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7316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周星

因为师生之谊早知清平对于电影时空美学的认识,这一本近20万字的书稿,内容相比博士论文丰实不少。

一、作者其人

先说说清平执著研究的精神。他在读博期间,已经给我固定的印象:一个沉醉在理论辨析中自得其乐的研究者。清平来自湖南,执著难免。在求学期间,遇到诘难时,总是以不大的眼睛微笑着倾听,然后再开始阐释,其沉醉思考陶陶然。在他的陶然自乐中,理论思辨就是一种幸福。尤其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咀嚼最为沉迷。在他看来,活跃的影像并不仅是娱乐的对象,而且是哲学体味感知对象,或者说,他更关注影像呈现的存在意义与形式美感。我总觉得放弃电影鲜活的动人感受而归之于思辨哲学难免乏味,但他不然,影像作品都是研究的佐证或案例,影像世界都是哲学研究的洞烛之物。

在对娱乐世界的观照中,感官的兴味就是全部,在学术世界,思辨的意味才是全部。世界本身就是差异性并存,需要享受的乐趣,也需要乐趣投射的享受。在他看来,追寻学术思辨就是乐趣,而在辨析中得到的就是享受。短暂性与迁变性总是与感官有某种联系,把感受的获取作为快乐的源泉,因此易逝与厌倦容易相伴一生。学者的探究自是另外一种理性收获,恒常的耐性和不断深入的期待使得看起来烦琐乏味的读书、查询与文字游戏具有悠长兴趣的魅力。思想的光芒就是内在的照耀。太阳的任何一点暗淡和辉煌都牵动着生存——对于研究者而言,这就是快乐。这确实与我们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有密切的关系。

清平的习性是讲求学理研究而沉浸其中,于是就有了这一本书的洋洋洒洒十数万言,需要耐心才能体味它的趣味。

二、本书掠影

影像研究的确特别,影像的对象无须费劲便容易引发情感的触动。但要洞穿鲜活归纳成哲思,不是易事。文化涵养、学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理论素质都是必备的素质。在他人看来,电影的内外都是表演,在我们看来,影像的后面是内涵的体现,洞穿的其实也是欣赏者的内心。

在清平的研究视野中,不出意料的是对于西方哲学与艺术文化的潜心探究,本书中的文字都沉浸其中,细致梳理阐发。清平特别关注20世纪西方美学的重要概念——“生命”问题,认为回归生命才能回答美学的审美体验等问题。对于审美体验的论述涉及到众多的西方学者理论,在本书中都做了概述,围绕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美学、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论、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柏格森的直觉美学、马利坦的艺术创造性直觉观以及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等,都有不同的章节进行分析。他对于西方学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解读艺术的来源、本质、价值等难题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这就为他津津乐道的电影时空美学展开提供了理论依据。我特别注意到他在写作中对于不为人熟知的雅克·马利坦的分析,此人作为新托马斯主义的领袖式美学家具有独特价值,应该对于清平的研究有很好的启发。

在读博士期间,清平对于海德格尔有如同自己的精神支柱般的熟知和膜拜,原来觉得其过于叫劲理论思辨而忽略对于现实的关注,但是,在务实高涨而学理疏远的年代,这其实是一种值得赞许的精神。在本论著中发现他对现实创作的关注大大增强了。他没有丢弃对学理逻辑的钟爱,也眼光向下注视理论的落实,这是绝大的好事。同时,在对于西方理论关注的同时,也没有失去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关注。他对于海德格尔的认识出乎我的预料,在论及海德格尔倾向于沉默的意味时,认为正是因为大彻大悟,反而在世俗的“语言之界”觉得无话可说,而他以为这类似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接着他阐释说:“所以,智者寡言,既不是无言,也不是多言,只是在适当时刻说上几句,或者干脆只有几个动作,几个姿势,就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这一点与中国的禅道是极为相似的。”能这样比附,应该有内在的感悟了。

