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如何才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环境?”一次有个记者这么问我。
能做的事情很多,比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比方多建一些机构培训一些老师,比方幼儿园学校别对他们另眼相看接纳他们……多了去了,我不想谈这些。我真正想说的却又说不出口,我的意思很简单:人人都生一个自闭症孩子——尤其是制定相关政策的人。
话虽然残酷,但理就是这么个理。有些事,如果不是落到自己的头上,个中滋味你是很难知道的。我自己就是例子。
在知道我儿子是自闭症前,有一天晚上,一个多年没见的女性朋友突然出现在MSN上,并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我儿子是自闭症。”当时我假装震惊地“噢”了一下,她以为得到了良性回应,开始大篇幅倾诉她的绝望痛苦……我真的没心思安慰她,你我多年不见,大半夜来找我聊天,咱们应该谈点美好的事情。我抓住时机问她:“你身材还是那么好吗?”她有几分钟没说话,之后便跳过了这个问题,又开始倾诉。
那头,她绝望;这头,我更绝望。这倾诉何时才是尽头?
偶尔,我也虚情假意地安慰一下,“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那是老天爷给你的礼物”“不要放弃,有希望的”……我很少说这种煽情的话的,但当时那情形,如果我不这么说上几句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不是人。但是只要她情绪稍有稳定,我就会果断地去挑逗,“有一次我梦到你了,你在梦里面可流氓了。”后来,她也觉得我实在不是倾诉的对象,就不怎么说话了,都是我在说,偶尔她也回应,都很简短,“别这样!”“不好!”“滚!”最后她招呼也不打一个就断线了,把我剩在那里很尴尬。当后来医生说我儿子是自闭症时,我深入骨髓地体验到了她那天晚上的绝望悲伤。
当然,如果她再找我倾诉,虽然现在我能与她同悲伤,但我嘴里可能还是蹦不出什么好话,“妹妹你并不孤单,哥哥我也有了一个,我们开间房抱在一起哭吧。”……因为,我实在是太轻浮了。
有一次跟几个朋友去吃饭,去饭馆的途中,一个一看就是精神方面有问题的小伙子横在路中间,手里还挥舞着一块板砖,来往的人都绕着道走。我们一行也想绕道走,当时我就有点迟疑,这时朋友出于关心地拉了我一把。本来没什么,他一拉把我拉出情绪了,我决定不绕道,继续按原来的路线走,我目不斜视,直接向小伙子走去。朋友们真替我着急:
“老蔡,他是疯子。”
“老蔡,他会打你的。”
“老蔡,快过来。”
……
当时我害怕吗?害怕!如果我命中注定要挨这一板砖,反正挨得也不少了,那就来吧。我从小伙子身边走过时,都能听见我自己的心跳声。所幸,这个精神方面有问题的小伙子没有打我。进了餐馆,落座后,朋友还在说这事:
“他打了你白打。”
“疯子打人法律拿他都没治。”
“他没打你,你就庆幸吧。”
……
他们说的时候我不做声,他们不说的时候我说了:“打了就打了呗,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大家只知道我情绪不好,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情绪不好,都不说话了。很沉闷的一顿饭。后来,还是我打破了僵局,我说:“你们知道吗,我儿子跟他是一样的。”朋友说:“你儿子程度比他好多了。”我说:“不是程度的问题,跟程度没关系,本质上他们是一类人。”
那一整天,我想了很多,想到了很多,由小伙子想到我儿子,又想回到小伙子,再想到小伙子的父母。小伙子小时应该很可爱吧,应该没少在他爸爸头上骑过,后来他父母渐渐发现他不对劲,后来去了医院……他父母一定想过很多办法,求医问药,请神拜仙,最后实在是没招了吧。他是哪里的?怎么会流浪到这个地方来?出来多久了?父母知道吗?父母还健在吗?
