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82

第82章 忌不辨饮食习惯的影响

(五)忌不辨饮食习惯的影响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主要是指“食忌”中关于饮食卫生的问题。“食忌”中有许多学问,只有正确地掌握它,才能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它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如餐具的消毒、饭前洗手、食物的花色品种、饮酒、分餐制及正规的饮食制作工艺流程等,都应注意。

1吃饭与食忌人们在吃饭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愉快的心情能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能使胃的蠕动和谐,有助于食物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如果在吃饭时心情郁闷、烦躁,则消化液分泌减少,胃的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腹胀、嗳腐吞酸等症。

中医学认为,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肝的疏泄、胆汁的正常排泄及脾升胃降来完成。如果心情郁闷就会造成肝气不舒。而胆附于肝,胆汁的排泄要靠肝的疏泄功能来完成;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气机的升降,又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而这种升降也靠肝的疏泄来完成。所以情志不舒、肝气怫郁,既可影响到胆汁的排泄,也可影响到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从而导致肝木乘侮脾土的病证。

在吃饭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要“食勿言”,不要三心二意、心事重重,这样可以减少胃病的机会,也可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的呛咳或窒息。

吃饭还应细嚼慢咽,这可以将食物充分嚼碎,并与消化液搅拌均匀,这样能增加食物和胃、肠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液充分发挥作用,减轻胃的机械消化压力。此外,充分的咀嚼能促使碱性的唾液分泌,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麦芽糖,有利于在肠道内进一步吸收。细嚼慢咽的同时,还能反射性地引起胃内腺体、胰腺的分泌和胆囊的收缩,从而帮助消化。据报道,细嚼慢咽还能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利于限制食量和减肥。

在吃饭时,要喝适量的汤和水。一是可以润滑食管,有利于食物的下咽;二是可以增加胃的溶解能力,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2花色品种与食忌“食忌”对食品的花色品种、质量及制作方法也都有一定的要求。孔老夫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齐必变食”,应经常改变饭菜的花样品种。另外,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十不食观点:“食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意思是不吃霉败的粮食、腐烂的鱼肉;不吃变色、变味及不符合制作方法的食品;不到吃饭的时间,不吃;胡割乱砍的肉,不吃;没有经过酱醋制的肉食品,不吃;不吃从集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餐后吃一点生姜,可以帮助消化,但不能多吃;祭神用的肉,如果时间太长了,也不吃。孔子提出的饮食卫生是比较科学的,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饥不择食与食忌人们常说:“饥不择食”,“饥饿是最好的食品调味剂”。这是说人在饥饿难耐的时候,食欲很强,见到可吃之物就吃,以填饱肚子为主。但食忌观点认为,有很多食物越在饥饿时越不能吃。

黏滞食品如粽子、年糕等,这类食物性质黏腻,不易消化,空腹食用,易于积滞胃肠之中,造成消化不良。

大蒜、辣椒:大蒜中含有强烈辛辣味的大蒜素,空腹食蒜,会对肠胃黏膜造成强烈刺激,引起胃肠痉挛及绞痛;而辣椒素也可对消化道造成一定的损害。

牛奶、豆浆:二者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在空腹时饮用,蛋白质将被转化为热能而被消耗掉,起不到蛋白质的营养和滋补作用。其实牛奶和豆浆应和淀粉类食品同食,也可在睡前或餐后2小时饮用。尤其是牛奶,因其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尤宜睡前饮用。此外,我国有许多人肠道内缺少一种分解和消化牛奶的酶,空腹饮用易于引起腹泻,更以饭后为宜。

酸奶:酸奶内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适宜乳酸菌生长的酸碱度pH值为5.4以上,人在空腹时,胃液的pH值在2以下,因乳酸菌难以成活,故酸奶的保健作用减弱或消失。如在饭后2小时以后饮用,或在睡前喝,则既有保健滋补作用,又有排气通便功能。

红薯:因红薯中含有大量的单宁和胶质,如空腹食用,会产生大量的胃酸,引起吞酸及胃内烧灼感等病证。

冷饮及凉啤酒:如果在空腹时饮用大量的冷饮或冰镇啤酒,容易使人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强烈刺激胃肠道发生痉挛,血管迅速收缩,血流量减少;使胃肠的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影响正常的进餐及食物的消化吸收;可引起人体内的胃酸、胃蛋白酶、小肠淀粉酶、脂肪酶的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胃肠道受到过冷刺激,变得蠕动失控,运动失调,时间久了可导致胃痛、腹泻及营养缺乏等病证。在女性,还可诱发月经失调、痛经等。

柿子及黑枣:含有较多的果胶和单宁酸,它们具有很强的收涩之性,如在空腹时吃入过多,上述物质可以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以崩解的胃内结石。

糖: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因人体内短时间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如空腹时大量吃糖,可使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骤然升高,导致眼疾。此外,糖属酸性食品,如果空腹大量吃糖,会破坏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各种微生物的平衡,对健康不利。

乙醇: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久之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证。另外,人体在空腹时,血糖偏低,如在此时饮酒,很快就会出现低血糖性反应,脑组织会因缺乏葡萄糖的供应而发生功能障碍,可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不温及饥饿感,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性昏迷。

茶:空腹时饮用高浓度的茶水,可引起“茶醉”,出现心慌、乏力、头晕、站立不稳、头痛等症状。此外,空腹饮茶能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

香蕉:因为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镁元素,而空腹吃香蕉可使人体血液中的镁元素骤然升高,从而破坏体内血液中的镁和钙之间的平衡,对心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山楂、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如在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可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造成胃脘胀满,嗳气吞酸等。

4就诊与食忌人们的饮食习惯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到医院就诊看病,尤其是看中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就诊前不宜喝牛奶、豆浆。因为喝这些东西可使舌苔白腻,造成医生误诊。另外,也不宜吃花生、瓜子、核桃等食品,因为这类食物脂肪含量高,也可附着在舌面上,形成白腻苔。

(2)就诊前不宜饮酒或吃过热过冷的食物。酒性辛热,易使气血运动加快、舌质变红、脉搏洪大有力、心率加快,影响对疾病性质的诊断。同样,过冷过热的食品也对气血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

(3)就诊前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这些食品能使舌苔变黑,而咖啡、橘子能使舌苔变黄,造成误诊。

(4)不宜饭后立即就诊,应以饭后1小时以上为宜。因为饭后脉多洪缓,而且舌苔变薄、舌质变红,加上有些食物易于造成舌苔变色,这样会导致医生误诊。

三、《内经》中关于食忌的具体论述

《内经》对饮食养生和食忌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重点强调了饮食要有节制,五味应该调和,寒温应该适中,膏粱厚味应该适量等观点,指出了饮食卫生和饮食调理的具体方法,指出了违背食忌原则可对人体造成伤害,从而为后世的食忌理论与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