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良:推重良心
7195200000008

第8章 推重良心有原则(2)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唐)杨巨源

玉塞含凄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

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

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水发秋光。

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

五载登坛真宰相,七重分阃正司徒。

曾闻转战平坚寇,共说题诗压腐儒。

料敌知机在方寸,不劳心力讲阴符。

姚察心存良知讲节俭

◎大仁不仁。——《庄子》

姚察(533—606年),字伯审。吴兴武康(今德清)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父姚僧垣精医术,为梁大医正。姚察 六岁诵书万余言,十二岁能文。侯景之乱时,随父归乡里。年十三为萧纲所器重。萧纲登基,授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入陈朝,为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职。陈亡入隋,于隋朝授秘书丞、晋王侍读,袭封北绛郡公,授太子内舍人。隋文帝开皇九年又奉诏撰梁史、陈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姚察著有《汉书训纂》、《文集》、《说林》、《传国玺》、《西聘道里记》等。

姚察以“学艺优博”、“操行清修”著称。

姚察自幼勤于学习,夜以继日。13岁时,他被梁简文帝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受到儒者称赞。以后历任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南郡王行参军兼尚书驾部郎、原乡令等职。

陈朝初年,姚察拜始兴王府功曹参军,后历任宣明殿学士、散骑侍郎、左通直、尚书祠部侍郎、中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以操行文章享誉朝野。陈后主曾经从容对朝士说:“姚察达学洽闻,手笔典裁,求之于古,犹难辈匹,在于今世,足为师范。且访对甚详明,听之使人忘倦。”

入隋后,姚察诏授秘书丞,封北绛郡公。隋文帝曾指着姚察对朝臣说:“闻姚察学行当今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对他隆宠如此。

姚察历经数次重大的社会变动,仕宦诸朝,却总被视作瑜瑾,其原因很多。一是他“冲虚谦逊”,从不以所长傲视他人,以终日恬静、立志著书为乐;二是他身居高位,多所举荐,一善可录,无不赏进,尽心事上,知无不为。尤为重要的是,姚察身居显要,自励清洁,除官廪赏赐外,“一无交通”。

梁末动荡之际,姚察自食藜藿,把自己那份粮食分给诸弟妹故旧。有人劝姚察经营生计,他笑而不答,反而把自己所得俸禄赏赐周恤亲属旧故,使“赀产每虚”。

曾有位门生,知道姚察“清洁自处”,不敢送重礼,只送给他一端南布、一匹花綀。没想到姚察面色一沉,对他说:“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疑接,幸不烦尔。”门生再三恳请姚察收下,姚察勃然作色,命人把他赶了出去。从此,事奉姚察的人“莫敢馈遗”。姚察死后,遗命薄葬,“务从率俭”,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

◎故事感悟

姚察洁身自好,这也是他做人的基本原则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高尚的情操,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促进道德认识的培养,及时矫正和调整自己行为中的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

◎史海撷英

姚察、姚思廉父子的史学贡献

《梁书》和《陈书》经过姚氏父子两代相传,跨越三个皇朝,先后五次奉诏撰写,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才最后撰成。修史之难,于此可见一斑。

《梁书》包含帝纪6卷、列传50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26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学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文苑拾萃

陈·姚察

(唐)孙元晏

曾佐徐陵向北游,剖陈疑事动名流。

却归掌选清何甚,一匹花綀不肯收。

霍俊守良知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王若飞

萧纶(约507—551年),梁武帝萧衍第六子。字世调,小字六真。封邵陵王。谥携,西梁谥忠壮。有两个儿子,长子萧坚,字长白;次子萧确,字仲正。此人性格暴戾,见解及行为都很荒谬,但在萧衍各个儿子里相对还算好的。

邵陵王萧纶率领大军讨伐寿阳,途经钟离时,听说河南王侯景已经从采石渡过长江,连忙回师建康,援救朝廷。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早上,他们来到蒋山安营扎寨。侯景见状,惊恐万分。他下令把掠夺来的妇女和珍宝全部送到石头城,并准备好船只,打算逃跑。可是他又不想轻易认输,于是同时分兵二路,攻打萧纶。双方大战一场,侯景的军队遭到惨败。

