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7200100000002

第2章 沦为心理动物(一)

1、一个人最大的悲剧不是没有认识自己,而是要命地害怕认识自己

从前,古希腊有一座山,叫奥林匹斯山,山上有座庙,叫德尔斐神庙,在这座庙上刻着一句永恒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哲学是让我们“用智慧来生活”。它要干的一件大事,就是让人认识自己。所以苏格拉底甚至放出过一句狠话:“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老师的这句话穿越古今,发聋振聩。

确实,成为自己的陌生人,或以为认识了自己,但只是把一个假的“自我”当成自己,收获无穷的烦恼和痛苦,过一种错误的生活,拥有一个荒谬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

但我也要放出一句狠话:问题并不在于一个人在头脑上不想去认识自己,而是在心理上要阻止自己这么做——在心理上,很多时候你要一个人去认识他自己,等于要他的命!

在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道路上,哲学,是需要和心理分析一起并肩行走的。

2、一个人恐惧的时候,那种孤弱无助,在心理上多么像一个孩子

一个人恐惧的时候,那种孤弱无助,在心理上多么像一个孩子。

而当我们嫉妒的时候,自恋的时候,自卑的时候,怨恨的时候,发泄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干出一些蠢事的时候……在心理上,又像什么呢?

来看一个17岁女生的真实故事吧。

这位女生家里有点钱,但她很喜欢当“小三”,而且当得比较另类:主动去勾引有点钱的中年男人,周旋于几个男人之间。对于没有结婚的男人,无论穷富她都没有兴趣。

故事还没有听完,我就脱口而出:“她一定恨她父亲!”

知情者突然想起:“她父亲在外面有女人,有不止一个‘二奶’。”

我沉默了。突然之间,我像本华老师一样,触摸到了人生的悲剧。

她恨她父亲,但无力反抗父亲所做的一切。于是,模仿父亲包“二奶”的玩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小三”,来在心理上报复、惩罚她的父亲。内心里隐隐有一种声音告诉她:自己越是这样,父亲就越会有双重罪孽感——因为女儿搞成这样,都是他干的好事;而包“二奶”,在心理上就像包自己的女儿一样!

这多么像是以“自杀”的方式来报复父亲。

我真想说:姑娘,不能采用这种疗伤方式啊!

3、当我们成为心理动物的时候,自我、命运的控制权,已经不在我们手里

还记得我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里对“心理结构淹没智力结构”的描述吗?

内心强大的一条法则是:不能让你的心理,代替你的存在去和世界打交道!

我们其实可以走得更远。

在听完17岁女生的故事后,我沉浸在对她内心挣扎的想象中。心理分析的直觉告诉我,她内心里绝不想当“小三”,但是,这种声音,已经非常微弱,她就算听到,也无法听它的话了。

为了保护自己弱小的内心,她已经被某种神秘的心理规律所控制——就像我们在嫉妒的时候,自恋的时候,自卑的时候,怨恨的时候,发泄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干出一些蠢事的时候,也受到了某种心理规律的控制一样。

如果可以形象一点的话,那么,我希望把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称为“心理动物”。

一个人为什么容易沦为“心理动物”呢?在第二章直捣心理问题的一个核心后,我再来描述它。现在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变成心理动物的时候,叔本华所说的那种人生,也许已经开始,因为自我、命运的控制权,已经不在我们的手里。

4、人们一旦从别人身上获取了心理优势,往往不会收手

尽管情况并不一样,但这个17岁的女生,让我想起了一位青年在一档相亲节目上的失败表演。

人与人之间有区别,但心理规律是不认人的。

在VCR(摄影机)和舞台上,这位青年使劲耍时尚小青年派头,并陶醉在自己的各种姿势中,以为表演得这么有个性,定会博得女嘉宾的青睐,却没想到一通卖力表演之后,面前灭灯一片。

在退场时,他不玩时尚造型了,眼里露出失落、惶恐,一再辩解“其实大家不了解我”“真实的我不是那样的”。

很无辜吗?非常遗憾,在那一时刻,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心理动物。

这位青年独特的内心语言是这样的:“我觉得玩时尚小青年很有特点、很有个性啊,所以一定会得到女嘉宾的欣赏。”

于是,他这样玩了,却没想到,自己面对的不是无知少女,而是一帮阅男人无数的女嘉宾,自己这样装只会显得幼稚可笑!

灯全灭后,他知道自己玩砸了(除非突然精神失常,他才能否认这一点),但把自己装失败偷换为:在VCR和舞台上耍时尚小青年派头的那个人不是真正的他。动机是企图挽回面子。

但这一招几乎是自杀式的,整个把自己搭了进去。他相当于主动招供:“其实我很愚蠢,你看,我居然去扮演一个时尚小青年,以为会被欣赏。而被灭了之后,我为了面子又说真实的我不是那样子的,可见我多么虚弱!”

招供完后,他无异于对广大观众深情呼唤:“既然我这个人是如此的虚弱和愚蠢,那么,你还等什么?请放心地鄙视我吧!”

他为什么玩砸了?很简单,他想的只是“我这么玩别人一定会喜欢”,而没有“我这样玩会显得很幼稚吗”的意识。他看见的只是自己在心理上想象的别人的反应,本质上,看见的其实只是自己。因此,在场上,他有一半是表演给自己看的!

本来,玩砸也就玩砸了,像这种“一次性博弈”的情况,他正确的做法就是退场时继续装下去,这样虽然玩砸了,但还能保持一种“自我”的同一性。

请注意,下面我要讲一个心理常识:在存在心理博弈的场合中,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自我”同一性。一个“始终如一”的姿态是具有心理威慑力的。为什么?因为它象征了一种坚定,背后有强大的心理力量支撑。如果这位青年真的这么玩了,对掌握他生死大权的那些女嘉宾们,以及观众们,即使觉得他幼稚可笑,但由于信息有限,是否真的可以鄙视他,他们在心里面并不能真正确信。

悲剧是,他居然否定了自己的表演,以为效果只是:别人也会按他的辩解,认为这的确不是真实的他。他没想到,别人一旦认为他幼稚可笑,获取了心理优势,就不会收手,在心里面倾向于希望他表现得更幼稚一些。而他还挺配合,把自己一直以来的虚弱和突然发生的愚蠢全盘暴露!

是的,人们一定会热烈地回应他的深情呼唤——放心地鄙视他!

你也许会说,可能有些人会受他的暗示,觉得真实的他可能也不是那么幼稚。

我想说,当然会有这种人,但很可惜,他们不仅缺乏洞察力,而且不知道在自己心里面发生了什么。

发生的是这件事情:青年显示的“无辜”造成了一种道德压力,让这些人阻止自己继续去痛打落水狗表现心理优势。他们涌现出“好像真实的他也不是那样哦”的念头,其本质,只是为了解除道德压力给自己造成的心理负担!

这是在和这位青年一样陷入“心理动物”的状态,但如果是在大脑管用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和这位青年存在利益博弈的时候呢?

想一下后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