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贸易壁垒及其应对
7327000000031

第31章 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应对策略(6)

3.积极发展绿色产品、走绿色贸易之路

随着保护环境与保护资源意识的不断加强,一个以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目的的新兴行业——绿色产业正方兴未艾。我国应顺应这一潮流,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如改造产品设计、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努力达到各种技术、安全、卫生与环境标准以及包装、标签规范,以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走绿色贸易之路将是今后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基本发展趋向之一。

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所有阶段都必须考虑到环境和资源

的保护。通过绿色设计,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在新产品设计时必须主要考虑材料选择、可拆卸性设计、可回收设计、节能设计等,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通过绿色采购,严格指定供货商的环保要求,采购无污染、能耗低、回收率高的零配件或原材料;通过绿色制造,采用能源和资源利用率高、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少的高效加工工艺,减少边角废料的产生,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产品销售后,还应该考虑对已销产品的绿色处理,在产品最终废弃阶段,则要充分考虑如何回收、循环利用及妥善处置,使资源可以重新返回到物质链中。

4.合理利用RoHS指令的相关豁免条款

RoHS指令由于强行在某些产品上限制这六种物质的使用,导致这些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实现不了该产品的应具有的主要使用功能。因此,欧盟不得不再三召开会议制定出相关豁免条款来对放宽某些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或者允许在某些产品中使用某种或某几种有害物质。事实上,欧盟从该指令颁布起,就不断的在成员国中召开会议来讨论相关的豁免清单。截至 2006 年底,欧盟已经讨论通过六次RoHS指令豁免清单,包括2002-95-EC、2005-717-EC、2005-747-EC、2006-310-EC、2006-690-EC、2006-691-EC、2006-692-EC从最初的6项增加到了现在的29项,并且又在 2007年7月再次向

所有成员国征求新的豁免项目清单意见。我国的制造商完全可以利用此点,通过合法的途径,向欧盟反映,以争取能列入到豁免清单中去。

5.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

我们知道,ROHS和WEEE指令虽然是对出口到欧盟的产品的要求,间接上也是对这些商品的供应链能力提出了考验。实施RoHS和WEEE指令需要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系统地解决产品的符合性问题,这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努力,包括所有被指令所影响的上游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和回收处理商等。因此,要很好的满足指令的要求,加强对供应链及渠道的管理是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知名的家电制造商,如海尔、科龙等已经在其对供应商的要求中加入了相关标准,并积极推动其供应商取得ISO14000QC080000和IECQHSPM 的认证。

总之,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对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损害了各国的利益,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伤害,尤为严重。

我们并不否认,绿色贸易壁垒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尽管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合法依据,却仍无法改变绿色贸易壁垒具有贸易保护的性质。因此,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是我们必定的选择。

我国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实施标准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优质的产品、绿色的生产来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积极采取对策,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我国贸易的长足发展。

案例分析永通集团积极突破绿色壁垒

入世对我国纺织业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根据ATC协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在5年过渡期内,我国在设限国的纺织品配额在现行基础上年增率为25%,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每年将增加5000万美元的机会。专家指出,如果加上其它不设限的国家和地区,入世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每年至少可增加10亿美元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屏障,这个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及。

一、案情

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制衣公司当即与钮扣厂联系。从来没有听说过钮扣还有环保问题的厂家赶紧按要求重新制作了一批钮扣,换了钮扣后的这批服装才得以“过关”。

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光印染企业、服装厂急还不行,而是要从为印染提供染料的化工行业抓起。

中国化工网总裁孙德良说,虽然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活性染料市场有6成以上被德国巴斯夫等国外大公司所控制,其价格相当于国内企业的2倍。由于国内同类染料的性能不够稳定,纺织品出口企业还是忍痛花高价买进口染料。而一用进口染料,我国纺织品的原有价格优势就岌岌可危。绍兴县委宣传部长章长胜认为,虽然我们通过千辛万苦的谈判加入了世贸组织,纺织品的配额问题开始得到解决,但如果在绿色壁垒上不突破的话,我们仍然继续会受制于人,与巨大的商机擦肩而过。

绍兴县外经部门在工作中形成制度,收集各企业在出口中遇到新信息、新问题,总结归纳提供给所有企业参考。如今在绍兴的轻纺行业中,已经形成针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外贸产品结构,有效地缓解了绿色壁垒突如其来的压力。

1998年,绍兴钱清镇的永通染织集团有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纺织品出口到欧洲。结果在检测中出了问题,说是布料里有一种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要退货。这批货又漂洋过海回到了国内,退货中转的各种费用差不多超过布料本身的价格了。100万元莫名其妙地打了水漂,企业上下都感到不可思议:布料是好的,颜色也是对路的,怎么会在染料上出问题?按照当地其它企业的做法,“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永通人可能再也不敢冲欧洲市场了。但在广泛调查基础上摸清了原由的永通人发现,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是一种世界潮流。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最后肯定会被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美高档市场淘汰。要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必须强化产品的“绿色”意识。

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当初,国内化工行业还没有环保染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型产品,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二、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纺织品服装案例中,我们选取的是一些有先动意识,积极破壁的企业。这部分企业让我们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首先,积极破壁并不是一个企业、两个企业自己的事情。因为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可能涵盖其所需要的所有的方方面面,企业还是需要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换。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该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的技术水平。如本例中,要提高服装业的产品质量则必须要同时提高纺织、印染和为印染提供染料的化工行业的质量。所以,破壁仅靠一两个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它需要各相关企业的配合、共同发展,而这种配合需要政府、行业组织的引导、协调。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战中,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已经处于新的利益共同体中,建立政府领导下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产业预警机制,是WTO自由贸易目标及其规则的客观要求。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这一机制,尤其是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以赋予本国企业相对的团体竞争优势,缺乏与国外贸易伙伴的民间性沟通与对话,这不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了贸易摩擦的可能。

在上面永通集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该集团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说永通集团是有前瞻意识的。但我们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如果每个企业都自己建立一个检测中心,这是极其不经济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检测技术的滞后性以及加快改革的迫切性。

对于中国大多数的纺织企业来讲,其环保意识还停留在污染的末端治理上,有些企业甚至对末端治理也不重视。而现在,在一些发达国家,治理已经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污染预防这两个阶段,进入从产品设计到废弃回收利用再生的第三阶段。如果在绿色壁垒面前,停步不前或者等待观望,结局也许只能是死路一条。绍兴永通丝织集团“吃亏”之后醒悟过来,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而对如今的企业来说,已经不能再把所有的行动放到教训之后,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在这方面,政府、行业协会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的观念,将环保贯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鼓励企业申请ISO4000认证,从而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