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你许我的白首不离
7189200000014

第14章 李香君——罗带同心结未成(1)

{李香君,又名李香,明末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居住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媚香楼,十六岁时遇到复社领袖侯方域,一见倾心,嫁与其做妾,后被阉党阮大铖强逼嫁给漕抚田仰做妾,李香君以死抗争,伤愈后不久,侯方域被捕入狱,李香君再次被阮大铖强逼送入宫中,清军南下,侯方域降顺清朝,李香君不知所踪。}

一、城南路

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入夜的秦淮河畔,热闹胜过白昼时,在河畔林立的楼馆中,许多姿色出众的女子站在阑干处,或眺望风景,或弹琴说话,也有的大方风流,指了不远处的俊俏男子说笑。在这群女子中,有一个样貌姿态尤为突出的女子,却不似其他人,她只静静立在栏杆边,把玩着手中一把白扇,神情漠然。

“香君,楼下客人催促了几次,我叫丫头来请,你倒装作不知道,总是要我亲自来吗?”李贞丽佯装生气,冲拿着白扇的女子嚷道。

“您一开口,方圆十里便能听到声响,哪里需要亲自来请,楼下叫唤一声我能不知?只怕又是来了我不愿招呼的人吧,”李香君皱了皱眉头,“义母,那些人你都替我打发出去,不行吗?”

“哎哟,我的乖乖,若是能轰走我岂会不愿意,我们媚香楼不缺生意,只是今日来的人,你必须得见一见。”李贞丽见义女不挪步,心急地上前,就要拽过李香君的手。

“为何?难不成又是那姓阮的?”李香君抽出手来,别过脸去,“斯文败类,我见不得他一脸谄媚的样子,上次陪了人来寻风流,逼着我饮酒赔笑,我几时受过这样的委屈,不是中意的客人,多看一眼我都不乐意。”

“我叫你一声祖宗行不行?”李贞丽无可奈何地说道,“撇开人品不谈,也算是个文人,吟诗抚琴,不见得会扫了你的兴,再说,我们开着门做生意,多少要看人一些脸色,秦淮河畔的姑娘,哪里还顾得上委屈?这次年我替你挡了多少,你也不是不知道。”听李贞丽这话,不得不见的客人真是那阮大铖没错。

“知道知道,若不是义母向来仗义,为香君打算,这客人我可是真不会见了,”李香君冲李贞丽撇撇嘴,放下扇子往楼下走去。

阮大铖正陪着一名中年男子谈笑,见到李香君,立刻让出自己所坐的位置,招呼李香君与男子同坐。

“大人不必客气,我有自己的去处,”李香君客气一声,转身走到一楼中央的位置,“今日香君为各位抚琴一曲,聊表谢意。”李香君的琴艺在秦淮河畔很有名气,常来的宾客们听说她今日亲自抚琴助兴,都围拢到台前,等着看表演,要知道,冷傲如李香君,平日想要与她饮酒一杯还得看她的心情。

“老鸨,”阮大铖不满李香君的冷淡,挥挥手,将李贞丽叫了过来,“这香君姑娘是有意避开我们吧?”

“怎么会呢?阮大人是贵客,香君平日可是很难下楼的,今日亲自抚琴,正是因为大人来的缘故,大人若是还不高兴,贞丽赔酒三杯,如何?”李贞丽给自己斟满酒水,端到阮大铖跟前。

“你倒是识趣,罢了,一个小姑娘,我也不愿意与她一般见识,”阮大铖一副大度的样子,“不过老鸨,这手底下的姑娘可是要调教好了再请出来,媚香楼若是多几个这样冷性子的人,生意还能继续?”他含沙射影地说道。

“大人说得是,都是贞丽不周全,”李贞丽一饮而尽,“回头贞丽一定好好调教调教。”

曲毕,李香君对着众人盈盈拜了一拜,取琴上楼,李贞丽瞅准了机会,快步跟上去。

“你尽知道使性子,也不看看场合,刚才多难堪,那阮大铖的脸都拉得老长了,”见到香君在一旁偷笑,李贞丽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我如今酒量还能凑合,到哪天我撑不住了,你就知道苦有多难吃!”

“有义母在,哪个敢动我分毫,”李香君嬉笑着搂过李贞丽的肩膀,两人年纪相差不过九岁,名为母女,实为姐妹,李香君九岁便入了媚香楼,一直由李贞丽抚养照顾,两人感情深厚,李香君任性放肆,惹了客人不痛快都由李贞丽出面解决。

“从前你是年幼,可怜巴巴的,我心软,可我总不能照顾你一辈子,如今都十六了,”李贞丽拨开香君的手,笑道,“我得寻个凶狠的,把你嫁出去,省得费胭脂水粉,还让我怄气。”

“您才不会呢,”香君复又伸手过来,笑闹着,“香君若是看不上,义母怎会看得起?这中意男子,还不知要多少年才寻得,只怕胭脂水粉,还是要多费些时日了。”

