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美国电影艺术史
7307400000033

第33章 经典好莱坞后期(1945-1965)(5)

《码头风云》讲述的是昔日曾经是职业拳击家的特里·马洛伊在纽约港当码头装卸工,并为工会头目约翰尼·佛兰特跑腿。特里的哥哥查理奉约翰尼·佛兰特之命杀死了特里的朋友乔伊。不久,特里结识了乔伊的妹妹——大学生伊蒂。伊蒂亲眼目睹码头工人的悲惨生活,尤其看到自己的亲兄弟为工人说了几句话就惨遭杀害,决心和教区牧师巴里神父一起为码头工人伸张正义。特里十分同情伊蒂,在和伊蒂的接触中,他告诉伊蒂他的人生哲学是“在别人能动手之前,自己该先动手”,伊蒂指责他缺乏理想和感情的火花,甚至没有丝毫人类的仁爱。特里深深地被触动了,他感到伊蒂是那么纯净和富有感情。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爱情。可是因为对黑帮的忠诚和黑帮的帮规,特里还在犹疑不定。“犯罪调查委员会”开始调查乔伊之死,码头工人诺兰因愿意作证而被害。同时,查理又奉约翰尼·佛兰特之命要杀死特里,查理出于手足之情向特里吐露了实情,使特里逃脱了追杀,自己却被黑帮杀害。这一幕幕迫使特里走上了法庭的证人席,去揭发查理和约翰尼的罪行,结果在码头上被约翰尼的打手打得死去活来,倒地不起。正在这时,神父和伊蒂赶来了,码头工人们围上来了,在血的事实面前,工人们完全觉醒了。

影片采用了实景拍摄,将当时美国黑道猖行的社会现实搬上银幕,卡赞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舞台剧经验,整部影片显露出强大的戏剧张力。马龙·白兰度在出租车内同兄长的精彩独白(It was you,Charlie...)被斯克西斯借鉴到自己的作品《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结尾处,德尼罗(Robert De Niro)以极为到位的情绪再述了这段台词,两个境遇不同却心态相近的角色得以重合。特里与伊蒂交谈时把玩伊蒂掉在地上的手套并试图戴在手上的桥段也是实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一个原型榜样。

尼古拉斯·雷伊(Nicholas Ray)原先也在集体剧场工作,曾在1945年协助卡赞拍摄《长春树》(A Tree Grows in Brooklyn),他一直处于好莱坞影坛的边缘地带,尤为专注于拍摄一些在坚强外表下隐藏着自我毁灭冲动的男性。雷伊在影片《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4)中展现出对于新颖的宽银幕构图的强有力表现,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主演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最伟大的男明星之一,集中在他身上的或是纯真与老练的斗争,或是青春与成熟的斗争,或是男人与他的形象的斗争。但在每个方面,他的表现都如镜子般观照出“无因的反叛”的那一代。“他的痛苦在银幕内外均极度真实,他欢愉的瞬间则少有而珍贵。他成为我们的英雄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完美,而在于他完美地呈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被损坏然而美丽的灵魂……”(安迪·沃霍尔)

在1953年到1961年,曾出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Dwight D.Eisenhower)担任美国总统,保守的共和党政治给美国社会打上了明显的烙印,空气中弥漫着人人自危和怀疑一切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家庭关系和感情的纽带成为人们心中不多的可依赖对象。这一时期的美国电影剧情片发展正适应了这种社会潮流。剧情片(特别是家庭情节剧)的叙事元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饱满夸张的情感冲突、压抑不祥的小镇环境和迅速变化的美国社会道德观念等成为20世纪50年代剧情片最突出的特征。中产阶级家庭形态的变化也成了好莱坞剧情片的关注重点。

这一时期是好莱坞转型期剧情片十分活跃的时期,涌现出大量杰出的剧情片导演。他们所创作的大量经典剧情片成为好莱坞电影的标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剧情片大师道格拉斯·塞克。

塞克是一位移民导演,20世纪40年代曾拍摄过一些反纳粹影片和黑色影片。但是,他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些制作精良、视觉丰富又控制得当的剧情片上,他的影片经常使用低调的灯光打在奢华的布景上,散发出一种忧郁的气氛。这种通过风格化的形式在观众和作品之间造成一种距离效果,并因此促使观众更加清醒地意识到社会环境的存在和更加注重理性思辨的“间离”效果的有意识运用,成为好莱坞中独树一帜的风景线,因而备受影评家们争议。他的剧情片被称为“好莱坞的巴洛克风格”,而他自己则用“叙事态度”来概括自己的影片风格和故事之间的平衡。

