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翻译
7120100000037

第37章 附录(1):浙江文学翻译活动大事记

1902年:

蔡元培编《文卷》(3卷),由商务印书馆刊行,选文共43篇,皆“当世名士著译之文”。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浙江留学生创办《钱江潮》刊物,译刊载政、经、法、史、军等科学资料。

鲁迅用文言翻译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署名自树)出版,并翻译法国雨果的短篇小说《灰尘》(署名庚辰译),载《钱江潮》第5期。

光绪三十年(1904年):

4月,鲁迅所译《地底旅行》在南京出版。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鲁迅在日本东京汀章太炎讲《说文解字》,并开始编译《域外小说集》,译小说《漫》、《默》([俄]安特来夫著)等。

宣统一年(1909年):

鲁迅与周作人合作编译之《域外小说集》第一集、第二集先后出版。

宣统三年(1911年):

10月,周作人译丹麦安徒生童话《公主》。

1916年:

4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著)由中华书局出版。全集收长、短篇侦探小说44集,汇成文言译本,12册。分别由严独鹤、程小青、陈小蝶、无虚我五、刘半农、周瘦鹃等10人译。

1919年:

周作人译《卖火柴的女孩儿》([丹麦]安徒生著),在《新青年》第6卷第1号上发表。

1920年:

7月,茅盾译《译学的批评》,发表于《学灯》。

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完整的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译者陈望道。

12月,鲁迅译《幸福》([俄]阿尔志巴绥夫著),发表于《新青年》第8卷第4号。

陈望道译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

1922年:

10月,茅盾著《翻译问题》,发表于《文学周报》。

1924年:

郁达夫撰写《读了王当生的译诗而论及与翻译》,对文学翻译者提出了“学思得”三个要求。

1929年:

6月,鲁迅所译《论文集〈二十年间〉第三版序》(蒲力汉诺夫著),发表于《春潮》第1卷第7期。

10月,鲁迅翻译[俄国]卢那卡尔斯基著《文艺与批评》。夏衍译高尔基著《母亲》,由大江书铺出版。

1930年:

1月,鲁迅译《毁灭》([苏联]法捷耶夫著),发表于《萌发》与《新地》月刊,翌年由大江书铺出版。

1931年:

12月,鲁迅著《关于翻译的通信》,加入《二心集》。

1935年:

1月,茅盾译《吉柯德先生》([西班牙]塞万提斯著),在《中学生》上连载。

4月,鲁迅著《非有复译不可》,载《文学》第4卷第4期。

11月,鲁迅译《死灵魂》([俄]果戈理著),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5年至1944年: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的三十一个剧本译成中文,至1947年出版了其中的27个译本。

1936年:

3月,鲁迅译《死灵魂》第2部,载于《译文》新1卷第1期。

1937年:

徐懋庸译《列宁家书集》,由生活书店出版。

1944年:

3月,赵瑞蕻译《红与黑》([法国]斯丹达尔著),由重庆作家书屋出版。

1948年:

周建人译马克思、恩格斯著《新哲学手册》,由上海大用图书公司出版。

1951年:

出版总署举行第一届全国翻译工作会议,由胡逾之致开幕词。

1954年:

8月,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8月19日茅盾在会上作题为《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文学翻译质量而奋斗》的报告。

1955年:

2月,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为外文出版社主持召开《宋明平话小说选》的翻译出版座谈会。

1958年:

罗大冈、叶水夫作为编委,翻译编辑出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后增加《马克思文艺理论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从书》)。

1976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3卷)。

1978年:

1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由陈冠商翻译的波兰显克微支名著《十字军骑士》。

1979年:

茅盾为《苏联文学》创刊题词。

1982年:

6月,[日]紫式部著《源氏物语》(丰子恺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编委会成立,叶水夫任副主任。

1984年:

3月15日至20日,中国译协理事、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赵瑞蕻应邀前往新德里参加印度首届国际翻译文学讨论会。

3月28日,浙江翻译导游协会在杭州成立。省旅游局长高海珊为会长,沈秀鹤为秘书长。

1985年:

