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8)
笔者也曾治一女,50余岁,于2006年冬季就诊。左下肢冷痛,沉重如灌铅,而以左脚拇指处尤甚,下肢畏寒明显,舌苔薄白,脉紧,余无不适。处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5g,细辛6g,通草10g,炙甘草10g,大枣10枚,生姜30g,制附子30g(未先煎)。煎服,每日1剂,共6剂。1剂后电告,药辣,续服?反问:麻感?答曰:非麻但辣,似姜辣。嘱继服。6剂后,其冷痛及沉重均十去七八。上方为当归四逆汤加附子、生姜而成。为增强本方的温阳散寒止痛之功而加大剂量的附子,但附子有毒,故加生姜以制其毒。从仲景用附子的经验来看,附子用于止痛需大剂量应用。
附子用于止痛有其理论依据,特别是用于痛痹,“其寒气胜者为痛痹”,此药性大热,味辛能通,故可用于寒凝不通之疼痛。中医认为疼痛的机制有二,一是“不通则痛”,二是“不荣则痛”。其原因有多种,寒热虚实皆可致痛。但以寒者为多,如《素问·举痛论》记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则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本方所主治的要点虽然有二,但“四逆”常常不是病人的主诉,患者最主要的痛苦是疼痛。解除病人的痛苦首先要止痛,这只是治标,是关键点,而更关键的是治本。其本在哪儿?比如股骨头坏死,目前治疗的大法是补肾活血,疼痛就一定是瘀血吗?这就是疾病的本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大法是解毒?究竟有多少患者的脉管炎表现为红肿热痛?是不是在坏死前大多出现青紫的表现?血循环不良,会出现局部发热吗?那为什么还在用清热解毒的“妙法”,是不是受到了教科书中“四妙勇安汤”的影响?其实,我对这类的疾病也没有治疗经验,但目前中西医疗效的不理想是肯定的,是不是该转换思路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寒”的因素在里面?从这一点来思考,或许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帮助。
(加减)
1.为增强本方的止痛作用,常加附子、川乌、草乌等,亦有加乳香、没药者。所加药物均为增强止痛的疗效。
2.经验表明,此类疾病大多得汗则解或见轻,故可在本方中加入麻黄以发其汗,******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也是对麻黄温通经脉的一个佐证。
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来源于《伤寒论》,系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而成。其中所加二药药量均较大,均能温里散寒,可见本方所治病证寒象之重,故原方主治“其人内有久寒”,同时也提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
(名家论述)
1.《金镜内台方议》明·许宏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辛,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
2.《伤寒贯珠集》清·尤在泾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阳之虚也,宜四逆辈。脉细欲绝者,血虚不能温于四末,并不能荣于脉中也。夫脉为血之府,而阳为阴之先,故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方用当归、芍药之润以滋之,甘草、大枣之甘以养之,桂枝、细辛之温以行之,而尤藉通草之入经通脉,以续其绝而止其厥。
3.《经方传真》今·胡希恕此为桂枝汤的加减方,故主荣卫不利之外寒。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专以里寒为治者大异。此所谓厥寒,亦为伤寒之寒,以示寒之在外,与厥冷不同。本方治冻疮有验,亦由于寒伤于外也。
阳和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清·王维德之《外科证治全生集》,其原文如下:
此方主治骨槽风、流注、阴疽、脱骨疽、鹤膝风、乳岩、结核、石疽、贴骨疽及漫肿无头,平塌白陷,一切阴凝等证。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神用在此。
讲解
1.本方主治病证较多,但总属“阴凝”为患。
2.王氏对麻黄与熟地的配伍非常重视,由“神用在此”一语可以看出。
(组成)
熟地黄一两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炒,研肉桂一钱生甘草一钱姜炭五分。
1.鹿角胶为鹿角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甘、咸,性温。归肾、肝经。功能温补肝肾,益精养血,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毒等。
2.白芥子为温化寒痰药,味辛性温,归肺经,能够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其性辛散开泄,温通经络,善祛“皮里膜外”之痰。
3.熟地黄、鹿角胶均能滋补阴血;麻黄、肉桂、姜炭均能散寒解凝,其中,麻黄归肺经为主,善散肌表之寒;肉桂归肾经,能散骨髓之寒;姜炭主入脾经,而散肌肉之寒。白芥子能够利气散结,可祛“皮里膜外”之寒痰。生甘草能够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以治疗阴血不足,寒凝血滞之阴疽。
(剂量)
1.本方为清代王维德所创,剂量容易换算。熟地黄30g,麻黄1.5g,鹿角胶9g,白芥子6g,肉桂3g,生甘草3g,姜炭1.5g。
