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惧怕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正常的态度,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对于每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不可免除的、正当需要的惧怕;因为这种惧怕对于身心的正常的、健康的发展是必要的。
但是,也还有和正常的惧怕相反的另外一种不正常的惧怕。这种惧怕是指怕一般正常人不怕的“怕”,以及怕一般正常人不那么怕的“怕”。这种正常人不怕、而有些人却怕的“怕”,正常人稍怕而有些人却怕得很厉害的“怕”,就是不正常的反常的惧怕。每个人都应当极力地设法消除这种不正常的惧怕心理,因为这种惧怕危害身心的正常的、健康的发展。我们这里要谈的“怎样消除惧怕心理”,主要就是谈怎样消除这种不正常的惧怕心理。
那么,应该怎样消除不正常的惧怕心理呢?这在前面已经涉及了一些。如像扩大知识面,增强信心,解放思想,加强学习,改变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下面,再进一步作一些补充和归纳:
1.实践疗法
消除惧怕心理的最有成效的治疗方法是“实践疗法”。实践疗法亦可称之为“行动疗法”。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心理攻力,要坚持在实践行动中消除你所怕的惧怕心理。比如说,你如果怕在大庭广众下讲话,那你就得下决心,坚持练习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本领;你想学会游泳,就只能在游泳中练会游泳,手持《游泳指导》一类书,在床上练游泳是练不会的;初学游泳喝几口水是免不了的,但却不要因怕喝水而放弃练习的机会,使自己不自觉地产生惧怕心理。
临床实践和生活经验都已证实,行动疗法比起“劝说脱离”惧怕的方法,要有效得多。因为行动疗法可以使人适应、习惯,比如,惊涛骇浪可以使旅客胆战心惊,但船长却处之坦然。
2.增长知识
有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保护,也会促使他们形成胆小怕事的惧怕心理。比如,父母对于子女离开自己,独自一个人出外旅游以至穿过马路或夜晚回家过迟等,总是放心不下,提心吊胆,唯恐他们会遇到什么危险、发生什么差错,于是对子女千叮咛、万嘱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年,他们在父母的这种态度、情绪的间接影响下,怎能勇敢起来而不养成惧怕的心理呢?
怎样消除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和训练而产生的惧怕心理呢?那就要依靠知识,因为很多惧怕,是由于人们对自己所惧怕的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识所引起的。因而,为了消除惧怕心理,就要增加和这些所惧怕的事物有关的知识。例如,当人们分析研究了有关地震的起因、规律以及预测、防备等基础知识后,人们对地震就不会在震前恐慌万状,在震时慌乱一团了。同样的,当人们分析研究了有关黑暗、旅游等的知识后,也就不会再盲目地、无根据地惧怕这些事物了。
这里,还须注意:一个人如果惧怕惯了,就往往会形成性格上过于胆怯和羞涩,从而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可能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学习和工作上,常常会表现得随大流,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而当他们逐渐地意识到惧怕和胆怯是造成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失败的成因时,也可能会养成一种“自我中心态度”,用来“克服”和“消除”他们的惧怕。具有“自我中心态度”的青少年,往往会表现为易于顶撞、冒犯和侵害他人。
3.“对症下药”
对于惧怕成性的人来说,可以从个人经历上追溯根源,查找在他(她)的既往生活史上,有无受惧怕刺激的经历。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追根挖底,查清原因后,可教导以有关知识,解除他(她)的惧怕心理;或者让他(她)参加实际活动,习惯于接触他(她)所认为的“有害刺激”,直到不再产生敏感或病态反应。这是解除惧怕心理的一个治本方法。
有一位见水就晕的“怪人”,他只能在专用的脸盆里放少半盆水洗脸或擦身,他从来不敢躺进有水的浴缸里或淋浴。后来,他谈起他童年的一段经历。
原来他童年时期在白洋淀旁的家乡,和隔壁一个他喜欢的女孩,曾经一块下河游泳,他不慎踩了一块苔石,冲进靠近漩涡的区域,几乎丧命,在女孩帮助下挣扎好久才得救。
他把这段往日不愉快的经历深埋在心底,认为是“毕生的奇耻大辱”,在喜欢的女孩面前丢尽了脸面,又和险些丧命的恐惧交织在一起,成为“复合的情绪”,也就是精神创伤体验的“症结”,于是慢慢地得了畏水的病态心理。经过几次和医生诚恳、坦率、信任的交谈后,他逐渐消除了惧怕心理,后来成为一名游泳健将。
这个事例说明,用心理疗法中的“打扫烟筒”的办法(也就是“排泄疏导法”),“对症下药”,使堵塞了的心理通道经过清扫后,畅通无阻,解掉他们心里的疙瘩,是可以治愈某些惧怕心理的。
已逝的意大利心理学家摸索,曾经询问过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你平生最怕的是什么?”
这位将军回答说:“我已70岁,一生大半时间都在战场上度过,出生入死地和敌人周旋,所遇危险不可历数,但都比不上我在某一次经过某一个深山的孤庙时所体验到的惧怕。因为我在幼儿时曾在这所庙里见到一具被杀的男尸,不久以后的一天因为我淘气,家中女仆人恐吓我,要把我和那具尸体一起关闭在这所庙里。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想不到还是这样地害怕!”
摸索所引用的这个实例有力地说明,治疗惧怕的心理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深入了解惧怕是由什么样的刺激因素所引起的。
另外,也说明了很多神经质的重大惧怕,往往可以探查出幼年时期有精神伤创的“症结”。那么,采用“寻根”的办法,协助他们追忆起在幼年期心理发育过程中,被潜抑在心底深处中的那些伤创体验,分析这些惧怕的性质,指明形成惧怕的原因很多是荒唐可笑的、没有什么意义的,因而是“不值得”惧怕,也就是说,完全没有必要惧怕的。经过这样的“医治”后,惧怕的心理就可以逐渐地消除了。
“抗拒心理”与“攻击行为”是怎么回事?
