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34

第34章 科学进食

(七)科学进食

在进食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的养生经验,流传至今,仍有教益。

1.以乐侑食今天世界各国在举行盛大宴会时,往往要奏乐助兴。其实,我国早在周朝,筵席时便开始奏乐了。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以乐侑食,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由此可见,周代君王在进餐时,要奏乐助兴;餐毕,还要在音乐声中,将未吃完的食物收进厨房。

“以乐侑食”,在我国不同的朝代和不同规格的宴席中,有着不同的内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一次宋朝皇帝举行的盛大寿筵,“以乐侑食”的盛景十分可观。当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进宫祝寿之时,教坊司仿百鸟齐鸣,然后开始入席。入席后,行酒、上菜之间,反复奏乐。第一二次行酒,均奏乐唱歌;第三次行酒,演京师百戏;第四次行酒,演杂剧;第五次行酒,琵琶独奏;第六次行酒,蹴球表演;第七次行酒,400童女跳采莲舞等。

从现代科学来看,“以乐侑食”,有助于消化,有益于健康,故在饮宴时奏乐助兴,得以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成为宴请嘉宾的一种礼仪。

中医养生学认为,心情舒畅时,食欲旺盛,吃得又香又多;而在心情抑郁愁闷、甚至愤怒时,则食之无味,把吃饭看作是一种负担,勉强下咽也会有一种堵心的感觉。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当人们心情愉快时,人的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协调的活动,消化系统的腺体正常分泌。食物一入口腔,就有足够的唾液浸润;进入胃以后,又有适量的胃液及胃肠的正常蠕动。这样消化才能正常进行,肠胃才能积极吸收,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唾液停止分泌、嗓子发干、饭菜难以下咽、胃的活动失常、出现充血,胃液分泌也会过多,酸性过大。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胃就会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会患胃溃疡。

由上可知,在进餐时应保持良好的安定的环境和舒适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有些家庭常常利用吃饭的机会,争论问题,训斥孩子,这都不符合营养卫生学的要求。

总之,在就餐时一定要保证有好的食欲。食欲是人之本能,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丧失食欲的人,任何美味佳肴,吃到口里也如同嚼蜡,毫无兴趣。保持好的食欲,除了“以乐侑食”外,在进食过程中,亦不要谈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不争吵,不辩论,不急躁,要想令人高兴、愉快的事,造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2.进餐方式

(1)食不言:我国民间久有“食不言,睡不语”的谚语,这话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食物在口腔唾液的参与下,牙齿将它研磨捣碎,再通过吞咽进入胃中。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使食物搅拌成粥样泥状物质——食糜,再排放入小肠,被消化和吸收。进食时过多的说笑、喧哗,会促使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的运动力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同时,高谈阔论易使大量空气吞入胃肠,还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或引发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患。

(2)应适温而食:《内经》在谈到进食温度时,谆谆告诫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勿沧沧”,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早晨,人们去买早点,都希望能买到新出锅不久的炸油条,并喜欢在油条还未凉时食用;对于爆、炒、烩之类的菜肴,也爱稍热时受用,若菜凉则味道不佳。这道出了一个道理,即温度能左右食物的味道。

若食物太烫,会使口腔黏膜充血,损伤食管黏膜;使黏膜溃疡,造成牙龈溃烂和过敏性牙病,并刺激黏膜增生;留下的瘢痕与炎症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癌变。

研究表明,长期进食太烫的食物,可发生唇癌、食管癌、胃癌等。另外,长久养成烫食的习惯,还会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人的味觉神经,使人的食欲感下降。

同样,饮食过凉亦不好。中医学认为,人吃了过寒的食品,就会损害胃脏,甚至引起疾病。胃喜暖而恶寒,凡饮食中的生冷、凉食皆应少吃,否则会出现腹痛、泻痢等疾病。尤其是体虚胃寒的人以及儿童与老人等,更应慎重。中医还认为,寒饮不但损伤脾胃,而且也损害肺及其他脏腑。如《内经》里说:“形寒寒饮则伤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又说:“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皆是强调饮食过凉,会引起各种疾病。

(3)细缓进食:食宜细缓,不可粗速。此指人们在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

清代石成金在《长生篇秘诀》中提出:“饮食细嚼有益于人者三: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食噎咳,三也”。《养病庸言》中亦云:“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不难看出,古人非常强调进餐的速度。原因是:人的食欲中枢有严格分工,有专管饱腹的,有专管饥饿的。食物在胃里堆放到一定程度,饱腹中枢开始兴奋,人就有汤足饭饱之感。有人试验把皮球塞入胃中,充满气后,人就不知饥饿。胃排空时,饥饿中枢兴奋,人就有饥不择食的愿望。如果进餐速度过快,超过胃部饱满信息向饱满中枢反馈的速度,饮食就容易过量。调查发现,胖人多数都有吃饭过快的习惯。因此,吃饭应提倡安静慢咽,每顿饭不少于20分钟,老人还应适当延长。

(4)咀嚼方式:众所周知,动物口腔里味蕾越多,嚼起来越有滋味。羚羊口里有5万味蕾,所以羚羊吃东西嚼得特别起劲,而鲸鱼口腔里没有味蕾,捕食时就囫囵吞咽。食物在口腔里充分咀嚼,才能和唾液混合变成糊状,进而和味蕾广泛接触。如果把糖块放在干燥的舌面上,并不感到甜味,就是这种道理。每口饭菜应当咀嚼30~50次,才能成为糊状。也就是说,食物进口之后,要充分咀嚼,使唾液充分分泌,做到细嚼慢咽。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正确的咀嚼方法。咀嚼食物应该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如果只习惯于单侧牙齿咀嚼,那么不咀嚼的一侧牙颌组织就缺乏生理刺激,易发生组织的失用性萎缩,而引起龋齿和牙周病;经常咀嚼的一侧因负担过重,易造成本质过敏或牙髓炎;用单侧牙齿咀嚼的人,往往能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容貌。

3.食宜专心此指进食时,应把各种各样的杂事抛开,把注意力集中到饮食上来,不可边看书、边思虑,心不在“食”。一些人喜欢吃饭时看电视、看报纸,这样会激不起食欲,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更有甚者,不少商家把吃饭当成做生意的战场、公关的良机,这就更不利于养生了。

4.不宜混合食用的食物此指食物之间不能盲目搭配混食,否则,它们的营养成分会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或有害性的复合物,使其营养成分之间产生堵塞作用,影响其作用率。

一是钙质堵塞:一些高纤维食物如谷类、纯面包或菠菜及其他蔬菜汤,它们含有的化学成分均能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特别是蔬菜中的草酸,能与钙作用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而沉积于人体。

二是维生素堵塞:在食用含维生素,尤其是含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叶酸高的食物时,最好不要喝酒,因为乙醇可以扰乱一切维生素的吸收。

三是铜质堵塞:鱼类、果核、动物肝脏及鸡蛋均富含铜质,若混食一些高锌量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则铜元素其吸收率会大大降低。此外,水果类食物,如柑橘、苹果等亦可堵塞铜质的吸收。

四是锌质堵塞:此指牡蛎、牛肉等含锌量高的食物,若混食纤维含量多的食物,锌质的吸收量会大大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