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充实青少年的文学名著戏剧故事
72696000000002

第2章 文学故事(1)

孔子著书立说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不太富裕的家庭境况反而使他更加勤奋地读书。

长大后的孔子,满腹经纶、理想远大。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给鲁国国君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显著效果。然而他的才华引来了一些权贵的嫉妒、排挤,他被迫辞官出走。

政治上的失利,并没有使孔子灰心丧气,他决定从道德思想教育入手,让人们从最基本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孔子首先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只要用周礼规范行为,“仁德”才能体现。这一卓越的见地,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治世良方。

孔子不仅著书立说,还到各国讲学,因此他的学生遍天下。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取得最佳效果。他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然后再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教育和指导。

孔子有个学生叫冉求,他生性胆小,遇事好退缩。孔子就针对他的这一弱点,有意识地教育他:平时遇事要抓紧,有了事情就立刻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则敢作敢为,但又缺乏稳重。孔子就经常叮嘱他:凡事要多加考虑,最好是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

孔子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一次,孔子带学生去讲学,途中遇见两个孩童在争论一个问题,他们要孔子评判对错,孔子因为当时不便做结论,只有说:“不知道,等我请教书本后,再给你们下结论。”学生们见此情形就劝老师,对小孩子的问题何必那么认真,而孔子却说:“干每一件事情都应抱着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到你不懂的东西。”

晚年的孔子,专门在鲁国从事教育工作,他还编写了《春秋》和《诗经》两部经典著作。他创立的儒家思想独树一帜,他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至今都具有借鉴价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育的先师,被后人尊称为“圣人”是当之无愧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穷,但他很有志气,勤奋好学。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广博的知识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长大后,范仲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当时江淮一带遇到旱灾,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范仲淹多次上书要求仁宗皇帝派人去救济,仁宗都不予理睬。范仲淹就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上奏,仁宗被他打搅得没有办法,只好派他去赈济百姓。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曾多次提出改革的建议,却都未被采纳。一次西夏的元昊避开朝廷自立为帝,向宋朝发起进攻。当时,谁都不愿去处理这件棘手的事,范仲淹却义无反顾,他主动要求前去解决西夏问题。他去了后,先到前沿地带了解情况,之后又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多数大臣主张发兵征讨,范仲淹分析情况后没有同意。他主张采取招抚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稳定局势,征讨只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经过范仲淹的努力,宋朝与西夏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使民众避免了一场战争伤害,稳定了朝廷大局。

这时,宋朝内部矛盾又开始激化,人民不满腐败朝政,起来反抗。宋仁宗不得不采纳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以诏书形式在全国颁布“庆历新政”。因为“新政”触犯了官僚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才实行一年的“新政”就被扼杀了。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了官职,发配去防御西夏。

尽管范仲淹一生坎坷,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却始终没有改变。他在其著名的《岳阳楼记》里写下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正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我国宋朝时候的大文学家,也是朝廷的宰相。宋仁宗皇帝经常向他请教历代王朝的事情,司马光总是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做出圆满的回答,因此很受仁宗皇帝的赏识。后来,司马光看到皇帝很需要历史知识,但历代留下来的史书太杂乱,就决心自己编写一部史书。皇帝听说了,就为这部史书题名为《资治通鉴》。

为了集中精力编书,司马光主动离开了皇帝身边,来到了洛阳。刚到洛阳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访他。为了不浪费时间,司马光就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主人专心编写史书,恕不接待来访。从此以后,果然没人来打扰他了。

司马光编书很辛苦。为了提醒自己早醒,他用一段圆木做了个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滚落在地上,人也就醒了,于是立刻就起床,抓紧时间写书。后来,因为过度劳累,司马光病倒了,躺在床上连话都说不出来。病情刚刚好转,他就又日以继夜地工作起来。

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完成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整整花费了司马光十几年时间。后来人们发现,编写过程中作废的书稿堆满了两间屋子。

千里求学

罗蒙诺索夫19岁时,还没有上过学。虽然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从十来岁起,便跟着父亲出海打鱼了,没有上学的机会。

罗蒙诺索夫眼见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越来越着急,他想:“不行,我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我要读书!”求知的欲望在他的心中愈来愈强烈。于是,他带着借来的3个卢布,毅然踏上了去莫斯科求学的千里征程。

他不怕道路艰险,不畏天高地远,一路上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莫斯科。很快,他就报名上了一所小学。班上那些10岁、9岁的孩子,对这位19岁的大哥哥充满了好奇。罗蒙诺索夫一点也不觉得难堪,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学拉丁字母,学最基本的运算。从没错过任何一次听课,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难得的提问机会。

他为了夺回被耽误的时间,以惊人的毅力日夜苦读。结果,只用了1年,他就学完了3年的课程,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5岁时,他被选拔到德国留学。5年后,罗蒙诺索夫回国从事科学研究。到37岁时,他提出了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成为俄国和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

读书万卷的少年

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这位少年请求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一年之内要读完数万卷书的打算,心里不免有些怀疑。

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下,少年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开始了紧张的读书生活。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也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的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搜集到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几年以后,一本有名的《中国思想史》,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老先生。

