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故事
7293500000045

第45章 圆舞曲之父约翰·施特劳斯 (1)

每当世界需要某种艺术时,立刻就会有擅长这种艺术的艺术家问世。这种现象,好像是一种有章可循的规律。这些艺术家,不但可以顺应时代的需要,还能借此大显身手,然后水到渠成地获得功名。这么一来,人们就能各取所需,艺术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情了。比如,当人们需要华尔兹舞时,早就已经有三个音乐家在维也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等着表演了。他们就是约瑟夫·兰纳和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他们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格局。因为,仅凭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足以使艺术走向发展和成熟的。兰纳原本是个小提琴手,曾经在维也纳普雷特大街的一个咖啡馆里卖过艺,其出身和生存状况都比不上约翰·施特劳斯父子。老约翰·施特劳斯任职于奥地利皇宫,担任宫廷舞蹈主任乐师。

不过,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在世人眼里,他们三个憨厚、淳朴的人都堪称“华尔兹之王”。他们不但有接不完的订单,还有数不胜数的吹捧者。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脚踏实地地生活,本本分分地做人,谦逊有礼地待人。无论是兰纳还是施特劳斯父子,都深知自己扎根在人民群众中间;他们艺术创作的一切灵感,都来自普通民众这块肥沃的土壤。他们以普通民众自居,并了解大众的喜怒哀乐。正因为他们与普通民众心灵相通,所以他们为大众所进行的创作才会成功。兰纳父亲的身世,我是不太了解的;但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我是知道的。他任职于维也纳的手套制作行业,是该行业的公会会员之一。这个行业的公会,当时一直代表的是其所属阶级的利益。

如今,只要一提到圆舞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约翰·施特劳斯联系起来。但事实上,圆舞曲的发现者和发展者,却是当时年仅十五岁的老约翰·施特劳斯。当时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才十五岁,却对音乐非常敏感,还能迅速捉住并表达出许多稍纵即逝的美妙感觉。他当时已经在著名的维也纳乐团担任小提琴手了。他喜欢漫不经心地走在河边,在这种行走中,他总能突发灵感,得到一些新奇的东西。另外,河面上还有来自各地的船只在穿梭,他也可以从中看到很多新鲜的事物,其中就包括圆舞曲这种四分之三拍子的音乐。这是一种轻松欢快的乐曲,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看见它,就发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于是,他开始演奏这种音乐。这种音乐的奇特节奏,很快就吸引了维也纳全城公众的注意力。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看形势大好,就当机立断地带领着乐队去了全国各地,巡回演奏圆舞曲,并且从中赚了一笔足够他日后安定生活的大钱。他一共有十一个子女,其中有五个是他的情妇生的。被今人熟知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是他的元配夫人生的。

约翰·施特劳斯的身世和家庭环境,为他铺平了走向音乐的道路。老约翰·施特劳斯,一般都是在家里指挥乐队进行排练的。约翰·施特劳斯从小就受着音乐的熏陶,而且很痴迷于音乐。可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却为此而相当后悔。因为,从事音乐很辛苦。这一点他深有体会,因而他不希望孩子们像自己一样,而是希望他们长大了能当一名银行职员,过着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本不理会儿子学音乐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父子二人的感情开始恶化。这种情况可难住了母亲。她原本不想让丈夫生气的,却又不忍心看儿子伤心,所以只好请来老施特劳斯的乐队队长费·亚蒙,婉言请求他教小约翰拉小提琴。小约翰·施特劳斯天生聪明,又对音乐非常痴迷,所以学起小提琴来很是得心应手,还不到七岁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不但勤勉好学,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很快,费·亚蒙就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于是,他再次背着父亲,偷偷地跟着当时的教会乐长约瑟夫·德里克斯勒学习作曲,从而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

直到他十八岁时,老施特劳斯才知道这一切。他恼羞成怒,并在盛怒之下和儿子对簿公堂,想以此阻止儿子学习音乐。但是,这时的约翰·施特劳斯,已经长成了可以在音乐的天空里自由翱翔的雄鹰,哪里是老施特劳斯可以阻止得了的!这对父子的关系,原本就不够融洽,现在闹得更僵了,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他们的矛盾急剧激化,矛盾范围也扩大到了“是否从事音乐”这个问题之外。比如,老施特劳斯坚决拥护保皇党,而小约翰却对此嗤之以鼻,并倾向于支持街垒战。这些矛盾,自然非常不利于他发展自己的音乐。好在几经周折之后,市政当局最终批准了这个年轻人组建乐团的申请。这样,十九岁的约翰·施特劳斯就拥有了自己的乐团。

约翰·施特劳斯仿佛就是为创作杰出音乐而生的。乐团成立后,他亲自指挥了首场演出,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场演出演奏了一些前奏曲、歌剧片段,还有约翰·施特劳斯自创的《寓意短诗圆舞曲》。其中,《寓意短诗圆舞曲》是最让观众着迷的,它那欢快优美的旋律陶醉了所有的观众,激起了他们的高昂情绪,以至他们在演奏结束之后疯狂地要求“再来一遍”。于是,这一支曲目就被连续演奏了一遍又一遍,总共演奏了十九遍!每一次演奏结束,台下都会爆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再来一遍”的强烈呼声。这种场面,简直是音乐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人们仿佛还没有从音乐会带来的疯狂和激动中清醒,维也纳的一家报纸就登出了这么一句话:“兰纳,您该好好休息一下了。老施特劳斯,晚安。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您早上好!”寥寥数语就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老施特劳斯一度强烈地反对儿子从事音乐,这时却觉得非常尴尬。他虽然依旧声名远播,但在他的家乡维也纳,所有人都认为他儿子的成就远在他之上。随后,他带着自己的乐团,在一支长长的船队的簇拥下,从泰晤士河顺流而下,来到了伦敦。英国人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在英国人眼里,老施特劳斯是一位顶级音乐家。不过,当时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老施特劳斯在自己的国家里已经有些没落了,更没有想到自己不久就会翘首盼望小施特劳斯的到来。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约翰·施特劳斯当时二十三岁,向往自由的他渴望自己能在革命中大显身手。他的音乐天才,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穿着国民自卫军制服的他,拉着小提琴当街指挥《马赛曲》。人们听着雄壮的音乐,情绪更加激昂,奋勇为争取自由而战。施特劳斯的灵感,也在战斗中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的血液里奔流着一股创作的活力,使他一口气先后写出了《自由之歌圆舞曲》、《青年之歌圆舞曲》、《街垒之歌圆舞曲》、《异口同声圆舞曲》,以及《革命进行曲》、《大学生进行曲》、《布尔诺人民军进行曲》等。这些作品虽然是仓促写成的,却充满了革命的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其中的《青年之歌圆舞曲》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