“你倒等着,”李贞丽取了头上的珠钗,笑道,“咱们以此钗为注,若是有了中意的人,你就取百钱与我饮酒,若是过了十六无人问津,这珠钗就赠与你了。”

李香君接过珠钗,眨了眨眼,“香君先留着,免得义母不认账,过了十六定当送还。”

事情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李香君的十七岁生辰临近时,媚香楼里来了一个慕名前来的翩翩公子,此人姓候,名方域,官宦子弟,少年有才,十五岁应童子试便是第一名。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公子,乱世之中并未有多少机会施展抱负,只得在京城侍奉做官的父亲。十六岁时娶了亲,随遇而安过了五年,到二十一岁时候,为了应乡试南归金陵,本想大展拳脚,却不料少年公子本性风流多情,到了胭脂味浓的秦淮河畔,竟陷入温柔乡忘了初衷,只顾邀志同道合的朋友说诗论词,狎妓玩乐。

侯方域的友人中,有一个最为投缘者,叫做陈贞慧,此人比侯方域年长十四岁,文章风采与侯方域不相上下,陈贞慧与李贞丽相熟多年,两人极为亲密。此次侯方域南归,陈贞慧便带他来媚香楼,饮酒听曲。听说陈贞慧前来,李贞丽特意打扮一番,早早便闭门谢客,只等情郎。

“义母是等那陈公子吗?如此殷勤,该是只有他了,”香君看着翘首以盼的李贞丽,玩笑道,“自我记事,只要他来,您便要浓墨重彩一番,看看那脸上的脂粉,都能去戏台上唱一曲了。”

“多事,”李贞丽红了脸,转身啐道,“我哪日不梳妆!”她回身走到镜前,又上下仔细看了看。

“闭门谢客,我倒是清静,只是不做生意,看不了众生相,不免无聊,”李香君又把玩起白扇来,“陈公子到来,义母自然要独处温存,我该做什么打发时间呢?”

“听说同来的还有一位年轻公子,与贞慧相熟的当是性情中人,你便与他抚琴对诗,我也放心。”李贞丽莞尔一笑,在腰间挂了香囊。

掌灯时分,陈贞慧携了侯方域同来,李香君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与两人结识,后又与侯方域结缘。与先前阮大铖来时的情形相反,李香君在楼上见到两人,不等李贞丽催促,便简单梳妆走下楼来。只因陈贞慧是她熟悉的人,而侯方域,是她远远见到便心仪的男子。

李贞丽自然不会看不出李香君的心思,备下酒菜,趁陈贞慧两人痛饮之时,将香君拉到一旁,也不言语,只嬉笑着伸出手来,轻轻晃动。

“少不了您的百两银子,我敢做便敢认,这侯公子确实是香君中意的人,不过,义母先不要开口,若是他无意,倒失了我的颜面,须得确定他有情,我才答应,”李香君悄悄说道,“梳拢之时还请义母不要太为难。”

“哟,这时候就想到多久之后的事儿了。”李贞丽笑起来,“知道了,你且专心留意他的人品才情,别误了自己,其余的事情交给我了。”

李贞丽一番试探,几杯酒水下去,侯方域将心意和盘托出,他只担心香君无意,自己唐突了佳人。香君在酒席之上听到侯方域的话,立刻红了脸,借口说衣衫洒了酒水,转身上楼去。李贞丽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趁着侯方域发呆的时候,对陈贞慧使了使眼色。

“你是说,朝宗对香君有意,香君也有那样的心思?”陈贞慧挑起眉,饶有兴味地说道。

“就你榆木脑袋,不解风情,没见他们推杯问盏之时,情意绵绵吗?”李贞丽娇羞地轻捶陈贞慧的肩膀,“香君是我的义女,自小就在我身边,如同亲生,她本是聪敏乖巧的女子,出身也好,可惜家道中落,糟蹋了她的才情。我这一世过了不少不情愿的日子,可不想她也同我一般受委屈,贞慧,朝宗人品如何?若是值得托付,将香君许了他,倒是一桩好姻缘。”

“朝宗为人我最了解,你大可放心,不过他在京中已有正妻,听说不问世事,是个贤良妇人,日后断不会为难香君,所以,若是香君愿意为妾,我便能开口说合。”陈贞慧沉思片刻,对李贞丽据实相告。

“这样很好啊,媚香楼出去的女子,即便是清倌,也做不了正妻,就算是小家小户也不可能接受的,”李贞丽苦笑,“为人妾室,若有夫君疼爱,正妻不为难,便是上上之选,香君是懂情理的人,做正妻是妄想,她心里清楚。我替她做主吧,你说与侯公子,若是决意盟誓,留下一个信物,我也好回了其他对香君有念想的人,从今以后,她就只在媚香楼中安心等侯公子来接。”李贞丽做了决定,想到香君将来能过幸福安宁的日子,甚感欣慰。

