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应用功能性食物防治糖尿病
7011900000022

第22章 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 (2)

第八章 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 (2)

8. 一年蓬

一年蓬又有千张草、地白菜、墙头草、长毛草、白马兰、牙肿消、牙根消、油麻草等名称,为菊科植物一年蓬的全草及根。生于路边、旷野山坡上。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

[性味]

性平,味淡。

[主要成分]

全草含焦迈康酸,以花中含量最高(0.7%),叶次之(0.14%),茎中仅含微量。花中尚分出槲皮素、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苷。尚含橡胶,以干重计,茎含0.09%,叶含0.69%,茎和叶中还含水溶性的降血糖成分。

[功用主治]

(1)清热解毒,助消化。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传染性肝炎,淋巴结炎,血尿。

(2)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一年蓬具有降血糖功用。

[文献论述]

(1)《中药大辞典》:“茎和叶中还含水溶性的降血糖成分。”

(2)《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一年蓬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

[降糖机制]

一年蓬内能够降血糖的功能因子虽尚不明了,但试验表明:一年蓬以石油醚、****、****洗涤后的水提取物具有降血糖作用。

[用法用量]

30~60克,煎汤,内服。

[降糖方剂]

(1)一年蓬15~18克,煎汤,内服。

(2)一年蓬鲜全草或根30克,水煎,内服。

上述方剂,除能降血糖外,还具有抗疟等药理作用及清热解毒,助消化等功用。

9. 大黄

大黄又称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甲、峻(藏名),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药材大黄有多个品种,其中北大黄中的西宁大黄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铨水大黄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阿埧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9-10月挖取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加工成药材,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寒。入胃、大肠、肝经。

[主要成分]

大黄内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游离形蒽醌为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等;结合状态的蒽醌是泻下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酮苷,双蒽醌酮苷中有番泻苷A、番泻苷B、番泻苷C、番泻苷D、番泻苷E、番泻苷F,致泻作用强。此外尚含二苯乙烯苷类、色酮类、萘酚苷类、苯丁酮类、鞣质、多糖、有机酸、脂肪酸、植物固醇等化合物。

[功用主治]

(1)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烫伤。

(2)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黄还具有降血糖作用。

[文献论述]

《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大黄多糖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

[降糖机制]

大黄内所含的大黄多糖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以给药后7小时作用最为明显。以大黄治疗实验性动物糖尿病,结果表明,大黄多糖具有清除2型糖尿病胰岛素抗性,改善糖类、脂类代谢的作用。

[用法用量]

3~12克,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或入丸剂、散剂,内服。

[降糖方剂]

(1)3~12克,煎汤(非用于泻下,宜久煎后食用),内服。如有泻下的副作用,则用量可酌情减少。

(2)生大黄粉1.5~3克,睡前服用(此方剂适合患糖尿病兼患便秘者服食,可同时治疗糖尿病和便秘。

含有大黄的方剂除能降血糖外,还具有泻下,健胃助消化、抗溃疡、保肝、利胆、祛痰、抗菌、降压、止血、活血、强心、降血脂、减肥、抗衰老、利尿、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及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等功用。

[使用注意]

(1)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2)黄岑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3)忌冷水。恶干漆(《药性论》)。

(4)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本草汇言》)。

(5)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本经逢原》)。

10. 威灵仙

威灵仙又称能消、葳灵仙、灵仙、九草阶、风车、黑木通、七寸风、老虎须、黑须公,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主产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山东、四川、广东、福建等地亦产。秋季采挖。以条匀、皮黑、肉白、坚实者为佳。四川所用的威灵仙是地上部分,为干燥的茎叶,茎之表面黑色,有纵沟与节,中空,质脆,易断。气微、味淡。同属植物作威灵仙使用的尚有:山蓼(使用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小木通(使用于云南、湖南、广西、浙江)、柱果铁线莲(使用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西)、毛柱铁线莲(使用于广西、福建、湖南)、单叶铁线莲(使用于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山木通(使用于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东北铁线莲(使用于东北)、黄药子(使用于江苏、浙江)。

[性味归经]

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

[主要成分]

(1)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脂、甾醇、糖类、皂苷、内脂、酚类、氨基酸。叶含内脂、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2)山蓼的叶含香豆精类0.82%,山柰酚等黄酮0.23%及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不含有皂苷、鞣质或强心苷类。

(3)东北铁线莲的根含三萜皂苷:铁线莲苷A、铁线莲苷A1[5,6]、铁线莲苷C[5,7,8]。

(4)黄药子及其变种的根含皂苷、常春藤皂苷元。

[功用主治]

