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补气血
6995800000022

第22章 破解中医理论的玄机 (4)

第五章 破解中医理论的玄机 (4)

思是脾的情志。脾虚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思虑。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刻不停地想事情,想完自己想家人,琢磨完家人琢磨同事。这种思索是不受控制的,不由自主的。脾越虚的人,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歌是源自脾的声音。特别爱唱歌,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顾忌他人感受大声歌唱可能就是脾有疾病的表现。我们知道精神病人有一种表现就是“登高而歌”,中医认为,同样是精神病患者,与前文提到的嘻笑不休不同,这种不分早晚不停放声歌唱的异常表现多是脾病,治疗这种病人可从调节脾胃功能下手。

涎是属于脾的液体。涎指的是唾液中黏稠并且泡沫少的部分,它具有湿润口腔,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在吃饭时分泌量增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如果脾胃不和,往往导致涎液分泌量急剧增加,口水会不自主地流出来。脾胃不好的婴幼儿总是爱流口水。另外,成年人也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因为睡觉的时候人处在放松的状态,大脑不控制嘴部的肌肉,所以过多的涎液就顺着嘴角流出来。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表的左边,依次是甘、黄、湿、长夏。

我们先来说甘,甘就是甘甜的意思。中医认为,甘甜的食物滋养脾胃,所以脾胃虚弱的人爱吃甘味的食物。我们常吃的健脾胃的食物不仅有甜味的食物,还有口感回甜的食物。例如大枣、红糖、小米、玉米、大米、糯米、莲子、茄子、土豆、芋头、胡萝卜、白菜、冬瓜、黄瓜等。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身体其实可以自主地选择食物,我们偏爱吃哪些食物不是由大脑控制的,是由脏腑器官支配的,当它们有需要的时候,人体就会主动选择一些食物,而且吃起这些食物,口感似乎比以往更香。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是身体的需要。

中医认为,黄色代表脾,脾胃虚弱的人其面色也呈现淡黄色,吃黄色的食物是可以补脾的,尤其是谷物,比如玉米、小米、黄米等。古人有用老玉米须煮水代茶饮的办法,来治疗消渴症。

湿和长夏。脾这个脏器有个特点,喜欢干燥,讨厌湿腻,也就是说像长夏这样的暑湿季节对于脾来说是比较讨厌的。这个时候湿气比较重,人们没有胃口,不想吃饭,浑身疲倦、乏力,还会长出湿疹。尤其是南方,在这样的季节人们特别喜欢吃辣椒,感觉吃辣椒比较能刺激食欲。道理很简单,因为辣椒辛辣燥湿,可以缓解湿气对于身体的影响,促进脾的工作。

不仅环境潮湿会有湿气产生,脾自身的功能不正常,也会有湿气在体内产生。人会有头发沉的感觉,就像用湿布将头裹住一样,并且周身困重无力,头晕,四肢酸懒。这是湿气瘀结在头面部和体表的感觉。如果湿气停留在消化道中,会有大便黏滞不爽,甚至便脓液、黏液、便血,症状类似痢疾。如果湿气向下,会影响小便,令小便浑浊。如果湿气阻碍了气机的正常运行,人会感到胸闷,腹部胀痛,小便少而且颜色深。如果湿气损伤了脾的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那么人体还会有腹泻、水肿、腹水的症状产生。湿气危害身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病程比较长,多数缠绵难愈,容易反复发作。

第四行:

自然界五行人体

五味五色五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液

辛白燥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涕

这一行居中的是肺,也就是说这一行揭示的内容与肺有着密切联系,它揭示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养肺。

先看右半行,依次是大肠、鼻、皮、悲、哭、涕。

大肠和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大肠有实热,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也就是肺气不降,它的临床表现是咳喘、胸部闷满。所以咳喘不一定都是肺出了毛病,这也就是有些病人做了多次检查也查不出肺部的病变,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当人肺气不足比较虚弱的时候,不仅会有气短乏力、语音低微的表现,还会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属于气虚便秘,是因为肺气太虚,无法推动大便,从而引发便秘。这种便秘多出现在小孩和年老体弱的人群中。同样是便秘,有的是阴虚,肠道内液体不足引起;有的是肺气虚,无力推动粪便下行引起。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全用泻药,那只能使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

