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76

第76章 《内经》论食忌

第五章《内经》论食忌

一、概论

(一)《内经》关于食忌的概念

饮食疗法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绚丽瑰宝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内经》根据“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味归属特性,提出了“无使过之”及“饮食有节”的食疗学术思想,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饮食疗法的临床实践,后世中医的食疗专著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食忌理论的产生渊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实践创造了食忌理论在我国的先秦时期,也就是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采食植物及捕获猎物过程中,逐步接触并了解到某些植物及动物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甚至引起死亡,这就促使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在采集食物过程中要有所辨别及选择。上述经验引起了一些人对某些动植物的毒性及药效作用的注意,并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学知识和食疗知识。这也是祖国医学中“医食同宗”、“药食同源”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我国古籍中记载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药物学和食疗学在初级阶段的实践过程,也说明了食忌的重要性。

当时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使用的是植物食疗方法。在渔猎生产开始后,人类又逐步接触动物,并发现了肉类、脂肪、血液、内脏、鱼类及甲壳类的食疗作用。同时,人类偶然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总结出了古代酒的酿造技术,并发现酒不仅是一种饮料,还具有“温通百脉、引经、发挥药势”等作用,并发现酒可以作为溶媒,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而发挥食疗作用。所以,古人又称酒为“百药之长”。

2火的发现与食忌火的发现,是人类的重大进步。火不仅可以抵御风寒,预防野兽的夜间攻击,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获取食物的方法。当人类因遭遇雷击过后找寻食物时,偶然发现了熟食较生食好吃,且熟食较生食易于消化,从而主动用火烧烤食物,这就大大缩短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杀灭了食物中的寄生虫,减少了许多肠胃疾病。如此简单的自我保护措施,构成了人类最早的食疗保健。

《内经》中的“饮食有节”包含着三重意思。一是饮食要有节制,这是告诫我们在平时应饮食适量,不要大饱、大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二是既病之后,要在饮食的品种和饮食的量上有所节制,以免加重病情,如疾病初愈,不节饮食还可造成病情反复,祖国医学称此为“食复”;三是饮食有法,要求不但食物清洁,不要腐败,还要求食物无毒、无菌、无病原微生物、无寄生虫。用火给食品加热,可以分解一些毒素,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这就使得“火”在食物制作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在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火候”的大小,也对食疗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3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与食忌

(1)人得其全,物得其偏的辩证思想:《内经》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以致脏腑经络、气机升降、气血运行功能失常。而食疗的基本作用是扶正固本、祛除外邪,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促使机体向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转化。食疗之所以能够针对不同的病情而发挥上述的基本作用,是因为各种食物各自具有若干的特性和作用,古人称之为食物的偏性。所以说:“人得阴阳之全,物得阴阳之偏,以物之偏,调人体阴阳偏盛或不及”。也就是说,人体只有在阴阳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下,才能健康无病。一旦这种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乱,就会发生疾病,而食物因四气五味的不同,所禀受的阴阳之气有偏盛或不及,要用食物的阴阳偏性来纠正人体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例如,高血压患者见有头痛、烦躁、目赤耳鸣、口苦咽干、眩晕不已、溲赤便干等一派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表现,此时若给患者服食羊肉、辣椒等温热辛辣、升阳动火的食物,显然非其所宜。如果给患者饮一些菊花茶,多吃一些玉米、燕麦、荞麦、大豆、小米等杂粮,选一些牛肉、鸡、兔、鱼等肉食品,挑选一些芹菜、菠菜、西红柿、苦瓜、香菇、海带、茄子、大蓟、小蓟等蔬菜,再选一些山楂、苹果、猕猴桃、桑葚、核桃、葵花子、香蕉等干鲜果品经常食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梨能止咳,人所共知,但只适应于阴虚肺热、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口燥咽干的肺燥咳嗽。因为梨的性味甘寒,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如果将其用于痰湿壅盛的咳嗽,则会加重病情。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盛而即资之疗效,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祖国医学这种“以偏纠偏”的食疗理论,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此外,食物产生疗效,固然与食物所特有的偏性有关。但有些食物的性味组合具有多种治疗作用。例如,梨子、西瓜均属甘寒之品,梨能清肺,润燥止咳;西瓜能清热除烦,消暑解渴。二者均能清热滋阴润燥,但如用于肺胃阴虚、燥热内盛的消渴症则绝非所宜。因为寒性虽能清热,而甘甜之味则对消渴不利。

(2)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归经:详见本书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