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平仲,人称晏子,名叫晏婴。他是春秋时齐国的大臣,辅佐齐庄公、齐景公治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齐景公时,王室日益衰微,人民离心离德,而景公仍田猎盘游,乐此不疲,且不别贤愚,所用之人鱼龙混杂。他有个大臣叫梁丘据,昏庸无能,专事阿谀奉承,却深得景公青睐。
有一次,齐景公打猎归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景公正与晏子谈论最近的政务,梁丘据闻讯前来朝见,景公马上撇开晏子,兴致勃勃地与梁丘据聊起不三不四的事来。梁丘据走后,景公望着他的背影,不禁感叹道:“梁丘据跟我真和谐呀!”晏子听了,回答说:“梁丘据跟您,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称得上和谐?”
晏子的话是有根据的。一天,天色已晚,而景公喝酒正喝到兴头上,意犹未尽,连忙吩咐随从人员将酒席移到晏子家,要与晏子再喝几杯。侍从报告说景公将到,晏子急匆匆地穿好朝服,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前迎接,见到景公就急切地问:“是不是别的诸侯国有什么事?是不是我国发生了什么情况?国君为什么在这时来到我家呢?”景公兴奋地说:“我喝酒正喝到兴头上,酒太香了,音乐很美妙,想跟你一道享受。”晏子回答道:“安排酒席、演奏音乐的人倒是有,只是我不能从命。”景公见状,命令将酒席移到另一大臣、武将司马穰苴家。先遣人员报告说景公将到,司马穰苴立刻穿戴好盔甲,手执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到门口,问:“别的诸侯国对我国发动进攻了么?大臣有发动叛乱的么?国君为什么在这时来到我家呢?”景公说:“我喝酒正喝到兴头上,酒太香了,音乐很美妙,想跟你一道享受。”穰苴回答道:“安排酒席、准备器具的人倒是有,只是我不能从命。”景公这时想起了梁丘据,传令将酒席摆到他家。先遣人员报告说国君将到,梁丘据一手拿着琴,一手拿着竽,边走边唱地迎了出来,将景公迎进家门,喝了个通宵。对于这么个不分是非、一味讨好的人,晏子自然不认为他跟景公很“和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有点不悦地问:“依你看,和谐和相同有什么区别吗?”晏子回答说:“和谐好像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等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过就减少调料。人们食用这样的羹汤,感到很可口。”晏子话头一转,说:“国君和臣下之间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事情当中也会有不妥的地方,臣下指出其中不妥的地方而使事情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事情当中也会有可取之处,臣下指出其中的可取之处而去掉不恰当的地方,这就叫和谐。只有这样,才会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仪,老百姓才没有反抗之心。《诗经》说得好:‘有着美味调和的羹汤,五味具备,浓度适中。神灵来享无所指责,上下不争心平气和。’古时候的帝王调匀五味,谐和五声,是用来平静他的内心、完成政事的。声音也像味道一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互相组成的,是由清浊、短长、缓急、哀乐、软硬、快慢、高低、出入、疏密互相调节的。人们听了,内心就会平静;内心平静,德行就和谐。”说到这儿,晏子顿了顿说:“梁丘据却不是这样。他唯国君的意志是从。国君认为行的,他就说行。国君认为不行的,他就说不行,从来不据理力争,提提反对意见,供国君参考。就像用清水调剂清水,谁能食用它?用琴瑟老弹一个声音,谁愿意听它?做人决不能没有原则,人云亦云,‘同’而不‘和’。”一席话,说得齐景公哑口无言。
晏子以烹调与音乐作比方来说明做人要有原则,不能不辨是非,一味“和稀泥”,要多则损之,少则益之,以此达到“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