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58

第58章 常见内科病的饮食疗法 (3)

(二)常见内科病的饮食疗法 (3)

16胆石症、慢性胆囊炎的食疗胆石症指因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多种因素作用而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的病变。临床表现取决于胆石发生的部位,主要有胆绞痛,中、右上腹饱闷感,黄疸,右肩背放射痛等症状。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迁延性炎症,以右胁下不适或持续钝痛,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其病理特点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囊腔缩小,或整个胆囊萎缩变小。

二者中医认为均属“胁痛”、“胆胀”、“黄疸”等病范畴。其病因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虫石阻扰所致。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胀满疼痛;饮食不节,过食油腻则肝胆湿热,出现胁痛或黄疸,虫石阻扰,气血逆乱而致胀痛呕恶甚至绞痛。

中医对此主要选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排石止痛的方药。饮食疗法亦依此治则。

(1)山楂不限量生吃或炖服均可。主治胆固醇性结石。

(2)金橘不限量生食。

(3)鸡内金300克碾粉,乌梅10个煎汤,取鸡内金粉6~10克送服,每日3次。

(4)鲤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共煮烂服食。

(5)苦菜30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

17前列腺增生症的食疗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或前列腺结节性增生。其病因尚不很清楚,一般认为与老年人激素失调有密切关系,多数学者认为是雄激素过多引起的。其临床特点为小便频数,排尿困难,急性尿闭或小便失禁。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较复杂:如肺热气壅,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如肝郁气滞,疏泄不及,影响三焦气化而致小便不通;如外感湿热或过食肥甘,致湿热蕴结,下注膀胱,而小便不利;如脾虚不运,清气不能上升,浊阴难于下降,小便因而不利;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无阳阴无以生,膀胱气化无权,小便不利;如尿路阻塞,瘀血败精停留不去,则小便难以排出。

中医治疗本病着眼一个“通”字,根据病因不同采用清肺、利湿、补脾、温肾、疏肝、散瘀等法。食疗亦依此治则。

(1)荔枝核20克研粗末备用,鲜山楂50克切片与荔枝核同入沙锅,煎汤,临服时调入冰糖适量,早晚分2次服。适用于各型患者。

(2)蝼蛄40个,蟋蟀40个,沸水烫死,焙干研粉,分成20剂,每日2次,每次1剂。本方适用于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至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的瘀血阻滞型患者。

(3)桃仁15克,川牛膝20克切片,放入沙锅浓煎,再用粳米100克熬稠粥,二者混匀。早晚2次温服。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型患者。

(4)党参20克,黄芪30克,猪脬1个,煨炖至猪脬熟烂,将猪脬切成丝,调味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本方适用于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而语气低细,舌淡苔薄的脾气虚弱型患者。

(5)猪肚1个,高粱米100克纳入猪肚中,用线扎紧,隔水小火慢炖至熟烂,调味服食。本方适用于脾气虚弱型老年患者。

18泌尿系感染的食疗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其发病因素主要为细菌因素,膀胱输尿管反流因素,妇女的易感因素及尿路梗阻因素。临床可分上泌尿系感染(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和下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外阴不洁,秽浊之邪上犯膀胱,或禀赋不足,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素体脾虚,中气下陷,小便淋漓不已。膀胱湿热蕴结,肾脏气化不利,可见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症状。若湿热久留、耗伤肾阴,可兼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状。若脾虚中气下陷、淋证日久,可见小便淋漓不已、遇劳即重之病证。中医治疗此病多用清利湿热的方药,食疗亦依此治则。

(1)新鲜冬瓜500克,绿豆50克,加白糖适量,煮汤饮服。

(2)车前子捣碎用细布包裹,放入粳米中同煮,粥成去车前子。每日饮服。

(3)大西瓜1个,随量饮食之。亦可用西瓜皮煎汤代茶饮。

(4)鲜荸荠洗净,加水煮熟,饮食之。

(5)白茅根150克,藕节10节,煎汤代茶饮服。可治泌尿系感染伴有血尿患者。

19急性肾炎的食疗急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为多见。大部分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感染引起机体内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病理改变呈弥漫增生性肾炎。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是外邪由表入里,由气及血,由寒化热的动态变化。恢复期的病机多是湿热未尽,或肾阴亏虚,或邪瘀滞留等。总之,本病常以风、湿、毒三因致病,伤及肺、脾、肾三脏,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导致三焦水道不利、膀胱气化无权、水毒湿邪为患、水肿即起、精微物质下泄、尿蛋白、血尿病证出现。本病迁延日久、失治误治,则可涉及五脏,变生他证,缠绵难愈。

