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美洲不仅处于与世界文明发达地区相隔绝的状态,而且即使在美洲的各地区的诸民族之间也缺乏联系,几乎仍停留在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只有居住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形成了古代文明国家,并逐渐形成比较发达的三大文明中心——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较之世界其他古代文明多发祥于大河流域而言,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则发祥在高原上和坝子里。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中,孕育出了他们极具特色的古代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发祥于墨西哥谷地。阿兹特克人是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已从事农耕活动。中经奥尔梅克、特奥蒂瓦坎和托尔特克等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处于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00年左右,奥尔梅克人在美洲率先创造了文字和历法。特奥蒂瓦坎文明兴起于公元前200年,鼎盛于公元350年,衰落于公元750年,在艺术上以其辉煌的建筑和壁画成就著称,从壁画中可看到一些舞蹈姿势。托尔特克文明则兴起于公元950年;1150年左右,由于内讧,阿兹特克人乘机入侵。后通过征战势力范围扩及今墨西哥全境和中美洲部分地区。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该地。阿兹特克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歌唱和舞蹈的培训,故设有被称作“歌唱之家”和“舞蹈之家”的培训学校,以使用在祭祀仪式之中,亦利用歌唱传颂其历史和传统。预备学校毕业后,可在专业高等学校中学习建筑、农业、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等。阿兹特可文化的发展刚刚起步,就被西班牙侵略者以极其野蛮的手段摧毁了。
玛雅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1500年)。玛雅人分布在今墨西哥瓦哈卡州以南、危地马拉大部分地区、洪都拉斯西部和萨尔瓦多,总面积达32.4万平方公里。公元前1000年业已发展到农业文明。9世纪末,其城邦就多达110个。12世纪末,玛雅潘(城邦)确立了霸主地位,直至15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中断了其发展。玛雅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玛雅文化”,在天文、历法、算术、建筑以及文字(象形文字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玛雅人用毛发制笔(形同中国毛笔状),用彩色在棕皮纸上书写。现仅存3种玛雅文古抄本,但至今无人释读。他们也将重大事件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现存有大批石刻。这些都是了解玛雅文化的珍贵的历史文献。在皮德拉斯·尼格拉斯附近发现的作于6~8世纪的博南姆帕克彩色壁画是唯一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古玛雅壁画,其中有一幅乐队演奏图,可见其社会音乐生活之一斑。
印加文明(公元前4700年~公元1532年),发祥于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经过数千年大发展,于12世纪兴起了印加国家(以处于今秘鲁南部的库斯克为都城),15世纪初,通过征战,扩张为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辖区达80多万平方公里,居民近1200万。帝国结束于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之时。据研究,在帝国时期,音乐已很发达,但流传甚少。留存有战争时使用的皮鼓、螺号和骨笛;祭祀时使用的小手鼓、铜铃和呱嗒板等乐器。
巴赫
巴罗克全盛期出现了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巴赫和亨德尔。
生平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身于爱森那赫一个音乐世家。他小时候随父亲学小提琴,10岁父母双亡,依靠哥哥并继续跟哥哥学音乐。15岁,他离开哥哥家勤工俭学,在唱诗班唱歌和演奏管风琴、小提琴。他采用当时的办法学作曲,主要靠抄写作曲家的乐谱或者根据这些乐谱进行改编进行学习。他曾偷偷地在月光下用6个月的时间抄写哥哥收藏的乐谱,包括弗罗伯格尔、帕赫贝尔、凯尔及布克斯特胡德等人的作品。他又多次利用假日步行几十公里到汉堡去听德国管风琴大师莱茵肯的演奏并向他学习,还步行80公里到策勒听法国乐队的演奏。