二十八日,萧纶进军玄武湖畔,与侯景对阵,双方相持很久,也没有开战。黄昏时分,侯景提出明日再战,萧纶同意了。可是,就在侯景撤退时,安南侯萧骏以为敌人要逃跑,便擅自率领自己的部下冲上去追杀。侯景立即还击。萧骏被打得溃不成军,他仓皇逃跑,窜到萧纶的军营。前谯州刺史赵伯超吓得带着自己的军队也慌忙逃跑,侯景指挥军队乘胜追击。萧纶的大军一下子乱了阵脚,失去了控制,很快便全线溃败。

萧纶带着1000多名残兵败将逃进天保寺。侯景紧追不舍,放火烧了天保寺。萧纶又逃往朱方。侯景缴获了萧纶的全部辎重,并抓获了西丰公萧大春、安前司马庄丘慧和主帅霍俊。

二十九日,侯景把他们斩杀的首级、武器装备以及萧大春等人带到台城城下,向城里的人展示,并让俘虏们喊:“邵陵王已经被杀死!”

然而,霍俊临危守义,大声反驳道:“别上当!邵陵王只是遇到小小的挫折,他已经返回京口,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敌人用刀打他的脊背,霍俊却毫不妥协。侯景佩服他的勇气,居然把他释放了。

◎故事感悟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霍俊怀着舍生取义的念头,面对生死,坚守自己的信念,毫不惧怕,伟大的人格在坚守信念中得到了铸就。

◎史海撷英

萧衍的显著政绩

梁武帝萧衍做了皇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于是勤于政务,而且不分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而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

萧衍很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长官一定要清廉,因此经常亲自召见他们,训导他们遵守为国为民之道,清正廉明。为了推行他的思想,萧衍还下诏书到全国,如果有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里做县令;大县令有政绩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执行起来后,梁的官治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文苑拾萃

车中见美人

(南北朝)萧纶

关情出眉眼,软媚著腰肢。

语笑能娇媄,行步绝逶迤。

空中自迷惑,渠傍会不知。

悬念犹如此,得时应若为。

范质怀良知有原则

◎约束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良心。——格言

范质(911—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范家营人。五代后周和北宋初大臣。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六朝,五朝为官,两朝为相。

范质在五代、北宋之时皆仕朝廷,以“廉慎守法”享誉当时。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范质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后晋、后汉时,官至翰林学士、户部侍郎,人称有“宰相器”。

后周建立后,范质累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枢密院事、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等职,深为太祖郭威倚重。世宗柴荣即位后,范质以“律条繁冗,轻重无据”,官吏得以“因缘为奸”,建议世宗重新制定刑律,是为《刑统》。世宗驾幸扬州时,因事迁怒于近臣窦仪,要将窦仪治罪。范质免冠叩头泣下,劝谏世宗说:“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使世宗宽赦了窦仪。范质也因此赢得了世宗的信赖。宋禅周,范质以佐命元臣,官至太子太傅,封鲁国公。

范质历仕五代、宋初,始终“廉介自持”,未曾接受过任何人的馈遗,前后所得俸禄赏赐也多分给孤苦无依之人。他闲居家中,“食不异品”,死后家无余财。

宋太祖曾对侍臣说:“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器也。”

宋太宗也称赞他说:“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故事感悟

范质一直坚守着廉洁的作风和信念,并持之以恒,值得敬佩。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拥有信念,犹如在茫茫长夜中点亮一盏明灯;拥有信念,犹如在冰天雪地里保存着一点希望的火种;拥有信念,犹如在广袤沙漠中见到了久违的绿洲……坚守信念、保持操守、恪守立场,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方向。因此,信念是我们走好人生之旅的关键。

