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青少年的感恩社会故事
72695400000004

第4章 感恩祖国(3)

岳飞见敌军龟缩城内,急令全军四面攻城。岳云一马当先,提着双锤,抢先登上云梯,向城头杀去。城上伪军见岳云杀来,慌忙射箭,因为他的双锤舞的风雨不透,箭一点儿也伤不着他。城头上京超见箭伤不了岳云,连忙抄起一根生铁棍向岳云打来。岳云见铁棍砸下,手疾眼快,双锤紧紧夹住铁棍,双臂一运力,猛地向后一甩,京超被平空拔起,越过岳云的头顶,扔到五丈宽的城外护城河里,一声惨叫,七窍流血而亡。攻城的宋兵见岳云把“万人敌”打落城下,士气大振,高呼:“小官人又赢了!跟着小官人杀啊!”很快攻上了城墙,伪军纷纷投降,郢州城被收复了。小将岳云连赢两阵,杀敌服马的事迹在军中传为佳话,而“赢官人”的美名也就传开了。

郢州一战胜利后,宋军一举收复了随州、襄阳等地,又继续东下河南,直扑邓州。金军急派金国元帅刘合孛董和伪齐大将李成率兵十万,协助邓州守将高仲抗击宋军。刘、李二将自恃武艺高强,兵多将广,扎营在城西青龙山,迎战宋军。

这天,宋军的先头部队在牛皋的带领下抵达青龙山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毕竟宋国人少力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牛皋又多处受伤,杀得精疲力竭,想撤,又撤不走,刘、李紧追不放,眼看牛皋就要有性命之危。正在这时,岳云又出现了,左冲右突,很快来到牛皋跟前,说:“牛伯伯莫慌,岳云来了!”牛皋正被刘、李二将追得喘不过气来,一见岳云大喜,道:“这两个狗头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

刘合孛董也是一员猛将,手使碗口粗的黄铜棍,一招“泰山压顶”朝岳云头顶击来,李成也趁机用枪刺向岳云的前心。岳云艺高胆大,遇事不慌,他用右手锤撞向刘合孛董的铜棍;左手锤正对李成的枪尖。两声脆响,刘合孛董的虎口震裂,流出了鲜血,黄铜棍差点儿从手中飞出;再看李成,枪已断为两截。两人拍马想逃,岳云岂肯放过,打马追来。刘合孛董急中生智,一勒马缰,向斜刺里逃去。李成只顾奔逃,哪比得上岳云的千里追风马快,被岳云追上,砸了一锤,李成连人带马,死于山下。牛皋一见,高兴地喊道:“赢啦!又赢啦!贤侄真是保赢不保输的赢官人!”这时,宋军一边齐声欢呼,一边冲进敌营。敌人在宋军的内外包围之下,逃的逃,降的降,宋军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此后,岳云先后经历了数十次战斗,从未打过败仗,官至左武大夫。三军将士尊敬的称这位骁勇战将“赢官人”。就连敌人也说:“赢官人,实在厉害,金人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后来,金兵一听到“赢官人”,吓得不寒而栗,望风而逃。

郑和灭贼

郑和,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大航海家,他曾率领大明船队七下西洋,为发展明朝和邻国友谊做出了贡献。这里讲述的,是郑和下西洋杀海贼的一个故事。

这年,郑和率船队来到印度半岛一个叫古里的国家,古里,是香料之国,盛产胡椒。锡兰、爪哇以及中国不少商人都汇集在这里,使这里成为印度半岛上一个大商港。按计划,古里是郑和这次出海的最后一站。当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后,古里国王对郑和的到来,给予了热情的款待,郑和也把从大明带来的不少丰盛物品,送给了古里,中古两国经过这次交往后,加深了了解和友谊。就在郑和要离开古里时,古里国王为感激大明使臣郑和的到来和明王朝送给他们许多珍贵的礼品,特地把一条用五斤赤金丝编织而成、上面镶有许多珍贵宝石的带子,交给了郑和,请他转交给明朝皇帝。

八月,印度洋海面的风光是很美的。郑和率船队离开了古里国,开始向回国的方向航行。一天,船队到达旧港,郑和决定船队入港,在此地略作休息。当天下午,一位身着海上商人打扮的人慌忙来到船队。他一上船,便神色急切地说要马上面见航海总管郑和,并说有紧急情报要亲自禀报。

郑和会见了这位来路不明的商人。这人一见郑和的面,便自我介绍道:“我叫龙海,是旧港豪商施进卿派来的人。我的主人要我尽快告诉您,旧港首领陈祖义,对大明海船怀有歹心,他们今晚可能要下手抢劫您船上的珍宝。据说,古里国王送给大明皇帝的‘金丝宝石带’,是他们最想得到的东西。”龙海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用关切的口吻说:“郑大人,您船上虽然也有武器和兵士,可我们主人还是劝您,希望您提早离开此港。陈祖义是这里一霸,他手下豢养了一大批强盗,这些人水性极好,又很凶猛残暴,当地人没有人敢惹他们。外来的海船也经常因畏惧这伙海贼,不敢在此过夜。”

