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鸢尾几度花
7124700000018

第18章 黄金时代(15)

庄子意象·鱼·相忘

《庄子》中,“鱼”频频被赋予“逍遥”之意。北冥大鹏,化而为鸟;濠梁之鱼,出游从容;楚之神龟,曳尾于涂??但这些都无法真正诠释庄子最深切的想法。关于“鱼”,最为深刻而让人感动的是那“涸泉之鱼”。

此鱼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两条鱼朝夕相处,互以口沫滋润彼此,互相吹气,如斯苟延残喘。倒不如忘却,遨游于湖海之中,恍若未曾相识,亦不求相守。光是单看此句,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弊。而后还有“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就是说,与其赞誉尧帝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们忘掉,相容混于道。亦可看淡生死疾苦,死生命也,尚且是非。

如此说来,相忘于江湖应为忘却是非,回归于自然之道,最求精神之上的逍遥自在,形骸上不受外力控制,于内紧守心斋,排除思虑和欲望,是精神上的斋戒。因此,现今武侠小说无数次化用相濡以沫,却不知这高尚的情感是被庄子所摒弃的。

庄子推崇“随遇而安”,做个“真人”,不知恶死,不知说生,忘记自己从何而来,去向何处,活着便是享受,将死也不必挣扎,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他自己便是这样一个人,善吾生,亦善吾死,把生死皆看作好事,岂不自在?

如此看破,庄子容颜淡漠,面额质朴,得失由之。该失去时便放下,懂得适时放手,这需要最淡薄无谓的心态,最自持自明的个性,就像是一个聪敏之人,不是懂得怎样去赌赢更多的钱,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赌桌。

对于鱼,拘于彼此来说,既相念又能游于大道之江湖是最好的选择。即使会孤独,但活着便是孤独,活得干脆。

历史上,坦然于是非生死之人并不少。

王敦不满皇帝,欲与刘隗动乱继而平天下,拉拢对方,而刘隗却用庄子“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拒之。人一旦进入自由之道,便可忘乎,不必强求于事,亦不欲有所为。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者,互交于无心之交中,相互扶持却像从未帮助过彼此,忘掉自己的存在,心照不宣。而子桑户死,孟子反和子琴张或编曲鼓琴,或相而歌,把自身形骸置之度外。

当然也必须一提庄周鼓盆而歌。其妻升遐,惠子前来吊唁,却见庄子盘脚鼓盆,心生责意,而庄子却道:“生不是喜,死不是悲,乃一气之所化。以理化情,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而不能人也。”

其妻虽亡,仍睡于天地巨室之中,何以哀之?

风兮风兮非无凰,鱼兮鱼兮隔空洋,相知便可,相守乃一时罢。红颜弹指老,芳华为一刹。凡人欲看透风景,细水长流;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欲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把这执著于刻骨铭心视为浪漫。在我看来,这无非是不能自持。

其实真正懂得浪漫逍遥的是庄子吧。

相忘是一种境界,需用一颗坦荡如坻的心去割舍强烈的情感,靠的是内力,忘记外物便能获得最大的快乐。终究是不能忘?那就忘了自己,无所挂碍。

世间凡人总以爱之名彼此折磨,恨不得将对方的音容笑貌、青丝绾发都熟记于心,恨不得将那远山黛、含烟眉泼墨纸上。而人生于天地间,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别离乃生之常态。

转身,离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江湖那么深远,令人望而却步,却无法再用剩余的口沫来滋润卑微的心,是否不再想起?

醒来,你已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