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97

第97章 常见儿科病的饮食禁忌

(三)常见儿科病的饮食禁忌

1小儿腹泻饮食禁忌小儿腹泻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便为主证,每日5~8次,甚则十余次,便质呈黄色或黄绿色、蛋糊样或蛋花汤样。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正如《内经》所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慎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

小儿腹泻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制乳食:小儿饮食要有节制,吃饭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周岁以内小儿,提倡母乳喂养,尽可能避免人工喂养,添加辅助食品不宜太快,品种不宜太多,使小儿脾胃逐渐适应新的食物以后渐次增加。此外,小儿断乳也应适时进行,在炎热的夏季断乳最不适宜,若母乳不足,适当辅以人工喂养,可待秋凉以后再行断乳。

(2)忌过食寒凉、油腻食物: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脏腑阴阳易于偏盛偏衰。故小儿不应过食寒凉食品,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清气不升,反而下降,加重腹泻。在小儿腹泻时,也应禁食油腻及蛋类、植物油等含蛋白质及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以防影响消化和吸收,加重腹泻。

(3)其他:小儿腹泻应禁食柑橘、菠萝、梨子、西瓜及菠菜、油菜、芹菜、韭菜、鲜笋、空心菜、茴香等富含粗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以免加快胃肠蠕动,加重腹泻。也不要吃富含油脂的干果类食品,以免滑肠腹泻。还要禁止吃坚硬不易消化之物,以防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利于身体康复。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污染变质食物,这对于小儿来说尤为重要。也不要给患儿吃豆制品及富含蛋白质食品,这类食品食后易于胀气,加剧患儿腹泻。

要少吃乌梅、山楂等酸性食物,以免恋邪不出,形成慢性腹泻。

2小儿厌食饮食禁忌小儿厌食又称小儿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日久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能力减弱,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一般有乳食不节、痰湿内生、感染虫证及脾胃虚弱等。还认为厌食症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证,而是常常发生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或疾病后。

小儿厌食症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杜绝不良饮食习惯:小儿厌食症多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所致,所以应培养小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小儿的饮食应定时定量,纠正偏食、挑食、零食等不良习惯,饭前不要吃高糖、高热量或不易消化零食。古人所说的“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就是这个意思。食物应选择易消化和富有营养,要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不要过分溺爱或责骂孩子以强迫进食。

(2)饮食有节:要掌握小儿正常饮食规律,要注意随年龄的递增增加其数量的供给,断乳前后,逐渐科学地增加各种辅助食品。不要片面给予富营养食品和含激素食品,也不要给予高糖、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以免影响小儿正常进食,进一步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3)限制不易消化食物:小儿因脏腑娇嫩、消化力差,患厌食症后,一般脾胃的运化功能更为虚弱,所以应禁食油腻厚味、煎炸烧烤类食品,以免进一步损伤肠胃消化功能,加重病情。

此外,小儿一般喜食冷饮,这更易损伤脾阳,影响消化功能,进一步加重厌食症。所以,应禁止食用生冷瓜果等食品。

3小儿贫血饮食禁忌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表现面色苍白及指甲、口唇和睑结膜颜色苍白,较大患儿可诉头晕目眩、耳鸣、心慌、气短、身体乏力,或见水肿、爪甲扁平或脆裂,甚则可见出血、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调护失宜、乳食的质和量及喂养方法不当、诸虫寄生及药物损害等。

小儿贫血后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偏食:小儿乳食食品的种类要多样化,不可养成偏食习惯。要养成多吃蔬菜的习惯,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这是保证小儿营养供给,防止和治疗贫血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2)忌不洁饮食:小儿肠道寄生虫,是造成小儿贫血原因之一。因此,注意饮食清洁,积极预防寄生虫感染是很重要的。要教育小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及未煮熟的食品。在钩虫病流行地区,要避免儿童赤脚,避免食具被钩蚴感染。

(3)饮食要寒温适中:小儿贫血患者,应忌食羊肉、狗肉、麻雀、火腿、虾、刀豆、樱桃、龙眼、荔枝等温热食品;也应避免寒凉油腻食品,以防损伤脾胃、劫耗精血,损伐小儿生生之气,加重贫血。

(4)审慎药治:某些小儿贫血的发生,与不适当的用药有着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某些化学药品,更应注意,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4小儿感冒饮食禁忌小儿感冒,又名伤风,或称伤风感冒。凡感受外邪、轻浅在表而无流行者,与今之普通感冒相似;若病情较重有流行趋势者,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感冒相似。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外感风、寒、暑、湿或时行疫毒所致。多发于气候突变、寒热失常之时,衣被增减失宜,或坐卧当风,或更衣脱帽,沐浴当风,皮毛之间,猝然受邪;或时邪疫毒,传染而发。

小儿感冒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不宜消化食物:小儿外感,多影响消化功能,故应多吃富于营养且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一切固硬生冷不易消化食物皆非所宜,尤其是虾、蟹、油腻、煎炸烧烤食物,更应忌之,以免食滞内停、积滞化热、耗伤阴液,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2)少吃生冷食品:小儿夏季外感,多为湿热交困、脾胃受损,若肆食冷饮或瓜果,势必更伤脾胃阳气,造成湿困脾土,于病情不利。

(3)忌温热食品:小儿秋冬季外感,多内有蕴热,外感寒邪,内热外寒,氤氲不解。故应少吃咖啡、巧克力、牛肉、羊肉、麻雀、鹌鹑、桃、柑橘、韭菜等性质温热食品,以免生阳助热,耗伤阴液,造成变证。禁止吃酸味食物和过咸食物,以免留恋邪气,不利康复。

