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7138500000021

第21章 金元时期名医(著)方(3)

方二胃苓汤(又名对金饮子)

【组成】甘草、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泽泻、猪苓、厚朴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5克,如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利湿。

【主治】湿滞伤食,脘腹胀满,泄泻,小便短少者。

【来源】《丹溪心法》。

方三黄栝楼丸

【组成】栝楼仁、半夏、山楂、神曲(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栝楼水丸。竹沥送上45~60克。

【功效】化痰消食。

【主治】食积,痰壅滞,喘急。

【来源】《丹溪心法》。

危亦林方

头痛

方一偏头痛方

【组成】羌活(去芦)3克,独活(去芦)3克,川芎3克,白芷3克,细辛3克,藁本(去芦)3克,防风(去芦)3克,黄芩(酒炒)3克。

【用法】上药锉,水100毫升煎,每日1剂,食后热服。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偏头疼,至妙之药。

【来源】《世医得效方》。

中暑

方一濯热散

【组成】白矾、五倍子、乌梅(去核)、甘草各30克。

【用法】上药为末,入飞罗面120克拌匀。每服6克,新汲水调下。虽平日不聚饮冷者,服之不妨。真有奇效。

【功效】祛暑清热解毒。

【主治】伤暑迷闷,及泄泻霍乱作渴立效,亦能解诸毒。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二泼火散

【组成】青皮(去白)、赤芍药、黄连(去须)、地榆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冷水调服。

【功效】清热泻火。

【主治】伤暑烦躁,发渴口干。并治血痢,妇人热崩。

【来源】《世医得效方》。

泄泻

方一风下汤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炒)、甘草(炒)各30克,茯苓、厚朴(姜制)各60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9克,水70毫升煎,空腹服。

【主治】肠胃虚弱,腹内痛,身体怯寒,泄泻青黑,兼治伤寒而利,脐下冷,名鹜溏症。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二豆蔻饮

【组成】陈米30克,肉蔻(面裹煨)、五味子、赤石脂(研)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6克,粟米调服,日服3次。

【功效】涩肠止泻。

【主治】滑泄神效。

【来源】《世医得效方》。

疟疾

方一争功散

【组成】知母、贝母、柴胡(去芦)、常山、甘草、山栀子、槟榔各15克,蝉蜕10个,地骨皮(去骨)15克。

【用法】上锉散,每服9克,用桃柳枝各15厘米,水煎。未效,用地路草藤15厘米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祛邪截疟。

【主治】热疟多效。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二冷附汤

【组成】附子重30克(炮去皮脐)。

【用法】上药切作片,分2服,水150克毫升,生姜10片,煎至70毫升,露1夜。五更冷服。

【功效】壮脾胃,去痰实,除虚热,降心气。

【主治】疟疾无过是痰实痞塞不通,脾胃弱虚,热在上,停于胸膈,不得入于脏腑,所以五更冷服,乃使药下达,壮脾胃,去痰实,除虚热,降心气屡用屡效。

【来源】《世医得效方》。

痢疾

方一芍药柏皮汤

【组成】芍药、黄柏各30克,当归、黄连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制水丸,如小豆大。温水调服6~9克,及夜5~6服。禁忌:油腻脂肥发热等物。

【功效】清热利湿,和血行滞。

【主治】一切湿热痢,频并窘痛,无问脓血,并宜服。热痢大效。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二九圣圆

【组成】罂粟壳(去蒂膜米醋炒)30克,川乌(炮去皮)、黄连(火煨)、干姜、白茯苓(去皮)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醋煮陈米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米汤调服。腹痛止,当归乳香汤调服。

【主治】下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外重急痛。服之特效。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三养脏汤

【组成】陈皮(去白)、枳壳(去瓤)、黄连(去须)、南木香、乌梅(去核)各15克,罂粟壳(去蒂膜蜜炒)45克,厚朴(去粗皮姜汁炒)、杏仁(去皮尖、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锉散,五色,黑豆子煎。红痢,生地黄春茶甘草节煎服。

【主治】五色痢。

【来源】《世医得效方》。

妇产病

方一二母散

【组成】知母、贝母、白茯苓、人参各15克,桃仁(去皮尖)各0.3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不拘时温服。如觉腹痛,并服之。

【主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于肺经咳嗽宜服。如伤风痰喘,却以寻常伤风药治之。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二芎附散

