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阿什
解释从众心理的成因
假如,你与一群人在一起,这些人是你的朋友或同事等,他们正在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你很快发现,在这个群体中,其他人观点一致,而唯独你的观点与别人相反。当他们询问你的意见时,你会怎么做呢?是坚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还是选择和群体保持一致,即使你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还有可能你会完全回避这个问题?
当心理学家谈到从众性时,他们指的是当某一个体成为某个团体的成员时,其行为常追随团体的某种行为模式。通常,这种团体对其成员行为的不成文的规定及约束被称为“社会规范”。
阿什想力图了解从众的需要对我们的行为到底有多大影响力。虽然从众这个概念经常会涉及一些笼统模糊含混的概念,如态度、伦理、道德和信仰体系等,但作为认知心理学家,阿什选择了“知觉从众”这个较为清晰的形式作为切人点,通过一个简单的视觉比较任务来检验从众行为。
视觉材料由两张卡片组成,其中一张上画有3条不同长度的垂直线(称为比较线),另外一张卡片上画有l条垂直线(称为标准线),其长度与前一张卡片中3条线中的1条相等长,而与另外两条明显不等。接下来,自愿参加“视知觉研究”的一名被试者按照约定准时到达了实验室,发现其他七名被试者(都是阿什安排好的助手)已经坐成一排。他坐在这一排的最后一个空位上。主持实验的人拿出两张卡片,要求被试者判断3条比较线中的哪一条与标准线的长度相等。被试者观察了一下卡片,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回答。然后主试者要求其他人回答同样的问题。每个被试者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接下来,主试者更换了卡片,又进行同样的过程。毫无问题,真被试者与其他人一样,又一次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在第_一轮测试中,奇怪的事发生了:主试呈现卡片后,那七名假被试者回答这一问题时,都选择了错误的答案,而且他们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错误线条。现在,轮到真正的被试者作答了,他开始犹豫了,现在他必须做出决定,是继续坚持显而易见的正确观点,还是顺从其他人的意见。
实验结果是,约有75%的人至少一次与团体内的人保持一致。综合所有实验结果,被试者服从于团体,做出错误回答的次数约占_一分之一。
阿什相信,线条的长度是可以准确判断的,因为如果主试者要求每名被试者单独写下他们对线条比较问题的判断,则被试者的正确率为98%。
阿什又在同样的实验上作了微小的变动,他对七名助手的回答进行改变,使其中一名助手在实验条件下给出正确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有5%的被试者同意团体的一致性意见。很明显,只需要一个同盟者,人们就能“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6~7人的团体具有最强的从众效应压力。当团体规模超出这个数字时,从众效应的水平不再增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降低。阿什认为,也许随着团体成员数量的增多,人们开始怀疑其他成员是有目的地影响了自己的行为,并开始抵抗这种显而易见的压力。
还有一些研究证明,个体越为某一团体所吸引,对这个团体越有归属感,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顺应该团体的态度与行为。如果他喜欢某个团体而且觉得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那么他顺应于该团体的倾向性将是非常强烈的,同时也有抵抗团体外从众压力的能力。
心灵智慧点滴
有时候,从众性对于我们的行为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这种力量在某些时候会使我们做出一些与我们的态度、伦理、道德相冲突的事情来。而且文化对人们从众行为的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中所进行的从众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里,社会群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人们的从众行为也远远多于具有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的人民。
抛开文化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常人最好是既从众又独立的,也就是既不怪异、不叛逆,又有个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