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故事
72694700000002

第2章 做人智慧(1)

一、给生命配乐

一杯鲜奶

一个名叫赫武德·凯利的穷苦学生,为了付学费,就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他便下定决心,到下一家时,向人家要餐饭吃。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只要求一杯水喝。

女孩看出他现在很饿,于是给他端出了一大杯鲜奶来。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然后问道:“应该付多少钱?”而她的答复却是:“你不用付一分钱。母亲告诉过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于是他说:“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了。”

当郝武德·凯利离开那户人家时,不但觉得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而且信心也增强了。

数年后,那个年轻女孩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束手无策,家人将她送进了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的病情,他们请到了郝武德·凯利医生来诊断。

当他听说病人是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奇特的光芒。他立刻穿上医生的衣服走进了女孩的病房。医生一眼就认出了她,他立刻回到诊断室,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特别仔细地观察她的病情。

经过一段漫长的治疗之后,她终于摆脱了病魔。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账单送到凯利医生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账单一眼,然后在账单边缘写了几个字,就将账单转送到女孩的病房里。

她不敢打开账单,因为她确定,她需要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但最后她还是打开看了,账单边缘的一些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郝武德·凯利医生。

她的眼中充满了泪水……

做善事不求回报时,她得到了回报。

(佚名)

一双球鞋

天快亮了,母亲喊起了我。妻子把背包打好了,桌子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我顾不得洗脸,匆匆赶到学校,和校园作最后的告别。

那群黄鹂鸟照例欢叫着欢迎我。打开教室的门,我收拾了一下讲台上的粉笔和教科书。再见了,我心爱的校园,我洒下了汗水的讲台。

回转身,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

“同学们,实在对不起大家,你们的老师违背了当初的誓言,不能教你们了。长大后,你们就会明白我离去的原因的。新来的老师会比我更优秀,他会把你们培养成人、成才的。”

写完,我拍拍手上的粉尘,锁上门,快步回家。一会儿天一亮,或许就走不成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在这所学校工作了7年了。我曾经下定决心在这个偏僻的三尺讲台上站下去,可是,父母多病需要好多的钱治病,妹妹上学需要好多的钱。民办教师的希望还远在天边,我实在不能再这么硬撑下去了。

几天前,枣庄的好友金年兄给我找了个在煤矿当文书的工作,每周编发一期报纸,搞搞宣传,每月工资是我干教师一年的收入。父母动了心,妻子动了心,我也动了心。毕竟,我不是圣人啊。

昨天下午,我上完了最后一节课,批改完了最后一本作业,已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了。母亲为我借来了路费,打好了外出的行囊。妻子把我那双白球鞋刷干净了,晾在了窗台上。

村子里传开了开木门的声音,水桶“吱哟”的声音。东边天上的红霞越来越艳。那几颗星星越来越淡。天就要亮了。

我小跑回家,三下五除二扒拉上那碗荷包蛋,妻子去给我拿球鞋。窗台上空空的,鞋没有了。她问母亲:“你拿鞋了吗?”母亲说:“没呢,昨下午刷好就放那里了,咋说没就没了呢?”

一家人在这里翻天倒地,大门口传来孩子的哭声。一会儿,邻居家刘三叔拽着女儿刘洁进了我家,刘洁的手里拿着我那双球鞋。孩子哭成了泪人。

母亲走过去,给刘洁擦着脸上的泪水,问她爹这是怎么了。

我也纳闷了,鞋怎么在他爷俩手里?刘三叔说话了:“老侄子,实在对不住啊,昨天下午几个孩子把你的球鞋偷去藏在了草垛里了。今天早晨我扒草喂牛扒拉出来的。这几个孩子,不知玩的什么鬼花招。”

我问刘洁为什么,刘洁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俺们几个同学听说你要走,不再教俺了,俺几个商量了,只要把你的鞋藏起来,你没鞋穿就走不成了。”

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常会书记也从人群里走过来,紧紧抓住我的手说:“老侄子,你去枣庄的事我都知道了。看看你这个家,也真该出去闯闯了。唉,怎么说呢,只怨这帮孩子没福分摊你这个好老师,你安心走吧,家里老人有我,有大家呢。”

同院的人都在说着惋惜离别的话。

我鼻子一酸,泪水顺着双颊流下来了。

是的,我没有走成,还是留下来了。

这是1989年初秋的一天。

这一天,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

但在这个小山村关于这双白球鞋的故事或许是独一无二的。

(张在军)

天价微笑

在20年前的美国,曾经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加州有一位6岁的小女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上某个陌生的路人,陌生人一下子给了她4万美元的现款。

一个小女孩在突然间受到这么大金额的馈赠,消息一传出去,几乎整个加州为之疯狂骚动起来。

记者纷纷找上门来,访问这个小女孩:“小妹妹,你在路上遇到的那位陌生人,你认识他吗?他是你的远房亲戚吗?他为什么会给你那么多的钱?4万美元啊,那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啊!那位给你钱的先生,他是不是脑筋有点问题……”

小女孩露出甜美的微笑回答:“不,我不认识他,他也不是我的远房亲戚,我想……他脑筋应该也没有问题吧!为什么给我这么多钱,我也不知道啊……”尽管记者用尽一切方法追问,仍是完全无法一探究竟。

最后小女孩的邻居和家人,试着用小女孩熟知的方法来引导她,要她回想一下,为何这个路人会给她这么多钱。

这位小女孩努力地想了又想,约摸过了十来分钟,恍若有所悟地告诉她的父亲:“就在那一天,我刚好在外面玩,路上碰到这个人,当时我记得对着他露出微笑,就只有这样呀!”