5小儿痄腮饮食禁忌小儿痄腮属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其临床主要特征。与现代医学所称的流行性腮腺炎相同。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内有积热蕴结;外因是感受风温时毒之邪,自口鼻而入,或外感风寒郁久化热。

痄腮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油腻、高糖等食物:小儿痄腮应以流质和半流质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禁食高糖、辛辣、油腻、生冷、黏滑、烧烤煎炸、腥膻、鱼虾、蟹等食品,以免损害脾胃之气,无力抗邪外出,不利身体康复。

(2)忌酸性食物:酸性收敛,而小儿痄腮多邪毒炽盛、风热外侵,故应忌食乌梅、山楂、青杏、醋等酸性食品,以免敛邪不去、缠绵难愈。

此外,病儿因腮腺及涎腺发炎肿大,影响咀嚼功能,吃干硬及干果食品,会加重咀嚼时的疼痛,也不利于疾病状态下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故应忌之。

6小儿肝炎饮食禁忌小儿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因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所以极易罹患此病。由于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黄疸及其他症状的消失和肝功能的恢复,均较成人为快。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洁,外感湿热之邪,或因“疫毒”之气传入机体,致使脾胃功能失和,湿热胶固,瘀热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汁外溢于肌肤,出现黄疸。

小儿肝炎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不宜消化食物:小儿罹患肝炎后,因湿热内伏,消化力差,多见食少,纳呆,应吃富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促使肝功能早日恢复。不要吃油腻、黏滑、煎炒炙煿食品,也不宜吃坚硬粗糙不易消化食物,以免加重脾胃消化负担,不利于患儿康复。

(2)忌生冷及高糖食品:本病患者脾胃为湿热所困顿,故不宜多吃生冷瓜果等食物,以免损伤脾阳、壅遏气机、加重病情。祖国医学认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量食糖对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但要注意甘味入脾,过甘可内生湿热,故食糖不宜过量,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3)因人、因病制宜:小儿肝炎由于病毒的作用,肝功能损害,机体功能紊乱,身体虚弱。如消化功能正常者,饮食不必做严格控制,以免影响营养物质的补充。若消化功能低下者,应适当控制,防止食量过大损伤脾胃消化功能。对于小儿重型肝炎,应严格控制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量,以减少体内氨的产生,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但病情一旦好转,应及时补充鱼、瘦肉、禽蛋等优质蛋白,以补充身体的需要。

7小儿麻疹饮食禁忌小儿麻疹是由麻毒时邪引起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鼻流清涕及全身出现红色斑疹为特征。

本病因麻毒从口而入,经呼吸道侵入机体后,主要病变位置在肺、胃二经。本病在发病过程中,如能护理得当,可不药自愈。若患儿体弱、营养不良、正气不足、抗病力差,或护理失宜,再感受他邪,或邪毒较重、麻毒不得外泄而内陷,极易引起变证,甚至危及患儿生命。

小儿麻疹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油腻、酸涩、温热寒凉食品:小儿麻疹属急热性传染病,故应忌食羊肉、狗肉、荔枝等温热性质食品,以免助热伤阴;麻疹病毒以补泄为顺,而酸性收涩,不利疹毒外出,故应忌之;麻疹患儿多伴有消化功能减弱,故患儿应禁食油腻冷滑不易消化食品,以免损伤脾胃之气,不利驱邪外出;过食寒凉食品,易于闭阻阳气,使之不能向外宣散,故患儿不宜过食寒凉,以免疹毒不能外泄,反而内陷。

(2)三怕、五忌、六禁:古人总结出麻疹患儿有三怕、五忌、六禁,可以减轻麻疹症状,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体内容有以下这些:

麻疹三怕是:怕风、怕寒、怕烟熏。

麻疹五忌是:忌辛燥伤阴,忌苦寒遏制,忌大下伤正,忌温补助邪,忌滋腻恋疾。

麻疹六禁是:禁重食,禁密室、强行出汗,禁食生冷瓜果,禁发疹期换衬衣和淋浴,禁用寒凉之药降温,禁吃油腻食物。

8小儿咳嗽饮食禁忌小儿咳嗽是儿科最为常见的肺系证候之一。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都有咳嗽的症状出现。

祖国医学认为,引起小儿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中外感咳嗽包括风邪犯肺、寒邪滞肺、暑邪燥肺、湿邪阻肺、燥邪伤肺等;内伤咳嗽主要有乳食伤脾、厚味伤津、久病伤肺等。

小儿咳嗽的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恋邪食物:小儿咳嗽以外感居多,在外邪未解之前,禁止食用油腻荤腥和鸡、蛋、鱼类食物,以免滞肺留邪,致使咳嗽缠绵难愈。此外,在咳嗽未愈之前,应戒食酸味食物和过咸食物,以免恋邪伤正或造成痰喘等后患。

(2)忌辛辣肥甘厚味:小儿咳嗽虽以外感引发为多,但内伤饮食引发咳嗽者亦屡见不鲜,且缠绵难愈。故患儿应少吃辛辣香燥炙煿食物,节制生冷瓜果等饮食,肥甘厚味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致使湿浊不化、变生痰浊,形成慢性喘咳。

高糖食品尤应限制,以免甘令中满、化生痰浊,不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