透过书稿也理解清平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体悟,围绕生命哲学与时空关系的辨析,著作开篇从中国哲学文化入手,款款道来,让我十分欣慰。因为只有在中西哲学比较中透现的观念认知,才可能得以观照本土。他的哲学思辨的悟性也在显露,尤其是在本书核心论述——时空观上。比如:在引述哲人王国维对于诗人与宇宙、人生的关系的名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然后又延伸开去阐释本著的核心概念——“在世之界”、“疏明之境”和“真理之境”的含义:每一个人的存在,即生存,一定是处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按照海德格尔的意思,他是处于“在世之界”。人只有了解自己这些空间上的位置,才会有准确的精神定位。时间上可以说有现实时间上的位置、精神上的历史位置等,人的精神定位一定要有准确的时空定位。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使人准确地了解自己。人,有一个主要的问题:你在哪里?它也应是“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重要方面,个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是个人思想行为的基础。而“疏明之境”则是此在于现实中所构筑的精神时空,由于此在于现实中时间、空间的定位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视域,使自己对世界形成不同的观点,从而由此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实时空的精神时空。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构筑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疏明之境。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自己构筑的精神时空之中,即疏明之境。“真理之境”则是展现本真存在的境界,它是一定社会群体意向性构筑的理想之境。所谓真理之境,并不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其实它是人们主观构造的吻合客观现实的精神时空。

清平最为得意的自然就在对于电影四维时空的阐释中,在学理上做了深入的探究,试图从审美四维空间理论的角度对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进行检视,以寻求新的理论蹊径。其分门别类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不同视角和观念延展中具有创新意义的论说。

值得赞许的更是他的著作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对生命时空美学做了自己的研究,这是建立在研读中西哲人思想的基础上独立思辨的结晶。当今中国电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市场立足、文化自觉和受众拥戴,该放慢一味追逐西方的步伐,认真审视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国电影100多年也造就了在世界电影中独有的形态特征,从美学形态角度对中国电影历史和哲学进行文化独立思考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三、余论

阅读本著作,延伸出一些自己对当下文化情境的美学思考,借此申说。关于本书核心电影时空美学的研究,我不再饶舌。对于本论著涉及的美学问题以及清平在论述当今的DV影像时论及的现实境况,引发了我对于当下情境中的美学传统变化的思考,顺带阐释一二。

在传统意义上,美的纯洁性和审美的纯正性无与伦比,于是典雅、先锋成为美的形态。在新中国美学泰半历史中,无论对于美的争议如何,都没有离开高雅的基本路径。当前社会文化情境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显而易见的变化在时间中划开界限:60年间政治意识形态对于审美纯洁性的改变,使得审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十分清晰。改革开放给予美学走向圣坛的阔大天地,对于美的本质的追问一度造就了文学艺术精神追求的80年代高潮时期。最近十年大众娱乐文化使美的生活化、通俗化成为不由自主的时髦,物质性、技术性、市场性的支配力量都使得美学核心概念出现位移。不言而喻,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环境中,传统美学的认知已经给人时过境迁的感觉,美学核心概念的现实再一次遇到媒介新时代的冲击。

我们不能不正视当前历史发展中美学思考面临的如下事实:

第一,无论何时,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审美的期求都不会消弭,无论社会意识和文化境况怎样变化,美来自于精神的愉悦都使人们期望美感实现。

第二,美学概念遭遇到与产生核心理念的古典时期大不相同的技术时代,媒介技术对于当下背景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的观念改变明显在文学艺术的多重层面显示出来。而电脑技术对于电影现实观念的改变、图像技术转变人的表演概念等,让美学具有了创新的可能。

第三,在文化上美学所依据的心理现实已经改变。歌德老人描绘的靡菲斯特期望美停留一下的不由自主的仰慕时代已经逝去,崇高的要义、优美的留恋、悲剧的伟大、匀称的魅力似乎都不是这一个时代人们尊崇的金科玉律,在杜尚的小便池的《泉》面前,古典美荡然无存。21世纪对于蒙娜丽莎的几十种恶搞和PS技术下大众幸灾乐祸的自由图解,预示了美学在新形势中的解答难题。

美的生存环境、感知基础、传播背景、理性认识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第一,美学的生存环境在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和新媒体技术时代大大不同于以往,人们求取纯净艺术审美的期望已经难以找寻,而艺术创作作者自身操守也成为问题。

