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良:推重良心
7195200000006

第6章 心怀善念有良知(4)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九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8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泰帝病重发动兵变,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黎谆是明英宗天顺元年的进士,曾任南京礼部尚书。他为官期间,不受私人馈赠,对于欺诈不轨的行为必然穷追到底,使其暴露。下属有不法行为,尽管是与自己亲近的人,他也必依法制裁,毫不庇护。

他救助孤贫,却不遗余力。他的兄嫂早逝,其儿女都未成人,黎谆就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女一样养育起来。太常寺卿孟士亨死后,家里贫穷不能举办丧事,黎淳倡议朝中的同乡共同出钱,让他家人办理丧事。本乡小吏邓禄寄存几十两银子在他家,邓禄死了,而他的孩子年龄很小,他就把这笔银两替他保存了10年,当他儿子长大成人后便还给了他的儿子。

他家所住的华容县黄洋渡,涝洼成灾,他捐资雇工,筑堤40丈,使当地百姓得到便利。

◎故事感悟

黎谆能够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帮扶穷困,推己及人,这也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名声。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着这份责任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史海撷英

明英宗治理朝政

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8年的软禁后,明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主的风采。

明英宗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情况:“吾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既罢,进膳后阅奏章。易决者,即批出,有可议,送先生处参决。”

英宗还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文圭,靖难后被幽禁宫中逾50年),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明史》赞曰“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文苑拾萃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徐九思巧施救济粮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谭嗣同

徐九思(1495—1580年),字子慎。江西贵溪人。为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世臣。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九思年届四十岁,初任句容县(今属江苏)知县。当时官场积弊难清,贿赂横行,贪风尤盛,欺民的污吏得到姑息,受害的百姓却持冤难鸣。徐公常说:“勤则不隳,俭则不费,忍则不争。”“勤、俭、忍”这“三字经”为时人所称道。

徐九思虽一生的官职不高,但深受百姓爱戴。

明朝嘉靖年间,初任句容县知县的徐九思已经40岁了。在担任知县期间,因为他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句容县百姓的拥护。

徐九思任知县时,深知百姓的苦衷,他懂得要想使百姓日子好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首先就是要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了避免县吏们徇私舞弊,县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他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一些县吏的不满,但他身后有句容县众多百姓的支持,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徐九思心系百姓,处处为民着想,同时他的为官理念也常常影响着手下的官员。在他的带领下,官吏们开始注重民生,体察百姓疾苦。

徐九思勤于政务,重视劳动生产。为了平衡税赋徭役,从调查情况到落实任务,他都亲历亲为。他对那些单身的穷苦农民特别关心,对当地的那些地痞无赖们则毫不手软。一向节俭的徐九思节省日常办公费用,采石块铺路面,使来往行人得到方便。徐九思还根据县里旧有档案,把仍存在官府里的农民卖盐后的盐引钱还给了农民。

倘若遇上灾年,谷价大涨,巡抚拿出仓中积谷数百石,让县里“平价”卖出,而粮款要还于官府。

徐九思时常嘱咐手下的官员:“能够买得起粮食吃的,都是富豪人家,现在的贫民就是平价也买不起了。”

于是,他把救济粮拿出一半,以高价卖出,剩下一半的粮食用来煮粥,分给饥民。距县城较远的山区的穷人,可到附近富人家取粮,县里替他们付款,这样一来使很多穷人在灾荒之年活下来。

徐九思的居室中挂着一幅《青菜图》,其旁书有“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的字样,意在提醒自己,时刻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中。

朝廷规定,地方粮簿上有一笔注明可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当时地方官员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利用公款宴请、送礼。这笔例金,徐九思却分文不取,后来自行规定取消了这笔开销。

徐九思一心忙于政务,不畏惧权贵,凡事秉公办理,敢于直言,曾经因得罪府尹和中丞,被贬调离句容县。“父老乡亲数千拥而入见中丞,称公贤”。后经吏部尚书干预,才得以留任。升迁调入京城后,仍以国家安危、百姓疾苦为重。后来,徐九思遭人陷害罢官。回到家乡后,他兴办义学,布施赈济,招抚流民,兴修水利,依然不改利民的初衷。

◎故事感悟

作为一位官吏,徐九思对不良的官场习气敢于对抗。他从劳动生产中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使济困变成了解困,真正让百姓受益,即使被罢官归乡,依然心系百姓初衷不改。

◎史海撷英

徐九思行俭

在“俭”的方面,徐九思身体力行,他甚至要求自己“生平不嗜肉,惟啖菜”。徐九思对地方粮簿上注明可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却不取分文,后来他自行规定取消了这笔例金。当时地方官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社交手段之一,他们利用公款宴请、送礼。有一次府里的属员来到句容县,他们照例索取贿赂,但徐九思则不睬他们这一套。这些人便借酒装疯,大闹公堂,嚎叫怒骂。徐九思命令将他们捆起来,打了一顿。府尹得知此事后,大骂徐九思,但也不敢把徐九思怎么样。