郑和听了龙海的话,非常感激他冒着风险前来报告,并让他转达大明船队对施进卿的谢意。但是,送走龙海后,郑和仍决定:今晚不离开此港。他倒要看看,这伙海贼有多大本事。

夜,为海面、海岸笼罩上了一片黑色。白天港口特有的喧嚣,此刻已全没有了。码头旁,大大小小的船只都静静地停在水面上。明朝船队的所有的灯都熄灭了,船舱外只有少许几个哨兵来回走动。

这时,一团黑影在一艘明朝海船的尾部晃动了一下,几个士兵闻声跑了过去。就在士兵们向海船尾部张望的片刻,突然,十几个人从一只小船上轻轻跃上了大船。这十几个人,个个面有杀气,有的腰间插着匕首,有的手里捏着刀枪,他们一上船,便向船上装有宝物的船舱摸去。正当几个海盗猫着身子,鬼鬼祟祟向前摸行的时候,船上有人大喊一声:“抓贼!”

紧跟着数十个明军士兵从各舱门冲出,扑向海贼,那十几个海贼,原来以为船上的人没有防备,现在见突然杀出人来,知道事有败露,慌忙逃窜,边逃边和追杀的明兵厮杀起来。

这时郑和出现在甲板上,他高声对明卫兵嚷道:“不要慌,一定要抓住海贼!”

有几个海贼抵挡不住众兵的进攻,被抓住了,还有几个海贼趁乱夺路逃走,跑到了一只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小船上。海贼总头陈祖义正坐在上边,他一见盗宝受挫,慌乱地对逃回的几个弟兄说:“快!快开船!”

就在几个海贼开着小船刚要仓皇逃窜时,郑和又一声令下:“开火!”明船上将士一齐对准海盗贼船猛烈开火,那几个想逃的海盗,被劈头盖脸打来的铁砂弄得狼狈不堪,有的当场丧了命。这时几名水手跳到海贼小船上,把活着的几个也当场抓获了。在俘虏中,有个最为狼狈的家伙,他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也不说,这人就是陈祖义。

郑和率领明兵一举歼灭了在海上为害多年的陈祖义,灭了旧港海贼,为海道通商清除了障碍。后来,旧港人又推举施进卿为当地首领。大明朝和旧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友好来往。

郑和一生曾七次率明船下西洋,可以想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郑和他们所遇到的险阻是相当多的。因此,没有超凡的勇敢精神,是不会胜利完成任务的。这里讲述了郑和率兵灭海贼的故事。它表现了郑和不畏惧强盗的勇敢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哀牢英雄李文学

在我国云南西南部的沅江上游,有一条逶迤数百里的哀牢山脉。哀牢山脉海拔在1600米以上,被许多呈现折扇状分布的河流切割成平顶的高山和陡峭的河谷,这里是彝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多少年来,这里的人民一直歌颂着一位哀牢山英雄,他的名字叫李文学。

清朝末年,统治者的压榨日益残酷。咸丰六年(1856),哀牢山区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大旱灾,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山区的百姓连糊口的一点粮食也拿不出来,可贪婪的官府照样来催税,凶狠的地主也照样来逼租,彝族人民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年轻的贫家子弟李文学,联合起众乡亲,于这年四月“揭竿而起”,在哀牢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军当日就汇集了五千多群众,他们在李文学的率领下,活捉了当地大地主潘云溪、李丕,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

消息传出以后,清统治者大为恐慌,别看这伙人对外来侵略者奴颜婢膝,束手无策。可镇压起农民起义军来,却杀气腾腾。李文学率领起义军刚刚占领弥底这块地盘,便传来清军二万多人马向弥底杀来的消息。

午夜,四周一片寂静。可在弥底一间不太大的房中,李文学正在和伙伴们商议打退清兵的计策。这一夜,起义军将士心情格外紧张,他们知道:清军来势凶猛,他们人多势众,武器也齐备。而农民起义军只有五六千人,分布又比较分散,一时难以全部调集到弥底这一带。李文学和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把附近几支农民军迅速集中起来,组成三支精锐的队伍,利用熟悉地形等形势,分段狠狠打击清军。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山区夜晚的寒意还没完全消尽,清军将领便耀武扬威地开始向弥底进发。他们小心翼翼地走了一阵,发现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非常奇怪。有的将领一见此情,心里颇为得意。他们心想:小小的李文学,不过千把人,也敢造反。就是你们现在害怕躲起来了,我们也不会饶了你们,一定要把你们斩尽杀绝。也有的将领怀疑有诈,但看看眼前自己上万人马的阵势,心里的疑惑瞬间也烟消云散了。

