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
桑菊饮
(来源)
本方来源于《温病条辨》,主要条文如下:
1.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2.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讲解
1.本方主治证的病位是太阴,即肺。病因是“风温”,即外感所致。症状是但咳,身不甚热,微渴,以咳嗽为主诉。
2.感受燥邪而咳者,也可用本方来治疗。通过分析本方不难看出,本方中所用药物大多为质润之品,具有润燥之功。
3.本方为“辛凉轻剂”是相对而言的,指本方的疏散作用较弱。麻杏石甘汤疏散作用强而为“辛凉重剂”,银翘散作用居二者之间,而称为“辛凉平剂”。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苦桔二钱甘草八分薄荷八分连翘一钱五分苇根二钱。
1.桑叶能够疏散风热,明目,止咳。生用或蜜炙用。生用偏于疏散风热,炙用偏于润肺止咳。若以外感风热表证为主,则生用;若咳嗽属风热者,可炙用。
2.菊花按花色来分,有黄、白两种。其中,黄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明目。故本方以黄菊花为宜。
3.苇根即芦根,而且要用鲜品。现药房条件所限,多用干苇根或干芦根来代替。本品能够清热生津,利尿,清肺止咳。
4.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均能疏散风热,桑叶润肺止咳,杏仁肃肺止咳,桔梗宣肺止咳,甘草祛痰止咳,苇根清肺止咳,故该方的作用为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剂量)
1.本方为清代方剂,其剂量换算如下: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桔梗6g,甘草2.4g,薄荷2.4g,连翘4.5g,苇根6g。现代临床用量与原方基本相同。
2.方中相对重用的药物是桑叶,用量7.5g,其次是桔梗,用至6g。
3.苇根用量虽大至6g,但结合其时代用药特点,多用鲜品,量亦不算大。
4.剂量特点:轻。正如吴鞠通所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疗上焦病证,用量要轻。此方无论从药量来讲,还是从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讲,均体现了江南温病学家用药轻灵的特点。这种用药的最大优点是安全,用药轻灵也是中医和法的表现形式,不像经方家用麻桂发汗,姜附逐寒,硝黄泻下,膏知清热等,这些药物作用强烈,历来被称为虎狼之品,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则变证百出。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1.一杯大约100ml。
2.从煎法来看,本方约浓缩一半,煎药的时间并不长,与现代临床应用相符。方中所含挥发油较多,故不宜久煎,一般开锅后5分钟为宜。
(配伍)
1.桑叶、菊花是一个常用的疏散风热的药对,相对于金银花、连翘的配伍而言,桑菊的疏散力量较弱,而偏于宣肺止咳;银翘的疏散力量较强,且清热解毒的力量较强。
2.杏仁、桔梗均以味苦者为佳,但杏仁味苦主降,功善肃降肺气,润肠通便;桔梗则性善上行,为肺经的引经药,以宣肺为主,兼能肃肺。二药同用,则宣肃并用,升降同调,符合肺的生理特点,即宣发与肃降,俗称呼吸。
(应用)
本方是一首“辛凉轻剂”,适用于风热或风温犯肺之轻证,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主要表现。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头痛等属风热犯肺者。
本方与银翘散均能辛凉解表,同为治疗温病初起的常用方。二方的组成中,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较强,适用于风温初起,表热较轻而咳嗽较重者;银翘散用金银花、连翘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较强,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表证与热毒较重者。
钟嘉熙教授认为治疗风热咳嗽时,应重点抓住咽干咽痒、咳嗽、咳痰或白或稠这些主症。咳痰色白者可加化橘红、茯苓、苏叶等以增强化痰行气之力;胸闷者可加枳壳、桔梗以宣畅胸膈;舌白脉细者可加白术、茯苓、太子参以补气阴健脾助驱邪。(《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9:5)
简言之,本方是治疗外感风热咳嗽的代表方、专方。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8年的文献中,以“桑菊饮”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出其应用方面的文章41篇,其中用本方治疗咳嗽疾病者占26篇。
现临床有桑菊感冒颗粒、桑菊感冒片、桑菊感冒合剂等本方的成药,这对于桑菊饮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加减)
在掌握本方用于风热咳嗽的基础上,临床若见气粗似喘,呼吸气热等,可加石膏、知母以增强清肺之力;咳嗽痰黄,肺中热甚,可加黄芩、桑白皮以清肺止咳;口渴重者,可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名家论述)
1.《温病条辨》清·吴瑭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烁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
2.《医方概要》今·李畴人此方比银翘散更轻。桑叶、菊花泄风宣肺热,杏仁泄肺降气,连翘清热润燥,薄荷泄风利肺,甘、桔解毒利咽喉,能开肺泄肺,芦根清肺胃之热,合辛凉轻解之法,以泄化上焦肺胃之风温。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相关的原文如下:
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
本方主治明确“汗出而喘,无大热”。肺炎或支气管炎患者表现为汗出而热不退者,本方有使用的机会。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1.分析本方不难看出,本方实为麻黄汤的变方,名医蔡陆仙指出:“白虎汤重在已化燥伤津,其势已急,急则宜清热,直救化源。此方热势尚未化燥,只由肌肉壅于肺,其势尚缓,缓则可冀其仍由肌表以宣达。故用石膏之清解,并麻黄之走外,杏仁之平喘,甘草和诸药,使向内陷壅之邪,能从肌达表,一鼓廓清。然则此方虽非麻黄症,实可谓之麻黄汤之变法也。不过易桂枝为石膏,变为辛凉透表之剂。”