二、蝴蝶梦

“侯公子对我家香君有意,香君对公子也有情,两情相悦自是人世间再好不过的事,此事就这样订下来,我与贞慧做见证,”李贞丽为桌上的四只酒杯倒满酒水,“公子备好信物,我去楼上叫香君下来。她如今还是清倌,虽然在媚香楼待了数年,面皮总是薄的。”说完,款款走上楼去。

侯方域此番是应陈贞慧之约,所以身上并未带多少财物,没想初次见面便与香君投缘,他一心想送个珍贵的物件做信物,以此表明自己的真挚,如此思量了半天,没个好些的主意。

“不如,用我身上的玉挂件吧,”陈贞慧很是大方,低头要取,却被侯方域制止。

“不,不,既是我与香君订情的物品,自当用我的随身之物。”侯方域皱了皱眉,谢绝陈贞慧的好意,“不然我明日再送来,待香君下楼了,我解释清楚。”

“这样一说,倒显得你不诚心,媚香楼人来人往,说得最多的都是些玩笑话,香君姑娘是傲慢的性子,你这一走,倒像不愿与她结缘,她明日哪里还会应你,”陈贞慧摇摇头。

“不是有个扇坠挂在腰间吗?”站在楼梯上的李香君,扬了扬下巴,“我就中意那个。”

“这个算不得好东西,不过是买来玩儿的,”侯方域有些为难,“本想回去取了珍贵的信物来交给姑娘,以示朝宗的诚意。”

“那些贵重物件,媚香楼里见得还少吗?”李香君慢慢走下楼来,“就算价值连城,若是别人送,我还不要呢。”话一说完,她红了一张俏脸,直直立在侯方域面前,不再言语。

侯方域在青楼中放纵,早已是浪荡不羁的性子,却没想到李香君说话更胆大热烈,一时间愣在原地,直到陈贞慧悄悄碰了碰他的胳膊,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取下自己腰间的扇坠,奉与李香君。

李香君仰起脸,看着侯方域,浅浅一笑,将扇坠挂在绢扇的扇柄上,转身坐在桌前。

李贞丽也走下楼来,手中托了些精致的糕点,“这定礼的酒还没有喝呢,我房间有些上好的糕点,光饮酒可不好,所以取了来,大好的日子咱们吃喝着,图个痛快。”

四人碰了酒杯,一饮而尽,“此事就这样成了,我与贞慧是见证,侯公子订了盟誓,我家香君便不会再许别人,公子切莫辜负。”李贞丽认真说道,“公子可回去准备聘礼,其余的事情,我自会安排妥帖,不用担心。”

酒席散尽,李香君亲自送侯方域出门,她并非不知矜持,而是有话要与侯方域说。

“公子可有足够钱财备聘礼,我义母的数字可不小,”李香君站在媚香楼的灯影下。

“不知多少为好?”侯方域此时手中并不宽裕,他南归本是为了乡试,以此挽救颓败的侯家,与香君相遇实在是桩美丽的意外,不过他对香君确实是真情实意,若是让他此时放弃佳人,他也不愿意,侯方域现在只期望李贞丽能看到陈贞慧的面子上,少收聘礼,让自己与香君终成眷属。

“百金之礼,并不为过,”香君说出一个数来,她看到侯方域的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公子觉得不合适?这并不是义母有意为难,而是我讨来让义母归隐田园的。”

“这话怎么说?”侯方域不解香君的意思。

“我九岁入媚香楼,义母待我如同亲生,这番恩情千金难换,义母与陈先生情意深厚,两人相识多年,义母早有随其归隐之心,可惜她向来豪爽,积攒的金银多数都用来交朋结友,我近年得罪了不少权贵,也是她打点妥当,少不得费她许多体己钱,原本指望我迎客挣钱,今日她见我与公子投缘,将我这摇钱树订与公子,我若离去,媚香楼便没有了头牌姑娘,今后如何来钱财供养她?”李香君有些感伤,“义母既是为了我,将来或许潦倒,我岂能做无义的人,只顾自己过好日子,却不管她的死活?”

“你说的也有道理,若是媚香楼闭门谢客,你义母就没有了外来之财,我那朋友也是侠义之士,手头闲钱无几,两人将来同去,日子必定难过。”侯方域顿悟,“就冲义母这份情意,我是该赠那百金之礼,虽然此次南归,并无多少钱财,但我在金陵有几个好友,香君且放心,我回去便四处筹借,一定不负你的情意。”侯方域信誓旦旦,与李香君说定再见之期,两人这才依依不舍道别。

三日后,侯方域不违誓言,真带了百金的聘礼来媚香楼,李香君欢喜不已,但李贞丽却疑窦丛生,她从陈贞慧处得知,侯方域并没有多少钱财,不过三天时间,如何筹借?又是向何人筹借?不等她开口询问,侯方域就大方坦白了自己的聘礼由来,原来这百金是友人杨龙友所借,得知他梳拢香君需要不菲的银钱,便慷慨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