鼻是肺的门户,可以体现肺的变化。鼻腔发干是肺热的表现,这样的人可以吃一些鸭梨、莲藕、杏仁之类清肺热的食物,千万注意保暖,让肺热消退。有的人觉得自己这是有火,上户外活动活动,冻一冻就好了。那可就错了。已经有肺热的人不能着凉,否则很可能引起发热、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且肺热越严重,病势会越凶猛。如果觉得鼻尖发凉,可能是肺偏寒的表现,可以吃点大葱、大蒜、生姜等辛温的食物,驱散寒气;而且要保持环境温度适中,宁可多加一件衣服,也不要把居室温度调得太高,这样做只能减弱肺的自我调节能力。你想,肺目前偏寒,人体在尽力调节,使五脏尽快恢复平衡,可是人为地制造温暖环境,使肺感受燥热,这个时候只要你外出活动,迎面寒气一吹,寒热不均,加剧对肺的刺激,回来很可能要感冒。了解鼻子的小变化,可以让你洞悉肺的潜在变化,及早通过改变饮食和起居加以化解,避免感冒的发生。

中医认为,皮是由肺负责的。肺控制着毛孔的开合,也间接控制着汗液的分泌。肺气不足、功能虚弱的人,不能有效地控制皮肤毛孔的开合,经常会有自汗的现象,也就是冒虚汗。严重的时候,有些人说上几句话就会冒凉汗,用手摸这些人面部、手臂的皮肤,凉丝丝的,这是体表有汗,降低了皮肤温度的表现。而且这种自汗会使毛孔打开,外界的冷空气可乘虚而入,侵入肺,导致肺受寒,引起感冒等其他疾病。

悲伤是肺的情志表现。哭是与肺有关的声音。肺部有疾患的人,相比之下更为悲观、消极。最典型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患有肺痨,即肺结核,整天悲悲切切、哭哭啼啼不说,还总是把事情往不好的方面想,经常冤枉贾宝玉,曲解其他人的好意。别人说者无心,她听者有意。没有哪个人不希望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他们的发怒、忧伤、多虑、悲观都是脏器出现问题的外显表现,不受主观控制。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五脏六腑的平衡恢复了,他们还是会恢复轻松快乐的心情。

中医认为,肺的液体是涕。涕是鼻黏膜的分泌物,有湿润鼻腔的作用。如果肺比较寒,人会鼻流清涕;如果肺热,那么涕会变成黄颜色,而且比较浑浊;如果肺比较燥,那么人会觉得鼻腔发干。

下面看这一行的左半边,分别对应辛、白、燥、秋。

辛就是指辛辣的味道。中医认为,辛味有发散的作用,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可以补肺气,所以经常用于感冒的治疗,对于气滞血瘀也有缓解作用。这种味道一般来自芳香化合物,所以还有开窍作用。这个“窍”,就是人们常说的七窍。比如生姜,味道辛辣,有发汗的作用,治疗外感风寒效果明显,而且它具有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脘腹冷痛,感觉食物像是停在胃里不往下运行了,腹部胀痛或者刺痛,甚至想呕吐,可以考虑用生姜来缓解症状。

除了生姜,还有大葱、大蒜、花椒、桂皮、茴香、胡椒等调料,印度人每餐必用的咖喱,都是辛温的食物,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灵活使用。

不仅辛味能够补肺,白色的食物也可以补肺。我们常吃的大白菜、菜花、百合、梨、甜杏仁、白萝卜、桔梗等,都是滋阴养肺气的食物。当然也不仅仅拘泥于这些食物,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选择白色的食物作为补肺的食疗品。

燥和秋:秋季干燥,这种气候主要是伤害肺。比如干燥的气候会令口鼻咽干,人感觉口渴、皮肤干燥、小便少、大便秘结,而且干燥的气候还会导致肺的宣发肃降的功能出现障碍,肺部水液不足,人会有干咳、少痰、痰黏,甚至咳不出来的问题,还会有痰中带血、气喘的症状。所以在秋季主要是保养肺,避免肺受到伤害。