2.石膏为大寒之品,主入肺胃经,大清肺胃之热,在本方中的作用是清肺热,同时能制约麻黄温燥之性;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炙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能够解表透热,清肺平喘。
(剂量)
汉代的剂量单位已经在麻黄汤中讲过,兹不重述。
1.杏仁50个,约为20g;石膏半斤,约为125g。
2.全方的剂量分别为60g、20g、30g、125g,此为汉代的剂量。
3.现代临床常用本方的参考剂量为麻黄9~15g,杏仁3~6g,甘草6~9g,石膏30~60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1.麻黄要先煎,整方煎煮时间较长,由七升到二升可以明证;每服一升,日二次服。
2.现代一般常规煎服。
3.从本方组成来看,石膏需打碎并绵裹,说明石膏的用法是包煎而非先煎,与现代的用法不同。
(配伍)
本方中的经典配伍有麻黄与杏仁、麻黄与石膏,前者在麻黄汤中已经讲述,兹讲述麻黄与石膏的配伍。麻黄在本方中的主要作用是平喘,虽然治疗的是肺热咳喘,但配伍麻黄之后,去性取用,麻黄之温由石膏佐制。
从全方的组成来看,石膏的两个因素决定了本方的寒凉之性,一是石膏的大寒之性;二是石膏的用量较大。该方虽然是由三拗汤加石膏组成,但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由三拗汤的温性转变为麻杏甘石汤的寒凉之性。
(应用)
本方为治疗外邪不解,邪热壅肺而设,症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等。现代临床多用本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属于热邪壅肺者。
原方治疗“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对于“无大热”的解释:不是无热,而是无大热。其机理是邪热郁闭于肺,不能外达,故无大热,但绝不是不发热。基于此,需重用石膏以大清里热,与原方中重用石膏相符。不要认为本方中麻黄性温助热而畏之不用,方中麻黄与石膏之比为1∶2,其温燥之性受石膏之约束而不显,只发挥其平喘的作用,此为“去性取用”之法,即去其“温性”而取其“平喘”之用。即便有杏仁、炙甘草的配伍,本方也具有较强的寒性,故后世医家称本方为“辛凉重剂”,足见本方具有较强的清肺平喘作用。
中医研究院赵锡武教授治疗风热或风温咳嗽时,“多用辛凉方剂,但桑菊饮类不如麻杏石甘汤类疗效显著。因麻黄不仅取其发汗,且能开达肺气,再重用生石膏,更能急清肺热以定喘。麻黄乃治喘之要药,临床见到重症喘者用麻黄,有的能止喘而不见汗,有的使尿多而邪从尿利下。”(《赵锡武医疗经验》)。假若不是赵老亲自临床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体会的。
张菊人对温病的研究颇多,对本方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说:“考仲景此方,用之得当,如响斯应;但服之非时,用之不当,则遗患无穷。按麻黄散肺中之风寒,石膏清肺胃之热,麻黄用量不得过石膏量的十分之一,可保有效无弊。此为个人历年应验。”并附一病案:赵某,女孩,本患风热咳嗽,正当收效调理之际,因外出感凉,凉风与内热纠合,夜半呼吸气粗,旋即气喘。当与麻杏石甘汤为治,麻黄五分,生石膏五钱,杏仁泥三钱,生甘草一钱。上方服后未及5分钟,呼吸立匀,气喘即止。复诊再以宣肺化痰清善其后,绝无任何后遗症。(《菊人医话》)
本方用于肺部的感染性疾患甚为常用,现在临床有麻杏甘石合剂、麻杏甘石片等,主要针对小儿肺炎而创,为本方的应用带来了方便。现代诸多医院有协定处方,其清肺一号、二号等,其方底大多为本方。
(加减)
在掌握本方热邪壅肺的前提下,临证时若肺中热盛,汗大出,可加重石膏用量以清肺热,或配合黄芩、桑白皮等;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桑白皮、桔梗等以肃降肺气。
(名家论述)
1.《伤寒贯珠集》清·尤怡麻黄、杏仁之辛而入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
2.《绛雪园古方选注》清·王子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黄、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一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
3.《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方中之义,用麻黄协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使其凉热之力溶和无间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此方原治温病之汗出无大热者,若其证非汗出且热稍重者,用此方时,原宜因证为之变通。是以愚用此方时,石膏之分量恒为麻黄之十倍,或麻黄一钱,石膏一两;或麻黄钱半,石膏两半。若遇热重者,石膏又可多用。
麻黄细辛附子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有关的条文如下:
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讲解
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是指少阴外感初期,故见发热。而脉沉为少阴之脉,少阴阳虚,不能鼓动于脉,即便外感,脉也不浮。这就是少阴外感的特点。多数医家将本方理解为“太少两感证”。
2.第(281)条是少阴寒化证的提纲证。
(组成)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附子在本方中用炮附子,至于如何炮制,仲景并未说明,不过应该肯定的是炮附子的毒性比生附子要低。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附子有生用、炮制两种,在回阳时多生用,其他情况多炮制用。去皮后,附子的毒性也大大降低。
2.麻黄发散风寒,治疗外感风寒;附子温里散寒,治疗阳虚里寒;细辛既能散外寒,又能温里祛寒。三药合用,能够温阳散寒,治疗阳虚外感风寒证。
(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