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
5.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配伍白术共治生湿之源;桂枝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助阳化气利水。诸药合用,共达利水渗湿,助阳化气行水之功。
(剂量)
1.铢,汉代特殊的剂量单位,后世多不用,其剂量换算是24铢=1两(15.625g)。
2.本方为散剂,其剂量比例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18∶30∶18∶18∶12。
3.现代临床多用作汤剂,参考剂量如下:猪苓12~18g,泽泻20~30g,白术12~18g,茯苓12~18g,桂枝9~12g或肉桂3~6g。
4.虽然现代应用本方的剂型较多的是汤剂,但有研究表明,散剂的疗效优于汤剂,故笔者提倡散剂的应用。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1.白饮,即大米汤。方寸匕,容量单位,约6~9g。
2.本方为散剂,用大米汤调服,每次约6~9g,每日3次。服药后多饮暖水,可使汗出,是取效的标志之一。古人早已述及,如沈明宗在《伤寒六经辨证治法》中说:“盖多服暖水,犹服桂枝汤啜稀热粥之法,但啜粥以助胃中营卫之气,而暖水乃助膀胱水府之津,俾膀胱气盛则溺汗俱出,经府同解,至妙之法,可不用乎!”笔者尚未注意及查找到相关的病案,希望同仁在应用本方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汗出愈”的情况。
3.现代多用作汤剂,常规煎服。若作散剂,可参考原文的用法。
(配伍)
古人认为,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有“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之说。本方的配伍正是体现了古人对于水肿的认识,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作用于肾与膀胱;白术健脾燥湿,茯苓亦能健脾,同治生湿之源,“其制在脾”;桂枝既能散寒解表,发汗祛湿,又能助阳化气以利水,作用于肺和肾。
后世治疗水肿的诸多方剂,都可从肺、脾、肾三脏用药的角度来解析。
(应用)
本方原为治疗太阳蓄水证和水逆证而设。前者的主要表现如原文所言: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后者为渴欲饮水,而水入即吐。一为消渴,一为水入则吐,表现相反,但病机相同,均是水湿内停,气化不利所致。
首先,谈一下太阳蓄水证。太阳,是指足太阳膀胱;蓄水,是指水饮之邪停蓄于膀胱而不畅通致小便不利、水肿等,故水停膀胱,气化不利,则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口渴欲饮,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脉浮等。
此小便不利,是指小便量少,如肾炎患者初期,每日摄入的量远远大于尿的排出量,表现为尿少,此为典型的小便不利。还有的小便不利表现为排出无力,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表现为小便无力、尿等待或小便滴沥不尽等,均是小便不利的表现。如果在小便过程中突然出现小便停止,大多是泌尿系结石阻塞所致,亦属小便不利的范畴,但还是从石淋(尿路结石)论治较为合理。
其次,再谈水逆证。水湿为阴津所化,既然内停而不亏乏,为什么还会出现烦渴欲饮?此为水饮内停,湿邪阻滞,津液不能上承所致。体内之水是邪水,而非津液,所以不能为机体利用。此类患者即便喝水,也不能解渴。相反,是越喝越渴。而且所饮之水,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饮,使阻滞更重,胃纳受阻,故水入即吐。这种渴,与白虎汤证之烦渴绝对不同,白虎汤证之烦渴,是欲饮水数升,喝水之后口渴减轻。
无论是蓄水证还是水逆证,其机制总是津液代谢失调所致。这必须与《素问·经脉别论》原文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一旦水液入胃,不能“游溢精气”,化生津液,而停而为饮,不能“上输于脾”,则口渴;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最后,谈一下舌的表现。舌体组织最为疏松,对于水液的代谢反应灵敏。无论是蓄水证还是水逆证,其舌象的表现尤为突出,即水湿泛滥,充斥于舌部组织,故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苔多水滑,也就是较为湿润。若舌体瘦小,干红无津,则非本方所宜。
本方除用于上述蓄水证及水逆证外,尚可广泛用于水湿内停所导致的多种病症,如泄泻、眩晕、呕吐、水肿、痰饮等。
其中,本方用于治疗泄泻的机制是“利小便实大便”,即通过本方的利尿作用,使停聚在体内的水饮之邪从小便排出,从而减少水饮从大便的排出量,故能渗湿止泻。如《名医类案》卷4载:江应宿治余氏仆,年十七岁。五月初患泄泻,至六月骨瘦如柴,粒米不入者五日矣,将就木。诊其脉沉细,濡弱而缓。告其主曰:湿伤脾病也。用五苓散加参、术三钱,不终剂而索粥,三剂而愈。
众所周知,本方能够治疗泄泻,但本方用于便秘的治疗却未必尽知。本方所治的便秘叫“水秘”,刘渡舟在《伤寒论临证旨要》中提到过。《方药传真》载四川名医陈潮祖一验案:某女,50余岁,自述大便困难,5~7日始1行,服药无效已有年矣!诉其四肢无力,舌淡微胖,别无所苦,遂书五苓散1剂付之。复诊时,患者自述服此方后竟1日2次,1周来已1日1行。学生问此方能治便秘之理,余谓便秘一证,无非四种基本病理改变,一是阴津亏损,二是水津不布,三是三焦气滞,四是传导无力。今患者面色淡黄,舌淡脉缓,身软无力,显系肾的气化不及,以致水精不能四布,五经不能并行,虽有湿滞体征,肠道却见燥涩,用此方化气行水,令其水精四布,内渗肠道,大便自然正常,医者但知五苓散治气化失常的泄泻,不知治气化不行的便秘,是对《黄帝内经》“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理犹未透彻理解,亦对治病求本之旨尚未彻底明了。
《名医类案》卷1载一案:友人王晓同寓云中,一仆十九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滑数,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
尿崩症患者表现为口渴多饮并伴多尿,也是气化不利所致,当治以五苓散。如山东名老中医李克绍治一7岁患儿,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曾检查尿比重为1.007,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遂来济南。经诊视,神色脉象,亦无异常,唯舌色淡,有白滑苔,像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患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因与五苓散原方:白术12g,茯苓9g,泽泻6g,桂枝6g,猪苓6g。水煎服。上方共服2剂,家长来述症状减轻,又与原方2剂而愈。(《伤寒解惑论》)