第五行:

自然界五行人体

五味五色五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液

咸黑寒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唾

这一行的中间是肾,这一行揭示的内容与肾有着密切联系,它揭示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养肾。

我们还是先看右半行,依次是膀胱、耳、骨、恐、呻、唾。

膀胱是肾的哨兵,肾气是否充足,肾功能是否正常,可能会通过膀胱的功能反映出来。我们看到有的人到朋友家做客特别客气,连口水也不喝,其实不是因为他性格内向、腼腆,也不是他不渴,是因为他喝一点水就会不停地跑厕所。这是肾气不足、尿频的表现。还有一类人是肾阳不足,这些人平时不怎么喝水,也不觉得口渴,更不会去上厕所,水就好像停留在身体里一样,不需要补充。中医认为,这是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减弱了。上厕所的次数、尿液的多少不由膀胱控制,真正的幕后操盘手是肾。

耳朵可以反应肾的功能,肾气不足的人会有耳鸣的现象。老年人肾精不足,还会“耳背”。补肾气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按摩太溪穴。太溪穴在内侧脚踝向后三个手指的位置。每天按揉3分钟。这是一个补肾的穴位。

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骼的生长、发育、衰老都是由肾掌控的。肾精充足的人,生长发育比较完全;肾精不足的人,发育比较迟缓,有的甚至发育不良。成年人肾精不足会有腰酸腿痛的问题,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也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当然,骨骼在身体内部,我们无法从外界随时观察到。牙齿是骨骼的延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牙齿的变化了解肾的状态。

健康的牙齿是洁白的,有像陶瓷一样的釉层。可是劳累过度,或者说是体力大幅度透支,牙齿会逐渐变暗,失去光泽。继而颜色开始发灰,再进一步变成深灰色。这是肾精耗损的表现。这种颜色的改变和刷牙彻底不彻底没关系,牙齿缺少了肾精的滋养,变得干枯、发暗,无论你怎么刷也不会马上恢复洁白。有些人用牙齿漂白药物达到美齿的效果,也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恐是肾的情志表现。肾精不足的人比较容易受惊吓,产生恐惧的情绪。比如恐怖片,一般年轻人看,小孩和老年人不看,否则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还会噩梦连连。这就是因为年轻人的肾精比较充裕,承受能力稍微强一些;小孩和老年人肾精相对不足,是不适合看这种刺激影片的,否则就是在摧残肾。

呻是属于肾的声音,人在虚弱和疼痛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所谓哼哼唧唧,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中医认为,唾是肾的液体。唾是指口水中黏稠度很低,而且泡沫多的液体,一般称为唾沫,多数是在还没有进食时存在于口腔内,起滋润口舌的作用。由于唾来自于肾,所以古人有用舌头抵住上颚,让唾液缓缓地从舌下分泌出来,等到积攒了一大口后下咽,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补养肾精。

我们再来看表的左边,依次是咸、黑、寒、冬。

中医认为,咸味可以补肾,五种味道中只有咸味每天必需。人的力量源自于肾,吃咸味的食物可使人有力气。所以需要更多动力的人,摄入的盐分要高于其他人。比如正值青春期的少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你可以留意一下他们的饮食习惯。还有就是工作比较劳累的人,他们的口味也比较重。咸味虽可以补肾,但是过量吃咸味食物,会导致肾的功能相对偏强,进而影响心的功能,出现胸闷气短、脸上没有光彩、血脉瘀滞。

中医认为,黑豆、黑木耳、海带、紫菜、黄酱、黑芝麻、黑巧克力等黑颜色的食物有滋补肾精的作用。

中医认为,冬季是滋补肾的好季节,未来一年是否能精力充沛,要看冬季保养的好不好。比较讲究保健的人,冬季都会吃涮羊肉这类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积蓄营养,补充能量。一些阳虚的人,尤其是肾阳虚的人,有腰膝冷痛、消化不良、小便比较多的症状,可以在这个季节里多吃一些牛肉、羊肉、鸡肉等补阳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