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7221000000026

第26章 心理健康方法篇(4)

但是,采用这种已被人们证实行之有效的心理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避免产生心理疾病,和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从而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以至改造周围环境,因而也就不必“因噎废食”般地把它完全“批判”掉。任何一个学派的理论主张的创建和发展,都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能够存在下去,又延续至今、不断发展,总还是有它可取的地方。只要对我们有益、有用,就不妨拿过来试试看。

“格式塔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德里克·S.珀尔斯博士所创立的。根据珀尔斯的最简明的解释,“格式塔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一样,都是自己觉察自己。不过,生物反馈法,是自己对自己的血压的自我觉察,自己对自己皮肤的温度、自己对自己的筋肉的电位的觉察。而格式塔疗法则是比起生物反馈法来更加广泛些,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觉察、体会和醒悟。可以说,它是一种自我修养性的自我治疗方法。

二、格式塔疗法的9项原则

格式塔疗法有“9项原则”。这9项原则原是珀尔斯提出来的,现在介绍如下:

1.“生活在现在里”

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而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记住,你现在是生活在此时此刻,而不是生活在明天和昨天里。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并不能改变过去,只会使目前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忧虑未来是一种没有用处的情绪。

2.“生活在这里”

想着你现在就是生活在这里。无能为力的远方发生的事,想它也没有用。杞人忧天,徒劳无益;惶惶不安,对于事情毫无帮助。记住,你现在就是生活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

3.“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你也许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在你的工作单位,当你碰到领导或同事的时候,你向他们打招呼,可他们没反应,连笑一笑都没有。如果你因此而联想下去,心里嘀咕: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这个人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意见?对自己存有戒心吗?轻视自己吗?甚至会联想到他是不是敌视自己?其实,也许你没有料到,你向他打招呼的这个人,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正在想着家里面发生的事、或者什么不愉快的事,没有留神注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因此,不必因为他对你打招呼没作出反应,就想入非非。

胡乱猜想推测是毫无意义的。很多心理上的纠纷和障碍,往往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所造成的。你可不要庸人自扰啊!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现代化社会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人们忙忙碌碌地整天里想着的,就是怎样做好工作,怎样考出好成绩,怎样搞好和领导与同事的关系等。绞尽脑汁,耗尽脑力,因而往往容易忽视或者没有心思去观赏美景,聆听悦耳的音乐等。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比起思考本身更为重要。没有感受就无从思考;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而且,人终非是一台计算机,不能白天黑夜地在那里总是计算个没完。人也不是机器,人需要用感受来滋润自己的心田。

直觉思维是人的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品质,但是,由于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就往往被忽略了。可怕的后果将是使人们变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机器。

5.“也要输进不愉快的情感”

人们通常都希望有高兴的快乐的等愉快情感,而不愿意接受那些忧郁的悲哀的凄凉的等不愉快情感。但是这却不是正确的态度,因为有高兴,就必然地会有悲哀;相反地,有悲哀也就会有高兴。愉快和不愉快,不仅是相对而言,同时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转化着的。因此,正确的态度是:首先,应该认识到,既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情绪;其次,要有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如果一个人成年累月,总是愉快、兴奋,那反而是失常的现象,也许说不定患有躁狂症。

6.“不要先判断,先要发表意见”

人们往往容易在别人稍有差错或者失败的时候,就立刻下结论,讥讽别人能力差或者“笨蛋”等。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人们的判断经常是错误的。因此,你的任务首先是充分表现自己的观感或情绪,把你的意见充分地表达出来。

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的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与苦闷。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比如,在宗教上树什么教祖,成为什么教派的狂热信徒等,这都不好。在现代化社会里,新兴的宗教最容易出现什么教祖,教徒们把他的一言一行都认为是“金口玉言”,狂热地、无条件地信奉他和遵守他。现代化社会里,有很多变相的权威和偶像,它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比如,学历、资格等。格式塔疗法对这些一概持否定的态度。

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

8.“我就是我”

不要说什么:我如果是某某人那该多好,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会成功,等等。你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努力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胜任潜能。既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想入非非,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最后的目标和信念应该是:“我就是我自己”,比、学、赶、超过我自己。

格式塔心理疗法的这个第8条原则,使人不由地想起日本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里面的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他曾屡屡教导一代武林高手姿三四郎说:“悟性就在你的脚下!”我们可以把老和尚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理解成为:你就是你自己,你应该脚踏实地地从我做起,去掉万般千种的担忧、顾虑、嫉妒、羡慕等无谓的烦恼,面壁苦练过硬的本领,最终必获成功。

9.“要对自己负责”

人们往往容易逃避责任。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为自己的家庭环境不好呀,学校不好呀;工作不好,会推诿说领导不力呀,条件太差呀,等等。把自己的过错、失败都推到客观原因上。格式塔疗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自己对自己要负责任。

“大笑”心理疗法

当你听到“笑疗法”这个名称时,你也许会感到我们讲的“心理疗法”,越讲越“神”了。笑,难道也可以“医治”疾病吗?先请你听一段真人真事。

一、“笑”的治疗原理

1979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叫做《笑有益于血液——幽默的医疗作用》的通俗著作,作者是美国医生雷蒙德·穆迪。他在这本书里讲道:一个名字叫做诺曼·卡曾斯的美国记者,突然得了缺乏胶原的病(“胶原”是结缔纤维的主要构成物,这位记者由于器官结缔纤维严重损伤,因而行动艰难)。

当他接到医院的“没有治愈的希望”通知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吓倒。他借来了大量的幽默喜剧录像影片,每天在家里放映欣赏。先是10分钟的大笑,感到有镇痛的作用,疼痛缓和一些,可以睡上两个小时;后来他索性看上几个小时,大笑几个小时。经过几个礼拜后,他的病非但没有恶化的迹象,反而有了显著的好转,经过10年后,这位记者的身体依然很好。

