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书读懂销售心理学
7231100000018

第18章 心理说服术(1)

——把话说到客户的心坎儿里

说话是一门艺术,得要领者讲话精炼,字字珠玑,简洁有力,使人不减兴味且深得人心。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关键不在于口才有多好,而在于是否能把话说到客户的心坎儿里。在销售中,掌握好说话的各种技巧往往能使你的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话不在多,“攻心”最重要

销售是说话的艺术,不在多而在精。销售不在于把话说得天花乱坠,把嘴皮子磨破,把客户缠得不厌其烦。要签大单,不但要会说,关键是要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掌握好说话的艺术,能促进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有效传递。

王华是某烟酒厂的销售员,主要工作是向大小酒店推销公司的烟酒,以求得合作。

这天,王华来到某高档酒店,希望能见一下他们的老板。服务员通报一声回来说,老板在开会没时间见他。其实王华也知道这只是老板的推辞,可是他并没有转身就走,而是在外面一直等了将近三个小时,等到老板下班出来。

王华连忙上去说了来意,老板先是坚持要6000元进店费,而后又以有事为由开车走了。所以这件事就迟迟没有结果。王华后来又跑了多次,酒店老板都以有事为由避而不见。

因为该酒店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所以王华心想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这单生意。王华愈挫愈勇,一次次地被拒绝,又一次次地去拜访,终于该店老板答应与他在办公室面谈。

面谈当天,为给酒店老板留下好印象,王华提前半个小时就到达了该酒店。由于上班时间尚未到,所以王华在办公室外面等候,刚好听到两个服务员在说老板什么。询问之下才得知今天是老板的生日。

于是,王华立马出去买了一束鲜花。待老板上班时,王华首先将鲜花送给他并祝其生日快乐。这一举动使酒店老板激动万分,几句交谈之后,毫不犹豫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进店费的事也是一字未提。

王华用一束鲜花沟通了买卖双方的心灵,使酒店老板产生了亲切感。可见,面对客户时,话说的多少或者说的多漂亮都是其次,关键在于“攻心”。攻心是一种洞察客户心理、赢得客户信任的技巧。有时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感动“上帝”,就能获得客户的理解与回报,促进产品的销售。

(1)慎承诺,少埋怨

“言必信,行必果”。销售人员在工作中要言行一致,因为只有诚信工作,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对无法兑现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尽量做到,以免造成误会,降低自身诚信度,从而影响工作。遇到问题,不要抱怨,而要静下心来帮助客户仔细分析问题和原因,认真寻找解决办法。

(2)语言要通俗易懂

与客户交谈时,销售人员总是得介绍一些行业政策和知识,且大多比较专业。而客户很少接触这么专业的术语,所以照本宣科的介绍往往无法让客户真正理解。这就需要销售人员化繁为简,将专业术语巧妙地口语化,让客户能够快速理解目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向不同知识水平的客户介绍。

(3)恰当地赞美对方

每个人都渴求被他人赞扬,客户也不例外。你要想取悦你的客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热情地赞扬他。当然,对顾客的赞美要在适当的时机说出来,而且要显得自然,真诚,发自内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顾客被夸时内心就会变得柔弱而易攻,这时再为其推销产品就很容易成交。

心理策略

话不在多,“攻心”最重要!一句说到客户心里去的话,将帮你赢得大单。所以,每个销售人员都要懂得如何说,客户才能买。

2.学会向客户提问

和顾客打交道时,提问要比讲述好。那种通过夸夸其谈就能拿订单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反了,现如今不懂得倾听和提问的销售是无法在销售界立足的。常言道:“关键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说”,这句话很有道理。只有通过提问发现客户需求,才能迎合他们的心理,从而赢得订单。