其他的验案较多,兹不赘述。
传统认为本方是利水剂,其利水作用确切。《国外医学·中医分册》(1979;1:13)也报道:本方与速尿等西药相比,其利尿作用远不及速尿,但远较速尿的效果为好。西药速尿等利尿药在利尿的同时带走了体内大量的无机盐,破坏了体内的渗透压,在久用之后,其利尿作用则大大减弱。而本方在利尿的同时,对体内的渗透压没有影响,虽然利尿作用弱,但长久应用仍然有效。如日本人伊藤氏通过总结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五苓散的病机是机体渗透压调定点降低,体液呈稀释增量状态。
而笔者认为本方的作用不只是利水,还具有通过其气化作用把体内停聚之水重新输布的作用,所以本方应该是水液代谢的调节剂,而非单纯的利水剂。本方不仅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也可以用于多尿;不仅可用于消渴,也可以用于水入则吐。这是对本方水液调节作用的一个佐证。
服用本方后,要多喝开水,以助药力,常常在得汗之后,逐渐感觉口中津回,小便通畅,身体渐感轻松,这就是津液输布恢复正常的表现。
本方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特发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脑积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关节腔积液、传染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光眼、梅尼埃病、高血压病、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水湿内停者均可应用。
(加减)
1.四苓散来源于《丹溪心法》,由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四药组成,能够健脾利湿,主治脾胃虚弱,水湿内停之小便赤少,大便溏泄等。与五苓散相比,少桂枝一药,其气化利水作用减弱,故本方在临床的应用较少。
2.胃苓汤来源于《世医得效方》,由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而成,取五苓散利水渗湿,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共奏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治夏秋之间,脾胃感受寒湿而运化失职,导致水谷不分,泄泻不止,或呈水样便者。其湿邪位于中下二焦。
(名家论述)
1.《伤寒来苏集》清·柯琴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症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气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入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入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烦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
2.《赵锡武医疗经验》今·赵锡武五苓散是健运中焦,促进脾之吸收,肺之布散,化有形之水为无形之水,补充体液中因吐泻而消失之水,排除经过吐泻后所残留之废水,既非专于利水,亦非专于止渴,但其功用既能利水亦能止渴。
3.《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日·矢数道明构成本方之药物,大部为利水之味。由于有淡渗之味,故有调节机体内水分平衡之作用。五苓散之作用可作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分,血管外之水分,即体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本方名五苓散之苓者,即猪苓之苓,以此为主药。猪苓长于利尿解渴,渗泄之效最佳;于行气导水,逐胃内停水;白术善于通利上中下三焦之水;泽泻如水流倾泻,故能行水;桂枝发散肌表,更能上行,使之气血发泄透达,有通调表里上下之功。即以此五种药物相配合,调节水分之平衡,促进强有力之利尿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诸疾。
猪苓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相关原方如下:
1.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2.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讲解
1.单从(223)条分析,很难区分猪苓汤与五苓散,因五苓散主治“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但二方有着很大的不同,五苓散主治水饮内停兼表寒证;而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证。
2.本方主治证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下利,咳嗽,呕吐,心烦,失眠等。而多以小便不利、下利、失眠等为使用本方的着眼点。
(组成)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
1.滑石为矿物类药物,可以是块状物,也可以是粉末状。过去可能是以块状物入药,故不需包煎。而现在为充分煎出有效成分,已加工成粉末,故需包煎。
2.方中四药利水泻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特别是治疗湿热之邪搏结于泌尿系者,加阿胶的作用就在于止血。故本方主要治疗湿热之邪搏结于泌尿道而伤阴动血的尿血证。
(剂量)
1.本方是汉代方剂,剂量换算如下: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15g。
2.现代临床应用本方的参考剂量为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1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1.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包煎),加水四升,煎取二升,去渣滓,药汁烊化阿胶。每服七合,日三服。
2.现代用法是将四药常规煎煮,阿胶烊化,分2次温服。
(配伍)
利水渗湿药与清热养阴药的配伍:这种配合方法实际上是本方全方的配伍特点,二组药物配伍,则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可使水湿得利,邪热得清,而诸症自除。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