笑,开心的大笑,在这位患重病的记者身上显示了神奇般的力量。那么这种威力来自何处呢?简单说来,就是这位记者每笑一次,他的横膈膜就大约蠕动18次,而在他微笑时,蠕动的程度要略小一些。乐观和愉快使他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了协调作用,使他的内分泌稳定,免疫力增强,从而控制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发作。

如果这位记者在确诊他患了胶原性疾病这种不治之症后,陷进了深深的忧郁、悲哀和绝望深渊里,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他身体的免疫反应会被抑制住,他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这两种细胞都有抗病的机能)的产生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不仅仅不能减弱他的病症,反而会增进他的病变。

二、抑郁致癌

国外学者已经研究证实,“忧郁、失望、悲哀是癌症发生的前兆”。有人曾对100名白血病人、淋巴瘤病人进行了回顾研究,发现癌症发生前的1年左右,大部分病人有过个人或家庭不幸遭遇的经历。其实,我国医学中早就有过“郁结伤脾,肌肉消薄与外邪相搏而成肉瘤”的理论,这讲的也就是国外现在才发现和证实了的“新”理论。这些新科学理论的主要依据就是:悲哀之所以会使人致癌,就是因为悲哀可以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影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功能,于是妨碍了及时地抑制和消灭癌细胞。

国外还有一个试验证实,很多种疼痛是由于肌肉所造成的,或者是因为肌肉紧张而加剧起来。这种情况,往往连忍受病疼的人自己也忽略了。比如说,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的头痛,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有些人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于是他在不知不觉间,头和脖子的肌肉就会紧张僵硬起来,紧跟着头也就疼起来了。

如果运用大笑的疗法,情况就会正好相反:笑能使肌肉的紧张程度缓和,疼痛也就跟着减轻或消失掉。因此,你应该放松肌肉。那么,怎样放松肌肉呢?你可以笑,大笑,因为笑的时候,肌肉就会放松。

当然,并不是鼓励人们为了笑而笑,这样的笑不是发自内心感受,不会触动情感神经,也就不会收到应有的疗效。但是,建议人们养成笑的习惯,用笑的表现来诱发出你的快乐与希望。正如你总是紧皱眉头,会诱发出你的郁闷那样,你若是能够养成平日里总是保持舒展眉头的习惯,也许多少会有助于你驱散愁雾。

三、快乐者健康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可以经常看到,凡是性格幽默风趣的人,大部分是快乐的人、充满希望的人。他们对待一件不顺心的事,往往一笑置之、不以为意;他们会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地把事情办好。而那些性格过于拘谨的人,却会因碰到不顺心的事情而烦恼、愤懑,闷闷不乐;有的甚至总是记住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唉声叹气,自怨自咎。幽默的人,会笑的人,处在任何沮丧困苦的逆境中,都能将紧张情绪缓冲掉,而保持轻松的自信的心情,从而降低心理压力,缓和内心冲突,排除内心的抑郁,不至于因此而陷入不健康的心理困境中。

因此,有人将幽默、笑叫做“精神上的消毒剂”。这种说法并不过分。笑、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高兴和悲哀等不同情绪,对于身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说,当你悲哀忧愁的时候,多么好的美味佳肴也难以下咽,即使你勉强地吃下去,也会由于“气裹食”,感到胃里膨闷胀满,难以消化。这就是因为悲伤和忧愁,通过大脑影响了植物性神经的正常活动,产生了生理上或者病理上的改变。

人们为什么在沮丧忧虑时,食欲会减退呢?这是因为当你在沮丧忧虑的时候,你胃壁的血液量就会减少,使得胃黏膜变得苍白无力,胃液分泌也随着减少了。你在大怒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胃部空虚的饥饿感觉呢?这是因为你在激烈发火时,胃黏膜会充血,血液增加,胃的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大量增加。

同样的,如果你经常处在紧张状态下,那么,胃液会受情绪的影响,分泌过多,侵蚀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溃疡病了。由此可以看出,笑和幽默的对立面——悲哀、忧愁、沮丧、愤怒等消极的情感和情绪,无疑是“精神上的腐蚀剂”。这样一来,就更可以衬托显示出笑的积极作用了。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建议青年朋友每天看些、听些能使你开怀大笑,或者是耐人寻味的幽默的笑话、漫画、相声、喜剧、书籍、杂志等。总而言之,每天都要尽量去寻找笑料,纵情地笑、开怀地笑,使劲地大笑。因为这样的笑,能够使你的心、肺、膈、肝等内脏器官,得到短暂的运动锻炼活动;能够清除呼吸系统里的异物;能够加快血液循环;能够加速心脏的搏动;能够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这样,你的“五脏六腑”功能就会大大增强,从而也就增强了免疫的能力。另外,由于你的脏器功能的增强,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它可以激发你身体内部产生出一种天然的麻醉剂。于是就会帮助你减轻疼痛和不舒适的感觉,帮助你解除厌烦、懊丧、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研究幽默与笑的一位心理学家说:“笑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驱除疲劳、排除忧虑、解除烦恼、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又因为笑可以促进循环系统的功能,使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所以人在笑时面颊红润,容光焕发,眼睛明亮,显得格外年轻动人。”

四、“笑疗法”的运用

那么,作为“笑疗法”的笑,应该怎样笑法?

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感的力量和笑的表现,要看是由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感受了什么事物来决定的。因而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法,就不必拘泥于笑的方式。不过,作为心理疗法的笑,和美学家所说的笑是一种“艺术”、笑是一种“美”等,还不大相同。因为我们着眼于“疗效”,而不是去“欣赏”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