中医治疗本病多用宣肺发汗、清热利水之剂。食疗亦依此治则。

(1)冬瓜每日不拘量,煮汤食用。

(2)每日西瓜不拘量食用。

(3)鲜白茅根、鲜芦根各30克,西瓜皮30克,水煎服。

(4)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煮水饮服。

(5)将新鲜鸡蛋打一小口,将蛋清和蛋黄搅匀,再将蜈蚣1条捣末放入蛋内,再搅匀,蒸15分钟,取出食用。每日1次,治肾炎蛋白尿。

20慢性肾炎的食疗慢性肾炎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但发病原因不一,病理改变多样,病程、预后和转归不尽相同的疾病。临床上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为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多于2~3年或20~30年后,终将出现肾衰竭。本病多见于成人,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认识比较明确,它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其发病途径已知的有3种类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免疫复合物肾炎,C3途径肾炎。

中医认为本病虽常因外邪诱而发病,但其本在于机体的脏腑功能虚损,内外相因,以致气血运行乖戾、三焦水道障碍、水谷精微外泄、湿浊水毒内壅;继之形成血瘀、湿热、水湿以至湿浊等标实证。标实证又影响本虚,虚虚实实,形成恶性循环。脏腑功能之虚损,具体表现为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说明本虚之源在肾、脾、肺、肝,尤以脾肾虚损为著。标证中则以血瘀和湿热影响最大。

中医治疗本病对标证多用清利湿热法,对本证多用补肺、健脾,滋补肝肾等法,食疗亦依此治则。

(1)玉米须、玉米子各30克,冬瓜皮60克,煎汤饮之,每日早晚各1次。

(2)冬瓜1 000克,鲤鱼1条,清炖,食冬瓜、鱼,饮汤;亦可用冬瓜500克煎汤饮之。

(3)西瓜皮、鲜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21老年性脑供血不足的食疗老年性脑供血不足是指5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局部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脑功能短暂丧失的一种病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猝然跌仆、手足不用、头晕眼花,且发病具有起病突然、旋见旋止、反复发作、无意识障碍、病情缓解后像正常人一样的特点。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气血亏虚及肾精不足。久病或年老都会导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充养、髓海空虚;可发为跌仆、眩晕等证;老年肾虚、精亏髓减,精血不得互生则血脉空虚,亦可发为跌仆、眩晕病证。

中医治疗本病主要选用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的方药。食疗亦依此治则。

(1)桑葚子100克,鲜芹菜200克,同用温水浸泡片刻,捣汁,调入蜂蜜15毫升,早晚2次分服。

(2)枸杞子20克,冬虫夏草6克,温水浸泡放入沙锅;鸽蛋2只煮熟后去壳,亦放入沙锅,小火煨炖40分钟,即成。当点心食用。

(3)天麻15克,白菊花6克,水煎服。

(4)黄芪30克切片,同糯米100克熬粥,待糯米酥烂时调入阿胶粉30克,红糖20克,再煨煮至沸,使粥黏稠。早晚2次分服。

(5)兔肝1个,枸杞子6克,女贞子6克,水煮服。

22类风湿关节炎的食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多发性关节炎,以指、趾、腕、踝等小关节最易受累。早期或急性期发病关节呈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强直或畸形,并有软骨和骨组织破坏。由于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体,故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内因为发病基础,因而易受外邪侵袭,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证。其风气盛者为行痹,故疼痛游走不定;其寒气盛者为痛痹,故疼痛剧烈;湿气盛者为着痹,故肌肤、关节麻木重着;其热气盛者为热痹,故关节红肿疼痛。

中医治疗本病根据病证的不同,可选用祛风、散寒、利湿、清热以及舒经活血通络的方药。食疗亦依此治则。

(1)乌梢蛇200克,枸杞子50克,杜仲50克,鸡血藤50克,浸泡白酒1 000毫升,浸泡半月,方可饮服,每次1小杯,每日2~3次。

(2)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木瓜30克,白酒为引,水煎饮服,每日1剂。适用于关节肿胀沉重偏于湿重的患者。

(3)老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桑枝60克切成寸段,加水共煮至鸡肉熟烂,加盐调味,饮汤吃鸡肉。

(4)猪蹄1只,黄花菜30克,共同炖熟,加入适量黄酒调服,每隔3日服用1次。

(5)鲜樱桃500克,浸泡米酒1 000克,10日后方可饮用,每次30~60毫升,早晚各1次。

23老年性便秘的食疗便秘主要指排便困难和排便次数减少,有时排便感不强和粪便燥硬也属于便秘。老年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所引起。在中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肠燥津亏及阳虚失运所引起。

(1)决明苁蓉茶:决明子(炒熟研细)、肉苁蓉各10克,蜂蜜适量。前2味沸水冲泡,滤渣,加蜂蜜适量。代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