巴赫从18岁开始了自己的专业音乐生活,先在魏玛宫廷任小提琴手,又在阿恩施塔特任管风琴师。工作之余,他依旧手抄和分析大量作曲家的作品,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试验。他又步行200英里到柳白克听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会,为此超假3个多月,被教会审判。教会给他列的“罪状”除超假外,还说他在圣咏中加进了“怪诞的变奏”及“异端音响”,说他弹奏管风琴时,过于陶醉以至“时间过长”,而受到批评后,又弹得“过短”,并指责他“带了一位陌生的姑娘在教堂里弹琴取乐”等等,那姑娘不久成了巴赫的妻子。此时,他的管风琴演奏技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可以用双脚在低音踏板上奏出赋格旋律,其熟练程度比许多演奏家用手指弹奏得还要好。
1708~1717年,巴赫在魏玛宫廷任管风琴师和公爵教堂的乐长。这个期间,他除了继续吸收借鉴德国前辈管风琴家和作曲家的优秀传统外,还潜心钻研了意大利的小提琴艺术,用维瓦尔第、柯莱里等人的乐曲改编或创作自己的作品,并研究了法国库泊兰的古钢琴音乐,进行写作。他的创作也已成熟,写出了一些管风琴代表作。
巴赫对公爵不肯为自己晋升职位愤怒不平,而提出辞职,当局为此把他逮捕了将近1个月,说他“大逆不道,要求离职”。
1717~1723年,巴赫在奎登宫廷任乐长。这是他得到待遇最好的时期,在此,他除了写教会音乐和管风琴作品以外,还可以写一些其他的东西。因为他的主人是新教徒,巴赫为教会写了简单朴素的赞美诗并用赞美诗创作大量其他教会音乐作品。他创作了大量组曲、协奏曲、奏鸣曲及键盘乐,既有宗教音乐,又有大量为教学或宫廷娱乐用的世俗音乐。此间,他的妻子逝世,1721年他又娶了一位富有歌唱才能的女子为妻。巴赫的2个妻子一共生了20个孩子,只有一半活了下来,其中4个儿子成为下一代德国作曲家中的佼佼者。
1723~1750年,巴赫在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的乐监,这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职位,要负责市内四座教堂的音乐事务。在莱比锡的27年中,他所应付的教堂繁重的工作是我们今天的人难以想像的,但他还另外担任了大学的一个学生音乐团体的指导,每周五晚上在咖啡馆举办音乐会,加上本人常常举行管风琴演出,又经常被聘评判和指导管风琴的制造。使他为难的是,还要疲于为简陋的学校四处乞求,忍受市政局及官员的官僚作风和恶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巴赫却在莱比锡期间,写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包括许多代表作。
1749年,他视力衰退,做了两次手术失败,又患中风导致双目失明,于1750年逝世。
巴赫在世时,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但他的浩如烟海的创作鲜为人知,甚至在他去世后不久就被人遗忘,几乎销声匿迹。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声乐学校指挥演出了《马太受难乐》,情况才发生变化,巴赫的音乐才开始复苏。1850年,德国成立了巴赫协会,经半个世纪的努力,于1900年出版了《巴赫全集》。巴赫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在他去世后的一个多世纪,才重新被世人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赫全集新版》的陆续出版(巴赫研究所和巴赫档案馆,1954起)表明对这位大师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
巴赫创作了巴罗克时期除歌剧之外所有音乐体裁。他的一个特点是将复调织体与丰富的和声织体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论作品中的声部有多少,它们各自的旋律都是以平等的地位同时进行的,而它们之间又都同时遵循和弦的总体进行。这就体现了巴罗克时期音乐由复调音乐过渡到主调音乐的特点。
巴赫的作品明显体现了巴罗克音乐情绪单一的特点,他喜欢在一首作品中根据一个乐思进行装饰和展开,不论他的旋律如何错综复杂,如何不可预测,如何高度修饰,它们都有统一的情绪,而这个统一性往往都靠持续的节奏得以保持。
巴赫喜欢用音乐的符号描绘乐思。比如用低声部下行表现“亚当的堕落”,或者将一个主题演奏10次表现《圣经》的“十诫”等等。这也是巴罗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下面我们从器乐音乐和声乐音乐两大方面对巴赫的创作进行介绍。
管风琴作品
巴赫写作管风琴作品格外得心应手。在当时最流行的管风琴体裁前奏曲与赋格、托卡塔与赋格、幻想曲与赋格中,他的《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3)、《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BWV542)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565)是突出的杰作。这些乐曲中严谨的对位逻辑、宏伟悲壮的感情与乐观明快的抒情性充分体现了巴赫创作的独特风格及他发挥这件乐器表现力的才能和技巧。
他为管风琴写的6首三重奏鸣曲(BWV525-530)是他把意大利室内乐三重奏鸣曲的形式移植到管风琴上的一种尝试。每首乐曲都是以意大利的快—慢—快结构构成,又都以3个平等的声部写成对位的织体,其中一个声部用脚踏板演奏。