6月1日,赵瑞蕻成为江苏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

7月,中国译协、山东省译协在烟台市举办全国中青年文学翻译经验交流会,中国译协副会长叶水夫致开幕词:“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译作。”

1986年:

3月,草婴被推选为新成立的上海文学翻译家协会会长。

6月14日,叶水夫等会见访问中国译协的韩素音女士。

1987年:

3月21日,叶水夫作为中国译协负责人会见了国际译联传播媒介学术委员会主席、芬兰翻译家玛莎·莱恩女士。

5月20日,叶水夫被莫斯科大学委员会授予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称号,在苏联驻华使馆举行了授奖仪式。

6月23日,中国译协在九江举行全国省、市、自治区译协秘书长会议,副会长叶水夫致开幕词。

8月20日至27日,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在荷兰斯特里赫特举行第11次世界翻译大会,叶水夫作为中国译协代表团副团长出席。

11月,叶水夫作为中国译协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译协代表团团长访问日本。

1988年:

10月20日至24日,中国译协在长沙召开全国文学翻译研讨会,中国译协代会长叶水夫致开幕词:“繁荣文学翻译事业,为文化建设服务。”

1989年:

11月,应苏联作家协会邀请,中国译协代会长叶水夫于下半月访问苏联。

1990年:

8月2日至9日,叶水夫作为中国译协代表团团长参加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国际译联第12次世界翻译大会,并当选为国际译联理事。

1991年:

4月24日,浙江省译协会长郭建中获世界科幻小说卡佩克翻译奖。

8月14日至16日,叶水夫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文学翻译评论研讨会。

1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赵萝蕤译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

1992年:

6月,中国译协代会长叶水夫在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上做了题为《再接再厉,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翻译事业而奋斗》的报告。

1994年:

5月8日至11日,中国译协和中国科学院译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中型企业翻译研讨会在浙江萧山举行。

11月7日至10日,第二届全国文学翻译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叶水夫致开幕词。

1995年:

4月21日,冯亦代、罗大冈、赵萝蕤获1994年度彩虹翻译奖。

1996年:

7月31日至8月3日,首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译协会长叶水夫致开幕词。

1998年:

5月28日至31日,浙江宁波主办华东地区第四次翻译研讨会。

2000年:

11月4日至7日,浙江杭州主办中国译协第四次全国秘书长会议。浙江省有关领导和中国译协会长宋书声,第一常务副会长赵常谦,副会长刘品大、李亚舒、张柏然、蔡祖铭,中国译协副秘书长、各分支机构主任、秘书长以及各地译协的会长、秘书长共60余人参加会议。宋书声会长致开幕词,孙承唐常务副秘书长作题为“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工作报告。

2001年:

1月,中国译协网站(http://www.tac-online.org.cn)开通。

5月,《中国当代翻译工作者大词典》首发式暨2001年中国翻译论坛在西安举行。

12月,朱维之去世(1905年)。

2006年:

7月10日,杭州市翻译学会正式更名为“杭州市翻译协会”。

8月,浙江省翻译协会举办浙江省第一届高校翻译教学研讨会。

2007年:

1月6日至7日,由浙江省翻译协会、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研究所、杭州市翻译协会、浙江翻译网(www.zjfyw.com)联合发起的“浙江省首届高校翻译教学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6月16日,由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及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著名翻译家力冈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翻译艺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11月13日至14日由浙江省版权局、浙江省翻译协会等单位联合召集的“推进浙版图书‘走出去’翻译工作”会议在杭州梅竺度假村召开。会议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华文化走向复兴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文化大省的基本要求,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浙江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

11月30日,浙江省翻译协会和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浙江省第二届高校翻译教学研讨会。

2008年:

10月26日,浙江省翻译协会六届二次全体理事会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二楼会议厅内隆重召开,大家汇聚一堂,共商译协发展大事。

11月,“世界文学经典传播与研究暨飞白宋兆霖翻译艺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12月,浙江省翻译协会在杭州主办浙江省第三届高校翻译教学研讨会。

2009年:

浙江省第四届高校翻译教学研讨会于下半年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