(1)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疼,脚气,疟疾,癥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2)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威灵仙还具降血糖功能。

[文献论述]

(1)《中药大辞典》:“威灵仙具有降血糖作用。”

(2)《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提示威灵仙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降糖机制]

威灵仙内能够降血糖的功能因子虽尚不明了,但经试验,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用法用量]

6~9克,煎汤、浸酒或入丸剂、散剂,内服。

[降糖方剂]

(1)威灵仙6~9克,煎汤,内服。

(2)威灵仙研为末,取5克,温开水送服。

含有威灵仙的方剂,除能降血糖外,还具有降压、镇痛、促进胆汁分泌、预防胆石形成、保护心肌、抗疟、镇痛、抑菌等药理作用及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等功用。

[使用注意]

(1)气虚血弱、无风寒湿邪者忌服。

(2)恶茶及面汤(《海上集验方》)。

(3)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本草衍义》)。

(4)凡病非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痎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本草经疏》)。

(5)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本草汇言》)。

11. 防己

防己又称解离、载君行、石解,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

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集散于汉口,故名汉防己。秋季采挖。以去净栓皮、干燥、粗细均匀、质重、粉性大、纤维少者为佳。

广防己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秋季采挖。以块大、粗细均匀、质重者为佳。

异叶马兜铃的根称汉中防己。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春、秋采挖。

[性味归经]

苦、辛,寒。入膀胱、脾、肾经。

[主要成分]

(1)粉防己根含生物碱约1.2%,其中有汉防己碱、防己醇灵碱、一种酚性生物碱、门尼新碱、门尼定以及轮环藤酚碱等。

粉防己的生物碱,曾有种种异名,汉防己碱曾名汉防己甲素,防己醇灵碱即去甲汉防己碱,亦曾名汉防己乙素,酚性生物碱即汉防己丙素。门尼新碱原称木防己素甲。门尼定原称木防己素乙,分别为汉防己碱和去甲汉防己碱的异构物。

粉防己根尚含黄酮类、酚类、有机酸、挥发油等。

(2)木防己根含木防己碱、异木防己碱、木兰花碱、木防己胺、木防己宾碱、甲门尼萨任碱、去甲门尼萨任碱等多种生物碱。

[功用主治]

(1)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

(2)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防己还具有降血糖的功用。

[文献论述]

(1)《吃出聪明》:“防己具有降血糖的功用。”

(2)《汉防己甲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的预防作用(孙桂荣、魏英杰、张桂芳)》:“粉防己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

[降糖机制]

粉防己内所含的粉防己碱,经动物实验表明,给予不同剂量,皆有不同程度地防止四氧嘧啶升高血糖的作用。其预防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用法用量]

5~10克,煎汤或入丸剂、散剂,内服。

[降糖方剂]

(1)防己5~10克,煎汤,内服。

(2)将粉防己研为末,取5克,温开水送服。

上述方剂,除能降血糖外,还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脂质过氧化、抗增生性瘢痕、改善脑功能、扩冠、降压、抗癌、解热等药理作用及行水、泻下焦湿热等功用。

[使用注意]

(1)阴虚而无湿热者慎服。

(2)上焦湿热者,不可用(李杲)。

(3)气分风热,小便不通,禁用(《得配本草》)。

(4)凡胃虚阴虚,自汗盗汗,口苦舌干,肾虚小水不利,及胎前产后血虚,虽有下焦湿热,均忌(《本草经疏》)。

(5)殷孽为使。恶细辛。畏萆薢。杀雄黄毒。

12. 三白草

三白草又有水木通、五路白、白水鸡、白面姑、三点水牛草、白花莲、田三白、五叶白、天性草等名称,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全草。分布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7-9月份采收地上部分,晒干。

[性味]

苦、辛,寒。

[主要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茎含可水解柔质1.722%。叶含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萹蓄苷、金丝桃苷、芸香苷和可水解鞣质0.544%。

[功用主治]

(1)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疔毒。

(2)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三白草还具有降血糖功用。

[文献论述]

(1)《三白草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何亚维)》:“三白草具有降血糖作用。”

(2)《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三白草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

[降糖机制]

(1)三白草水溶液可拮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动物一次给药或连续给药,均可明显降低其血糖水平。

(2)本品所含的金丝桃苷,有抑制肝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对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有益。

[用法用量]

9~15克,煎汤内服或捣汁饮。

[降糖方剂]

(1)三白草10克,煎汤,服食。

(2)鲜三白草30克,捣汁饮。

上述方剂,除具有降血糖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菌、利尿、抗炎等药理作用及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等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