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7206200000011

第11章 通晓人性:把人脉用在刀刃上(4)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人脉广,更为宝贵的是,他不但认识一批社会名流,还能够发现周围普通人的优点。他曾经说起,很多年前,他看到一个实习生使用QQ,他就让实习生教他如何使用,后来,他看到有人用MSN,他也赶紧再学习一下。不但工作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他家附近约见喝咖啡,他总能受到善意的接待。

就这样,他给人的感觉是能够和别人“生活在一起”,与某个圈子的人聊限量版的鞋子、聊红酒,也能够与某个普通人聊如何节约、如何理财。

而这不需要耗费他太多的精力,只是植入“与别人生活在一起”这个意识,生活中留一点儿心而已。

一句话回味

一纸一笔可以涂鸦,一纸一笔也可以写下一个伟大的规划书,要看你想用它干吗。人脉也是如此,别人帮你做什么,先看你想让他做多大的事!

不靠认识谁,看我能供应什么

见到比尔·盖茨,你也要有话题

如果我们有机会结识一些非常厉害的人物,我们要学会制造话题,不然好机会就会白白从我们手上溜走。

如果你会制造话题,他就会关注你。我们现在就来作个假设,你遇到了他,你觉得自己说什么,会让他关注到你呢?

你吹嘘自己有多少资产,恐怕他头都不会转一下,你说自己认识多少名人,他也会无动于衷。试想,什么是他关心的呢?

记住,人们最关心、最看重的永远是自己。别人在你面前说起曾经讲过的故事,你听第二遍就烦了,但你讲自己的故事,讲一百遍都不烦。

见到比尔?盖茨,你应该主动聊微软的产品,向他描述一个用户最亲身的体验。

如果你是白领,你在他眼中代表了部分白领对微软的认识。如果你是大学生,你代表了部分大学生的认识。

任何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是需要你用心发现。

很多能力强悍、做“快消品”销售的人,那真的是,随便去个公共场合,他都能结交个陌生人,因势利导推销自己的产品。

讲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案例:

一家刚开张不久的饭店,老板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经常主动陪来吃饭的客人聊天。

有一位客人显然吃得很满意,总是赞叹菜品的独创性。这时,显然他也不忙,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老板过来与他聊天,客人说:“您对菜品的精心,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

老板高兴之余,对他也有了些兴趣。于是问他:“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客人说:“我做汽车行业,在工作中只重视车的性能要够好,还有价格的合理性,忽视了很多沟通上的问题。例如,介绍车的时候,太中规中矩了。”

老板听完后,对他的话题更感兴趣了,就和他聊了车的话题,聊了一刻钟。走的时候,这位客人留下了自己的名片,老板也非常高兴地说起过些天正巧要带一个朋友去看车。

其实,中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人情味浓厚,人们都希望找认识的人谈事情。

你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一个人,就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

让自己放松下来,别人才会靠过来

你放松,对方就感觉放松,就会愿意和你待在一起。

有的人总是自己放不开,无形中就损伤了其他人,因为一个人自己放不开,给他人提供的也将是紧张与不安。

小丁是个心地不错的人,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心地好,可是却都不愿意与她走近。

每当她有一段感情,自己总是处理不好的时候,她都会不设防地询问周围人的意见。例如,她会因为对方买了一个她不太喜欢的东西而生气,只要周围人一说:“你不太投入这段感情,所以不用介意这件事。”

她听后马上说:“我怎么不投入了?我不喜欢他,能请假陪他去医院,能大周末陪他去看电影?……”

大家发现说错话了,就会话锋一转说:“那也许是他没有那么喜欢你,所以不知道你喜欢什么……”

她也会立即反驳:“他怎么不喜欢我了?他追求了我整整一年,只要我一声令下,他可以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陪我……”

小丁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比如,领导偶尔批评她几句,周围人准备安慰她几句,例如有人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很努力了。”

她可能马上就跟一句:“努力有什么用,我赚的没你多,没你有钱……”

大家聊到农村的生活,没有任何贬义色彩地讲农村生活的时候,她也会冷不丁来上一句:“农村怎么了,我就是农村的。”

每当她遇到问题的时候,听到她说这样的话,所有人的好心情就立即被吹到了爪哇岛,觉得她人际关系差是自找的。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你为周围的氛围提供什么样的空气,就在为自己创造什么样的运气!

