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
7194800000023

第23章 兄弟赤诚,肝胆相照(6)

郑谦死后,他的弟弟郑湜主持家政。洪武二十六年,太子的东宫缺少官吏,太祖命群臣推举能敦行孝义的人进宫填补,群臣都推郑家兄弟。太祖说:

“除郑家外,当地还有五家,同样仿效郑家的家法。”于是,太祖命征召郑、王两家30岁以上的子弟都到京师,以备选用。这次擢选了郑谦之弟郑济与王憨为春坊的左、右庶子。后来,太祖又征召郑谦另一个弟弟郑沂,把他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直接擢升为礼部尚书。郑沂上任一年多,辞官归居。永乐元年,郑沂入朝进见明成祖。成祖仍然留他任原官,不久,郑沂还是辞官回家了。后来,郑谦的侄子郑干官至御史,郑棠官至检讨。郑家其他得官者还有几人,郑家在当时的名声更加显赫了。

◎故事感悟

浙江浦江郑氏家庭,家风淳朴,人相和善,被称为“孝义之门”。郑氏兄弟相争为狱的事迹,得明太祖称赞。由于家风正派,他们不但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好评,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兄弟、子侄相继为官,为百姓服务。值得世人称赞!

◎史海撷英

以权谋私的桑哥

元朝下令流通新纸币,但旧钞也不取消。桑哥奉命核查中书省的事务,结果查出了4700多锭钱钞的漏洞。桑哥依法处罚了失职的官员,但是他过于严苛,很多无辜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而冤死。御史台官王良弼对此不服,他对人说:“尚书省核查中书省如此过分,以后我们要是抓到尚书省的把柄就整死他们!”桑哥听说后就把王良弼抓了起来,说他诽谤朝政,不杀不足以警告后人,于是把王良弼处死了。有个叫吴德的人,曾经担任过江宁县的达鲁花赤,因为请求升官而没有成功,私下对人发牢骚,也是说的这件事,桑哥知道后就把吴德抓起来杀了。

桑哥对下级官员非常苛刻,动不动就弹劾诛杀,但他讨好忽必烈是很有一套的。有一次桑哥对忽必烈说国库里面有7000多条旧牌条,日子长了就会坏掉,应该赶紧破开来用掉。忽必烈有一次赐给出伯2.5万两白银和1万匹绢帛,用公家的驴子送过去,送到后顺便也把驴子给了出伯。桑哥建议驴子就不要送了,让驴子把玉石运回来,节省开支,忽必烈觉得很有道理。桑哥经常用这种小利来讨好忽必烈,以示自己善于理财,为国省钱。

当时漕运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好,沿河仓库里的粮食被偷和腐烂的很多,桑哥让自己的亲信去负责这事。他下令严加清查,由于过于苛刻,导致当时管理仓库的人纷纷破产,以至于后来更换仓库管理员的时候,人们都四处逃避。桑哥还建议清查各省征收的钱粮,派了很多人到地方上调查。这些人都是桑哥的亲信,根本不懂理财,到地方上到处敲诈勒索,全国上下一片反对声。而一些无耻之徒为了讨好桑哥,还唆使百姓为他立碑。忽必烈听说有百姓为桑哥立碑,还非常高兴,以为桑哥很受百姓的爱戴。

桑哥经常利用考核官员的机会随意弹劾官员,把自己的亲信安置在肥缺上。他怕御史弹劾自己,上奏道:“近来御史检查的文书有很多遗漏的。我认为以后监察御史在查核的时候,要把名字写在后面,如果有遗漏,也好追究责任。”实际上这样做后的后果却是监察御史的权力大大削弱,当他们去审查的时候,各个部门的小吏都不怕他们,而是拿来很多文件让他们查,监察御史根本忙不过来,天天就审阅那些文件去了,根本没有时间调查和弹劾桑哥。