塞克杰出的剧情片作品包括《地老天荒》(Magnificent Obsession,1954)、《春闺情仇》(All That Heaven Allows,1955)、《苦雨恋春风》(Written on the Wind,1956)、《碧海青天夜夜心》(The Tarnished Angels,1958)、《春风秋雨》(Imitation of Life,1959)等。在这些作品中,“心理上的男性性无能者与备受煎熬的女性们,都在富有表现性的缤纷色彩的场景中,在暴露无遗的镜子前,上演自己的人生悲喜”。

塞克最知名的代表作品《春闺情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裕、雍容华贵的中年寡妇简·怀曼,与一个比她小15岁的园丁之间产生了感情,但是社会地位的悬殊向她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连她的子女都无法接受。她不得不向世俗礼教低头,但是为了爱情,最终她决定向社会陋习挑战。为了强化爱情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塞克精心设计建构了一种视觉和主题性的对立形态,对照花匠情人和她死去的丈夫的生活风格。怀曼没有主动地在花匠和自己死去的丈夫之间做出选择,虽然她最终“正确”地选择了花匠,但这仅仅是在偶然性的驱使之下完成的,因而塞克在两个层面上削弱了影片的大团圆结局:叙事逻辑上用随机事件促使主人公做出关键决定,突破自己的社会角色身份,而从更广泛的主旨上来说,她在逃离了一个统治性宗主(她的亡夫)之后又选择了另一个宗主(卧床的情人),因而它本身的自由意识仍然没有得以实现。正如日后一些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塞克导演的影片削弱了原剧本中大众心理的创伤内容,而且总是设置一个抚慰伤痛的快乐结局。

第二节新电影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剧情片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广义上的剧情片甚至可以涵盖所有的主流电影。在传统通俗剧情片里面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类型元素。例如,以历史故事为主,气势恢宏的历史传记片,以男女两情相悦为主的浪漫爱情片,以情节诡异奇巧、出人意料而达到恐怖效果的惊悚片,以反映社会问题、揭示社会阴暗面为主的社会问题片,以青少年生活为主的青春片,等等。这些类型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各自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叙事风格和体例习惯,从而提升为相对独立的电影类型。而这些类型之间绝非各自独立,而是彼此交融、相互借鉴,因而在讨论中往往涉及到多个类型,进行跨类型的研究。

一、历史传记片潮流的形成

战后制作资本的膨胀使制片厂都将赌注压在一些大制作电影上,这种趋势促使一种新的电影类型逐渐成熟完善起来,这就是历史传记片。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席·地密尔(Cecil B.Demille)拍摄的一系列《圣经》故事巨片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直到1949年,西席·地密尔的《参孙与达丽拉》(Samson and Delilah)获得了当年的票房之首,才使得业界对这一题材开始重新关注起来。之后的《你往何处去》(Quo Vadis,1951)和《霸王夺姬》(David and Bathsheba,1956)也获得了巨额的票房收入。到这一时期,历史传记片的潮流真正地形成了。

宽银幕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历史传记片的发展也产生了推动作用,这种比例的构图比以往任何时期的画面都更适合表现密集的人群、大场面的战斗冲突、奢华雍容的布景,而这些又都是历史传记片的必要元素。

“二战”之后,历史传记片的内容也有所扩展,开始表现几乎所有历史时代的故事,远至古埃及历史的《金字塔》(Land of Pharaohs,1955)和《埃及艳后》(Cleopatra,1963),近至表现20世纪战争与革命的《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1962)和《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1965),等等。这类影片大多非常吸引观众,但是由于制作经费超出预算,所以其中一些影片一直没有赢利。

