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奥特·阿伦森
发现人际吸引的交互性
“投桃报李”,这种心理体验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交互原则,来平衡彼此间的情感,协调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其大意是: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请了8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者,将他们分成四组,其中一位被试者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亦即假被试者,研究者安排这名假被试者担当这些被试者们的临时负责人。在每次实验的休息时间,这名助手都会离开被试者们,到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向其汇报情况,其中会谈到对其他被试者的印象和评价,被试者们的休息室与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虽然两人压低声音谈话,但是实验以巧妙的安排,让被试者们每次都能清楚地听到别人怎样评价自己。每组被试者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有关对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
第一组为褒扬组,被试者始终得到好的评价,假被试者从一开始就用欣赏的语气说他们如何如何好,他如何如何喜欢他们;第二组为贬抑组,假被试者从开始至终都对他们持否定态度;第i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优点;
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缺点。
当四组被试者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从0到10的量表上作答。结果发现,喜欢程度的平均分:第一组的得分是6.42,第二组为2.52,第三组为7.67,第四组为0.87。
阿伦森认为,前两组的表现说明了人际吸引中的“交互性原则”,即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对此,心理学家霍曼斯进一步发现和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
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去接近。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和厌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所持的观点,被西方看作伦理道德的黄金原则或基本内容。确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拿去给别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许多矛盾冲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实验数据说明,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阿伦森则幽默地称之为“对婚姻不忠定律”,意指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因为后者在日久天长的岁月中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而前者由淡漠突然转向赞许,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所以说,人们的这一心理倾向中潜伏着对爱情不忠的可能性。
心灵智慧点滴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友情是一种互惠互和的关系,这是友情的基础所在。所以,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微笑,你就要先给别人一个微笑。不要一心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因为事实上别人并没有任何义务。首先要求自己去接纳、肯定、支持你周围的人,你就会收获他们对你的喜欢与尊重。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有心计,他并没有做什么事情,给你什么恩惠,却变着法子叫你对他感恩戴德。也有些人对这一心理效应还不甚明了,更不能做到自觉运用,做事虽然费力却不讨好。
人物志
埃里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lqSon,1932一),美国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认知失调、人际吸引等,当代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是第一个在研究、教学和写作三个方面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最高奖的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