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69

第69章 食补的应用范围 (1)

(三)食补的应用范围 (1)

对于食补人们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越补越好,有人认为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补就有益,有人认为体虚才可以补。前两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补益方法是对虚证而设的,有虚才能补,这符合有的放矢的原则。就像人参这样的补药,并不是任何人用了都是有益的。只有气虚症状明显的人用了才补,才能真正起到补益作用;而对阳盛或内热之人却不能用,用了反而会出现头痛、咽痛、便干、出血、烦躁等反应。

那么如何进行食补呢?按照中医的理论应当辨证施补,也就是说要根据所虚而补。比如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补阳。为了兼顾气与血、阴与阳的关系,对于久虚者,补气兼补血,补血兼补气,补阴以滋阴为主兼补阳,补阳以补阳为主兼补阴。还应当根据男女老幼的不同生理特点,以及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的特点,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益。如《内经》所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还提出了“春宜升补,夏宜清补,秋宜平补,冬宜温补”的理论。要做到正确补益,首先要掌握好各种虚证的表现和诊断要点,然后掌握常用的补品包括补药的性能,还要掌握常用补益方,这样才能做到辨证施补。

1老年人的食补当年龄进入老年期后,绝大部分人的器官功能已逐渐减退,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也有所减少,缺血也可以导致贫血,出现血虚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高,器官功能衰老退化,又会出现肌肉萎缩、牙齿脱落、咀嚼能力差、头发白而稀少、耳聋眼花、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小便频数、骨质疏松变脆等现象。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的上述症状是肝肾不足、气血虚损的表现。针对这些症状,适当地应用补益食物和滋补中药制作的膳食来补养身体,能够增加抗病能力,延缓衰老,祛病强身。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常发生营养不良,易出现头昏、眼花、精力不足、容易感冒、皮脂腺萎缩等情况。老年人不宜多食油炸的、黏性大的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宜多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猪油、羊油、牛油、肥肉、动物内脏等。平常可选用人参、首乌、山药、枸杞子、杜仲、冬虫夏草、西洋参、蜂蜜、核桃仁、鸽肉、海参等补药和补品,以及苋菜、西红柿、柑橘、黄豆、牛奶、鸡蛋、胡萝卜、菠菜、油菜等富含钙磷铁及维生素的食品。

2少年儿童的食补儿童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大。以乳儿为例,每千克体重每日约需热量251千焦(60千卡)。如果营养供给不足,可使儿童发育迟缓。由于儿童的胃肠功能尚未健全,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能力较差,又不知节制食欲,所以容易患消化不良症。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稚阴者,指小儿体内的精血津液还不充实;稚阳者,指小儿内脏功能尚未健全。所以,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应当用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补品和补药,如大枣、茯苓、山药等补充营养,以利其健康成长。

祖国医学还认为,人的生长发育与“肾气”有关。小儿肾气未充,表现为牙齿、骨骼、智力等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在补充营养物质时,还应当考虑适当用一些补肾气的补品,如核桃仁、山药、桂圆、蜂乳等,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同样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由于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卫生保健知识不足。过度活动,不注意劳逸结合,也可导致身体日渐虚弱。在这种情况下,也要适当的用一些补品和补药来补益身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精神高度紧张,或长时间睡眠不足,或不注意用脑卫生等,便可造成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产生失眠、多梦、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一些女孩子由于月经来潮,不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可引起贫血,而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苍白、精力不足等症状,这样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以上这些症状在中医学属于心脾两虚、心肾不足、气血亏虚的范畴。宜选用百合、莲子、山药、核桃仁、枸杞子、阿胶、桂圆、蜂王浆、海参、牛羊肝肾等富含多种维生素、补气养血、养心健脾补肾的食物和补药。

3女性的食补由于女性有月经、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而且正常的月经、妊娠、产育、哺乳等都与营养有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事实上,妇女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铁、无机盐等,都比一般人需要量大。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孕妇需要的能量比普通妇女高25%左右。因此,一般的膳食已经不能满足孕妇的需要。如果孕妇的营养不足,常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缓慢,产后乳汁不足。所以孕妇除了应大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外,还需补充富含蛋白质、铁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类、畜肉类、鸡鸭鱼虾类等。及时补充含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也可以预防贫血和软骨症。妇女妊娠期可以适当用一些补药,应选择既能保胎安胎,又能健脾补肾的药物,比如白术、砂仁、枸杞子、菟丝子、山药、薏苡仁等。

对于12岁以前,月经尚未初潮的女孩子,宜选用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及增强身体免疫能力的食物,如蛋类、猪肝、大枣等;也可选用一些滋补中药,如熟地黄、当归、枸杞子、白术等。