你的积极带动一切积极

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摩擦和碰撞。

很多脆弱的人,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甚至阻断了自己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这是不可取的,但如果一个人与他人交际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不愉快的经历,要怎样克制自己在以后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被以往的“阴影”影响呢?

之所以放不开、不能好好地接受别人,是因为负面的情绪在影响着你。如果你能用积极的情绪看待别人,你的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把别人也带到积极的状态里。

例如,以前一个朋友答应给你快递一份你需要的材料,但是后来他没有,因为他完全忘记了这件事情。为此你很不愉快,虽然维持了表面的礼貌与原谅,但实际上,你在心里放下了这位朋友。

现在,你又需要你的同事帮你带一份资料来公司。他没有带,你可能就回想起以往的事情,认为同事不够重视你,分明就是故意的。

事实也许并非你认为的那样。有时候,我们会吝惜把善意的想象留给别人,从而让自己作茧自缚,把别人的某个行为想象成自私自利或是故意的。当并不确定事件具体发生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千万不可以旧有的经验取代理性的思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学者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例如:描述一段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如一位妇女偷拿同事的钱、一位父亲大声呵斥孩子、一个邻居结账时在你前面插队等),然后让受试人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很少有人会想,也许那些人有苦衷,而是认为他们就是恶意要这么做的。

正因为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更要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不要随意让过往影响现在,从而断开了你与未来的美好链接。

相信我,无论你和看起来多么简单的人相处,当他犯了错时,你表面上敷衍的原谅,他一定能感觉到。同样,你从内心开始的体谅,他也会感觉到。

有一位名为保罗?艾克曼的学者,他研究人们的面部表情和情绪长达30年之久。他也是如此总结,当人们试图掩饰内心的真实感受,假扮另外一种情绪时,虚假表情使用的面部肌肉和真实流露的表情有所不同。例如,欢乐带来的真实笑容会牵动眼部周围的肌肉,而虚伪做作的笑容不会牵动这些肌肉。

一句话回味

你为周围的氛围提供什么样的空气,就在为自己创造什么样的运气!

自我尊重不露怯

拿捏进退,守护自己的威信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很好的发展,只有品德高尚、是个好人,那还不够,他还要有威信才能服人。

我在多处强调,人脉好和人缘好是两回事。从威信这个层面来说,人脉好的人更有威信,才能更容易地把人际交往的力量转化为生产力。

例如,有的人待人非常好,没有什么架子,大家与他聊什么都很聊得来,他也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别人。可是问题在于,大家沟通的层面仅仅是聊普通的事情,万一别人出现了人生选择上的困难或者不好处理的问题,他就不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人就仅仅是闲聊的好友,而通常不会被人们当作宝贵的人脉。

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即将结束艰辛旅程的赵辛楣说,“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交朋友……”方鸿渐便问赵辛楣如何看他。赵辛楣说了一句特别耐人寻味的话—“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这句话深刻揭露了“对人有用”的重要性。

还有的人,多数情况下,只交流工作经验,讨论业务知识,大家对他的私人世界了解得并不多。但是当大家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就会想主动与他交流,因为他抓得住问题的本质,很有威信。

每个人都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威信,让自己成为那种别人觉得是可靠傍的人物。

老陆是个脾气火暴的人,发生一些让他不高兴的事的时候,他是能拍桌子骂人的那种领导。按说现在的人才竞争如此激烈,人们的选择很多,他手下的员工大可不必在这样一个火暴脾气的领导手下跟着“受罪”。

可有意思的是,老陆手下的员工偏偏是一批“死忠”。有时候聊天聊到老陆,大家对老陆的评价就是老陆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粗中有细。他关上门可以大声批评自己人,但是出了门谁要是欺负他带的员工,他就敢去和别人拼了。跟着这样的领导有前途。

