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下)
72699000000002

第2章 趣味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的趣味之谜运用

对联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的一株奇葩,有“诗中之诗”的美称。对联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应引人对联教学。

增设对联内容

对联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仍然能发挥其积极和良好的教育作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说:“对联与现代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组词里面,又要叙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词,就要用“海”字或“水”字对它,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这一种功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编写的《老少通千字课》第三、四册中,就有三课为对联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从继承传统的角度,还是从教育要面向社会的角度,甚至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都有必要学习对联。

首先,从继承传统的角度来说,对联是我国文艺领域里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汉民族文化所仅有。作为一门文学艺术,它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古到今,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浩如烟海的对联中,有许多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联语,这是我国文学领域内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其次,从教育要“面向社会”的角度来看,对联是一种雅俗共享、运用极广的文学形式。内容上,它可以言志、咏物、喻理、讽喻、记史、叙事、庆贺等;运用范围上,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庆贺,还是开业迁居,从繁华的城镇到偏远的山村,对联都无处不在。

第三,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对联(对课、对对子)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是启蒙教育的必修课。对联的构制涉及遣词造句、修辞、逻辑、立意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开启智力、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作用。许多文学家,大多在少年时期得益于对联启蒙教育,有许多人还成了对联大师,如纪晓岚、阮元、钟耘舫等。

近代也不乏其人,如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就曾学过对联,另外如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莫不在少年时期受到过良好的对联启蒙教育。

对联的巧妙运用

(1)对联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利用对联介绍作家作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要介绍作家作品,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姓甚名谁、生年卒年月,势必让学生生厌,提不起学习兴趣。介绍作家作品,又常常是一节课的开始,头开得怎样,直接影响到整节课教学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利用对联来介绍作家作品,可以跳出老套的框框,换出新路子,在教学上还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同时,对联还能以其精炼的文学形式唤起学生最浓郁的美感,给学生思维以最丰富的启迪。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十分典型的一篇。在介绍本文的作者时,就可先向学生介绍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联语言简意丰,深入浅出,充分肯定了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出了蒲松龄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再如,学习《离骚》,可以引人历代名人凭吊屈原的名联,以加深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认识;学鲁迅作品,引入各界及名人挽鲁迅联;等等。

②运用对联分析人物朱自清先生在《论雅俗共赏——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的文学的道路》一文中说:“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战士,但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最后一次演讲》就主要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斗士,即革命家的品格。在分析闻一多这一形象时,就可向学生介绍周恩来和邓颖超写给闻一多先生的挽联:“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联语掷地有声,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闻一多先生的品格进行高度的概括。

再如,学习《隆中对》及《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失街亭》等名篇时,引入诸葛武侯祠的一些对联,如: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赵藩)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和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这些对联,对诸葛亮一生的事业作了较好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诸葛亮及其历史功绩。

③运用对联分析课文宋朝范仲俺的《岳阳楼记》,是历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融叙事描写和抒情议论于一体,借景寓情,情景交融。在分析课文时,就可引入陈大纲的题岳阳楼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联语高度凝炼集中,可将前句作为写景部分的概括,后句作为议论部分的概括。

有一些集句联所引述的往往是名篇中的名句,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上联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句子,下联则摘自苏轼《前赤壁赋》。

再如题《黄州赤壁》联: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上联出自《历代诗余》所引俞文豹《吹剑录》中评苏词风格的话:“学士(指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而苏东坡也曾游过赤壁(姑且不论真假),并且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下联则是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对联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如学完《项脊轩志》,可以用“幽室独居心可喜,至亲亡故情亦悲”来总结全文。

(2)利用对联讲授语法知识语法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学习对联以后,我们可利用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采用分析联语的方式,或边对对联边讲解的方式来学习语法。如分析毛泽东幼时对老师的出句联:“濯足;修身”,“濯”是动词,“足”是名词,二字合起来是动宾结构。根据对联的要求,与“濯”相对也必须是动词,与“足”相对的必须是名词,二字合起来也必须是动宾结构,“修身”就完全符合这一要求。这时可立即出一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随后对学生的对句进行分析讲解评。

另外,还可运用增字对来学习汉语语法知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能文的长工与一富家小姐对对联,上联是小姐出的,出句不断增字,即玫瑰,香玫瑰,一支香玫瑰,鬓角斜插一支香玫瑰,红颜小姐鬓角斜插一支香玫瑰。长工该怎么对?黑脸大汉肩上平挑两个臭粪桶。”

对句字数不断增加,句子结构渐趋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对句中运用了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动词,还动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还有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这样学生能在极少的文字里和极短的时间内学习和运用极丰富的语法知识。

(3)利用对联启迪学生写作对联是“一分为二”的结合体,不管写作对联还是欣赏对联,都可以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启迪思维和训练写作常常是同步的,如利用对联“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来训练写作,教师先出上句,下句只写一个字,要学生补齐全句。当学生写出下句后,又提出新问题:写下句的人是男是女?下句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请写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加以说明。这样,有了具体的情境,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发挥想象,写出像模像样的文字。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对联给学生的作文打批语。不过,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对联创作能力。

总之,对联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我国近代启蒙教育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地运用对联,认真钻研,勤于实践,对联这株艺术之树,定能在中学语文教学这个花园中长得更加繁茂,开出艳丽之花,结出金色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