青壮年妇女,其新陈代谢旺盛,有月经、妊娠、胎产、哺乳等生理特点,体内营养消耗较大,容易发生贫血。应多选用富含铁质的补品和补药,如羊肝、猪肝、牛肝、鸡蛋等,以及熟地黄、阿胶、枸杞子、当归等。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使用补血食物和补药的同时,也应用一些补脾的药物,如大枣、饴糖、山药、白术、党参等。

对于老年妇女,应当选用能延缓衰老、恢复器官功能、抗贫血及调节大脑功能的补品和补药,如当归、大枣、杜仲、西洋参、蜂王浆、甲鱼、动物脑髓、鸽肉、鹿肉、海参等。

4食补的灵活应用单纯性肥胖的人常因过多地摄入糖类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过剩积累并转化为脂肪,并且缺乏体育锻炼所致。祖国医学认为:“胖人多气虚”、“胖人多痰饮”。气虚、痰饮内蕴可导致气短、心悸、自汗、乏力、嗜睡、胸闷、痰多等。治宜健脾、益气、化痰,可选用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黄芪等补药烹制的菜肴食之,并逐渐减少糖类(米、面、食糖)以及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还应当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消瘦多因摄入量小于消耗量,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常可使人消瘦。消瘦体弱如属阳虚者,其症状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唇舌淡白等,应选用鹿茸、羊肉、狗肉、杜仲、山药等补品食之。如属于阴虚者,其症状表现为手足心热、口舌干燥、大便干结、口鼻出血、心烦失眠等,宜选用百合、银耳、兔肉、鸭肉、蜂蜜等补品食之。

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强度,对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能量的转化和贮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重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多,比如劳动时大量出汗,随着汗液的排出,钠的丢失也增多。中医认为汗为津液之一,出汗多可耗气伤阴,所以宜选用补益气阴的补品,如黄芪、西洋参、鸽肉、鲫鱼等食用。而脑力劳动者则应注意补充含磷及糖类的食物和补药。祖国医学认为:思虑过度可损伤心脾,久之亦可引起肝肾不足和气血虚弱,常可出现心悸、失眠、乏力、头晕眼花、健忘等症状,应当选用黄芪、党参、桂圆肉、山药、枸杞子、大枣、动物脑髓和心脏等补药和补品食之。

工作和居住环境不良,如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选择适应某种环境特性的补品来补益身体,以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常在高温车间或炉前工作,或居住在热带地区,由于环境温度高,会使人大量出汗来散发热量,以调节体温,从而使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钠盐。祖国医学认为出汗过多可耗气伤阴,所以,应选用补气养阴之品如黄芪、党参、百合、麦冬、枸杞子、银耳、鸭肉、兔肉、鸽肉等食之。而在冷库中工作的人,或居住在高寒地区,由于寒冷使人代谢减缓,器官功能相对减弱。祖国医学认为,阴寒盛可使人阳气不足,因此,宜选用温补阳气,促进代谢和血液循环的补品和补药,如鹿茸、鹿肉、羊肉、狗肉等。

如果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或居住,湿浸肌肤、脾受湿困,亦可致病,应常用健脾祛湿之品,如薏米、山药、白术、茯苓、砂仁、豆蔻、辣椒等,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祖国医学认为燥盛伤津液,易使人体阴液不足。如果长期处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或久旱无雨,气候干燥,出现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喉痛、便秘等症状,燥宜滋润,应选择养阴润燥之品(如蜂蜜、百合、麦冬等)食之。

5健康人的食补健康人同样需要食补。中医讲的补益,一方面是指补虚,即补充身体气血的虚损;另一方面是指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邪侵袭,使人生病,必定是由于正气虚弱、抵抗力低下的缘故。要防止病邪侵犯或使已侵入人体的病邪很快的消退,关键在于人体的正气应该强盛。而恰当地应用滋补食品和滋补中药来补益身体,是扶助正气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无病者的补益还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一个身体强壮的人,精力一定很充沛,工作起来就不易疲劳,且效率高,成绩大。但是,要使一个人经常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不断补充各组织器官所消耗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糖及各种无机盐。当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足时,就会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参与各种活动,这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用滋补中药做成营养丰富的膳食来补充,则是一种很好的补能方法。对于家庭烹调来讲,当获得某种名贵的滋补品时,就应考虑如何将其利用得更好一些,如何充分获取其中的营养物质以利于身体健康。这就须用药膳食谱作为指南,学习一些中药菜谱知识,这样就可以将这些滋补食品和中药烹调得更富于营养,色、香、味俱佳,做成很好的家庭补益药膳。

(四)食补妄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