星期天中午,洪先生和妻子在看电视,忽然门铃响了。妻子催促着洪先生去开门,洪先生大开门看到一个衣冠楚楚的人站在大门的台阶上,可是这人洪先生并不认识。

洪先生正想问:“你找谁?”话还没出口,那个人就问道:“你家里有高级的食品搅拌器吗?”洪先生被问的怔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他转过脸来问妻子:“咱家有高级食品搅拌机吗?”妻子一边嘟囔着:“谁呀?问这个干吗?”一边走到门口,看到是自己不认识的人还以为是老公的朋友。有点窘迫但又好奇地答道:“家里有一个食品搅拌器,不过不是特别高级的。你是……”不等洪先生的妻子反应过来,推销员就紧接着说:“我这里有一个高级的,你可以看看,特别好用。”说着,他从提包里掏出一个高级食品搅拌器。

洪先生和妻子好奇地看着这个新产品,又在销售员的同意下试了试,感觉不错,于是就买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这个推销员用的是另一种说话方式,一开口就说:“我是×公司推销员,我来是想问一下您们是否愿意购买一个新型食品搅拌器。”你想一想,这种说话的推销效果会如何呢?

例子中的销售员用的是单刀直入法的提问策略,这种方法要求推销员针对客户的购买动机开门见山地向其推销,打他个措手不及之后再“乘虚而入”,对其进行详细劝服。在销售中,提问往往比陈述更有杀伤力。

(1)直接式提问,了解客户需求

客户都有希望被理解的欲望,在他们看来,“你理解其需求”要比“他了解你的产品”重要的多。当然,就算客户没有这样的心理,销售人员也必须首先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就能针对顾客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服务,使买卖成交。这时最好采用直接提问法,简单明了。对于一些大客户,是有提前邀约的,所以销售人员在谈话前就应该做好了解客户的功课。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最根本的销售目标进行逐步分解,然后再根据分解之后的小目标考虑好具体的提问方式。

(2)探索式提问,掌握客户心理

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如果你只说不问,就不一定知道客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主要问题在哪里。你应当像个医生一样,通过望、闻、问、切对客户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就诊断结果提出有策略性的问题。要知道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客户往往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销售人员通过巧妙而适当的提问,摸清客户的需要,把握客户的心理状态,透视客户的动机和意向,从而探听到对方底牌。

(3)引导式提问,“套”住客户钱包

引导式提问常用的方法是连续肯定法,这个方法是指销售员所提问题要便于客户用赞同的口吻来回答。由你告诉客户你的产品有多好,他们一定会怀疑;但引导着让他们自己说出来,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真理。也就是说,销售员通过技巧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让客户连续地回答“是”,等到签订单时,由于已造成的有利情况,顾客很容易再作肯定答复。过程中要求推销人员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经过仔细地思考,才能让客户一“是”到底,从而让其自愿掏出钱包。

心理策略

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就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销售人员,关键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问什么。提问有助于销售人员了解客户需求,找到应对的策略,从而让销售进程越来越容易掌控。

3.对客户要多赞美,少批评

俗话说:“嘴巴甜一甜,胜过三亩田。”嘴巴甜一点、说话好听一点总是会让人喜欢、令人满意、与人为善。因此,销售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这点,学会赞美你的客户。不要吝啬你的几句赞美,在客户面前不妨多说些好听话,对方听着心里舒服,于你也不会有损失,而且还会对你的销售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兴华公司承包了一幢居民楼的建筑工程,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工。可是,眼看工程就要完工了,负责供应楼内装饰材料的供应商却声称不能按期交货了。这就意味着整个工程不能按期交工,那样兴华公司将承担巨额的罚款。两边通过电话,讨论、争吵都无济于事。于是负责此项工程的王先生决定亲赴纽约和那位供应商商谈。

王先生刚一进入这位经理办公室的时候就说道:“你知道,你的姓在这个地区是独一无二的。”这位经理显得很吃惊:“是吗?真的吗?我不知道。”王先生接着说:“今天早上我下火车后,就在电话簿中查找你的地址,就发现在地勃罗科林电话簿中姓这个姓的只有你一个人。”

经理说:“真的是这样吗?呵呵,还从来没注意过。”他说着就很有兴趣地翻着电话簿,显得很骄傲。

接着这位经理又自豪地说:“这个姓可不普通。大约200年前,我的祖父从荷兰移民到这里……”他用了很长的时间谈论他的家族史,越说越兴奋,一说就说了好长时间。王先生并没有打断他,而是附和着,适时的称赞他们家族不一般。

