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60首讲记
6993600000004

第4章

第一章 (4)

3.《绛雪园古方选注》清·王子接桂枝汤,和方之祖,故列于首。《太阳篇》云,桂枝本为解肌,明非发汗也。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助太阳融会肌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启少阴奠安营血;姜通神明,佐桂枝行阳;枣泄营气,佐芍药行阴。一表一里,一阴一阳,故谓之和。加热粥,内壮卫阳助药力,行卫解腠理郁热,故曰解肌。邪未入营,而用白芍者,和阳解肌,恐动营发汗,病反不除。观此足以贯通全部方法,变化生心,非仲圣其孰能之?

小青龙汤

(来源)

本方首载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原文如下:

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3.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三十五条)

讲解

1.从原文来看,本方主治“伤寒表不解”,即外寒证,主治“心下有水气”,即内饮证。所以本方主治外寒内饮之痰喘证,原文三条中的表现均是外寒内饮的表现。

2.条文中咳、咳而微喘、咳逆倚息不得卧等均是痰饮内停,肺气不降所致。治疗上当以温肺化饮为主。

3.本方主治的或然证较多,但总是由于痰饮内停所致。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1.半夏仲景方中的半夏均非炮制品,多为洗,个人理解为用清水冲洗,除去杂质即可。半夏的炮制品较多,有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半夏曲等,其炮制的目的除分别针对不同的适应证外,均有共同的炮制目的,即降低半夏的毒性。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黏膜的强烈刺激作用,黏膜经半夏蛋白刺激后可发泡。特别是鲜半夏,其刺激强烈。

也有人认为,经过炮制的半夏,虽然降低了毒性,其药效也大大降低,故主张在临床应用本品时,选用生品为佳,但绝不可以选用鲜半夏。

此外,需要指出,不同的炮制品,其作用不尽相同,姜半夏长于止呕化痰,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法半夏长于化痰和胃,半夏曲长于消食化痰。本方主要用于痰饮患者,故当选用清半夏,但也有不少医家选用姜半夏。

2.方中麻黄、桂枝发散风寒,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干姜、细辛,温化寒痰;半夏燥湿化痰,三药均能化痰,主治痰饮证。五味子、芍药收敛肺气,一是久咳易耗伤肺气,二是防止麻、桂、辛、姜等过于辛散伤肺。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剂量)

本方中的剂量需要讨论以下几点。

1.“升”的换算据《郝万山讲伤寒论》,五味子一升等于50g,该方中五味子半升则为25g。半夏一升等于130g,本方中半夏半升则为65g。

2.细辛古人有“细辛不过钱”之诫,多年来为医界遵循。然其“不过钱”之说的前提是“单用末”,蕴含的条件有二,一是单用,二是用末冲服。故亦有不少医家擅用细辛者,其用量大大超出“钱”的范围,甚至有用至30g或更大剂量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细辛的有毒成分为黄樟醚,容易挥发,故应用大剂量细辛时,可采取久煎的方法以降低其毒性。也有医者认为,配伍当归可降低细辛的毒性,但目前尚无药理依据。本方中细辛用量较大,为三两,折合现代的剂量约为45g。

3.全方剂量换算麻黄45g,芍药45g,细辛45g,干姜45g,甘草45g,桂枝45g,五味子25g,半夏65g。半夏用量最重。

4.现代临床参考剂量麻黄5~10g,芍药5~10g,细辛3~6g,干姜5~10g,甘草5~10g,桂枝5~10g,五味子3~6g,半夏10~15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本方煎药用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余八升,最后“煮取三升”,由十升煎至三升,需久煎。此久煎之法可大大降低细辛的毒性,对于半夏的毒性也有影响。

2.现代一般常规煎服法。(参见附录:煎服法,后同)

(配伍)

1.干姜、细辛、五味子是一个经典的化痰组药,有人称三味药组成的组药为“角药”。此三味药物合用,简称为“姜细味”或“姜辛味”。干姜、细辛均有温肺化痰作用,五味子主要是防止诸药发散太过,耗伤肺气;姜、细与味的配伍体现了肺之宣降的生理功能,体现了肺的呼吸功能。这种散收并用的配伍方法也是中医理论指导用药的具体体现。

2.麻桂与芍药的配伍麻桂发散以除外寒,配伍芍药酸收肺气,其配伍亦体现了肺的呼吸功能、肺之宣降功能。

(应用)

传统认为本方为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喘证的常用方,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或哮喘,痰白质稀量多,或干呕,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浮等。而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白清稀为辨证要点。

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水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鼻炎等属于寒饮犯肺者,多有小青龙汤的应用机会。