一、“反对派”的成因
“抗拒心理”和“攻击行为”是社会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都关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日常生活里,有些人被叫做“反对派”,或者他们自己干脆就以“反对派”自居。他们的抗拒心理比较严重,几乎成为“反对癖”,无论对什么事或什么人,都表现出抗拒的行为。这种人往往具有下列一些特点: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固执己见,振振有词;不能和别人合作,干什么事都别别扭扭;事情还没有做,意见就一大堆;谁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反对谁;只能听奉承吹捧他的话,而听不得反对他的正确意见或善言劝告,等等。
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社会心理学认为,所谓“抗拒心理”是一种失常心理,它是用抵抗、反对集体或者别人对自己的一切要求、指令的形式,来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维护自己的个人尊严、面子。有抗拒心理的人,当他的需要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对阻碍他的人、阻碍他的需要不能实现的规章制度和周围环境等,产生攻击的行为。比如说,他们往往用摔坏器皿、脚踢桌椅、重重关门等行为来发泄攻击情绪。有些人没有这样做,但是愤怒、敌意和破坏的情绪却长期地积压在心头,没有发泄出去,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进一步地心理失常,并会用社会所不允许的、人们不能接受的方式,把他们的抗拒心理表现为攻击行为(例如打架、破坏工具等)。
二、逆反心理
西方《青年心理学》一类书籍,大讲特讲“逆反心理”,并认为逆反心理是青年人心理的一个特征。青年人的逆反心理,有些是由于好奇心所形成的。比如,专门爱看受到批评或批判的作品、影片、电视片等,他们辗转相传、争相传阅。我认为这种出自好奇心理的逆反心理,不能和抗拒心理与攻击行为等同看待。但是,在青年人中也确实有少数一些人,总是爱“唱反调”、“对着干”,喜欢充当“反派角色”。有些人甚至走向极端,充当与众不同的“英雄好汉”角色。这就是不正常的抗拒心理了。
对于这些青年,需要诱导他们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来排泄攻击性情绪;帮助他们把攻击性情绪转化为竞赛性的、奋勉性的和觉醒性的意念。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消极有害的攻击情绪,变为建设性的积极心理活动了。
三、攻击行为
至于“攻击”,它是愤怒情绪的一种表现。所谓“攻击行为”就是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往往会立即表现出种种反应当中的一个明显的反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区分为2类:
1.直接攻击
有谁敢于“虎口夺食”吗?我想人们不仅不敢从虎嘴里夺去它正在吃的肉食;就是一条狗正在啃骨头,也不大敢轻易地去夺取吧。因为谁如果这样做,谁就会遭到“护食”者的直接攻击。人类也有种种攻击,只不过比起一般动物来更加复杂罢了。敌我双方“狭路相逢”,你若是挡住对方的去路,他必定会向你发动攻击,这是最明显、最直接的攻击方式。在平日里,当我们遭受到挫折的时候,不一定采取打斗的方式,也许是口头的咒骂、书面的诋毁,甚至用怒目而视的面部表情,以至紧握拳头的手势、动作等方式,来表示我们的愤怒情绪。至于有个别的人失去理智地开车乱撞人,以至用机枪扫射人等凶杀性质的攻击行为,那就是属于极端严重的事例了。
直接攻击属于一种低级形式的抗拒心理表现,正像在幼儿时期,被一块石头绊倒后,哇哇大哭,反过来再去用脚踢这块石头,进行“报复”那样,对构成挫折的物(或人)直接地、立即地进行反应。但是在成年人的社会里,这种直接的、立即的攻击方式,通常是被社会、集体所不容许,会遭到大众舆论否定、反对和谴责;同时,这种做法,也常常是“于事无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在现实社会里,当个人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出现变相的攻击方式。
2.间接攻击
又可以叫做“变相攻击”或“转向攻击”。比如,有些人被领导批评后,回到家里会把玻璃杯摔个粉碎,发泄心中的愤怒;有些人白天工作不顺心,人事纠纷搞得他头昏脑涨,晚上回到家里,会“迁怒”于妻儿老少,把他们当做发泄心头怒火的“撒气筒”。像这样一些表现就属于间接攻击。通常,在遇到下面这2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用间接攻击:
①理智上认识到对某人不能直接攻击的时候,就会把愤怒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社会心理学认为,这种情况常常是慑于对方的权势,敢怒不敢言,不敢直接攻击;或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攻击。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情况,由于挫折而产生的愤怒并没有消失,于是就会变着法儿地迁怒于别人和别的事情上。
②心情不佳,陷入所谓“莫名的烦恼”的时候,也容易采用间接攻击。攻击的对象不明显,挫折的来源也不明确,甚至当事者自己也不知该如何攻击是好的时候,往往会采用间接攻击。
3.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经常不断地遭受某些小挫折积累的结果。这些小挫折很可能是来自心理上的愤懑不平,或者来自生理上的内分泌失常,或某些慢性疾病的痛苦折磨。虽说挫折不算是激烈的、严重的、“狂风暴雨”式的,但是日积月累,郁集在胸,愤愤不平。因而会常常表现为闹个小别扭、发个小脾气,噘着嘴巴、皱着眉头,嘟嘟囔囔、骂骂咧咧,不听话、不合作,而且常常会把愤怒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或者发泄在别的事情上。
成为间接攻击对象的人,值得深表同情。他们是些无辜的人,代人受过,被人泄怒,心理学上把这类人叫做“替罪羔羊”。为了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友爱相处、团结协作,他们忍受了这一切,默默地作出了牺牲和贡献。这些人是很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