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7206200000018

第18章 学会造势:让好人脉主动找你(5)

有一次,在见到一位任何时候都很有气势的企业家的时候,我实在没忍住,我问他:“您是如何保持这么好的精神状态的?”

他笑了笑,问我:“你觉得我的精神状态好吗?”

我说:“当然了。”

说完,我就有点后悔,我分明看到他眼神很明亮,但是眼睛里明显有红红的血丝。

他说:“我已经连续一周没睡过超过五小时的觉了。”

我说:“那您有什么好的精力接待这么多人?”

他笑了笑,说:“一个人必须要有好的势头。因为人很奇怪,当你精神萎靡的时候,别人仿佛觉得不批评你几句都不行。相反,你精神抖擞的时候,别人一接触你,就会愿意接受你。我们没必要非要养尊处优,才有好的精神状态。创业公司就该如此,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身体状态。”

听完他的话,我很有感触,也许我见他之前,准备的那些问题都没有太大的用处了,因为我的疲劳让他不会打起精神回答我的问题,反而他的神采奕奕,让我的思维跟着他跑了起来。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这个案例同样很有作用,我们现在常常感觉自己一直在吃苦,其实未必是真的吃苦,往往是看到别人吃螃蟹,我们一看自己碗里只有青菜,就觉得是在吃苦,实际上离真正的“苦”很远。

不必总觉得要让身体恢复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一个良好的状态。你可以今天不见某个人,但是到了你们相约见面的时候,你就应该带着好的精神状态一起上路。

用钱买你未来需要的东西

讲一个歪打正着的个人经历。

也是很久远的时代,我刚在北京发展。老家来了一位校友,校友带了很多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同乡,想来北京找点活儿干。

他当时找到我,我问了一圈人,的确是帮不上什么忙。

我内心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就带他们去一家特有名的餐厅吃招牌菜。

当时花了不少钱,结账时,大家没想到这么多,都不想让我一个人掏钱,于是纷纷表示愿意自己出钱付账。

我实在不忍心他们不赚钱却要花钱,于是就赶紧说:“不用担心我,我认识这家店的老板……”后面的话我就不肯说了。

大家听了,马上就不争抢着付账了,这也是我愿意看到的情形。

其实我的确见过这家店的老板一两面,不过不熟,所以我也没有说后面的话,但是大家以为我可能有关系、能打折,或者少花钱。

告诉大家,那一顿饭,基本上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后来的半个月,我都是在很窘迫的状况下度过的。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有的老乡回老家之后,不但描述了我的盛情款待,重要的是,还讲了我如何有本事,与大餐厅的老板都如何熟悉,如何吃饭都不用花钱……

就这样,有个生意人通过这些描述找到了我,问能否介绍他与这家餐厅的老板认识一下。

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上,没想到很顺利地把老板约了出来。更妙的是,两个人的生意居然谈成了。此后,我就真的成了这家餐厅的贵宾,吃饭真的可以打折了。

这个事情在我的经历中算不得大事,却让我很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人该如何使用自己的钱,去给自己铺未来的路。

花一部分小钱为你造势投资,可以得到未来的大回报。

投资在哪里,回报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有的投资投出去,未必能很快看到效果。

的确得承认,很多东西的确没有那么快得到,因为好的东西往往需要等。

我常常见有的年轻人买大件昂贵的生活物品的时候,眉头都不皱一下,但是遇到买书之类的小事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犹豫,还有的人干脆只借别人的书看。

你不愿意花钱,通常意味着你不愿意对这件事情投资。

比如,看书是投资自己的头脑,但是不愿意花钱买书,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你不想把钱花在这里,这就容易让你读书的效果变差。

书并非“非借不能读也”,每件事情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再比如,你不愿意花钱在你的服装上。这有可能意味着你对自己个人形象不在乎,也意味着你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更不在乎为什么机会一步步远离你。

其实,买件好的衣服,能让你有既舒服又有品位的形象,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也并不亏,比如以前只花50元买一双鞋,如果经常穿,以50元的价值来衡量这双鞋的质量,这双鞋大概能穿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花钱买了双质量更好、更贵的,如果按一年来算,鞋子的价值也相应增加到6倍,也就是300元一双。如果一次花300元买一双可以穿一年的鞋子,关键是300元的鞋子穿起来肯定比50元的鞋子舒服,还有可能给你招来品位相当的优秀人脉。

每个人都不傻,都会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很少有哪一个牛人,在不花费金钱和精力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好人脉。