2.本方剂量特点是两、钱、分并用,该轻用时则轻用,该重用时则重用。熟地黄与麻黄的比例为20∶1;熟地黄与肉桂的比例为10∶1。不少的临床医生在应用本方时,麻黄用量在5~10g之间,而熟地黄的用量在15~30g之间,没有理解本方的立方之旨。
3.现代临床参考剂量为熟地黄20~60g,麻黄1~3g,鹿角胶5~10g,白芥子3~6g,肉桂1~3g,生甘草3g,姜炭1~3g。
(用法)
1.本方原书无用法,而在《外科医镜》中云本方宜酒水煎服。综观仲景方,地黄用量最大的方剂是炙甘草汤,原用法要求酒水各半进行煎煮。而本方所用熟地黄可谓独大,所以笔者认为本方酒水煎服的用法应该值得重视,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方有说服力。
2.现代用法是将鹿角胶烊化,余药常规煎服。
(配伍)
1.熟地黄配伍麻黄方中熟地黄量大,滋补阴血,而滋腻之性甚强;麻黄量小,辛散寒结,而具温燥之弊。二药同用,熟地黄得麻黄,补血而不滋腻;麻黄得熟地黄,则走里,通络散寒而不发表。
2.熟地黄配伍肉桂方中熟地黄量大,其性属阴,能滋补阴血;肉桂量小,其性属阳,能温阳散寒通滞。二药同用,实具阴阳互根互生之妙。
(应用)
本方是治疗阴疽的专方、常用方,具有“阴疽活命丹”之称,是治疗阴疽方剂的鼻祖。一般来说,贴骨疽、脱骨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大多属于阴疽的范畴,此类疾病表现为患处漫肿无头,局部皮色不变或青白,或溃后长期流水,质稀无味,或流棉絮样脓水,久不收口,患处酸痛无热,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迟。辨证属阳气不足,营血亏虚,阴寒凝滞之阴证。绝无红肿热痛等阳毒热盛之表现。若见红肿热痛之阳证疮疡,则当治以清热解毒,首选方剂为仙方活命饮。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来治疗骨结核、淋巴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肌肉深部组织的脓肿、慢性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属于阴疽者。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妇女痛经等属于气血不足,阴寒内盛者,本方也有应用的机会。以上病症均为中西医的疑难杂病,西医疗效较差,而这个领域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此类疾病大多属于慢性病,患者需要树立信心,坚持长期服药,方能战胜病魔。
阳和汤主治病证的病机为阴寒凝滞,其表现大多为结块,所以在治以温阳散寒的同时,要配伍散结消肿之品,如穿山甲、全蝎、蜈蚣等。但此类药物的价格大多不菲,特别是穿山甲,且穿山甲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对二类保护动物的政策是保护与狩猎相结合。因此,穿山甲不但药源缺乏,价格昂贵,质量也很成问题。特别是炮甲珠和穿山甲粉,在炮制过程中添加了增重剂,增加了重量,降低了质量。所以如果是个体诊所,进货时最好买未炮制的,即山甲片,然后自己加工。
在民间,有人发现用鱼鳞来代替穿山甲使用,也有较好的疗效,具体如何炮制,未作过研究。
《新中医》(2005;3:72)载一病案。刘某,25岁,2000年5月17日初诊。产后4个月,双侧乳房冷痛l个月。曾经多家中、西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性病变或慢性乳腺炎,服用抗生素及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中药,症状时轻时重。诊见:尚在哺乳期,乳汁量少,皮色如常,双侧乳房均可触及结块,大小不等,最大如黄豆大小,质中,光滑,活动,压痛,自觉乳内冷痛、酸痛,喜温熨,伴见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乳腺小叶增生病。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虚寒型。治以温中和阳,散寒通滞,方用阳和汤加味。处方:熟地黄10g,鹿角胶(烊化)9g,白芥子(炒研)5g,干姜炭、麻黄各1.5g,肉桂、甘草各3g,黄芪30g,夏枯草20g。每天1剂,水煎服。服2剂后,冷痛明显好转,乳液增多。守上方继服3剂,冷痛痊愈,结块减小。去肉桂、麻黄、白芥子等辛散温化诸药,继服5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复发。
本方虽主治阴疽,但不要拘泥于此,只要符合阳和汤证者就可用本方来治疗。如张菊人用本方治疗痛痹亦效:王某年廿四,入房后乘凉露宿,内伤肾真,外贪夜爽,周身疼痛,不能转侧,日夜呼号。前医投以独活寄生汤无效。脉象浮紧而涩,沉取无力。按浮为风,紧为寒,涩为****耗伤;风寒交搏,经络不和,肌肉不仁,乃致痛彻骨髓。此症乃属痛痹变异,殊少见闻,自非另寻途径不可,故以大剂阳和汤救治,于填补精髓中兼通经络。大熟地一两,炙甘草一钱,麻黄一钱,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安南桂一钱,干姜五分。服上方得汗痛减,更服一剂,痛减过半,已能转侧。三帖去麻黄加虎骨五钱,胃口顿开,痛为止,身能动,只腰尚无力。四帖再去白芥子加狗脊、杜仲各四钱,连服3剂痊愈。(《菊人医话》)
(加减)
1.阳和丸来源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由肉桂一钱,麻黄五分,姜炭五分组成,各研细末,黄米饭捣烂为丸,服之。治一切阴疽初起。如红痈肿痛者忌服。
2.阳和二陈汤来源于清代《外科医镜》,由半夏三钱,广橘红三分,白芥子二钱,茯苓二钱,生甘草一钱,肉桂一钱,炮姜五分,净麻黄三分组成。主治:湿痰流注,耳后阴疽,骨槽风,乳疽及少腹缓疽。
3.阳和化坚汤来源于《外科医镜》,由鹿角胶五钱,炒僵蚕二钱,白芥子二钱,生甘草一钱,上桂一钱,炮姜五分,麻黄三分组成。酒水煎服。治骨槽风证。该病相当于现在的慢性下颌骨骨髓炎病,属于阴疽的范畴,易反复发作。