父亲接着问道:“那么,对方有没有说什么话呢?”

小女孩想了想,答道:“他好像说了句:‘你天使般的微笑,化解了我多年的苦闷!’爸爸,什么是‘苦闷’啊?”

原来这个路人是一个富豪,一个很不快乐的有钱人。他脸上的表情一直是非常冷酷而严肃的;整个小镇上,根本没有人敢对着他笑。而富豪突然遇到这个小女孩,小女孩对着他露出真诚的微笑,使得这位富豪心中不自觉地温暖了起来,甚至能够在当下将尘封不知多少年的紧闭心门打开。

于是,富豪决定给予小女孩4万美元,这是他对那时候他所拥有的那种感觉自己定出的价格。

(佚名)

感激

17岁那年,我告别了美丽的校园。这意味着我将从此踏入社会,从此开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同众多的农家孩子一样,第二年一过年,我便跟着我们那儿的一个包工头,外出干起了活。对于大多数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劳动永远是他们走出校园的第一堂公开课。一茬又一茬的农民就是这样成长起来,又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5月间,我们在河南焦作接下了一座高10层的楼房活儿。

工程进行得还算顺利,7月的最后一天,楼房建成了。可是我们拆下了那高耸的脚手架时,才发现第10层所有的侧杆都被牢牢地筑死在楼房的墙壁上。那些胳膊一般粗的钢质家伙,在第10层的外墙壁上围了整整一圈,足足有100根!

包工头戴着墨镜朝我走来,我看不见他的眼睛,但我马上明白我该做些什么了。包工头掏出香烟的时候,我轻声说:“不用了,我上!”事实上我十分清楚,即使他什么也不掏,我也得上。我神色庄严而肃穆,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很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怀。

的确,即使是脚踏实地去割下那100来根钢管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现在是悬空作业,艰苦自不必说,而且十分危险,稍有疏漏,就有可能丢掉生命。

可是为了生活,我不得不硬着头皮拼一拼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活着的普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生活,我们随时都在准备着流血;面对危险,有时我们甚至想都不想就会冲上去,而丝毫顾不得可能出现的后果。从这一点看,一个人能够活在世上,是多么不容易啊!

没有多久,我就被一根绳子吊在空中。可是那是怎样一根绳子啊!拇指粗细,一个结一个结的,也不知是几段绳子接在一起的。而且是一根麻绳!我举起焊枪——唉,这就是我们最先进的切割工具,这些我都能忍受。可是当包工头在楼顶上喊道“一根焊条,三根侧杆”的时候,我艰难地闭上了眼睛。重物不重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痛苦的呢?停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用力瞪着,把泪水逼了回去。

唉,这就是我们的包工头,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精神的人,我们为之感到痛心;可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又无法过多地指责他。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正好符合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还很多,他们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超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规范。看来,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每件事都能让我们感动的。

我终于又举起焊枪,电火花强烈地刺激着我的眼睛:我没有戴焊帽,工地上没有这玩意儿。事实上即使有,我也无法用上!我右手拿焊枪,左手拿着托板,托板上还端有抹子和水泥(水泥是用来堵切下钢管后,留在墙壁上的孔洞的)。

7月的太阳烤着我的身体,我根本无法计算自己究竟流了多少汗水。直到后来,我的汗都流干了。

可敬的人们,当你们在某座楼上安家享受生活美好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有多少人曾为你住的这座楼房洒下过他们辛勤的汗水啊!是的,任何一种生活的幸福,都是无数汗水浇灌的结果。劳动,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主人,永远是幸福的源泉。4个多小时过去了,工作终于接近尾声。当我割下最后一根钢管,把最后一刀水泥用尽全身的力气堵住那个孔洞后,我的胳膊再也抬不动了。我目光茫然,也不知望着哪一个方向。恍惚中我突然发现在我的脚下,说准确点,是在这座楼房旁边的那条大马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下了黑压压一大片人。他们全都仰着头,那么专心地望着我。泪水一下子涌出我的眼眶。我百感交集,但却说不出一句话,也做不出一个表情,只能任泪水爬满脸颊。

可亲可敬的人们啊!我应当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一个陌生的人驻足停留,感谢你们为一个劳动者抬头观望。你们增添了一个普通人生活的信心,你们维护了一个劳动者应有的尊严。

斗转星移,三年的时间一晃过去了。三年来,我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汗水,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可是不管生活怎样艰难,不管命运怎样把我一次又一次推向苦难之门,我却从来没有屈服,没有被困难吓倒。我始终满怀感激地生活着,不论是对父母、亲友,还是对那些陌生的人群,我都怀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之情。

(杨冬青)

给生命配乐

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是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

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

那一刻就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檐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枝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

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

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记得很小时候,天黑的时候一个人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

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应该很艰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