你来决定你的钱应该花在哪里,就花在那里,坚持下去,那就一定会有效果。

也许你的回报未必以你想象的方式,也未必以你设计的方式得到,但是每件你做的事情,最终都会回馈到你身上。

一句话回味

见一个人之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还包括,准备好你最好的身体状态。

爱惜羽毛,有的事情要听不见

做大事还是赚小钱

人脉有时候如同一个工具,工具本身不存在什么感情色彩,要看使用的人怎么用它、会不会用它。

你要用人脉做大事,还是用它来赚小钱,没有对错,只取决于自己的心有多大。

如果你有一颗大的心,就不要快速使用人脉赚小钱。

有的人真的会在认识一些关键人物的时候,一起吃了一次饭,就提一些要求,事情不成,还会令人生厌。

别人不是办不了,而是你这样急迫的态度让人排斥,如果有人不知分寸让你办了一件事情,你帮他办成了,下次再有事找你,你办还是不办?

这个道理像银行的零存整取业务,需要持久地存储,将来才能从中取出钱。

无论你在社会上处于哪个位置,都应该爱惜羽毛,求人办事的时候,你不要不知进退,让自己被人看低到尘埃里去。能为人办事的时候,你也不要大包大揽,损伤了自己的声誉。

不但大事如此,就是小事上,也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

有一次,我陪同一个领导参观他的公司。有一位主管过来对他说:“李总,我想单独与您说几句话。”似乎有什么不好说的事情需要探讨。

李总马上严肃地对他说:“你下次不要给我来这套,我正接待客人,没什么神秘的事,你大大方方说就行了!”

后来这位主管说了事情,说的真的是一件非常小的不值得躲起来说的事情。

我不禁佩服李总的态度,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他躲起来说,他的形象瞬间就会变得不那么高大了。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的形象不可被小事破坏。

当你拥有一定的社会能量的时候,更要维护自己的形象。有可能别人用利益来试探你对一些事情的态度,此时不可敏感、敏锐地回应,要保持自己的高姿态,对于一些不该办的事情,要完全关闭自己的耳朵。这样,你什么都没有听见,别人下次就明白不该说的话不能在你面前说。

守住自己不掉价

对于一个处于上升期的人来说,成熟的为人处世态度是工作能力的一部分。

老高是一名老员工,好不容易有个升职的机会,他成为该部门的主管,他一心想做出一番成绩,也想对手下员工好,让大家抱团作战。

有一次,他部门新来的员工小丽气冲冲地找老高告状,说业务部门的老王交给她的统计表格无法使用,她去找老王让他重做表格,被老王抢白了一番,老王坚决不配合工作。

老高刚升任部门主管,一看小丽气冲冲,眼圈还红红的样子,当然很生气,于是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就去找老王理论。

没想到老王一看老高来了,还没等老高开口说话,就站起来准备好一副战斗的状态。果然,老高一开口提到统计表,老王立马就发火了:“我天天工作这么多,我没空一次次地给你们做统计表。”

老高生气地说:“这是必须做的事。”

“必须”这个词立即把老王激怒了,老王说:“什么叫必须,你是谁啊,你是我的领导吗?你给我发工资啊,我就是不做了,你爱找谁找谁去!”

老高与老王大动干戈吵了一架。

一件本来不大的事情,成了一件不小的事!

原本理直气壮的老高在大家眼里成了最没有道理的人,因为他不是老王的领导,他的确没有资格直接对老王发号施令。

老高不爱惜羽毛,硬要掺和两个下属的争执,让自己出力不讨好。毕竟,领导就应该有领导做事的方法,他可以保护自己的下属,却没有必要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强出头,毕竟他如果丢了面子,他的整个团队士气就会受影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他应该给老高的领导打电话,哪怕私下说几句好话,强调自己需要对方的配合,也不会丢掉自己的体面,把小争端化为无形。

想想看,如果老王的领导找老王,安排他做好统计表的工作,老王纵然抵触,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是为什么呢?

做统计表这种配合其他部门工作、出力不讨好的活,领导安排他做了,有可能在本部门出现其他类似情况的时候,领导会再找其他人做,或者即使领导没有其他安排,还是让他做,他得到本部门领导的好感,这对自己的工作是有好处的。而老高并不是他的领导,因为老高给不了自己任何好处,还试图居高临下压制自己,这当然要引起他的愤怒了。

利益永远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要学会守住自己,当自己给不了别人利益诱惑的时候,就要审时度势去做事,不可情绪化地做冲动的事,到头来伤人伤己。

不卑不亢是一种技能

不卑不亢的这种态度很难得,因为人的本能中有趋利避害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