◎文苑拾萃

挽钱公起

(明)王珪

家学三余足,词场一眼空。

商髭连芦鹗,点客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杨执戟,临老悔雕虫。

为民寻找妻女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格言

额楚(?—1680年),乌紥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先世居萨哈勒察,清朝将领。顺治初,从内大臣和洛辉出师,驻防西安。降将刘洪起以西平叛,树云梯攻城,护军昂海先登,额楚继之,遂克其城,授牛录额真。迭进三等阿达哈哈番。从军贵州还,适郑成功犯江宁,遂自荆州驰救,大破成功,进二等,再迁江宁副都统。

清康熙十二十三年间(1673—1674年),蒙阳人高某任江西信州的知府。

当时,吴三桂、耿精忠正在进行叛乱活动,信州靠近福建,信州的妇女有很多人被福建的乱兵所掠;与此同时,福建的百姓逃亡到山中避难,也有很多人家的妻女被信州清军大营所掳获。福建的叛乱平定以后,两地居民寻找母亲、妻子、女儿的每天都有几百起、上千起。

当时,清军有令,不许赎还妇女,使无数家庭不得团聚。高知府很同情这些寻找妻女的人,他让他们每人报一份状子,写明所寻妇女的姓名、籍贯、容貌特征、被掳地点、现在家庭地址等。过了几天,报上的状纸就装满了三大柜。

高知府让人扛着这些状子跟他去见清军将军额楚,对他说:“这些痛哭流涕地来寻找妻女的人,都是没有参加叛乱的普通百姓。现在,他们的妻女都在将军您的大营中。那些年纪轻又有姿色的妇女你们坚决不许赎还,就是那些上了年纪又没有姿色的,也要勒索高价才准赎还。这些人都是死里逃生的人,家庭财产荡然无存,仅剩单身一人,让他们上哪去找金钱来赎?现在,如果让这几百、几千破产的百姓日夜围着县城哭闹,必然会促使他们相聚为盗。将军您不赶快想办法,我作为一个地方官是不能隐瞒情况的,那我就要拿这些状子去报告亲王了。”

将军额楚听了这番话,再也不能扣留这些妇女了,于是下令:“军中士兵如有留一名妇女者,立斩不饶。”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欢声雷动,由此得以团聚的人家达几千家。然后,高知府又给福建各地发出信函,讲明国法,促使当地放还信州被掠妇女。不久,有1000多名信州妇女被放回。

◎故事感悟

高知府的一番话,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家庭,让他们不用饱受思念之苦,得以团聚。能够在民众为难之时站出来解决困难,高知府不愧是一个好官!

◎史海撷英

破除分裂势力,抵抗外来袭击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了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1697),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150多年的边界和平。

在雅克萨战役中,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此战清兵3000多人,在中国东北与远离后方的俄罗斯数百哥萨克作战,然而久战不下,最后以围困战术迫使沙皇同意和谈,显示出了清朝在军事科技上已经与西方的较大差距),收复了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但是也为清朝大规模的修建皇家园林开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文苑拾萃

咏 史

(清)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沈德潜舟中助人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后汉书》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为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沈德潜中进士时,已经是67岁的高龄了,因此被称为“老名士”。沈德潜品德高尚,乐于助人。

有一年,他参加博学鸿词科的科举考试,归途中乘船回乡,有一男孩儿扶着一个有病的妇女要求搭船,沈德潜问明这妇女的身份:原来是一个给官宦人家做小老婆的女人,被家中大老婆赶了出来,这个男孩儿是她的弟弟。同船的人都不愿意让这姐弟两人上船,沈德潜觉得这两人很可怜,言辞又很恳切,就说服大家勉强让他们上了船。

没想到,这妇女病得很重,后来竟然死在船上。沈德潜又自己花钱买了棺材,把她的尸体装殓起来,船主不愿载棺材,要把它给扔在路上,沈德潜又很诚恳地劝船主说:“你载活人和载死人确实不一样,但人思恋家乡、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死人也是埋在家里好,不然让她的阴魂流落于千里之外,这真是太可怜了。”

沈德潜又加倍地给了船钱,船主答应了,这个妇女的遗体得以归家安葬。

◎故事感悟

沈德潜是个热心的人,能够在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落难之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并且不求回报,无愧自己的良心!

◎史海撷英

乾隆礼遇沈德潜

当沈德潜中进士之时,爱才如命的乾隆皇帝看到了白发苍苍的“沈老”,怜才之心顿起,挽着其手,穿行于翰林院里,共相唱和。在乾隆的算盘里,豢养着一个沈德潜是特别合算的事情,一可谓敬老,二可谓惜才,会引领多少人活到老,学到老,考试到老啊。夏天,两人唱和《消夏诗十首》;冬天,两人围炉对话,切磋诗艺。沈老为父母乞诰命,乾隆二话不说,即命给三代封典,并赐诗曰:“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初。”皇帝题词就不得了,何况还特地写诗相赠呢!在当时,这就引起“文艺界”大震动了,当时歌咏其事的不知凡几。

乾隆给了沈德潜极高的礼遇,官职由少詹事升詹事,再升值书房副总裁,80多岁退休以后,还封给礼部尚书衔,甚至到了90岁还晋阶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而且沈德潜年老归乡后,乾隆多次下江南,几乎每次都要他来陪护,都要唱和几首诗。

◎文苑拾萃

夜月渡江

(清)沈德潜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