桑哥专权以来,凡是任命官员都是他说了算。他是负责尚书省的,而任命官员的文书是由中书省签发,实际上分了他的权。桑哥对此很不满,为了独掌大权,他唆使忽必烈下令将任命文书改为尚书省发布。他掌握任免大权后,就把官职当成货物公开贩卖。很多人花高价买下官职,当然要想办法在任期内收回本钱,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而那些犯了罪的人,只要给桑哥行贿,天大的罪都可以免去。结果朝政极其腐败,民怨沸腾。

◎文苑拾萃

清官赵子昂

忽必烈非常宠爱赵子昂,有一次赵子昂在皇宫围墙外面行走的时候,由于道路狭窄,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忽必烈知道这事后下令把围墙往里面移了两丈,以防赵子昂再掉进河里。赵子昂为官清廉,虽然官做得很大,但还是很穷,忽必烈下令赐给他五十贯钱贴补家用。

忽必烈有一次问赵子昂他觉得叶李和留梦炎两个人谁优谁劣。赵子昂回答道:“留梦炎是我父亲的朋友,他为人忠厚守信,能谋善断,有大臣的器量。叶李读过的书我也读过,他和我差不多。”忽必烈说:“那你就认为留梦炎比叶李好了?留梦炎当初是宋朝的状元,一直当到了丞相一职。贾似道当权的时候,留梦炎不光不规劝,反而曲意讨好贾似道。叶李当初是个老百姓,却敢冒死向皇帝上书。我看叶李比留梦炎强,我知道你是因为留梦炎是你父亲的朋友,所以不敢说他的不是,但你可以写诗讥讽嘛。”

赵子昂出来后对彻里说:“皇上评论贾似道乱政的时候,批评留梦炎不敢提意见。现在桑哥比贾似道还坏,而我们如果不站出来揭发的话,以后怎么推卸责任?我说话皇上不会听的。但您很得皇上信任,为民除害是君子义不容辞的事,所以希望您能够尽量去做。”彻里对桑哥也很不满,他听完赵子昂的话后就去找忽必烈,在他面前揭发了桑哥的罪行,当时也有很多大臣弹劾桑哥,忽必烈被他们说动了心,下令彻底调查。最后桑哥的罪恶被一一揭发出来,忽必烈就把他杀了。

忽必烈曾经问赵子昂:“你是宋太祖的后代还是宋太宗的后代?”赵子昂回答道:“我是宋太祖的第十一代孙。”忽必烈又问:“那宋太祖的行为你都知道吗?”赵子昂说不了解。忽必烈说:“宋太祖的行为我都了解,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赵子昂觉得自己如果在皇帝身边待太久的话,一定会被猜忌,于是请求让自己到外地做官。赵子昂到外地做官后,对百姓们很好,留下了断案如神的名声。

辞官让位于弟

◎自损者益,自益者损。——刘向

小云石海涯(生卒年不详),元朝人,其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仁宗在东宫选为说书秀才。拜翰林侍读学士。辞还江南。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澹,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其名章俊语流于豪端者,怪怪奇奇,若不凝滞于物。赠集贤学士,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

小云石海涯尚未成年时,父亲病逝,按元朝的惯例,他承袭了父亲的官爵,担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元代特有的官职,即主管办事官员的意思),率军镇守永州。他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奖惩分明,所以军队整肃有序。小云石海涯任职期间,正值元成宗在位,这时候,政治腐败,社会异常黑暗,各种矛盾都十分尖锐,小云石海涯厌恶这种污浊的官场生活,感觉官职对他是个负累。有一天,他找来弟弟忽都海涯,对他说:“我对做官一向不感兴趣,只是看在先祖的面上,不能不承袭官爵应付一下,如今,你已长大了,我把官职让给你,不许推辞。”说完,立即解下官印、虎符等给弟弟佩戴上。他自己则北行,拜姚燧为师去学习了。

◎故事感悟

在利益、官位面前,像小云石海涯的人不多,即使他看透官场,把官位让与其弟,这也需要勇气。

◎史海撷英

遭猜忌的脱脱

脱脱是蒙古族人,家族世代在元朝为官,出身高贵。他自幼被叔父伯颜抚养,15岁的时候当了太子的侍卫,后来又担任了亲军指挥使。他凭借伯颜的势力青云直上,很快就担任了御史大夫一职。

