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7199800000015

第15章 入乡随俗,基本生活常识要具备(5)

什么叫“戟架”?这是很有唐朝特色的一种建筑物装饰品。朝廷规定,三品以上大官和王公贵戚可以在正门外面排列竖立一根根长戟,官品越大,列戟越多,从十根到十六根不等。戟顶往往还绑有幡旗,风一吹,呼啦啦地抖动,就像现代建筑物门前的旗杆似的,这些长戟要插在木制的底架上。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座唐朝宰相府真正的大门吧。

这座大门楼高二层,左右宽度相当于三个房间,前后深度则有五架房梁。屋顶是悬山式的,顶上覆盖着黑色的陶瓦,屋顶两角还各有一只上翘的“鸱尾” ①。

支撑起二层门楼的一根根大柱子,还有两扇好大的门板,都被刷上了朱红色的漆,所以老杜一形容权贵人家就感叹说“朱门酒肉臭”。至于柱子之间的墙壁,虽然也是夯土筑的,但是土层外面会抹上厚厚的白色涂料,显得高雅洁净。当然,现在这些白墙已经被风雨吹打得污损了。

这座门楼,还有门楼两边延展开去的白色宅墙,全都建筑在突出于地面的台基上。这些台基,也是先由夯土筑成矮矮的长方体或者梯形体,外面再包一层砖石,砖面上再造门楼或垒墙。对着门洞的台基处,要凿铺出几级石阶来,如果台阶比较高比较长,旁边还有栏杆让人扶着爬阶。

来,大家跟着我进大门。留意一下这两扇大门上的铜头乳钉和兽嘴衔环的门把手,这两样东西在唐朝都是刚出现不久,算是新鲜事物,看来那位宰相还是个潮人呢。

哇,好大的院子,是吧。

哈哈,这就是唐朝建筑物的共同特征啊,可能不精致、不华丽、不舒适,技术含量不高,但只要有条件,唐朝人就努力把房子院子桥梁道路修得又高大又宽阔,稳稳当当、方方正正的。

我们来看宰相家的院子。基本上,所有唐人宅院都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做局部变化。四合院大家都熟悉吧,用正房、东西厢房、回廊、门厅等围合起来的方形闭合院落,前后左右一进套一进的。宰相家这个外宅部分,虽然很大很宽阔,但也是由好多个四合院套起来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院子,就是现在我们进了大门所在的这个,据说当年这里举办过好多次马球赛呢!

院子的地面,大部分是砸实的黄土,只有主要道路用砖石铺了一下。各个房前屋后,种植着花草树木,但是不太多,主要的园林景致在后面的内宅部分。

①中式房屋屋脊两端的陶制装饰,形状略像鸱的尾巴。

各位跟我来,请参观前面这座正对着大门的高大建筑。这是整个宅院里最精华、最抢眼的部分,也是最能标志宅院等级的代表性房屋—正堂。打个比方,这屋子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里的太和殿,长安大明宫里的含元殿,是一家之主会客,摆重要宴席,召开全家会议,乃至死后停棺材举行拜祭的地方。据说那位宰相光在这间正堂上就砸了一两百万文钱,足够买一整座一般性豪宅的了。

唐朝的四合院,与各位比较熟悉的老北京明清四合院,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在这个正堂上。大家想想,老北京四合院,一般是院子四面有屋有墙,中间空着,用来种树、架藤、养花、挂鸟、摆金鱼缸,夏天还绷上天棚遮凉。

唐朝这个四合院,除了四周有屋,有墙,有回廊,院子的正中间,孤零零四边不靠的,就矗着这么一座华丽的正堂。如果说典型北京四合院是“口”字形的,那么典型的唐朝四合院就是“回”字形啦。

正堂的建筑风格,跟大门保持一致,也是黑瓦屋顶、朱红柱子、砖砌台基。一般人家也是用白涂料来抹正堂的内外墙,不过我们这位宰相啊,为了炫耀有钱,弄了一堆香料和红粉涂料,居然把正堂的外墙抹成了大红色。据说刚建成的时候,一靠近正堂,人们就觉得异香扑鼻。那位客人,您是过敏体质?别担心,别担心,这么长时间下来,现在连红墙都褪色褪得差不多了,更闻不到什么味道了。唉,装修污染真是害人哪。