◎史海撷英

范质受宠

周太祖自邺起兵,进取京城,范质为避战乱,藏匿民间,经四处查访,被周太祖找到。当时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周太祖脱下龙袍给范质披上,以示关心敬重。随后便让他为太后起草诏书,虽为仓促撰成,周太祖阅后甚是满意,于是禀报太后,封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后周广顺初年,范质被封中书侍郎,兼集贤殿大学士,后兼枢密院事,位进右朴射,兼门下侍郎,兼修国史,位极人臣。周显德四年(957年),国家律令繁杂重复,判决轻重无据,致使官吏乘隙舞弊,范质上书朝廷,建议重新修订律令,周世宗让范质详细修订,从而产生《刑统》。周世宗病危,范质作为顾命大臣,入内接受遗诏,扶持周恭帝继位,被封为萧国公。

◎文苑拾萃

贺李昉

(宋)范质

翰苑重求李谪仙,词锋颖利胜龙泉。

朝趋建礼霞烘日,夜直承明月印天。

圣主重知缘国士,相公多喜为同年。

青春才子金门贵,蜀锦袍新夺日鲜。

王彦章重良心讲气节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王彦章(863—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

后梁北面招讨使王彦章作战失利,后梁末帝朱瑱撤了他的职,让副招讨使段凝取代王彦章做北面招讨使。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八月,朱瑱又重新起用王彦章,让他率兵1万攻打郓州。九月下旬,他刚刚渡过汶水,天平节度使李嗣源就派部将李从珂在递坊镇拦截并打败他的前锋,斩杀300多人,捕获300多人。王彦章只好退守中都。

十月初一,后唐庄宗李存勖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到达郓州,与李嗣源合兵一处,向王彦章发起进攻。

初四早晨,作为前锋的李嗣源与后梁军队遭遇。后唐军士气旺盛,锐不可当,把后梁军队打得大败而逃。李嗣源率领后唐军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中都城外,后唐大军把中都城团团包围起来。

王彦章没想到后唐军进军如此神速,他一马当先,挥动铁枪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后唐军队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奋勇追杀。王彦章只好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走。

后唐龙武大将军李绍奇单人独骑追了上来,他大吼一声:“王铁枪!”

王彦章一愣神的工夫,李绍奇的长槊就刺了过来,把他刺落马下。

王彦章被俘以后,李存勖想降伏他,就亲自对他进行审讯。

“王彦章,你常骂我是斗鸡小儿,现在服不服?”李存勖问。

王彦章冷冷一笑,根本不回答。

“你是一员名将,为什么不坚守兖州,却去保卫没有防御工事的中都?”李存勖又问。

“天命已去,没什么可说的!”王彦章说。

李存勖也不同他计较,派人给他治疗伤口。王彦章却不领情,他说:“我是大梁的将领,绝不会做唐朝的臣子!”

李存勖又派人反复劝说他,都没有奏效,只好十分惋惜地把他处死。

◎故事感悟

如果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论法有道理的话,那么,王彦章作为后梁败兵之将视国家尊严为至高无尚,宁可断头洒血,气节不可息的历史故事为此作了诠译。

◎史海撷英

王彦章骁勇善战

王彦章本性异常忠勇,臂力超人,临阵对敌时,经常奋不顾身,身先士卒地冲杀。他看不起李存勖没有任何计谋的冒险行动,常对人说:“李亚子乃是一个斗鸡小儿,没什么可怕的!”王彦章的勇武让李存勖对他也很害怕,当初,李存勖听说王彦章被任命为招讨使,就赶忙领兵从魏州往黄河沿岸去准备迎击王彦章。待李存勖到达时德胜南城已经被王彦章攻陷,可见王彦章用兵速度之快。李存勖曾经说:“此人可畏,应该避其锋芒。”有一天,李存勖领兵进逼潘张寨,由于军队隔着黄河,不能救援,王彦章就抄起铁枪上了船,大声命令船夫解开缆绳立即开船,贺瑰拉他也没有拦住。王彦章一人过了河,单独去救援。李存勖听说王彦章来了,领兵就退走了。王彦章的骁勇善战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