脱脱虽然被伯颜抚养成人,仕途上也得益于他,但是脱脱看到伯颜在朝廷上为非作歹,知道伯颜迟早有一天会倒霉,所以有意无意地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惹祸上身。

脱脱从小就拜吴直方为师,吴直方是有名的学者,脱脱发迹后,把吴直方接到家里当了自己的幕僚。吴直方足智多谋,当时的人都把他比作诸葛亮。脱脱有什么事都会先询问吴直方的意见,然后照着去做没有不成功的。脱脱问吴直方,是否有必要把伯颜赶下台?吴直方回答道:“所谓大义灭亲。虽然伯颜对你有恩,但是你应该为国尽忠,不要考虑亲属关系。”脱脱又说:“但伯颜势力很大,万一不成功怎么办?”吴直方说:“伯颜现在已经是天怒人怨,如果不能扳倒他,那就是天意,大不了一死。死又算什么?即使死了也能博得忠义之名。”脱脱被吴直方的话打动了,就向元顺帝控告伯颜的罪状。

元顺帝是伯颜拥立的,一直对伯颜的骄横非常不满,想找个机会除掉他。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准备扳倒伯颜。

伯颜看出元顺帝对自己很不满,也在想办法对付。一天,他邀请元顺帝和自己一起出城打猎,实际上心怀不轨,想挟持元顺帝。元顺帝觉得去的话有危险,不去的话又会引起伯颜的怀疑。他把脱脱找来,问他的意见如何。脱脱建议元顺帝不要去,但为了安抚伯颜,他建议让太子去。伯颜见皇帝没有上钩,但太子却来了,觉得也没什么问题。他打算拥立太子为皇帝,废掉元顺帝,既然太子来了,提前行动没有关系。谁知道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好。他们刚一出城,脱脱就把京城里面伯颜的亲信全部抓了起来,再想办法把太子接回京城,让元顺帝下诏书公布伯颜的罪状,将他赶出了朝廷。

脱脱在罢黜伯颜的行动中立了大功,得到了元顺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他上台后大刀阔斧地推行了改革,主要是为了抵消伯颜专权给国家带来的损害。

伯颜非常讨厌读书人,本来元朝科举就不发达,伯颜上台的时候把科举彻底废除了,很多知识分子丧失了做官的门路,对朝廷很不满。为了获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脱脱下令恢复科举考试。伯颜掌权的时候对那些和他政见不合的人实行打击报复,出现了很多冤案。脱脱下令为当年被伯颜害死的人平反,获得了大臣们的支持。

伯颜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始终担心汉人会造反,所以规定汉人不准养马,也不准收藏兵器,更不准和蒙古人、色目人发生纠纷。在伯颜掌权时期,民族矛盾非常深。脱脱放宽了政策,对汉人采用比较温和的政策,稍微挽回了民心。伯颜还是个很贪婪的人,他搜刮了无数金银财宝,为了满足自己和亲信们的贪欲,发布了很多苛捐杂税,老百姓被害得连饭都吃不饱。脱脱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赋税,并取消了很多不得人心的收税项目。脱脱还主持编写了宋、辽、金三国国史,为中国史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不久,脱脱就因病辞职,昏庸无能的元顺帝任用奸臣哈麻,把朝政弄得一团糟。

◎文苑拾萃

火药传入欧洲

13世纪中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随着蒙古西征而传入波斯、阿拉伯等地。13世纪末,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方法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早在8世纪至9世纪,阿拉伯帝国就掌握了中国的炼丹术,同时,制造火药的药料硝石也进入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称之为“中国雷”,波斯人则叫“中国盐”。12世纪初,火药的制造方法由南宋通过海路传入阿拉伯。13世纪中叶,铁火罐内储火药的新式武器通过蒙古人传入俄罗斯,又从陆地传至波斯、阿拉伯,乃至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