。
《吕氏春秋》
26卷,分12纪、8览、6论,共160篇,为吕不韦门客集体所作。吕氏,即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即今河南濮阳人,原为商人,后助秦公子子楚,即庄襄王,出任秦国之相,封文信侯。此书因以月纪为首,故名“春秋”。由于内容庞杂,自汉代起就被列为杂家。其思想以儒家、道家为主,对法家,墨家则有取舍和批判,并吸取阴阳家的思想形式。
例如:反映儒家思想的《大乐》《适音》,反映道家思想的《贵生》《审分》,反映墨家思想的《当染》《高义》,反映农家思想的《振乱》《爱土》及反映阴阳家思想的《月令》。政治上,要求建立一统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以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此外,还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保存了许多先秦时期的古代史料。本书的读书系统性强,纲举目张,富于独创性,逻辑性强,文沉博艳丽,语生动简练,富于形象。
《淮南子》
现存《内篇》21篇,刘安等撰。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此书是作者杂采先秦诸子说而写成,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杂融儒、墨、法、刑、名诸家学说。思想资料虽然庞杂,但经改造,足以反映作者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政治思想。除上述诸家学说,书中还收引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相对抗。其中《天文训》《原道训》论述宇宙形成和世界本体,而《记论训》论述社会历史演变,《精神训》阐述精神起源的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其文笔宏丽,气魄过人,堪称隽品。
《列子》
原作者相传为战国时人列御寇撰,近代学者疑今本为晋人托名伪作。又名《冲虚真经》或《小冲虚到德真经》。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年)又称圄寇、圉寇,郑国人。其学说散见于《庄子》《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今本《列子》以“贵虚”思想贯穿,宣扬生异死同、性交逸,反对身交苦、守名累实。而讲求人生享乐,承认天命,主张安命乐天,自我陶醉,其观点与魏晋时期的思想状况和颓废风尚相契合。书中还收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等,极具文学艺术价值。其文气伟采奇,高劲宏妙。
《贾谊新书》
十卷,政论性著作,又称《新书》,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时称贾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官至太中大夫,曾多次上疏,批判时政。所着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贾谊新书》分事势、连语、杂事等三部分。“事势”是政论文字;“连语”大体为理和讲学文字;“杂事”是杂记。哲学上,继承老子和荀子,对道多所阐发,并将道具体用于治国。伦理上,运用老子的朴素思辨,提出几十对互相矛盾的实例验证事物之间的对立与转化,而强调改变法令制度,变无为为有为,例如著名的《过秦论》总结秦亡国的教训。其它则针对时弊,提出削藩强边、加强中央集权、重本抑末、注重礼仪等措施。本书是研究当时政论、经济和思想状况的宝贵资料。
《盐铁论》
10卷,共60篇。编者桓宽,字次公,汝南郡,即今河南上蔡县人,西汉学者,官庐江太守丞。此书是根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之文献概括整理“推衍”而成的一部著作。第一篇《本议》到第四十一篇《取下》,是会中正式的辩论记录。第四十二篇《击之》到第五十九篇《大论》是会后有关的议论,最后一篇《杂论》则是桓宽的论述。此书各篇分立标题,内容却互相连贯。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和桑弘羊的思想保存了丰富史料。
《论衡》
30卷,共85篇,约二十余万字。作者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曾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为东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论衡”之“衡”字,乃指天平,故“论衡”者,评定当时言论价值之天平也。此书以事实为依据,批评当时的“众书俗文”。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基础,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识论上,反对“圣人生而知之”说,强调学用一致,博览古今;人性论上,主张性有善有恶。在形神关系上,其批判迷信思想,提出精气必须依赖于形体,形体死亡,知觉就停止。在历史观上,反对崇古非今,提出“汉高于周”的发展进化思想。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须讲求社会实效,应补于教化。此书以宣传无神论思想和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闻名。
《抱朴子》
内篇20卷,外篇50卷。作者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此书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包罗较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并保存不少化学、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篇则多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其说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具有“内道外儒”之特色。
《神灭论》
作者范缜(450~510),字子真,河南泌阳县人,学于名儒刘王献,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神灭论》旨在宣传无神论,反对佛教迷信。其内容主要论述形神关系,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精神是人类形体的属性,死亡是生命的质变,而精神现象依赖于器官,人死后灵魂随之消灭。反对佛教的因果论,打击“因果报应说”的理论基础“灵魂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更超越以往之唯物论哲学家,是古代无神论的杰作。
《颜氏家训》
7卷,共20篇。作者颜之推(531~590),山东人,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主要论述治家之法、处世之道,是辩正世俗之谬以训诫家族子孙的杂集编。其思想以儒家为主,兼及佛道。该书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趣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的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等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风俗史和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其文一反齐梁文坛轻靡艳丽之风而质朴典正,开唐代散文的改革之先河。
《二程全书》
65卷。二程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程颐。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两人均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周敦颐为师,为张载表侄,同为理学创始人。《二程全书》乃二程著作的合集。其思想表现在:提出以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及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他们认为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提倡格物致知,明心之理,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知识,注重内心道德修养。主张性善,而性即是理。并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气禀对立。
《近思录》
十回卷,朱熹、吕祖廉合编。该书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加以摘录,分道体,格学、致知、存养等十四门。是一部概括反映宋代程朱学派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龙川文集》
30卷,另卷首一卷,补遗一卷,附《朱文公经济文衡》等二卷。作者陈亮(1143~1194),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此书分为书疏、中兴论、问答,酌古论等部分,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方面。作者在思想和政治见解上皆与朱熹相左,否认有所谓离开事物而存在的道,认为物质是本源的;赞成变法,提倡注重事业功利以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但反对不利于富民商贾的措施。其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感情激越,雄强豪放,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