尽管我为人轻浮,什么事都能拿来开玩笑,我也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拿来开玩笑,但我发现,还是有些事情,我没法开玩笑,开不出玩笑。
春节回家,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聊一个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他了,那时他二十来岁吧,大家眼中的傻子、精神病。每天早晨他从家出发,步行半个小时去市里的一家面馆吃剩饭,傍晚回家,跟上班似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日日如此。他从不惹事,不打人不看人不理人,没人见他说过一句话,沉默得就像一块石头。我们上学时遇到他,往他身上扔石块,放学后还会碰到一次,又扔一次石块;一次我跟在他后面学他走路,逗得同学哈哈笑。我妈有一次给他钱,他不要。他不要任何人的任何东西,递烟给他他不要,你烟头刚扔下他就捡起来抽。前几年回家探亲还见到过他一次,他从市里吃完剩饭回家。三十年不见,步伐已见衰老。我喊他,他居然还看了我一眼。我印象中唯一的一次。
有一次他消失了很久,后来才知道他出了车祸,肇事司机以为他死了,把他抛进一个岩洞,但他自己爬出来了,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大家再看到他,他腿瘸了一条。半年前他又消失了,规划中的高铁线路要穿过他家,政府人员上门去谈拆迁,发现他已死了很久。
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大家都是对他以“傻子”直呼。在他出生时,他父母应该是给他起了名字的,也许这个名字还寄托了光宗耀祖的希望呢。
我现在经常想起他。
记者问我如何才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环境,我回答说人人生一个自闭症,这是开玩笑,自闭症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是你想生就能生出来的,跟爱情一样,要缘分。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才能体谅理解他人,成本太高,也不是我所愿意看到的。我的意见就是:将心比心,尽量去做到将心比心。偶尔,你试着假如一下——他是你最亲的那个人……第一章这是阿姨家
一个朋友提出帮我们带一天孩子。
居然还有这么自不量力的人,她一说完,我跟妻子便相视一笑。听说世界上有三件事最难办到:把别人的思想装进自己的脑袋、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最后一条你知道我想说什么——是的,你猜对了——就是把装进口袋的钱再还给别人。
喜禾是难带,但也不是很难带——如果用链子把他锁起来,马照跑舞照跳,还可以出门去看狗打架。但问题是:不是天天都能碰到狗打架,得凭运气,这是其一;其二,我爱他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忍心把他锁起来。喜禾只是有点多动而已,但还有比他更多动的——动物园的猴子你总该看过吧,也没见饲养员跟谁抱怨过。
拿自己的儿子跟猴子比很不应该,猴子会生气的。
喜禾在家除了吃,就是跑来跑去,其实他也惹不出什么大麻烦——提纯浓缩铀的离心机被我妻子藏了起来,谅他也没本事造出原子弹。吃,占了他兴趣的百分之九十九。我们不想让他除了吃就是吃。我总教育他,除了吃之外,人生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比方交几个朋友,三天两头一聚,吃吃喝喝多好。
如果不限制他吃,他是全天下最好带的小孩之一。
——他想看动画片,别,给他几块饼干,他老实了;——他想出去玩,别,给他一根香蕉,他老实了;
——他想玩玩具,别,给他一个苹果,他老实了;
——他想让我们抱,别,给他一个蛋糕,他老实了;——他想拉屎,别,给他一个汉堡包,他老实了;
——他想看识图卡片,别,给他一个棒棒糖,他老实了。
……
这么做的结果你知道——后来,他成了一个美食家。
朋友提出帮我们带一天孩子,头几次我们都委婉拒绝了。后来看她这么坚持,她的人生又是这么顺,我想,是该让她吃吃苦头了。
送去的前一天晚上,妻子就开始为喜禾收拾行囊。衣服若干件、裤子若干条,湿纸巾、干纸巾、尿不湿,水杯、零食、识图卡片,再洗几个水果切了分装进盒子……好像还有什么忘了装了,对,从玩具车上卸下几个轮胎——他只喜欢轮胎。
只是放朋友家一天,最后居然整理出两个大包。提着两个大包,我们就像是刚从北京秀水街淘完货的俄罗斯小贩。
“兹得拉斯特务一姐”——这是俄语的“你好”。
一到朋友家,心就凉了。
我这个朋友有些小情小调,爱喝个茶收藏个古董什么的,墙上挂的是名人字画,柜子上摆的是秦砖汉瓦。光喝茶的鸡蛋大小的茶杯,就好几十个……据说其中一个价值近万。我急了,我说:
“你怎么也不提前收拾一下?不是说好让你都收起来的吗?”
