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严己宽人
7099900000078

第78章 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

孔繁森,山东省聊城人,1944年7月出生,1961年8月参加工作,196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孔繁森同志自青年时代起,就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入党以后,他自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努力实践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是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模范;他是努力学习,认真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模范;他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乐于奉献的模范;他是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当时担任中共山东省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赴藏后他在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县三年,他几乎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每到一地就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到山东。

1988年,山东省在选派进藏干部时,认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又有进藏工作经验,便准备让他带队,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还是那句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其实,孔繁森很清楚,家里确有不少困难: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了;年近九旬的老母生活不能自理;三个孩子尚未成年,需要有人照顾;妻子动过几次大手术,体弱多病。自己一走,全家的生活重担又要压在妻子身上。无情未必真豪杰,为了党的事业,孔繁森把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深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后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在他和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原来的45%提高到80%。

1993年4月4日,孔繁森告别拉萨赴阿里上任。这时,他已在雪域高原工作了六年。按说他现在应该东进返乡,然而他却接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奔赴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地区,挑起阿里地委书记的重担。阿里是西藏最艰苦的地区,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多摄氏度。民主改革前,野蛮的封建农奴制严重束缚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藏族群众的生产与生活长期处于原始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阿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当地的经济发展仍然比其他地区缓慢,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孔繁森来到阿里后,四十多封请求调离的报告摆在他的面前,这对人才奇缺的阿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孔繁森认为,申请调离的同志,主要是对阿里的前途缺乏信心,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阿里发展的突破口。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我们用发展这个硬道理来凝聚人心,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就一定能把阿里的经济和各项事业搞上去。4月25日,孔繁森主持召开地委、行署联席会议。给大家布置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阿里发展的优势,从困难中寻找光芒的前途。会后,孔繁森和地委、行署其他领导成员分头带队到基层调查研究。为了进一步摸清阿里的情况,他一个县、一个区、一个乡地实地考察,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南方的边境口岸到藏北大草原,从班公湖到喜马拉雅山谷地,全地区一百零六个乡他跑了九十八个,行程八万多公里。阿里地广人稀,面积达五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只有六万多。有时开着越野车在空旷的荒野上奔波一天也看不到一户人家、一顶帐篷。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山上淌下来的雪水。在高原生活,一场严重的感冒有时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而孔繁森一到阿里就感冒了,咳嗽不止,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就大剂量地服药,一个多月下来,体重减轻了十四公斤。由于过度劳累,他的直肠纤维瘤复发,鲜血浸透内裤,可他一直瞒着别人。等大家都入睡后,他才把内裤换下,悄悄洗干净。

1994年初,正当孔繁森带领全地区人民为实现阿里发展的宏伟蓝图而奋斗时,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高原。暴风雪给牧民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牧草被冰雪覆盖,牲畜因冻饿而死,群众陷入缺衣少粮的困境。孔繁森的心在颤抖!他挨家挨户地走访灾民,分发救济粮和救济款。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斗,阿里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在地委和行署的领导下,终于战胜了雪灾,全地区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但这场雪灾毕竟给阿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雪灾和连续几年的旱灾、风灾使孔繁森感到:光靠救济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灾害的威胁,只有尽快地建立起抗灾防灾基地,才能使群众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孔繁森带领下,阿里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亿一千万元,比1993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一亿一千万元,比上年增长6.87%,一幅全面振兴阿里经济的宏伟蓝图正在雪域高原上成为现实。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考察途中,在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人们在料理孔繁森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八元六角,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四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

孔繁森同志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个领导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集中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