我们上正堂的台阶吧,那位腿脚不太利索的团友小心点儿,别人扶一把,或者扶这旁边的栏杆也行。大家再注意一下这些栏杆,一般人家的台基上,有些木头做的栏杆已经算不错的了,宰相家这栏杆可是上好的石头雕砌成的哟,跟皇宫里的差不多。老实说这也蛮犯忌讳的,怪不得他后来那个下场呀。

推门,我进屋啦,大家跟紧了,最后面的那位团友您不用关门—唉,说晚了。

门一关,室内光线明显暗下来了。虽然门两边有两扇朝南的不小的直棂窗,其他三面墙上也在高处有开窗,窗户上糊的白纸现在还破损了不少,漏光更多,但是正堂太大、太深了嘛。南边靠近门窗的地方还有点儿亮光,北边屋内深处,几乎啥都看不清了。

为了解决这个采光问题,有的主人家干脆就不建正堂的南墙,而用几根柱子与北、东、西三面墙一起支撑屋顶,做成个半露天的戏台模样。还有更不怕冻的,四面墙都不建,纯用柱子撑起屋顶,把正堂盖成一个大亭子。反正有钱人家不在正堂里睡觉,嫌冷的话不去就行了。

宰相已经因为被抄家搬走了,现在正堂里没有什么家具,空空荡荡的。不过就算有家具,各位也不用指望走进来能看见八仙桌、太师椅,嘿嘿。

那么当初这里是怎么摆设的呢?我来比画一下,堂上正中靠北的这里,原来摆放着一架很大的屏风,据说是金银珠宝镶嵌的紫檀装框,锦面上是名家绘制的山水人物画,总之很贵重就是了。

屏风前面放着一张大床,可不是让您睡觉的床,主要是用来坐人的,有点儿像后世的罗汉床。床面上铺着厚软的茵褥,床上床下都可以放几案,用来搁东西。床上还有凭几,放在坐者身前让人往前倚靠的。

大床前,两边各放着一排小型坐床,也各配茵褥几案。此外,角落里立着各种香炉、暖炉、灯烛等,整个房间用帐幄、帘幕分隔和装饰。

哦,我还忘了说地面。北方城市很少用木地板,大家看我们脚下,是用雕纹花砖铺砌的室内地面,另一种高级做法是用水磨石平铺,光亮如镜,也更容易清洁。不过达官贵人们还不以此为满足,像我们那位宰相,当年居住的时候,常年在地面上再铺一层厚厚的宣城红地毯,也就是白居易斥责过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①。

当宰相在正堂举办最隆重盛大的宴会时,舞女们就在红地衣上翩翩起舞。如果来表演的舞乐队规模太大,室内施展不开,那么他们就在堂外的空地上举行演出,而宰相和客人们则坐在堂口观看。

前来谒见宰相的各色人等,如果不是很熟的人,在“阍室”通报以后,就算被请进来,一般也要先在门楼耳房或者侧厅厢房等地候着。什么时候宰相有空儿了,再被叫上正堂,见面行礼说事儿。总之,包含正堂在内的外宅,都是家里男主人会见客人、讨论公事、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女眷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往这里乱跑的。

外宅就参观到这里吧,大家跟我走,下面我们到内宅去看看。

外宅和内宅之间,要被墙和门分隔开。中间这道门后世俗称“二门”,通常也有人看守,外人不得乱入,内宅婢女也不准乱出。

进了二门,大家看,前面又是一座孤零零的堂,不过要比外宅的正堂规模小一些。这是由女主人主管的内堂,也叫寝堂。

如果是普通人家,这里就算是男女主人的卧室了。不过宰相家嘛,房子多,他家夫人只在这里接见她自己的客人,主持家务,进行一些社交活动。

①出自白居易《红线毯》

内堂和其他所有主人经常使用的房子的建筑风格,跟大门、正堂是一致的,只是规模小一些,有些细节部分不那么奢侈华贵。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抬头,往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