若干年前,一个得到过诗歌奖的诗人不经意间写下了后来被称为“梨花体诗歌”的诗歌,引发了大众的激烈争辩,显示了娱乐文化已经势不可挡,全面的娱乐影响力已经渗透在方方面面。文学中的诗歌原本是最为纯正的审美领地,但这位梨花派教主——女诗人赵丽华却呼应着时代大众潮流,以诸如《想着我的爱人》等诗歌而名噪一时:

我在路上走着

想着我的爱人

我坐下来吃饭

想着我的爱人

我睡觉

想着我的爱人

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

我这么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流水一样不加修饰的句子将诗歌高雅、凝练的特性丢到九霄云外。美学遭遇的是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异,其影响审美内容和对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第二,感知基础的变化也是美学遭遇的时代问题。

美与丑作为基础的美学命题,在近30年观念演变中两者几乎弥合了界限。前30年端庄匀称的美学观,在丑星成为时尚后越来越复杂化。“奶油小生”式的影星被鄙弃,带来的是谐谑欢悦人性的表达,近几年从芙蓉姐姐之类的自为“美丽”的肆无忌惮、超女不顾自身艺术基础的亮相即是成功的欣赏观、哈韩哈日所充斥的以往审美所不敢不屑的衣饰认知等等,都昭示着审美感知标准前所未有的沉沦。自我炫耀的大胆、无原则宽待他人的背后是审美观念的嬗变。

第三,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于美学研究的影响尤其重要。

印刷时代的审美是想象性的审美,以文字为媒介的传播造就了理想化的审美情趣,字斟句酌的修饰使得审美更多是玄妙性的语言暗示,话剧剧本乃至于电影剧本都具有不亚于现场演出、银幕呈现的重要审美地位,说明这一传播时代所具有的影响力。图像时代的到来开始改变这一状态,从注重艺术本体自身的特定性到改变想象性文字构筑形象的观念,图像传播的实体性愈发凸显。而传播特性的加强,使得艺术审美越来越世俗化。近期无所不用其极的作品发布(从文字作品的签售、音乐发布会的浴缸发布、影视创作的大型开幕式等)都在强力冲击着视觉感官。优雅的阅读和审美缺乏环境,传播背景变化导致审美时代氛围的低落。

第四,审美概念的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审美的迁变已经影响一代人,泛众的感知给传统美学的坚守带来极大的难题。我们看到审美的要素都在承受冲击。创新不是时代的要求,山寨盛行几成潮流,歌曲乏善可陈、相声衰退、戏曲受众难以提高,电视栏目基本抄袭仿造,成为艺术事实。解构经典、戏仿、调侃的风气代替了尊崇经典的习惯,对于审美精神性内涵和个性化创造的忽视,促使创作越来越揣摩实际需要而不是精神潜在愿望。连以往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主持人都越来越嚣张地取悦大众自卖色相,在结合模仿、自夸、露怯、消解高雅艺术表演、满足粉丝等多重因素的舞林大会中可以看到艺术审美观念的嬗变。

对美学传统到底坚持什么和当下嬗变如何评价的问题还需要研究,对于目前诸多变化的正反向价值评判也是一个复杂问题。确定无疑的是既需要坚持底线也要适应时代变化。最近关于小说《废都》的解禁消息,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管理机构无法接受小说的暴露描写和人们趋之若鹜的阅读感受,是一个矛盾。这可能是事物发展必然经历的冲突。现在被解禁的小说,并非没有超越传统阅读的限度,但是时代已经给予大众多样感官刺激的宽容。这是历史的局限还是历史的进步?开放和封闭、新潮与传统的冲突不能阻挡创作,具备精神探索和个性创造价值的审美应当是超越时代的。

美学自有坚守的领地,角度不同导致认识差异是60年的美学事实。辩证认知当前美学的时代难题,适应人心变化,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主动思考美学对于人的精神情感价值的影响是必要之举。电影美学需要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拓展内涵,电影美学的创新势在必行。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戏剧影视广播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