《水心文集》
共29卷。又名《水心先生文集》。作者叶挺(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故自号水心居士,为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此书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造诣。哲学上,认为构成自然界主要物质形态的是五行和八卦等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矛盾的两方面所构成,即所谓的“一物为两”,要辨别认识的真假,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又提倡功利,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政治上,则锐志改革,主张奋进;文学上,主张“独出肺腑,不规仿为作”。其政论多以经史为内容,分析缜密,论述连贯,详于辩理。
《传习录》
分上中下三卷,作者王守仁(1471~1528),字伯安,别称姚江,因曾筑室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是陆王学派的集大成者,《传习录》一书主要是王守仁平时讲学和解答弟子的语录,以及一些论学书信等。书中重点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主张,并提出著名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全书包括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王氏心学的基本材料。
《阳明全书》
38卷,亦称《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集》。4至31卷为《文录》《别录》《处集》《续编》,包括奏疏、公文、序记、信札、杂着等各项,由其门人钱德洪辑。33至38卷为《附录》,包括《年谱》和《世德记》,由其门人钱德洪、王畿辑。此书不重著书论经,所收多为哲学和论学之源。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传习录》及《大学问》中,其继承并发展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即理”“无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主张“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另一方面,则以“致良知”来取代“天理”,客观地强调人在道德实中的作用,提高了人的价值和地位。并强调“知行合一”,主张知行的实践主义。
《胡子衡齐》
八卷,作者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江西人,明代学者。此书是胡氏与其门人讲学之语的汇编。所谓“衡齐”,即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之意。书中所言,意在疏通王学,但与之差别。如王学认为“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胡氏则认为“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指出天地万物无理。此书纵横恢诡,颇有特色。
《日知录》
笔记名。作者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日知录》,是作者积30年读书心得以随笔形式记之,分条目整理而成。大体按经义、政事、财赋、世风、礼治、科举、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列目。书中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如强调气节、文章须有益于天下等,都能切中时弊,而开清代朴学风气。全书每论一事,总贯穿经史,参验亲身见闻,穷究根底,考证得失,为后世学者推重。
《思问录》
二卷,作者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思问录》第一卷以探讨哲学问题为主,指出外界事物不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其中对“动”“静”原理有所发挥,提出“动”与“静”的相对性,批判无动而静的说法。第二卷则涉及许多科学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历数、医法等,肯定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进化的,并对宋明理学和佛教作了批判。
《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作者王夫之。此书以读书札记形式,按照“四书”原来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以批判宋明理学。如强调“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言心言性,言大言理,俱必在气上说”,反对程朱的“理能生气的观点”,而提出“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的历史进化观点。其否定理学家宣扬三代以前是“天理流行”之“盛世”的复古历史观,但某些观点仍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
《回存编》
11卷,作者颜元(1635~1704)字习斋,河北人,为李贽学派的创始者,清初思想家、教育蒙,是明清之际学者中抨击理学、心学最猛烈的一位。此书以浅近的文字揭露佛教、道教和众道门的危害,劝人不要迷信。全书分《存性编》《存学编》《存治编》《存入编》四编。
《孟子字义疏证》
三卷。作者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家、学者,对天文、地理、算学、声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是皖派汉学的代表人物。此书根据训诂阐发《孟子》书中的重要概念,如“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并全面论述作者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之“理”和“欲”“人性”“道”和“气”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而抨击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指出“绝人欲”就是“绝天理”,其表现出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曾文正公全集》
167卷。作者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直录总督。全集内容豊富,思想深邃。包括奏稿、书札、批牍、十八家诗技,经史百家技、经史百家简编、诗集、文集、求阙斋日记类抄,孟子要略、家书、早谱等,其中奏稿与家书等数十卷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如编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掘洪秀全尸等,充分呈现清末官场的腐朽没落。政治上,强调重农重战的方针,提出发展耕织、奖励军功,认为老百姓“归心于农”是“治国之要”。其文骈散结合,义理气势并重,并讲求考据、义理、词章,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全书风格汪洋恣肆,情真意切,论说文则简洁透辟。
《仁学》
二卷。作者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是维新运动激进派,后参与“戊戌变法”而遇害。此书书首有《界说》27条,为全书纲领。上卷提出“以及说”,认为世界物都是由物质的“以太”构成,“以太”本身不生不灭,此说肯定物质存在的永恒性,指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只有“变易”“聚散”,没有“存亡”“生灭”。并强调“以太”的不断运动,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下卷则通过“变易”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思想,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伦理。
《大同书》
十部。作者康有为,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近代改良派领袖。曾七次上书,要求变法,后来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并办报鼓吹变法理论。1897年,康有为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太后镇压。《大同书》根据《礼记·礼运》大同之说附合《公羊》三世之说而撰,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人乱世、开平世、太平世,提出实现太平世须去国界、种界、级界、形界、类界,苗界等,人类才能得到自由、平等、和平、民主。书中还抨击封建伦理纲常,揭露社会中贫困、落后、野蛮和愚昧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