应用本方的指征有二:一是外感风寒;二是内停水饮,简称外寒内饮。

先说外感风寒,此为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或恶风、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喷嚏频作等,也就是感冒的症状。或患者无以上症状,但遇寒冷或粉尘等刺激则喷嚏连连、清涕如注的过敏性鼻炎发作,证属外寒无疑。也有的患者表现为平素怕冷而穿衣相对较多,这也是外寒的一种表现。

再说内停水饮,其病位在肺,病邪为痰饮,确切而言,是饮而不是痰。质稠者为痰,质稀者为饮。此类患者表现为吐痰质地清稀,甚至稀如水状,色白不黏,量多,有的患者表现为晨起咳嗽吐痰,其咳嗽时间长,吐痰量极多,直至痰尽,咳嗽方止。咳嗽的声音也很大,假若在农村,隔着几个院子也能听到。

虽然本方的应用要点有二,但是第二个要点才是应用本方的着眼点,即只要具备了“内停水饮”,有无外寒,均可使用本方来治疗。有鉴于此,我把本方称为“痰饮的清除剂”。在痰饮祛除之后,哮喘随之缓解,故又把本方称为“支气管痉挛的解痉剂”。但无痰而喘者,非本方所宜。

黄煌教授对本方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经方的魅力》中指出:小青龙汤是气管与支气管炎症的专方。是剧烈咳嗽和大量稀痰的镇咳剂与化痰剂,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对于以“咳”、“喘”、“痰稀”为主诉的呼吸系统疾病,确是名医手中的一张王牌。……临床所见,病人咳嗽多伴随大量的痰液,尤其是夜间更多。如果细心观察该类病人,不难发现一大早其人床前的痰盂或纸篓里总是装得满满的。这种痰如果吐在地上,则呈鸡蛋清状或带有泡沫,很快就渗入土中而不见。病人自己也会说痰清凉凉的滑溜溜的很好吐。过敏性鼻炎也流大量清稀的分泌物,伴有频繁的喷嚏。从症状的比类来看,其鼻涕类似于痰,喷嚏类似于咳,故也同样适合运用本方。

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应用本方的经验也非常丰富,他强调临床运用本方时尤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①辨气色:寒饮为阴邪,易伤阳气,胸中阳气不温,使荣卫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患者可见面色黧黑,称为“水色”;或见两目周围有黑圈环绕,称为“水环”;或见头额、鼻柱、两颊、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出现黑斑,称为“水斑”。②辨咳喘:可见几种情况,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咳喘并重,甚则倚息不能平卧,每至夜晚则加重。③辨痰涎:肺寒金冷,阳虚津凝,成痰为饮,其痰涎色白质稀;或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吐痰为蛋清状,触舌觉凉。

④辨舌象:肺寒气冷,水饮凝滞不化,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但若阳气受损时,则舌质淡嫩,舌体胖大。⑤辨脉象:寒饮之邪,其脉多见弦象,因弦主饮病;如果是表寒里饮,则脉多为浮弦或见浮紧,若病久日深,寒饮内伏,其脉则多见沉。⑥辨兼证:水饮内停,往往随气机运行而变动不居,出现许多兼证,如水寒阻气,则兼噎;水寒犯胃,则兼呕;水寒滞下,则兼小便不利;水寒流溢四肢,则兼肿;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症。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但六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附刘老一病案供我们学习。柴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十余年,冬重夏轻,经过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支并发肺气肿”。选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断为寒饮内伏,上干于肺之证,为疏小青龙汤内温肺胃以散水寒。麻黄9g,桂枝10g,干姜9g,五味子9g,细辛6g,半夏14g,白芍9g,炙甘草10g。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要略》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名医周连三重视麻黄、干姜在本方中的作用。治马某,幼患哮喘,频繁发作,遇寒加重,入冬增剧,多方医治,时轻时重,近日因衣着不慎感受风寒,咳喘加重。患者恶寒无汗,发热头痛,面目虚浮,咳喘气急,不能平卧,入夜加剧,痰多稀白,饮食不下,口吐清水,舌苔白滑,脉弦紧。前医处方:麻黄、干姜各4.5g,甘草3g,桂枝、半夏、五味子各12g,细辛、白芍各9g。上方2剂,咳喘稍减,仍面目浮肿,余症同前。患者求愈心切,请周老诊治,周老观所处之方谓:“麻黄、干姜用量过小,药不胜病也。”遂改麻黄、干姜各为15g,余药同前,3剂而愈。周老体会,麻黄、干姜乃本方主药,温中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化饮,实靠2味以建功,但需重量运用,方可收效。麻黄量小有解表发汗之力,量大则有宣肺平喘之功。且量大宜先煎,量小则后下为宜,是亦不可不知。(《黄河医话》)

(加减)

1.原方加减“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