正当清兵黑压压地向起义军扑来时,在红山崖一带,突然一支由李文学率领的二千多人起义军,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出现在清军面前。李文学带领几名勇士,手中挥舞大刀,直向清军统领杀去。一个长得又高又壮的清军将领,一边抵挡,一边对着手下人敌吼:“上!上!把他们围住!”十几个清兵闻声迅速向李文学包抄过来。

这时,只见李文学大吼一声:“杀!”他大刀一挥,三个清兵应声倒下。李文学挥刀杀出血路,再次向大个子敌首领杀去。那清军将领好像还真练过两天武艺,李文学几刀劈去,都被他挡了回来。接着,他趁李文学防守的空档,猛地一刀向李文学胸口砍来,李文学手脚不乱,用刀一挡,那家伙没有砍中。但由于那人力量较大,李文学一时脚跟没有站稳,晃了一下。此时,敌将又举刀劈向李文学,李文学猛一闪身,那家伙一刀砍在一块巨石上,李文学趁机挥刀猛杀,在同伴的配合下,终于把这个敌军将领劈死。

这下清军乱作了一团,有的丢了刀,抱着头,一个劲地向后跑,后面的人还被逼着向前冲,于是他们自己人先撞了起来。就在敌人慌乱招架的时候,李文学对众起义军将士大喊一声:“弟兄们,拼死杀啊!不要让清军活着回去!”

起义军听到李文学的呼唤,又看到敌军首领已被李文学杀了,士气大振,他们一个对两个,两个对三个,有的拿刀砍,有的用枪扎,手中没有刀枪的,棍棒、石头也当作武器,顷刻间,清军死伤五千多人。正当敌军要夹着尾巴逃跑之时,李文学的伙伴又从英武关前杀了出来,堵住了清军的后路,不一会儿,上万名清军就被起义军将士消灭掉了。

这一仗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猖狂镇压农民起义的气焰,大大鼓舞了其他起义军的气势。人们在庆祝胜利的同时,都夸赞李文学是杀敌勇士。后来,李文学又率领自己的队伍与其他农民起义军汇合,形成了更强大的起义军势力,狠狠地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

1879年,李文学领导哀牢山一带人民反抗清政府二十三年之后,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遭到反动势力镇压,李文学被捕,英勇就义。

李文学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使本来就行将崩溃的清朝统治更加摇摇欲坠。敌人虽然最终杀害了李文学,但李文学这位英勇杀敌、敢于斗争的农民英雄,却一直为哀牢山各族人民所怀念。

乡曲的狂言

在城市住久了,每要害起村庄的相思病来。我喜欢到村庄去,不单是贪玩那不染尘垢的山水,并且爱和村里的人攀谈。我常想着到村里听庄稼人说两句愚拙的话语,胜过在都邑里领受那些智者的高谈大论。

这日,我们又跑到村里拜访耕田的隆哥。他是这小村的长者,自己耕着几亩地,还艺一所菜园。他的生活倒是可以羡慕的。他知道我们不愿意在他矮陋的茅屋里,就让我们到篱外的瓜棚底下坐坐。

横空的长虹从前山的凹处吐出来,七色的影印在清潭的水面。我们正凝神看着,蓦然听得隆哥好像对着别人说:“冲那边走吧,这里有人。”

“我也是人,为何这里就走不得?”我们转过脸来,那人已站在我们跟前。那人一见我们,应行的礼,他也懂得。我们问过他的姓名,请他坐。隆哥看见这样,也就不作声了。

我们看他不像平常人,但他有什么毛病,我们也无从说起。他对我们说:“自从我回来,村里的人不晓得当我做个什么。我想我并没有坏意思,我也不打人,也不叫人吃亏,也不占人便宜,怎么他们就这般地欺负我——连路也不许我走?”

和我同来的朋友问隆哥说:“他的职业是什么?”隆哥还没作声,他便说:“我有事做,我是有职业的人。”说着,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折子来,对我的朋友说:“我是做买卖的。我做了许久了,这本折子里所记的账不晓得是人该我的,还是我该人的,我也记不清楚,请你给我看看。”他把折子递给我的朋友,我们一同看,原来是同治年间的废折!我们忍不住大笑起来,隆哥也笑了。

隆哥怕他招笑话,想法子把他轰走。我们问起他的来历,隆哥说他从小在天津做买卖,许久没有消息,前几天刚回来的。我们才知道他是村里新回来的一个狂人。

隆哥说:“怎么一个好好的人到城市里就变成一个疯子回来?我听见人家说城里有什么疯人院,是造就这种疯子的。你们住在城里,可知道有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