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28

第28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

(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

(2)荠菜:茎叶鲜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糖类、无机盐类及钙、磷、钾、铁、锰等多种有益成分,且吃起来清香可口,鲜而不俗,别有一番风味。中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淡,性微寒,可清肝明目、清热利尿,对月经过多、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等,有一定疗效。

(3)莴笋:以春季质量最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铁的含量较为丰富。莴笋中的烟酸是人体内一些重要酶类的成分,可激活胰岛素,促进糖的代谢,对患糖尿病的老人非常有益。但吃莴笋时,一定不要把莴笋叶扔掉,否则是一种很大浪费。因为,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其中胡萝卜素高100多倍,维生素C高15倍。

除以上蔬菜外,春季可供食用的时令蔬菜还有一些,如芹菜、油菜、香椿芽等,也要尽可能多吃一些。若是初春,新鲜蔬菜少,可以充分利用冷藏、干制、腌渍、罐藏、酱渍等多种方法加工贮藏蔬菜,如腌制的萝卜、姜、葱头、白菜、大芥菜、榨菜、辣椒等,营养都较丰富。

4.适当吃些能清除里热的食物所谓里热,即指体内有郁热或者痰热。热郁于内,到了春季,被外来风气所鼓动,就会向外发散,轻则导致头昏、身体烦闷、胸满、咳嗽、痰多、四肢重滞;重则形成温病,甚至侵害内脏。

人体内郁热的形成是由于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往往喜欢穿起厚厚的棉衣或皮裘,拥坐在旺旺的炉火旁边。喜欢吃些热腾腾的饭菜,喝灼口的热粥、热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经常喝点酒,这些在冬季看来是必要的,但是却使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

尽管清除郁热的方法很多,但还是以多吃点能清除里热的食物较好,最好是选用一些药膳,常用的食物和药膳有:

(1)啤酒:具有解热利尿及强心镇静作用,197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营养食品会议上,啤酒被各国医学家宣布为“营养食品”。其原料中的淀粉,大部分转化为可直接为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和麦芽糖,小部分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这又使它具有兴奋神经、益气活血和增进消化的功能。对于春天体内有郁热之人,可适当喝些啤酒清清里热。

(2)荸荠:性凉,功能开胃下食,除胸中实热,疗膈气,消宿食;作粉食之,明耳目,消黄疸,厚人肠胃,能解毒,所以李时珍总结道:“生吃煮食皆良”。若风火赤眼,用鲜荸荠洗净去皮、捣烂,用纱布绞汁点眼;若预防流脑,用鲜荸荠不拘量、生石膏适量,煮汤代茶饮;若咽喉肿痛,用荸荠绞汁漱服。

常用的清内热药膳方是“鲜芦根汤”:将鲜芦根洗净,鲜藕去节,梨去皮,荸荠去皮及麦冬或甘蔗各适量,切碎,捣汁,冷服,不拘量。

“葱油黄瓜卷”:将黄瓜400克横片切成寸段,用少许盐腌一会儿,滗出水分,再用旋刀法将每段黄瓜旋成整片,去除瓜瓤,成黄瓜卷,再用白糖、盐腌制1小时左右;葱切末,再用香油煸炒,使葱味进入香油,滤出葱留油;在腌好的黄瓜上淋葱油即可食用。本药膳清热解渴、通利水道。

5.要吃些能补充津液的食物这是因为春天风为主令,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可使人腠理疏松,迫使津液外出,造成口干、舌燥、皮肤粗糙、干咳、咽痛等病证。因此,在饮食上宜多吃些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常用的有梨、蜂蜜、山楂等。但是,切记不可过量,因为不少能生津液的食品是酸性的,吃多了易使肝气亢,其补充标准以不感口渴为度。

6.切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等食物原因是春天肝气亢伤脾,损害了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上述食物本来就不易消化,再加上脾胃功能不佳,既可生痰、生湿,又进一步加重和损害了脾胃功能。