【组成】大附子1枚,川芎30克。

【用法】酽醋200毫升,用火四面炙透,蘸醋令尽,大附子去皮脐,川芎30克研为末。每服6克,清茶调服,虚人最效。

【功效】温阳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者。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三泽兰圆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泽兰叶、琥珀(别研)、羚羊角(别镑研)、牡丹皮(去木)、防风(去芦)各30克,麝香(别研)1.5克,安息香(酒煮去砂)、生地黄、赤芍药各45克,铁粉、橘红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克,空腹食前服,温酒或米汤调服。

【主治】女子血实,七情所感,卒然手足搐搦,状类症,却不可作治之。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四牡丹散

【组成】牡丹皮、大黄(蒸)、芒硝各30克,冬瓜子、桃仁(去皮尖)3~7粒。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5克,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入芒硝再分2次服。欲产时先煎下,以备缓急。

【主治】产后血晕,闷绝狼狈,若口噤,斡开灌之必效。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五龙蜕散

【组成】蝉退(烧存性)30克,大蛇蜕(火烧存性)1条,滑石15克,葵子(微炒)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3克,顺流水微温暖调下。不可使热【主治】催生,秘传。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六秘方龙骨圆

【组成】白牡蛎、北赤石脂、代赭石(已上并煅)、白龙骨、伏龙、螵蛸、五灵脂、侧柏叶各适量,棕榈(烧灰),不拘多少,蒲黄多加入。

【用法】上药研为末,以醋和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以十全在补汤9克,加嫩鹿茸去毛酒炙阿胶、蚌粉炒4.5克,姜3片,2枚,乌梅2个煎,吞服立效。

【功效】补益气血,收敛止血。

【主治】产后及体虚,数月崩漏不止。

【来源】《世知得效方》。

跌打伤

方一救急方

【组成】当归(炒)、桂心、甘草(炙)、蜀椒(炒出汗)各22.5克,川芎45克,附子(炮)、泽兰(炒)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用酒服6毫升引服,立效。禁忌:海藻、菘菜、生葱、冷水等。

【功效】活血祛淤,续筋接骨。

【主治】坠马落车,伤腕折臂。

【来源】《世医得效方》。

方二自然铜散

【组成】乳香、没药、苏木、降香、川乌(去皮尖)、松明节、自然铜各30克,地龙(去土清油炒)15克,龙骨(生用)15克,土狗10枚(酒浸焙为末),真血竭9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15克,用无灰酒调服。如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腹服。

【功效】活血祛淤。续筋接骨。

【主治】跌打折骨损断,正骨科中经验方也。

【来源】《世医得效方》。

葛可久方

方一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适量。

【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半碗,调服25克,食后服。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行所致之呕血、咯血等。

【来源】《十药神书》。

方二花蕊石散

【组成】煅花蕊石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9~15克,用童便80毫升炖温调服。

【功效】化淤止血。

【主治】咳血。

【来源】《十药神书》。

方三独参汤

【组成】人参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加大枣5枚,水煎,不拘时服。

【功效】益气固脱。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脉息微弱。

【来源】《十药神书》。

方四保和汤

【组成】知母、贝母、天门冬、款冬花各9克,天花粉、薏苡仁、杏仁、五味子各6克,甘草、马兜铃、紫菀、百合、桔梗、阿胶、当归、地黄、紫苏、薄荷、百部各4.5克。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入饴糖5克服,日3次。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

【主治】久嗽肺痿。

【来源】《十药神书》。

方五润肺膏

【组成】羊肺1具,杏仁(研)、柿霜酥、天花粉各30克,白蜜60克。

【用法】先将羊肺洗净,再将其余5味入水搅匀,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法服食。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久嗽肺燥、肺痿。

【来源】《十药神方》。

方六白凤膏

【组成】黑嘴白鸭1只,大枣60克,参苓平胃散30克,陈煮酒适量。

【用法】先将鸭缚定,按患者酒量,取酒汤温,将鸭项割开,滴血和酒,搅匀饮之。再将鸭去毛,于胁边开孔,取去内脏,拭干,次将大枣去核,每枚内放参苓平胃散末,将此填满鸭肚,用麻扎定,以砂瓶1个,置鸭在内,四周用火慢煨,将陈煮酒作3次入,煮干为度,然后食鸭,枣药阴干,随意用人参煎汤送下。

【功效】补虚止化痰。

【主治】病久虚惫,咳嗽吐痰,咯血发热。

【来源】《十药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