这样的情况下,他手下的员工有时候脾气也没有那么好。

在一次与其他公司的合作过程中,他的员工与合作公司的某个领导起了争执,对方公司的这位领导感觉非常没面子,于是多次向老陆“告状”。老陆总是哈哈一笑,装作没有听清楚,也没有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处罚。

对方实在按捺不住,有一次,就在老陆面前说:“希望您能够对那名员工进行一定的处理。不然,我会怀疑我们双方合作是否有统一的价值观。”

老陆听完这句话,当时就没给对方好脸色,他说:“合作是合作,内务是内务,我的员工有任何问题,都由我来评定,我无须向你汇报。而且,从合作的角度来说,我也没有要求你们一定要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开始的时候,老陆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是为了让对方给自己一个下台阶的理由。后来对方不依不饶,甚至含有威胁地强迫老陆处理员工,此时,老陆终于用强势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了威力与压迫,从此再也没敢提及这件事情。

老陆这么做,不仅仅是维护了他的员工,更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有尊严的合作,才是最大的事情。

一个好领导就是这样,关起门来打骂自己人,敞开门来表扬自己的“儿女”。当员工出问题了,他有能力把事情压下去,先把外面的面子挣回来,“家里”的问题,回来再处理。这种情况下,他手下的员工就会知道自己的“头儿”有担当。

有些以为自己很聪明的领导遇到问题了,先把下属推出去扛下所有的错误,自己乐得做好人,结果是团队内每个人都寒心了。毕竟在一个团队中,人们不但追求物质上被公平对待,还追求一种稳定的安全感。

把沉默当作一种武器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无来由的揣测会找上自己。

车莉莉是刚入职的一名员工,这个女孩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非常踏实。可是不知从何时候,有人传言她是某位姓车的公司领导的亲属。

很多人都来问她是不是,她开始的时候很坦然地告诉打探的同事,她并不认识车总。

巧的是,公司一次调岗,车莉莉被调到了一个很好的岗位。

这时,大家又开始纷纷猜疑。有人还在私下传言,这个小女孩不简单,更有车总的作风,深藏不露。还有人在背后说她关系很硬。

车莉莉自己清楚,为了完成突然安排的任务,她有多少次临时加班;为了能够适应新岗位的挑战,她用了大部分的工资报了相关的辅导班学习。

关于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这一次,车莉莉终于想明白一件事情:不论谁问她,她都不再回答自己与车总的关系。对于各种各样的说法,她不解释,也不揣测。

慢慢地,形势发生了变化,很多同事对她的态度开始转变。原本在背后评价她是靠关系调岗的人,突然间也学会了“正面思考”,毕竟如果车莉莉是车总的亲属,一味地妒忌也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就这样接受了。还有一些明显在公司中很厉害的人物,对她的态度也变得客气了很多。

就这样,车莉莉在她的岗位上做得越来越出色,别人也越来越服气。后来,她与车总究竟有没有亲属关系,再也没有人关心了。

很多事情,当我们面对的时候,总是急于开口解释,承受不了他人的压力,效果未必好。有些事情,总有两面性,当你解释也解释不清的时候,沉默就是一种力量。

忍得下,熬得出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尊重自己,但同时也要懂得尊重客观事实。

我们刚进公司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现和产生问题的,例如,发现公司的制度不完善,发现自己的领导没什么大本事。有人血气方刚,就会向公司上层反映和汇报问题。不得不说,虽然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上层领导要学会重视公司基层员工的意见。但是,这种说法为什么常常有,是因为上层领导真的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基层员工有一些不了解的情况,例如,他看到公司的行政人员工作不够认真,但是有可能上层领导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缩减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降低成本,至于行政工作是否能令人百分之百的满意,倒不是领导最在乎的。

当我们的社会角色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要尊重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要知道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路要一步步走。

哪怕处在低谷期也是如此,不能看轻自己,同时还要根据当下情况,安排自己的生活。

有一位高管,是一名海归,拥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业务能力。可是在一家私企中,他由于太不懂得企业创始人和另外的一些管理者的心理,所以,虽然业绩显赫,但他最终还是在内部斗争中被迫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