我这么慌张是有理由的。喜禾有个嗜好——爱听响儿。喝完水,茶杯往地上一扔,“咣当”一声,他乐了;吃过饭,饭碗往地上一扔,又“咣当”一声,我哭了。他还见不得桌上摆东西,只要他能够到,不给你扫落一地决不罢休。所以我们家是坚壁清野,但凡觉得值点钱的——比方鞋子,我们就收进了鞋柜。其余的,你爱咋弄就咋弄吧,反正这个家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电影,主人公来到圆明园,面对一片废墟,她说了这么一句话:
“能烧的都烧了,只剩下了石头。”
既然她这么爱发感慨,她更应该来我们家。台词我都替她拟好了:
“能藏的都藏起来了,只剩下了墙壁。”
看到朋友家摆放照旧,所以你能理解我当时的窘迫、慌张。
朋友说:“没事,打碎就打碎吧。”
呸!你说得轻巧,能没事吗?我赔得起吗?随便打碎一个古董,就够我喝一壶的。
朋友说:“真没事,我都不心疼,你心疼什么?”
是啊,她都不急,我这是急哪门子。看她说得这么轻松,我心里大概有数了——她们家的估计都是赝品。
儿子往她手中一放,我们夫妻俩就泡温泉去了。但这次温泉泡得并不放松,心里七上八下——还没开饭吧,今天温泉提供的自助餐有三文鱼,要早去抢座位。
妻子隔几分钟就去看一次手机。
妻子说:“她怎么还没给我们打电话,没事吧?”
我说:“她没打电话就说明喜禾没事。”
妻子说:“真的没事吗?”
我说:“有事她早给我们打电话了。”
妻子说:“也是啊。”
妻子又说:“这里是不是收不到信号?”
我说:“你不是刚还给你妈打电话了吗?”
妻子说:“也是啊。”
妻子又说:“要不要我给她打一个电话?”
……
女人就是事多。
最终电话还是没打。假装没有孩子——哪怕一天,又如何?
晚上去接儿子,快到朋友家门口我俩就有点胆战心惊了。
妻子说:“你有没有觉得现在像是走进高考的考场?”
我说:“我没参加过高考。”
……
我虽然没参加过高考,但我知道走进考场的心情——我听我妻子说过。
敲门,门开了。——朋友居然还活着。
妻子问:“喜禾呢?”
朋友说:“正玩着呢。”扭头就喊,“喜禾,你看谁来了?”
喜禾在鱼缸前,我看见他时他手里正抓着一条金鱼。他对我说:“金鱼。”
上午十点送去,晚上七点去接,不到十个小时。这是喜禾不在我们身边时间最久的一次。我们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朋友家的古董部分挪了位置,但样子完好。
“一个都没打碎吗?”
我问朋友,因为我不相信。朋友说:“你自己看啦,喜禾真的很乖。”
我又看了一遍,确实没打碎什么。不应该啊,我得去检查下喜禾的手腕,看她是不是把喜禾的手绑起来了。
妻子跟朋友一直在交流近十个小时内发生的事。喜禾吃什么了,玩什么了,怎么玩的,拉屎没,几次……我知道妻子最想问的是什么,但有点不敢问:
“我们不在,他有没有想我们?”
我们最怕听到的就是:
“你们一走,他连哭都没哭,自己玩得可高兴了。”
如果她那么说,我们真的高兴不起来。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高高兴兴——但我们相反,可见我们是多么差劲。
朋友说:“你们一走,喜禾哭得可厉害了。”
……
哇!这话我爱听,他最好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最好哭了足足九个小时,那样就说明——他知道世界上谁是他最亲的人。
这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但有一种人,一旦离开,我们就会有撕心裂肺之痛——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