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7214400000010

第10章 整体大于局部

马克斯·韦特海默

发现似动现象

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点,会看到它来回飘动,心理学家称之为自主运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只觉得月亮在“静止”的云朵后徐徐移动,这种运动是由实际飘动的云朵诱发产生的,因而叫诱发运动。在注视倾泻而下的瀑布以后,如果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田野,人们会觉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飞升,这叫运动后效。在所有这些场合,人们看到的运动都不是物体的真正移动,所以统称为“似动现象(Apparent motion)”。

1912年,德国实验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用实验方法揭示了似动现象的奥秘。他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同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后投射这两条线间隔时间很长(如200毫秒),被试者看到的是两条先后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线出现的时距很短(如30毫秒),这时被试者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光线。可是,如果在两条线出现之间有一最适应的时间间隔(例如60毫秒),这时被试者实际看到的光线则是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

为了解释似动现象,韦特海默曾提出脑历程的交互影响的场论,认为脑内有一中心位置受了刺激时,就有神经波传播出去,像投石于水时所引起的涟漪一样。假设a点和邻近的b点先后受了刺激,则a和b之间产生了“短路”。如果a点传出的涟漪达到最高峰,而有类似的兴奋圈恰恰从h点来到,神经历程的方向便决定于a先到达的这个事实。a、h两点越接近,似动历程产生的条件便越加有利,而这个历程就是一个特殊整体。

韦特海默认为,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若干不动的感觉元素的集合。他进而推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的,因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又决定各个部分的。这是完形心理学派,又称为“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建立的起点。

Gestalt这个词在德语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形状或形式的意思,也就是指物体的性质;另一种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类对于任何视觉图像的认知,都是一种经过知觉系统组织后的形态与轮廓,而并非所有各自独立部分的集合。

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一幅图画或一张摄影作品时,画面里的每一个部分形成了各自独立之视觉元素,如果想让观者留下深刻的视觉认知,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彼此产生某种形式之关联。

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刺激是孤立出现的。我们知觉的对象,几乎总是被其他刺激所围绕。因而,各种知觉组织方式很可能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认知系统如何把原本各自独立的局部信息串联整合成一个整体概念,正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主要的研究课题。

虽然完形学派的发展历史很短,但是它对于人类视觉的整体性问题,曾经有十分独特而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视觉认知有很大的贡献。

可惜的是,完形心理学的学说与假设很难经由科学的实验加以验证,由于后继者少,终于日渐式微。

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对似动与真正运动的关系、似动的机制、似动中图形因素与运动因素的相互关系、似动的深度效应等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对揭示人们怎样从周围环境中拾取运动的信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心灵智慧点滴

我们所知觉的东西,是与以往已发生的事情或同时发生的其他事情相关联的。比如一幅画,其中某种颜色的鲜明性,是根据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即根据周围的色彩与图案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本身固有的特性来确定的。同样的灰颜色,在一幅画面明亮的图画中可能显得比较暗,而在一幅颜色阴暗的画面中则可能是属比较明亮的部分。错觉就是这样出现的。

电影的发明也是利用了似动现象。影片的一幅幅静态画格,以每秒16格或24格的速度连续呈现,就会产生似动和深度感的幻觉,这不仅是由于生理的视觉暂留现象,而且还有赖于把影像组织成更高层次的动作整体的特殊的内心体验,是大脑的积极参与认同的结果。

人物志

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术语是他首创的。1904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受聘为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论著有《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创造性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