巴赫的众赞前奏曲是这种形式的最高成就。在他的手中,众赞前奏曲已经超出了一般对众赞歌简单的改编和加工,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巴赫共写了约170首众赞前奏曲,其中一部分编成《小管风琴曲集》,另一部分在莱比锡创作的被编辑成3册。《小管风琴曲集》里的众赞前奏曲体现了巴赫对这种体裁的典型创作方法,一般由高声部将众赞歌的曲调全部呈示出来,然后采用卡农或装饰加花的方式发展或改编,其伴奏声部大多从与众赞歌曲调无关的独立动机中,进行展开。而在莱比锡创作的3册作品,则规模更大,更具符号的寓意性,也更注重乐思的展开和表情意义。
羽管键琴及楔槌键琴作品
巴赫为羽管键琴及楔槌键琴写了大量的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曲、组曲、变奏曲、奏鸣曲、随想曲、小品以及这两件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等等。他在作品中还运用了自己在管风琴创作中的经验,如将即兴性、悲壮的气概、复调形式等吸收进来,并借鉴了法国键盘乐、小提琴艺术及琉特琴音乐的因素。他为这两种键盘乐器谱写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f小调托卡塔》《c小调托卡塔》《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戈尔德堡变奏曲》等,都体现了他创作的独特性。其中如《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每首各包括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它们用24个大小调证明了平均律在键盘乐上的可行性和艺术创作的优越性。第一集几乎每首前奏曲都有意识地解决演奏上的某个技巧及介绍了键盘乐器创作的一个类型。而每首赋格也提供了赋格写作方法的可能性,它们都有鲜明的音乐个性和完美的乐思发展逻辑。在当时还采用其他的调律方法的时候,巴赫却用平均律写了这套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敏感和这套作品的意义。它们是键盘艺术的经典,堪称钢琴的《圣经·旧约全书》,与后来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圣经·新约全书》)竞相辉映。这套乐曲标志着拉莫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已完全成熟。
巴赫的组曲创作把这个流行已久的体裁推向了最高极限。其标题“法国“和“英国”虽非巴赫本人所起,但反映了他创作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风格的影响(法国组曲BWV812-817是因为“按法国风格写成”,英国组曲BWV806-811是因“为英国显贵而作”)。2套组曲都包括标准的4个舞曲,每首英国组曲前都有一首前奏曲,其中有些是巴赫特意将意大利的室内乐形式移植到键盘乐的试验,如第三组曲的前奏,实际是全奏与独奏交替的协奏曲快板乐章。
为羽管键琴写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BWV903)是巴赫键盘乐的一个杰出范例。这首作品狂想性的即兴发挥、音色和情绪的丰富变化以及技巧的精湛,都体现了巴赫高超的即兴能力、创作技巧和充沛的感情。它们也都吸收了管风琴创作的宏大气魄和悲壮风格。而将最自由的幻想曲与最严格的赋格组合于一首作品,这种典型的做法,又体现了巴罗克时期对戏剧性的对比统一的美学追求。
在《戈尔德堡变奏曲》BWV988中,巴赫又使主题加变奏这种形式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其主题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全曲有30个变奏,以3个变奏为一组,每组最后一曲都是卡农。最后一个变奏是一首集腋曲(quodlibet),它将两首德国民歌《我离开你已经很长久》和《青菜萝卜》用对位结合到一起。
其他独奏曲
巴赫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写了各种独奏曲,并在创作中发挥了这些乐器的独特技巧和表现力,如为小提琴写的《六首独奏奏鸣曲和一首帕帝塔》(BWV1001-1006)采用了小提琴的双音及旋律大跳等。他为大提琴写的《六首组曲》(BWV1007-1012)及独奏长笛帕蒂塔(BWV1013)也采用了意大利奏鸣曲的形式。这些乐曲都发挥了独奏乐器的歌唱性和表情性的长处,带有法国琉特琴和楔槌键琴的音乐风格。
小型合奏曲
巴赫的这类作品包括为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创作的奏鸣曲(BWV1014-1015)、为维奥拉甘巴和羽管键琴创作的奏鸣曲(BWV1027-1029)及长笛和羽管键琴的奏鸣曲(BWV1030-1035)。这些作品多数实际是三重奏鸣曲,采用教堂奏鸣曲慢—快—慢—快四乐章的形式,由右手弹奏羽管键琴的旋律,跟另一乐器的旋律形成二重奏,而羽管键琴的左手则弹奏通奏低音。
大型合奏曲
巴赫的协奏曲形式多样,他写过两首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曲,一首为两把提琴与乐队的协奏曲,他还是音乐史上首先为羽管键琴创作和改编协奏曲的少数作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