等经理说完,王先生又恭维他一个人支撑那么大一个公司,并且比其他同类公司生产的装饰材料都好得多。经理被王先生说的喜上眉梢,心理觉得很舒服。

说着说着还没说到正题就到吃饭时间了,经理坚持要请王先生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王先生又和经理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却始终没说来访的目的。

饭后,经理说:“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我自然知道你此行的目的,但想不到,你能给我带来这么多的快乐。放心吧,你要的东西,我马上派人给你送过去,即使工作再忙。”就这样,王先生没有提任何要求,就达到了目的。那些材料准时送到,他们也按期交工。

王先生恰到好处的赞美帮他轻松地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其实赞美本身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忘了去发现别人的“美”。赞美是人类沟通的润滑剂,对于销售员来说,如果能够运用好这种技能,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赞美要自然、真诚

赞美是与客户交谈的重要一环,是良好关系的开端,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无形绳索。但是赞美并非恭维,也非虚情假意。赞美客户时一定要注意言语的恰当和感情的真实,要学会发自内心地赞美你的客户。只有掌握好具体的情境、拿捏好对方的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仅仅是空泛、含混地赞美,顾客就很会觉得你很“假”,甚至认为你是有目的的阿谀奉承。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对方喜悦的情感,赢得顾客的忠诚,反而会让客户产生戒备之心。

(2)赞美要说到客户心里

女孩子都爱“臭美”,所以对于女性顾客多赞扬她的脸蛋、身材、衣服之类的东西,比如:“您真可爱!”、“这条裙子真漂亮,在哪儿买的?”、“你身材多好啊,我要是像您这样就好了!”等等。男性都好面子,只要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很慷慨。所以要学会赞美对方的事业、才华、义气之类的东西。比如:“您真是年轻有为!”、“真够朋友!”、“眼光不错啊,一看就看中我们的镇店之宝了!”等等。赞美也不是随便套两句好话就行的,只有说到客户的心里,才会让他感到真诚,有可信度。

心理策略

人人都爱听好话,这是人之常情。“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在赞美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会更加的愉悦。把话说得好听一些,让客户心里舒服了,自己做事也就顺了,何乐而不为呢?

4.在饭桌上说对话

“餐桌文化”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销售从来都避免不了一个问题,就是请客户吃饭。有人说80%的单子都是在饭桌上签的,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吃饭人人都会,但是请客户吃饭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想要通过吃饭拿下单子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也有很多技巧和学问。

公元前206年,项羽带领部队来到函谷关,但是这里的守军不让他们进去,还说这是刘邦的命令。

项羽听到后大怒,于是命令大军发动进攻,很快就冲破函谷关,到达新丰、鸿门。项羽坐拥40万人马,傲气十足。而刘邦只有10万人马,在霸上驻军。这时候,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打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交情,听到这个消息就马上告诉了张良。刘邦见到项伯,请他从中调解,双方约定第二天在鸿门宴会上解决问题。

项伯返回鸿门后,表达了刘邦的意图,项羽接受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双方在酒席宴上谈笑风生。喝酒的时候,范增三次举起佩带的玉,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犹豫不决。

后来,范增让项庄到酒席宴上舞剑助兴,想要借此杀掉刘邦,但是被项伯用剑拦住了。接着,樊哙被张良请进来,拿着盾牌气呼呼地望着项羽,头发好像要直竖起来。项羽看到这种情形,就赏给樊哙酒和猪腿。

就这样,双方展开了你来我往的争斗。最后,刘邦借着上厕所的机会走出宴会现场,然后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下从小路返回霸上,才脱离的险境。

著名的“鸿门宴”是在饭桌上办事的经典代表,项羽想借助这顿酒宴铲除刘邦,而刘邦巧妙闪躲,最终逃离了魔掌,让我们看到了双方斗智斗勇的精彩演出。

与客户吃饭与其说是饭局,不如说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话说的漂亮,事情处理得当就有可能直接拿下订单;但是稍有差池也会让你一败涂地。所以,销售人员在餐桌的战场上一定要小心谨慎,只有掌握好说话办事的技巧,才能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