奋斗不息的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

他为了写《史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经常是钻进书房,一写就是大半夜。几年下来,他的书房里堆满了竹简。这些竹简上面包含了他多少心血呀!就在他编写《史记》的时候,传来匈奴入侵的消息。汉将李陵被派往前线,结果却被匈奴包围,最后投降了敌人。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大怒,大臣们也都骂李陵怕死。

司马迁听说后,连忙赶到皇帝面前,为李陵辩护,说李陵是假投降。皇帝一听,更是火冒三丈,当即命人把司马迁抓起来,关进了大牢,并判他受宫刑。只要受过宫刑的人就会变得男不男女不女,没有人瞧得起。

受刑后的司马迁心里难受极了,他整日躲在屋里,一度想到了自杀。可当他看到自己已经写了一多半的《史记》时,他又坚强起来。他想:“为了完成《史记》,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即使困难再大,也决不动摇分毫!”就这样,司马迁憋着一股劲,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写呀写呀,整整奋斗了18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贴切,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据说这是杜牧游览潭州(今长沙)岳麓山时所写。

杜牧出身名门贵族,曾留下很多风流韵事,唐诗中记载着杜牧醉酒后这样一段故事。

杜牧从洛阳来到长安任监察史。7月间就分派到东都,即到洛阳去任职。

这一天,洛阳城里的名人李司徒宴请各界知名人士,由于杜牧是朝廷派来的监察官员,李司徒因此不敢请他来参加宴会。但是,杜牧知道了这件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派人到李府通报,说杜牧想来赴宴。李司徒不敢得罪他,只好派人请他来赴宴。

当时,杜牧正坐在院中赏花饮酒,已醉意朦胧。

杜牧来到了李家,这时酒宴已经开始,宾客满堂,两边还侍立着上百名歌女。杜牧一个人坐在那一个个地仔细打量着。

这时,李司徒告诉杜牧说:“杜官人,这里的歌女不但个个技艺高超,而且长得很漂亮,但她们都是鲜花下的绿叶,有一位叫紫云的姑娘,才是百花之王。”

杜牧忙放下酒杯,急切地问:”哪位姑娘叫紫云?快快出来!”

李指给他看。这时,一位身着白色轻纱的美貌少女,像天宫仙女飘飘而来,杜牧看直了眼,他大声喊道:”果真名不虚传,应该把她送给我。”

这句话说得粗俗无礼,又出自一个风度不凡,才华出众的监察御史之口,而且声音又这样大,惹得主人和宾客们都纵声大笑,连周围的歌女和侍女也都偷偷笑了起来。杜牧这才觉得自己有点失态失言,不好意思再做解释。于是站起身又喝了一杯酒,然后吟诵了上面这首七绝诗。

青莲居士谪仙人

传说中李白的母亲梦见天上的太白金星而生下他。所以取名太白。李白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读书刻苦,年轻时他的文章便广为人们赞扬。他生性孤傲,嗜酒如命,但文才却很惊人,他自号青莲居士,人们称他为李谪仙。一次他在湖州(今浙江境内)的一家酒楼喝酒,酒醉后自顾自地大声歌唱,引来不少围观者。湖州司马经过这里,寻着歌声来到了酒楼问道:“酒后高歌的是何人?”李白不屑一顾地以诗作为回答:“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李白性情豪放,酒后狂言,诗才天下闻名,但他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使他感到苦恼。这种心情在他的诗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受到李璘连累,关在浔阳监狱中。经过当时的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竭尽全力相救,才免去杀头之祸,可唐肃宗李亨还不肯释放他,要治他的罪。这件事被当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郭子仪知道了,他非常着急地说:“李白曾救过我一命,他现在遇害,我岂有不救之理?”

于是他上书唐肃宗,愿用自己的官职为李白赎罪。这样,李白算是出了牢狱,肃宗皇帝下令从轻判刑。在乾元元年,即永王被打败的第二年春天,李白受到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的处罚。这时李白已58岁了,在流放启程的前几天,写下了《流夜郎赠辛判官》七言诗: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几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我愁远谪夜邓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李白何时救过当时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的性命,那还是他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时的事。

一次李白出长安漫游,见一辆囚车飞驰而来,车中囚着一个威武精干的汉子。李白跳下马问押解的士兵:“车上的囚犯叫什么名字?”

一个小头目回答说:“叫郭子仪。”

“他犯了何罪?”李白又问。

小头目又回答说:“他在大将哥舒翰部下带兵,他的手下不小心失火烧了军粮,罪应当斩。

李白起了惜才之心,走过去同郭子仪谈了几句,又问了他一些兵法,郭子仪口吐不凡,对答如流。

李白说:“他的手下犯罪不应治他死罪,待我去见哥舒翰。”

哥舒翰久闻李学士大名,谈到释放郭子仪时,他为难地说:“我治军一向公私严明,郭子仪按法该斩,不敢擅放,须上奏皇帝裁决。”

李白说:“请暂缓用刑,我也上书一封请一并上奏天子。”

不久圣旨下来,准了李白的奏章,赦免郭子仪准他戴罪立功。后来郭子仪成为平定安史之乱及抵御外患的得力大将,也成了李白的好朋友。

李白的清平调

唐朝天宝二年(742年),李白在长安被唐玄宗封为翰林供奉,即皇帝的高级诗文侍从。

这一年春天,风和日丽,鲜花盛开,沉香亭畔的牡丹花争奇斗艳。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赏花,侍从们站立在一边侍候,歌女们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