西席·地密尔以拍摄《圣经》故事著称,他曾经自负地说过:“给我任何两页《圣经》,我都能拍成一部电影给你。”他认为拍摄《圣经》题材电影,不能仅仅宣传《圣经》的教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壮观的景象、生动的人物、戏剧性的情节和电影化的构成,去表现人类的罪孽和灵魂被拯救的必要性。在他所拍摄的《圣经》题材的电影当中,最经久不衰的是他在1956年重拍的自己在1923年的经典之作《十诫》。这部以宽银幕重拍的影片投资成本超过1300万美元(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征用了25000名临时演员,“把《圣经》故事搬上银幕首先在于诚实,而不能自欺欺人”,这也许就是西席·地密尔成功的秘诀。

重拍版的《十诫》分为上、下两集,全长210分钟。上集从摩西诞生讲起,摩西的生母是希伯来女奴,因为埃及法老下令要将所有以色列男婴扔到河里淹死,刚刚出生的摩西也难逃一劫。幸好,他被埃及公主救了上来,被视为埃及王子。摩西长成一个魁梧英俊的青年,法老赛撒十分喜欢他,甚至胜过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拉美西斯。摩西和拉美西斯不仅是一对天生的仇敌,而且也是一对情敌,因为他们共同爱着王妃奈费尔蒂莉。拉美西斯傲慢凶残,不断征战;而为了赢得法老的垂青,摩西征召大批劳工,修建巨城。充当劳工的都是希伯来奴隶,其中就包括摩西的生母。在拉美西斯的处心积虑之下,摩西的真实身份被暴露了,他被放逐沙漠,等待他的只有一死。幸好他被犹太祭司搭救,并与祭司的长女西坡拉相爱。一天,摩西来到和烈山。突然,一丛荆棘中冒出火焰,耶和华神向摩西显现,命令他回埃及并带领他的人民争取自由。

下集开始时,拉美西斯已经成为埃及新的法老,他实行铁腕统治,根本不把以外国使节身份来访的摩西放在眼里,拒绝了摩西把以色列人带出埃及的请求。为了让他知道耶和华神的威力,摩西用手中的魔杖施展法术,一时间电闪雷鸣,冰雹大作。耶和华神为了使埃及人放以色列人离去,继续通过摩西向法老施加压力。拉美西斯的精神几乎崩溃,只好同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这时,已经成为埃及王后的奈费尔蒂莉对摩西由爱变恨,怂恿拉美西斯率兵去追杀摩西和他的人民。当摩西率众抵达红海岸边时,追兵已将他们的退路切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摩西得到耶和华神的启示,他把手中的魔杖伸向敌兵,一道冲天的火柱挡住了埃及人的去路,他又把魔杖指向大海,海水居然让出了一条道,使得以色列人绝处逢生。经历了数年的艰辛,以色列人终于走出沙漠,来到西奈山下。这时,淫逸之风开始在百姓中盛行,面对这一切,耶和华神十分恼怒,他用火焰写下了“十诫”。摩西取下刻有“十诫”的石板,回到山下。目睹人们的堕落,他痛心疾首,最终愤怒地将石板扔向人群,以山崩地裂的方式惩戒了众人,使他们对耶和华神和他的“十诫”顿生敬畏之心。又是40年过去了,自强不息的以色列人凭借着对神的坚定信仰,终于看到了上帝许诺给他们的那块土地。但是,年迈的摩西并没有和他的人民一起奔向蓝天下新的地平线,而是把那根魔杖传给他的信徒约书亚,嘱咐他把记载着“十诫”的《圣经》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遵守神的诫命,去争取自由。

地密尔根据米开朗琪罗著名雕塑《摩西》的形象造型,选择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扮演先知摩西。赫斯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埋头研读《圣经》,甚至重新走过西奈山的石路和沙漠,体验人物的经历和感情,从而成功地创造出摩西的形象。而扮演拉美西斯的光头明星尤尔·布连纳(Yul Brynner)也以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功底完成了角色创造,得到了普遍好评。这部电影完成后不久,西席·地密尔便与世长辞。有人这样评价西席·地密尔和他的《十诫》:“那些看过西席·地密尔制作并导演的影片的观众,将追随摩西三千年前所踏过的土地,进行一次朝圣之旅。”

威廉·惠勒在1959年拍摄的《宾虚》也是一部《圣经》题材的彩色宽银幕史诗电影,该片同样是翻拍20世纪20年代的同名影片。20年代默片版的《宾虚》预算是400万美元,而1959年的版本则达到了空前的1500万美元,米高梅公司几乎将全部身家性命押在这部巨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