7.清明节令要忌发物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札记·月令》言此时的气候特点:“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事可以内。”在这节气中,应早卧早起,以养肝气。孙思邈谓:“肾气以(同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慎避西风,懒散形骸,便宜安泰,以顺天时。”此时气候乍暖还寒,容易使人受凉感冒而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同时也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脑等疾患的多发季节。清明前后还易使许多疾病复发,如关节炎、精神病等。故患有慢性病的人,在这段时间内要切忌服用“发物”,如海虾、蟹、竹笋、毛笋、羊肉、狗肉、公鸡肉及辛辣食物等,否则极易旧病复发。

8.扬沙天吃些血豆腐在扬沙天里,最值得推崇的食物是血豆腐。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消除毒素及滑肠的物质,能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及有害金属微粒产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排泄渠道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所以在春燥沙大的日子里,应多吃一些用血豆腐制作的菜肴,如“烩血豆腐”、“鸭血汤”、“毛肚血汤”等。

春天的饮食原则,主要是以上8点,但具体运用时,还要根据人们的体质、年龄、职业、地区、疾病等而定。如糖尿病患者即使在春天,也不要吃甜食。阳盛体质之人,大可不必补充阳气,因为阳气本来就偏亢,再吃点补阳气之品,阳气不是更亢了吗?总之,在使用时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病制宜,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夏季食养

夏天应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此外,夏天人们的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

由上可知,夏天的饮食营养极为重要,具体方法是:

1.应注意补充营养素

(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从而引起负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好。

(2)要补充维生素: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汗液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有人测定,每毫升汗液中维生素C可达10毫克。此外,汗液中还含有维生素B1及维生素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平时要高1倍或1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乃至维生素A、维生素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子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人们可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服些干酵母。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因为当机体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钠的补充,要视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个人工作8小时,出汗量不超过4升,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8克食盐就可以了。出汗量若超过6升,则另需从饮料中补充,但饮料中******浓度不宜超过0.2%。钾盐的补充为每日2片钾片,每片钾片含钾25毫克当量。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及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2.多吃些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应在长夏时吃,因为中医学认为“长夏多湿”。那么,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

(1)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夏天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作业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者。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所含的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坏血症、治肾炎水肿等。但因“春夏养阳”,故夏季不宜吃冰镇时间过长的西瓜,以免伤脾胃,引起各种疾病。一般地说,冰镇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

(2)苦瓜:因味苦得名,历代名医皆认为苦瓜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如李时珍说:“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夏天,人易中暑,加之多雨、湿热,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食物易腐烂变质,致使肠炎、痢疾等胃肠道疾病多有发生。所以,夏季常食苦瓜对身体极为有利。若烦热、口渴,用鲜苦瓜1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用苦瓜做成凉茶,夏季饮用,消火消暑。

(3)乌梅:盛夏之际,为保全家身体健康,最好多喝些乌梅汁、酸梅汤。乌梅性平、味酸,具有解热、除烦、止泻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考证,乌梅内含苹果酸、琥珀酸、枸橼酸、谷甾醇蜡样物质等。盛夏多食乌梅,首先可以增加抗菌力,因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同时,乌梅还能有效地分解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焦性葡萄酸,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4)草莓:具有清暑、解热、助消化等功效,是夏季的理想保健品。其吃法很多,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汁、果酒、果脯等。

(5)西红柿:尽管一年四季皆能见到,还是以夏季最多,其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P的含量是蔬果中的第一。中医认为,本品味酸甘、性平,有清热解毒、解暑止渴的作用,适用于中暑、胃热口苦、发热、烦渴等。

(6)绿豆:热天,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由于绿豆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绿豆汤可冷饮也可热食,可甜服也可以淡喝,能适应不同人的口味,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7)黄瓜:《本草求真》中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因此,炎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但生吃黄瓜应特别注意卫生,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更好,在凉拌时加上大蒜和醋,不但好吃,还可杀菌、防止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